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实训室开放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开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为高职院校农艺类专业实训室开放教学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开放教学
植物组织培养是高职农艺类专业一门应用性 、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训室开放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放在首位 ,突破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的限制,形成一种开放、动态、多元、自主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开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方式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外植体的选取、消毒与接种,组培苗的初代、继代生根培養,炼苗及大田移栽,具有周期长、连续性、系统性等特点。因些,我校将组培实训室建成功能齐全的小型组培工厂化生产线,并对师生全年开放。
1.小型组培工厂化生产线建设
我校建成560m2的组培工厂化生产实训基地。其中,组培中心260m2,能完成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外植体的选取、消毒与接种,组培苗的初代、继代、生根培养等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培育基地300m2,进行组培苗训化移栽教学任务。同时,为了满足互动教学、任务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将组培实训室改造成理实一体化教室,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并达到理论传授的目的。
2.实验室管理方式改革
实训室开放教学有利于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与运作方式给教学造成了一些困扰。为了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植物组织养培的需要自由申请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其次,学生共同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学生成为实训室的管理和运作的主体,课前、课中、课后共同参与实训室的各项管理。
二、 加大教学与社会服务及科研的结合力度
社会服务及科研与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服务及科研可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将社会服务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及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组培课程乃至学科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三、 应用项目化教学
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铁皮石斛、金线莲等组培企业调查,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将植物组织培养典型的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不同项目,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典型岗位任务,将工作过程整合,覆盖植物组织培养的全部过程,同时体现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特点。如“铁皮石斛快速繁殖技术”项目,包括实验室设计与设备配置、培养基的制备、外殖体灭菌接种、组培苗的生长控制、驯化移栽5个岗位任务,并对各个岗位任务进行能力和知识要求按行业要求进行规定。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让学生做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融合,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促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是高职农艺类专业一门理论要求较高、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存在着教学重点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及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的特殊性,如实训项目周期长,接种及培养实训项目要在无菌环境下完成等,为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突破《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瓶颈的关键是:将“教学小助手”引入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模式;考虑行业需求标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五、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以往的考核成绩多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实验报告为主,结合出勤、实验情况等评分,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实验室开放教学后,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不仅将实验报告和考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作为考评内容,同时把行业需求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如: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教学评价是根据目前组培行业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的,教学评价中由学生进行污染率及培养质量等指标的调查和整理,形成评价结果。通过对前一课题的教学评价,找出与行业标准的差距,提出新要求。
六、结 语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的开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训室开放过程中,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的教学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了个性化的实践操作平台,为高职院校农艺类专业高技能、创新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洪森荣,尹明华等.《植物组织培 养》课程中PB L与实证研究.中国农业教育[J],2010(2):50-53.
[2]许远. 《植物组织培养》全实验教学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J],2015,21(2):137-139
[3]赵永秀,刘铁梅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实验科学与技术(J),2012,10(6):116-118.
[4]秦红霞.王萍兰.徐玲玲等.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13—3814.
[5]方利娟.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012,40(8):180-181.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开放教学
植物组织培养是高职农艺类专业一门应用性 、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训室开放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放在首位 ,突破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的限制,形成一种开放、动态、多元、自主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开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方式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外植体的选取、消毒与接种,组培苗的初代、继代生根培養,炼苗及大田移栽,具有周期长、连续性、系统性等特点。因些,我校将组培实训室建成功能齐全的小型组培工厂化生产线,并对师生全年开放。
1.小型组培工厂化生产线建设
我校建成560m2的组培工厂化生产实训基地。其中,组培中心260m2,能完成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外植体的选取、消毒与接种,组培苗的初代、继代、生根培养等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培育基地300m2,进行组培苗训化移栽教学任务。同时,为了满足互动教学、任务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将组培实训室改造成理实一体化教室,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并达到理论传授的目的。
2.实验室管理方式改革
实训室开放教学有利于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与运作方式给教学造成了一些困扰。为了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植物组织养培的需要自由申请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其次,学生共同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学生成为实训室的管理和运作的主体,课前、课中、课后共同参与实训室的各项管理。
二、 加大教学与社会服务及科研的结合力度
社会服务及科研与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服务及科研可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将社会服务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及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组培课程乃至学科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三、 应用项目化教学
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铁皮石斛、金线莲等组培企业调查,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将植物组织培养典型的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不同项目,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典型岗位任务,将工作过程整合,覆盖植物组织培养的全部过程,同时体现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特点。如“铁皮石斛快速繁殖技术”项目,包括实验室设计与设备配置、培养基的制备、外殖体灭菌接种、组培苗的生长控制、驯化移栽5个岗位任务,并对各个岗位任务进行能力和知识要求按行业要求进行规定。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让学生做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融合,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促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是高职农艺类专业一门理论要求较高、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存在着教学重点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及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的特殊性,如实训项目周期长,接种及培养实训项目要在无菌环境下完成等,为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突破《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瓶颈的关键是:将“教学小助手”引入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作模式;考虑行业需求标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五、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以往的考核成绩多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实验报告为主,结合出勤、实验情况等评分,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实验室开放教学后,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不仅将实验报告和考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作为考评内容,同时把行业需求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如: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教学评价是根据目前组培行业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的,教学评价中由学生进行污染率及培养质量等指标的调查和整理,形成评价结果。通过对前一课题的教学评价,找出与行业标准的差距,提出新要求。
六、结 语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的开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训室开放过程中,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的教学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了个性化的实践操作平台,为高职院校农艺类专业高技能、创新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洪森荣,尹明华等.《植物组织培 养》课程中PB L与实证研究.中国农业教育[J],2010(2):50-53.
[2]许远. 《植物组织培养》全实验教学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J],2015,21(2):137-139
[3]赵永秀,刘铁梅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实验科学与技术(J),2012,10(6):116-118.
[4]秦红霞.王萍兰.徐玲玲等.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13—3814.
[5]方利娟.植物组织培养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012,40(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