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在身陷困境的中国股市,投资者几乎不会有喘歇的机会。A股市场连续暴跌,沪深两市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跌掉数十万亿元市值,而伴随着杠杆融资盘的爆仓、基金面对赎回等情愿或不情愿的强行平仓,或许下一个就轮到股权质押了。
多只股票低于平仓线
股权质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展资本运作的一种工具。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现金流不足时,可以将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内质押给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信托等,从而获得贷款,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大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由于大股东股票交易受到限制较多,股权质押为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既能保证大股东控制权不受损,又可以获取现金流用于投资等,因而从2014年开始股权质押式融资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根据WIND数据,2015年全年共发生股权质押融资6480笔,涉及上市公司1367家,质押总股本1749亿股。截至2015年底,股权质押在押市值规模约为2.7万亿-3.0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约为6.5%。其中新兴成长性行业股权质押规模较大,其次是融资需求一直较高的房地产行业。按照行业惯例,在进行股权质押时,券商一般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以股价的160%作为警戒线水平,以股价的140%作为平仓线水平。
当股价下跌至预警线后,一般需要追加质押股票或者直接现金补仓,否则就需要按天收取罚息,目前标准通常为“年化利率达到18%”。但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收盘价格跌破平仓线,则要么强行卖出股票,要么终止交易,股东赎回股票。
2015年下半年股市调整后,大股东股权质押承压时,有部分大股东选择增加质押金额摊薄风险,这也推升了股权质押的规模。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大盘的大幅下跌,股权质押爆仓个案频频浮出水面,随即股权质押的潜在隐患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大股东首现集体爆仓
1月11日,同洲电子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明质押给国元证券的股票接近警戒线,公司股票自1月12日起停牌。袁明总共持有公司股票1.26亿股,其中直接持有1.23亿股、通过资管计划持有281.76万股。其中,总计1.22亿股用于质押,融资股份比重高达96.53%。袁明质押股份的融资警戒线为每股8.50元~9.50元。然而,截至11日收盘,今年以来同洲电子跌幅高达31.54%,11日更以跌停收场,收盘价为10.03元/股。按此计算,同洲电子再有5%的跌幅就将面临被平仓的局面。
1月18日,银河生物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控股股东去年12月28日质押的380万股股票已经触及质押协议中的预警线、平仓线,公司紧急追加保证金1100万元以保证质押股票不存在被强制平仓或强制过户的风险。
1月18日,慧球科技大股东杠杆增持爆仓。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顾国平于2015年12月通过德邦慧金1号增持公司股票841.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3%)低于平仓线,德邦创新接到优先级份额委托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通知,已提前结束德邦慧金1号资管计划,并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将顾国平持有的全部该计划份额净值清零,顾国平在该计划项下的所有财产权益全部归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所有,这是A股历史上首个大股东杠杆增持爆仓的案例。
1月26日晚间,海虹控股、齐心集团、锡业股份和冠福股份4家公司纷纷发布停牌公告,大股东首次出现集体爆仓,致使股票1月27日同时停牌。具体而言,海虹控股大股东触及平仓线,锡业股份大股东接近警戒线和平仓线,冠福股份大股东接近预警线,齐心集团大股东接近或达到警戒线和平仓线。这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首次出现集体爆仓。
大股东设法自救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而言,股权质押的风险仍然可控。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等方式提前释放风险,而金融机构的潜在坏账风险也尚处于可控范围,加之不少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正在开展“自救”,因此实际情况可能好于当前悲观的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质押市值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总市值占比相对较小,不会对市场造成大规模的冲击。一般来说,当接近警戒线时,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的方式处理,真正被平仓的情况并不多见。国海证券也表示,场外配资前期已经被清理完毕,场内两融尚未发现风险,由于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等方式提前释放风险,所以市场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杠杆风险尚未被引爆,如果已经被引爆,股市的下跌速度会变快,而不是变缓。
另一方面,对于资金融出机构而言,瑞银证券则表示,对于股权质押,金融机构的潜在坏账风险处于可控范围。根据WIND数据,证券公司是股票质押业务的主要中介机构,2015年至今市场份额为58%,高于银行(20%)、信托(11%)和其他(11%)。以质押标的的参考市值衡量,35%以上为限售流通股。尽管限售股占比较高,但考虑到限售股质押折扣率更低,且跌幅较大的个股占比较小,股票质押业务对于券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产生的坏账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
实际上,种种迹象显示,除了紧急停牌外,不少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正在开展“自救”。1月25日晚间,金浦钛业的控股股东金浦集团出具了一份按期清偿质押借款、避免发生控制权变更的承诺函。一位证券业人士表示,质押的股票跌至预警线时,出资方会要求质押方在两天内进行补仓,当跌破平仓线时,流通股将被强制卖出,限售股将被申请司法冻结,待解禁后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东不进行应对,将导致标的股票的卖压进一步增大,并导致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这种情况一般是大股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除了进行补仓之外,大股东还可以找过桥资金赎回股票,再将股票重新进行质押融资。
根据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股市大跌期间大量获利盘回吐,各类杠杆资金加速离场,公募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期现货市场交互下跌,流动性几近枯竭;如果任由股市断崖式、螺旋式下跌,造成股市崩盘,股市风险就会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样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传染,酿成系统性风险。他还表示,不成熟的市场及交易者,加上不完备的交易制度和不适应的监管制度都造成了股市异常波动,监管者将汲取教训。
在身陷困境的中国股市,投资者几乎不会有喘歇的机会。A股市场连续暴跌,沪深两市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跌掉数十万亿元市值,而伴随着杠杆融资盘的爆仓、基金面对赎回等情愿或不情愿的强行平仓,或许下一个就轮到股权质押了。
多只股票低于平仓线
股权质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展资本运作的一种工具。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现金流不足时,可以将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内质押给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信托等,从而获得贷款,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大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由于大股东股票交易受到限制较多,股权质押为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既能保证大股东控制权不受损,又可以获取现金流用于投资等,因而从2014年开始股权质押式融资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根据WIND数据,2015年全年共发生股权质押融资6480笔,涉及上市公司1367家,质押总股本1749亿股。截至2015年底,股权质押在押市值规模约为2.7万亿-3.0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约为6.5%。其中新兴成长性行业股权质押规模较大,其次是融资需求一直较高的房地产行业。按照行业惯例,在进行股权质押时,券商一般对主板股票取4折质押率、对创业板取3折质押率,以股价的160%作为警戒线水平,以股价的140%作为平仓线水平。
当股价下跌至预警线后,一般需要追加质押股票或者直接现金补仓,否则就需要按天收取罚息,目前标准通常为“年化利率达到18%”。但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收盘价格跌破平仓线,则要么强行卖出股票,要么终止交易,股东赎回股票。
2015年下半年股市调整后,大股东股权质押承压时,有部分大股东选择增加质押金额摊薄风险,这也推升了股权质押的规模。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大盘的大幅下跌,股权质押爆仓个案频频浮出水面,随即股权质押的潜在隐患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大股东首现集体爆仓
1月11日,同洲电子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明质押给国元证券的股票接近警戒线,公司股票自1月12日起停牌。袁明总共持有公司股票1.26亿股,其中直接持有1.23亿股、通过资管计划持有281.76万股。其中,总计1.22亿股用于质押,融资股份比重高达96.53%。袁明质押股份的融资警戒线为每股8.50元~9.50元。然而,截至11日收盘,今年以来同洲电子跌幅高达31.54%,11日更以跌停收场,收盘价为10.03元/股。按此计算,同洲电子再有5%的跌幅就将面临被平仓的局面。
1月18日,银河生物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控股股东去年12月28日质押的380万股股票已经触及质押协议中的预警线、平仓线,公司紧急追加保证金1100万元以保证质押股票不存在被强制平仓或强制过户的风险。
1月18日,慧球科技大股东杠杆增持爆仓。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顾国平于2015年12月通过德邦慧金1号增持公司股票841.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3%)低于平仓线,德邦创新接到优先级份额委托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通知,已提前结束德邦慧金1号资管计划,并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将顾国平持有的全部该计划份额净值清零,顾国平在该计划项下的所有财产权益全部归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所有,这是A股历史上首个大股东杠杆增持爆仓的案例。
1月26日晚间,海虹控股、齐心集团、锡业股份和冠福股份4家公司纷纷发布停牌公告,大股东首次出现集体爆仓,致使股票1月27日同时停牌。具体而言,海虹控股大股东触及平仓线,锡业股份大股东接近警戒线和平仓线,冠福股份大股东接近预警线,齐心集团大股东接近或达到警戒线和平仓线。这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首次出现集体爆仓。
大股东设法自救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而言,股权质押的风险仍然可控。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等方式提前释放风险,而金融机构的潜在坏账风险也尚处于可控范围,加之不少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正在开展“自救”,因此实际情况可能好于当前悲观的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质押市值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总市值占比相对较小,不会对市场造成大规模的冲击。一般来说,当接近警戒线时,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的方式处理,真正被平仓的情况并不多见。国海证券也表示,场外配资前期已经被清理完毕,场内两融尚未发现风险,由于质押方往往选择解押或补仓等方式提前释放风险,所以市场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杠杆风险尚未被引爆,如果已经被引爆,股市的下跌速度会变快,而不是变缓。
另一方面,对于资金融出机构而言,瑞银证券则表示,对于股权质押,金融机构的潜在坏账风险处于可控范围。根据WIND数据,证券公司是股票质押业务的主要中介机构,2015年至今市场份额为58%,高于银行(20%)、信托(11%)和其他(11%)。以质押标的的参考市值衡量,35%以上为限售流通股。尽管限售股占比较高,但考虑到限售股质押折扣率更低,且跌幅较大的个股占比较小,股票质押业务对于券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产生的坏账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
实际上,种种迹象显示,除了紧急停牌外,不少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正在开展“自救”。1月25日晚间,金浦钛业的控股股东金浦集团出具了一份按期清偿质押借款、避免发生控制权变更的承诺函。一位证券业人士表示,质押的股票跌至预警线时,出资方会要求质押方在两天内进行补仓,当跌破平仓线时,流通股将被强制卖出,限售股将被申请司法冻结,待解禁后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东不进行应对,将导致标的股票的卖压进一步增大,并导致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这种情况一般是大股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除了进行补仓之外,大股东还可以找过桥资金赎回股票,再将股票重新进行质押融资。
根据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股市大跌期间大量获利盘回吐,各类杠杆资金加速离场,公募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期现货市场交互下跌,流动性几近枯竭;如果任由股市断崖式、螺旋式下跌,造成股市崩盘,股市风险就会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样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传染,酿成系统性风险。他还表示,不成熟的市场及交易者,加上不完备的交易制度和不适应的监管制度都造成了股市异常波动,监管者将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