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的10年,是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大国的10年,也是奠基人力资源强国的10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必先强教”等科学论断,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知识改变命运,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送孩子进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
最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致使山区大量的彝族学生涌到县城学校就读,出现了几大难题。一是班额越来越大(每班都在80人左右,有的年级,每班还突破了100人),师资力量缺乏。二是师生语言不通,老师说的话学生听不懂,学生说的话老师听不明白,特别是刚进学前班、一年级的学生,师生完全无法交流。三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特差,比如:不洗脸脚,不洗澡;随手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上学、放学路上破坏老百姓庄稼的现象时有发生;打架斗殴,野性、粗狂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对生活在城市孩子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但对这些彝族学生来说是太普遍的事情。班主任老师们私下开玩笑说:我们哪里是这些学生的老师哦,是他们的高级保姆,比他们的父母管得还要宽、还要细。一方面要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教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为这些学生到县城读书,要么是几个学生合租一间房屋,请一位家长给他们做饭,管理他们的起居;要么就是爷爷、奶奶照看,父母在老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孩子的学习家长一点都帮助不到。这些留守儿童,如不注意引导,将会成为问题少年。我担任班主任已六年,经验告诉我要想把这些学生教好,最重要的是要从培养班主任老师的小助手——班干部为切入点,班干部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老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
1 精心挑选班干部
根据不同的班委职责,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多个候选人,让他们试当一段时间的班干部,观察他们在岗位上的表现,最后选定认真负责的、合适的同学任班干部。
2 用心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老师要有真心、有爱心、有信心、有决心,不厌其烦地培养教育班干部。这些学生年龄小,语言不通,沟通又有障碍,所以班主任老师要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如劳动委员,先教会他如何讲究个人卫生,然后再教会他如何打扫教室和公地卫生。最后由这些班干部去教会其他同学,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又如学习委员,在自己每天听懂各科老师讲解的知识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日积月累,渐渐带动身边的同学克服语言障碍关,愿学习、想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养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习惯。
3 充分信任班干部
既然各位班干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老师也是认可的,那么班主任、科任老师就要放手让这些班干部去开展工作。当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老师应该充分相信班干部,循循善诱,引导、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就像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的影响,会向左或右偏离,这时就需要园丁的精心呵护,小树苗才会茁壮成长。班主任的小助手——班干部也一样。
这些年,我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做的。班主任与班干部密切配合,一方面锻炼了班干部,让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如何教育培养语言不通的低年级学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敢想敢干、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的10年,是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大国的10年,也是奠基人力资源强国的10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必先强教”等科学论断,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知识改变命运,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送孩子进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
最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致使山区大量的彝族学生涌到县城学校就读,出现了几大难题。一是班额越来越大(每班都在80人左右,有的年级,每班还突破了100人),师资力量缺乏。二是师生语言不通,老师说的话学生听不懂,学生说的话老师听不明白,特别是刚进学前班、一年级的学生,师生完全无法交流。三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特差,比如:不洗脸脚,不洗澡;随手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上学、放学路上破坏老百姓庄稼的现象时有发生;打架斗殴,野性、粗狂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对生活在城市孩子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但对这些彝族学生来说是太普遍的事情。班主任老师们私下开玩笑说:我们哪里是这些学生的老师哦,是他们的高级保姆,比他们的父母管得还要宽、还要细。一方面要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教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为这些学生到县城读书,要么是几个学生合租一间房屋,请一位家长给他们做饭,管理他们的起居;要么就是爷爷、奶奶照看,父母在老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孩子的学习家长一点都帮助不到。这些留守儿童,如不注意引导,将会成为问题少年。我担任班主任已六年,经验告诉我要想把这些学生教好,最重要的是要从培养班主任老师的小助手——班干部为切入点,班干部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老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
1 精心挑选班干部
根据不同的班委职责,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多个候选人,让他们试当一段时间的班干部,观察他们在岗位上的表现,最后选定认真负责的、合适的同学任班干部。
2 用心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老师要有真心、有爱心、有信心、有决心,不厌其烦地培养教育班干部。这些学生年龄小,语言不通,沟通又有障碍,所以班主任老师要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如劳动委员,先教会他如何讲究个人卫生,然后再教会他如何打扫教室和公地卫生。最后由这些班干部去教会其他同学,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又如学习委员,在自己每天听懂各科老师讲解的知识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日积月累,渐渐带动身边的同学克服语言障碍关,愿学习、想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养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习惯。
3 充分信任班干部
既然各位班干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老师也是认可的,那么班主任、科任老师就要放手让这些班干部去开展工作。当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老师应该充分相信班干部,循循善诱,引导、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就像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的影响,会向左或右偏离,这时就需要园丁的精心呵护,小树苗才会茁壮成长。班主任的小助手——班干部也一样。
这些年,我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做的。班主任与班干部密切配合,一方面锻炼了班干部,让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如何教育培养语言不通的低年级学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敢想敢干、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