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中国两千年的西汉民生辩论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活”。对一个国家来说,民生往往又并非仅仅是人民的生活这么简单。因为民生要受到国家发展阶段、国际环境、战争消耗、经济体制,甚至领导人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的职能就是解决民生问题,而政府又该采用何种方式和途径来予以解决呢?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对国家民生等相关问题,曾经有过一次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年的大辩论,倒是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认识民生的一个切入点。
其他文献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进“尊严”二字,表明政府已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最起码的“生存权”基本有所保障后,必然会要求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合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问更多的人生意义,为顺应社会潮流,政府的施政目标应从经济发展更多地转向“人”本身的幸福与尊严。   “尊严”这个看似简
<正> 佛经最初仅是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并没有见诸文字。到公元前1世纪第四次结集时,才把经文和注疏记录在棕榈叶上,才成为卷帙浩繁的三藏经典。梵语称树叶或叶片为“pattra”
道德恐怖主义风靡带来的更深刻的危害,即它更多的时候并非是阻碍真相,而是根本不在乎真相,不关心真相      网络时代的“道德恐怖”    在人们为网络时代“正义舆论力量”的强大欣喜不已的时候,“网上通缉令”越来越频繁,“人肉搜索”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甚至还出现了歪曲真相的“冤假错案”,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艾滋女”事件等,造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这种“网络暴力”对有关当事人的杀伤力极大,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