【摘 要】
:
2014年4月26—27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台湾交通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社会批判理论论坛”于南京召开。来自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六十名学者参加论坛。两岸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26—27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台湾交通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社会批判理论论坛”于南京召开。来自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六十名学者参加论坛。两岸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其他文献
自然科学不仅追求理论的真,还要求理论尽可能地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对经验命题的哲学判断。讨论客观性首先需要确定选取什么内容作为其判断的标准。此外,被选作判断客观性的标准应该尽量具有可操作性。
由“大爆炸”理论建构起来的宇宙模型被我们称为“标准宇宙模型”,自然,“大爆炸”理论也就成为我们解释宇宙起源与演化的“标准”理论。毋庸置疑,即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时至今日,在标准宇宙模型中仍有许多缺陷需要克服,刻画这一模型的“大爆炸”理论本身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可所有这些缺陷与问题几乎都无法撼动“大爆炸”模型在宇宙学中的“标准”地位:宇宙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化学元素相对丰度,这三大天文学观测结果强有力地支持着“大爆炸”模型,新的天文学发现和理论观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大爆炸”模型,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学文化的精髓。道学强调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追求躯体、心理和精神各个层面的整体健康,不断地提升生命质量,蕴含了丰富的生命伦理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出中国人对生命的独特探索和深刻认识。千百年来,它们不仅呵护着炎黄子孙的身心健康,而且与现代健康观念和养生保健的时代追求相吻合,日益呈现出它的现实价值和普适意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如何自觉地适应现代人类追求身心健康这一迫切需求,更为深人地发掘道学养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寻求新的路径和方式,推动中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决策的特点有很强的务实性:不仅要务当前效益之实,更要务各方面制度改革建设之实。要充分理解这一决策的实质及其在改革理论和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性意义,就不能缺少相应的哲学思维。由此而言,我们的哲学研究当前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适逢走上实践前沿的机遇。
影响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的维特根斯坦的重要著作《逻辑哲学论》的出版几经周折。在剑桥三一学院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为此书写的长篇引言的帮助下,德文期刊《自然哲学年鉴》的编辑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才同意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刊载在1921年他们刊物的最后一卷上。
乔姆斯基在给出语法形式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法中的重写规则施加不同限制条件所得到的语法生成能力的层级划分就是乔姆斯基层级(Chomsky Hierarchy)。在本文中,我们就将借助这一层级划分方法说明形式语法,特别是范畴语法的生成能力强弱问题。
计算主义是“标准”认知科学的主流范式,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物理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科学哲学、一般哲学等领域中极有影响的研究范式。然而,在计算主义高歌猛进之际,众多质疑也随之而来。计算主义者与反计算主义者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虽对于理解计算主义大有裨益,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争论仅是言辞之争,而非真正的学理分歧。这种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易造成人们思维的混乱,无益于讨论的深入。
由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价值哲学年会”,于2013年11月15—18日在上海召开,年会的主题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参会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社会转型呼唤深化价值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上海市哲学学会吴晓明会长在大会致辞中说,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快速成长,它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价值是引导和控制社会物质力量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讲,需要价值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巴黎手稿”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马克思倾毕生之力研究与透视以资本为原则的社会生活的早期成果。刚刚由对社会的“副本”批判转向“原本”批判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不同生活境况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论”和“社会关系异化论”川,以异化的事实为依据剖析了私有财产及其制度,在人道主义与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哲学基础上理解和阐释了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通过阐发“异化劳动”概念而发现“人的类本质”的生成途径与衡量尺度,揭示了“人的本质”范畴与“生产方式”或“生产力”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本论》及其手稿与《手稿》相比,在于从生产方式视角探讨人的本质,即不仅指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媒介物“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