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学时紧缺、课程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结合当下热门的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通过学生自带设备进行学习,构建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线上教学与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监测、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课程质量监控。
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7-0217-03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MOOC、微课、SPOC等在线课程形式纷纷出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2],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信息检索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工具课和方法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手段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育部早在1982年就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见》,并在后续不断提高对于该课程的要求[3]。在医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教材内容更新上具有一定的时滞,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获取最新行业动态、研究进展等信息,因此与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要求更高。成都医学院很早就开设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并在2010年出版了该课程的配套教材《医学信息查询与利用》,并在2017年进行了版本更新。近年该课程还成立了专门教研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集体备课、说课、相互听课、教师互评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该课程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发展上仍然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
2 成都医学院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作为全校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18个课时(10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理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课程讲授为主,实验教学采用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检索实践。当前,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差异大。不同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不同,各学校对于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加之学生个人所处的信息环境各异,因此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能力差异大。② 课时有限,授课班级人数众多,课堂互动简单,学生参与积极性弱,难以实施因材施教。③教学手段传统。目前课堂教学以PPT课件多媒体面授和上机实验为主。理论授课速度较快,学生多是被动的听课,没时间做笔记,学习过程缺乏课堂互动及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课后自学主要依赖教材和课堂PPT。上机实验更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不同,上机实践的深度难以提高。
3 网络课程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血液,早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便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席的学生补课。此后,他们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视频的兴趣浓厚,便进一步大胆尝试以网络视频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在课堂上则将重心放在问题辅导或者实验上。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后来被称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4]。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去学,并将课堂的中心聚焦到学生身上,教师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是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网络课程资源保障。目前,MOOC、微课、SPOC是网络课程发展中比较典型的几种形式。MOOC(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在国内也称为“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個人或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5]。慕课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开放性、免费性、自由参与课程、无课程入门门槛等。微课是指按照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6]。微课具有主题明确、高指向性、资源类型丰富、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展等特点。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限制课程,是在MOO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课程限制学生规模,也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7]。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启发与变革契机。虽然单纯的网络课程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讨论、互动、信息整合等手段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是目前高校网络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试以当下热门的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8]来构建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相活动关学习活动。
4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4.1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过程
如图1所示的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即课前知识构建、课堂整合学习、课后拓展学习。
课前知识构建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将各种学习资源以Mooc、微课、SPOC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BYOD方式,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进行网络课程学习,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完成相关的习题,构建个人课程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也可以将相关的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课前即可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同时,网络课程的可暂停、快进、循环播放等功能对于再次深度学习提供了便宜。 在实体课堂中,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了课程的基本知识构建,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目标,集中解决重点、难点等问题。课堂首先通过对课前自学效果的检查了解学生的基础状态,进而通过互动讨论、操作示范、课堂实践、问题探究等方式完成碎片信息的整合与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課后,依托MOOC、SPOC等平台,可以进行学习效果检测,师生对学习过程的互评、学生学习报告撰写与提交等。教师亦可通过发布进阶提升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各环节中的内容、手段、方法等进行总结与优化,通过教学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4.2网络课程资源配置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网络上有很多针对信息检索理论或者实践的视频资源,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数据库检索的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网络课程学习的内容,若能够在网上找到合适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直接选用,若无合适的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等进行发布。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可以不局限在一个平台,平台应配备在线测试、进度监测、讨论互动等功能,可操作性要强。比如,爱课程、MOOC学院、SPOC网络教学平台等。
4.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理论教学部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解决部分叙述性强、知识点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而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重难点问题则留在实体课堂中讲解。针对课内实验课程则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验项目,通过教师示范、指导操作、分组练习等方式完成。以成都医学院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安排情况设计如表1。
4.4质量监督与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测试等手段进行考核,引入网络课程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监测、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加强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教师与学生直接可以直接互动与交流,可以自由发表对于教学过程的感想,动态的评价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5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意义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课与方法课,要提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将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BYOD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同时,各种网络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可以让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与关注学生中。网络课程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不同,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辅导资源,真正做到按需教学,同时学生亦可通过课下反复学习网络课程资源提高自我。各医学院校之间采用该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参与同类优秀教师的课程快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进行该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丰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也契合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2017-10-27].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 詹泽慧,李晓华. 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3] 曹力萌,马丽萍,朱昭萍,等. 基于信息素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建构——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10):131-133.
[4] 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100-106.
[5] 王永固,张庆. 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 教育研究, 2014(9):112-120.
[6] 罗丽苹,李相勇,贾巍. 基于“SPOC+微课+BYOD”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8):158-164.
[7] 康叶钦. 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1):85-93.
[8] 赵慧臣,杜振良. 混合学习理念下“自带设备”(BYOD)教学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2):126-131.
【通联编辑:王力】
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7-0217-03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MOOC、微课、SPOC等在线课程形式纷纷出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2],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信息检索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工具课和方法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手段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育部早在1982年就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见》,并在后续不断提高对于该课程的要求[3]。在医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教材内容更新上具有一定的时滞,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获取最新行业动态、研究进展等信息,因此与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要求更高。成都医学院很早就开设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并在2010年出版了该课程的配套教材《医学信息查询与利用》,并在2017年进行了版本更新。近年该课程还成立了专门教研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集体备课、说课、相互听课、教师互评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该课程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发展上仍然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
2 成都医学院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作为全校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18个课时(10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理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课程讲授为主,实验教学采用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检索实践。当前,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差异大。不同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不同,各学校对于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加之学生个人所处的信息环境各异,因此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能力差异大。② 课时有限,授课班级人数众多,课堂互动简单,学生参与积极性弱,难以实施因材施教。③教学手段传统。目前课堂教学以PPT课件多媒体面授和上机实验为主。理论授课速度较快,学生多是被动的听课,没时间做笔记,学习过程缺乏课堂互动及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课后自学主要依赖教材和课堂PPT。上机实验更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不同,上机实践的深度难以提高。
3 网络课程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血液,早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便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席的学生补课。此后,他们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视频的兴趣浓厚,便进一步大胆尝试以网络视频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在课堂上则将重心放在问题辅导或者实验上。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后来被称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4]。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去学,并将课堂的中心聚焦到学生身上,教师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是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网络课程资源保障。目前,MOOC、微课、SPOC是网络课程发展中比较典型的几种形式。MOOC(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在国内也称为“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個人或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5]。慕课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开放性、免费性、自由参与课程、无课程入门门槛等。微课是指按照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6]。微课具有主题明确、高指向性、资源类型丰富、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展等特点。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限制课程,是在MOO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课程限制学生规模,也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7]。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启发与变革契机。虽然单纯的网络课程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讨论、互动、信息整合等手段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是目前高校网络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试以当下热门的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8]来构建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相活动关学习活动。
4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4.1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过程
如图1所示的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即课前知识构建、课堂整合学习、课后拓展学习。
课前知识构建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将各种学习资源以Mooc、微课、SPOC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BYOD方式,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进行网络课程学习,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完成相关的习题,构建个人课程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也可以将相关的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课前即可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同时,网络课程的可暂停、快进、循环播放等功能对于再次深度学习提供了便宜。 在实体课堂中,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了课程的基本知识构建,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目标,集中解决重点、难点等问题。课堂首先通过对课前自学效果的检查了解学生的基础状态,进而通过互动讨论、操作示范、课堂实践、问题探究等方式完成碎片信息的整合与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課后,依托MOOC、SPOC等平台,可以进行学习效果检测,师生对学习过程的互评、学生学习报告撰写与提交等。教师亦可通过发布进阶提升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各环节中的内容、手段、方法等进行总结与优化,通过教学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4.2网络课程资源配置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网络上有很多针对信息检索理论或者实践的视频资源,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数据库检索的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网络课程学习的内容,若能够在网上找到合适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直接选用,若无合适的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等进行发布。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可以不局限在一个平台,平台应配备在线测试、进度监测、讨论互动等功能,可操作性要强。比如,爱课程、MOOC学院、SPOC网络教学平台等。
4.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理论教学部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解决部分叙述性强、知识点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而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重难点问题则留在实体课堂中讲解。针对课内实验课程则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验项目,通过教师示范、指导操作、分组练习等方式完成。以成都医学院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安排情况设计如表1。
4.4质量监督与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测试等手段进行考核,引入网络课程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监测、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加强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教师与学生直接可以直接互动与交流,可以自由发表对于教学过程的感想,动态的评价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5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应用混合教学模式意义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课与方法课,要提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将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资源应用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BYOD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同时,各种网络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可以让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与关注学生中。网络课程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不同,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辅导资源,真正做到按需教学,同时学生亦可通过课下反复学习网络课程资源提高自我。各医学院校之间采用该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参与同类优秀教师的课程快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进行该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丰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也契合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2017-10-27].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 詹泽慧,李晓华. 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3] 曹力萌,马丽萍,朱昭萍,等. 基于信息素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建构——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10):131-133.
[4] 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100-106.
[5] 王永固,张庆. 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 教育研究, 2014(9):112-120.
[6] 罗丽苹,李相勇,贾巍. 基于“SPOC+微课+BYOD”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8):158-164.
[7] 康叶钦. 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1):85-93.
[8] 赵慧臣,杜振良. 混合学习理念下“自带设备”(BYOD)教学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2):126-131.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