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孩子说谎的现状及原因
说谎,是指用不真实的语言来蒙骗他人的行为。在生活中,这种行为十分常见,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经常说谎”,那么就成问题了。
《狼来了》的故事也许人尽皆知——说谎最终会害了自己,那么,为什么不少孩子还是甘愿冒“被狼吃掉”的危险呢?
案例一:实话实说使我成了众矢之的(叙述:小杰,男,11岁)
虽然老师家长都教育我们要诚实,但有一件事却让我体会到,实话实说往往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
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一帮男生放学结伴去游戏厅玩游戏,这是学校不允许的。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和谁一块儿去了。我低着头不说话,因为我既不想欺骗老师,又不想抖落出这件事。老师急了,用笔敲着桌子嚷道:“正因为我知道你清楚,我才问你的。你是想让我再从别人嘴里证实吗,那你的错误就更严重了。”我想这下完了,看来老师全都掌握了,再顶着也没用,只好极不情愿地供出了一名“同伙”。没想到那位同学马上被叫到办公室,不知老师用的什么办法,使他一下子供出了七八个“同犯”,接着又有一串人叽里咕噜地被叫去训话,整个儿“全军覆没”。顿时我成了众矢之的,因为缺口首先是从我这儿打开的。同学的责怪让我特别委屈,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既不向老师撒谎,又不伤害我本不想伤害的朋友。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一次把我叫到办公室问道:“上次我跟你谈过之后你又跟谁去过没有?”我犹豫了一下,说:“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去过。”“和谁去的?”“和我哥。”“咱班还有谁去过?”“那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尽量装得很自然的样子——虽然跟老师撒谎不对,但我只能这么做。从办公室一出来,一帮同学早在外面等我了。仔细打探了“审问”情况之后,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大家一致表示,从此要建立一个“统一战线”,谁也不把事儿说出去。
案例二:大人不允许小孩有秘密(叙述:青青,女,12岁)
大人可以有好多事不让孩子知道,但他们却不允许小孩有自己的秘密。比如前些天我新交了一个高年级同学,是在学电脑时认识的,我们处得挺好的。一次我们学得晚了,就一起回家。一到家,妈妈马上就开玩笑似地问我:哟,这是你的护花使者呀?我觉得这是我的秘密,不想让妈妈知道,所以就让她别问了。妈妈嘴上说尊重我的“隐私”,可是过了两天她还是忍不住好奇,说她特别想知道。我被她问烦了,就说了自己不想说的话:“他是我们老师的孩子,老师派他送我的。”——小孩要想在大人面前保留点自己的小秘密太难了。
案例三:我不想比别人落后(叙述:小彬,男,10岁)
我妈特别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每次考完试,她问过我的分,接着准问和我比较要好的两个同学考多少分,如果他们比我考得高,妈妈就开始数落我,说我怎么怎么不如别人,气得我大喊:我傻瓜我笨蛋行了吧!可我要是和那两个同学考得差不多,或者他们比我低一点点,妈妈就不说什么了。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就想了一个绝招——考坏了,就说某某某比我分数还少,这招儿还真灵,我连续得了3个70多分都没挨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1)说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批评与惩罚。2)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也会说谎。3)某些孩子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某些愿望,会公开撒谎,这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无意识地模仿成人;成人有意教唆;将向往的事当作已发生的事来说;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有意编造谎言等。
说谎,不论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恐慌:“孩子说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反思自身,对症下药,对父母、对教师、对孩子都是最有帮助的措施。
二、如何避免和改正孩子说谎
诚实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其根本特征在于实事求是,说真话,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学生说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也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把谎言“拒之门外”呢?教师和父母可学着当一当“白衣天使”:
1.未雨绸缪——重“预防”
注意正面强化。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成人的预言会决定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决定孩子的努力方向。所以教师或父母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其次,在孩子刚懂事,还不知“撒谎”为何物时,应借讲故事、看电视等机会,充满感情地赞美其中诚实的人。当孩子试图模仿时,及时表扬他“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平时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强化,孩子会对自己“诚实”品格的认可越来越深,便会自觉按照“诚实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以继续获得家长的赞扬,满足他自我欣赏的心理需要。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诚实”便可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了。
了解孩子交往。研究发现,一般撒谎的孩子的朋友也不说实话。孩子总会结交一些自己喜欢、投缘的朋友,慢慢地这种友情对他们来说可能比同父母的联系还重要。因此,作为父母、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掌握与孩子交往比较密切的朋友是谁,他们课余时间在一起经常干些什么,而且有权告诉(提醒)孩子不喜欢他(她)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发现了他的朋友的确有不良行为时,才能这样做)。
注重奖罚分明。要营造一个是非分明、奖罚分明的氛围。如可在班级或家庭中协商决定:做了错事,只要诚实地说出来,就可以减免惩罚,否则要加倍惩罚,因为错而隐瞒,便是错上加错。为此,家长和教师首先应通过各种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其次,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误是瞒不过去的,只有主动承认并纠正,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当然,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了事,而是设身处地体谅孩子的苦衷,使他既明辨是非,愉快地改正错误,又摆脱了苦恼,孩子自然会乐于将自己所犯的全部错误诚实地告诉大人)
2.循序渐进——巧“治疗”
主旋律:充分信任孩子
无论父母还是教师,使孩子诚实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如果父母(教师)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应该为此而失去对孩子的信任,而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是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他就会失去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其次,应掌握处理的分寸。无疑,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比如说,孩子因迟到而撒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不是其他,只是担心他的身体和上学路上的安全,然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序曲:调查了解真相
怀疑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仔细地调查了解,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在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父母或教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鲁莽行事往往会严重挫伤孩子无辜而幼小的心。所以,调查清楚孩子究竟有没有说谎和说谎的原因,是应该进行的第一步工作。
小孩子说谎,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教师发现学生把别人的橡皮或本子拿了,如果问孩子:“你是不是把某某的本子拿了?”孩子可能会回答说:“我真没拿。”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来问,例如:“那些本子是不是只有几张没写过啊?”孩子可能就会露出马脚,点点头说:“是啊。”谎言就会被揭穿。
大孩子有意识地说谎,往往能够骗到父母教师,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此时,应该用比较婉转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来了解和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
有时候,通过仔细观察和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以发现孩子的谎言的某些线索。发现了线索之后,再凭证据与孩子对质,进一步证实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教师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并承认自己在说谎。
高潮:有的放矢地教育
证实了孩子说谎行为以后,父母(教师)不要急于发火,而是应该忍住心中的怒气,继续严肃认真地与孩子交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搞清楚了孩子说假话的动机及性质之后,才能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体罚,而是应该耐心指导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错误的确是应该受惩罚的,如孩子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或孩子旧错重犯,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大人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诚实作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要知道孩子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说谎,则要加重惩罚,并告诉孩子,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改正的情况下,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说谎。
——对于情况不严重的说谎行为,父母或教师不需要惩罚孩子,但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表示生气和不满,表明自己对说谎行为深恶痛绝、非常反感;希望孩子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犯错,错了就承认,不要说谎。
——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固孩子,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来戒除孩子的恶习。但是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要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和摧残。
尾声:引导亲近“诚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或教师应该适时教育,更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孩子模仿电视、电影中的人物而说谎,父母就应该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鼓励孩子的诚实行为,对孩子做了错事主动承认的行为进行表扬。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待人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处世老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并告诉孩子说谎会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孩子恶意说谎的行为就会逐渐戒除,不经意的说谎也会逐渐减少,成为一个拥抱真诚、胸怀坦荡的孩子!
说谎,是指用不真实的语言来蒙骗他人的行为。在生活中,这种行为十分常见,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经常说谎”,那么就成问题了。
《狼来了》的故事也许人尽皆知——说谎最终会害了自己,那么,为什么不少孩子还是甘愿冒“被狼吃掉”的危险呢?
案例一:实话实说使我成了众矢之的(叙述:小杰,男,11岁)
虽然老师家长都教育我们要诚实,但有一件事却让我体会到,实话实说往往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
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一帮男生放学结伴去游戏厅玩游戏,这是学校不允许的。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和谁一块儿去了。我低着头不说话,因为我既不想欺骗老师,又不想抖落出这件事。老师急了,用笔敲着桌子嚷道:“正因为我知道你清楚,我才问你的。你是想让我再从别人嘴里证实吗,那你的错误就更严重了。”我想这下完了,看来老师全都掌握了,再顶着也没用,只好极不情愿地供出了一名“同伙”。没想到那位同学马上被叫到办公室,不知老师用的什么办法,使他一下子供出了七八个“同犯”,接着又有一串人叽里咕噜地被叫去训话,整个儿“全军覆没”。顿时我成了众矢之的,因为缺口首先是从我这儿打开的。同学的责怪让我特别委屈,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既不向老师撒谎,又不伤害我本不想伤害的朋友。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一次把我叫到办公室问道:“上次我跟你谈过之后你又跟谁去过没有?”我犹豫了一下,说:“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去过。”“和谁去的?”“和我哥。”“咱班还有谁去过?”“那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尽量装得很自然的样子——虽然跟老师撒谎不对,但我只能这么做。从办公室一出来,一帮同学早在外面等我了。仔细打探了“审问”情况之后,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大家一致表示,从此要建立一个“统一战线”,谁也不把事儿说出去。
案例二:大人不允许小孩有秘密(叙述:青青,女,12岁)
大人可以有好多事不让孩子知道,但他们却不允许小孩有自己的秘密。比如前些天我新交了一个高年级同学,是在学电脑时认识的,我们处得挺好的。一次我们学得晚了,就一起回家。一到家,妈妈马上就开玩笑似地问我:哟,这是你的护花使者呀?我觉得这是我的秘密,不想让妈妈知道,所以就让她别问了。妈妈嘴上说尊重我的“隐私”,可是过了两天她还是忍不住好奇,说她特别想知道。我被她问烦了,就说了自己不想说的话:“他是我们老师的孩子,老师派他送我的。”——小孩要想在大人面前保留点自己的小秘密太难了。
案例三:我不想比别人落后(叙述:小彬,男,10岁)
我妈特别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每次考完试,她问过我的分,接着准问和我比较要好的两个同学考多少分,如果他们比我考得高,妈妈就开始数落我,说我怎么怎么不如别人,气得我大喊:我傻瓜我笨蛋行了吧!可我要是和那两个同学考得差不多,或者他们比我低一点点,妈妈就不说什么了。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就想了一个绝招——考坏了,就说某某某比我分数还少,这招儿还真灵,我连续得了3个70多分都没挨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1)说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批评与惩罚。2)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也会说谎。3)某些孩子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某些愿望,会公开撒谎,这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无意识地模仿成人;成人有意教唆;将向往的事当作已发生的事来说;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有意编造谎言等。
说谎,不论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恐慌:“孩子说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反思自身,对症下药,对父母、对教师、对孩子都是最有帮助的措施。
二、如何避免和改正孩子说谎
诚实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其根本特征在于实事求是,说真话,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学生说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也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把谎言“拒之门外”呢?教师和父母可学着当一当“白衣天使”:
1.未雨绸缪——重“预防”
注意正面强化。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成人的预言会决定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决定孩子的努力方向。所以教师或父母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其次,在孩子刚懂事,还不知“撒谎”为何物时,应借讲故事、看电视等机会,充满感情地赞美其中诚实的人。当孩子试图模仿时,及时表扬他“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平时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强化,孩子会对自己“诚实”品格的认可越来越深,便会自觉按照“诚实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以继续获得家长的赞扬,满足他自我欣赏的心理需要。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诚实”便可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了。
了解孩子交往。研究发现,一般撒谎的孩子的朋友也不说实话。孩子总会结交一些自己喜欢、投缘的朋友,慢慢地这种友情对他们来说可能比同父母的联系还重要。因此,作为父母、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掌握与孩子交往比较密切的朋友是谁,他们课余时间在一起经常干些什么,而且有权告诉(提醒)孩子不喜欢他(她)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发现了他的朋友的确有不良行为时,才能这样做)。
注重奖罚分明。要营造一个是非分明、奖罚分明的氛围。如可在班级或家庭中协商决定:做了错事,只要诚实地说出来,就可以减免惩罚,否则要加倍惩罚,因为错而隐瞒,便是错上加错。为此,家长和教师首先应通过各种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其次,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误是瞒不过去的,只有主动承认并纠正,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当然,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了事,而是设身处地体谅孩子的苦衷,使他既明辨是非,愉快地改正错误,又摆脱了苦恼,孩子自然会乐于将自己所犯的全部错误诚实地告诉大人)
2.循序渐进——巧“治疗”
主旋律:充分信任孩子
无论父母还是教师,使孩子诚实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如果父母(教师)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应该为此而失去对孩子的信任,而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是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他就会失去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其次,应掌握处理的分寸。无疑,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比如说,孩子因迟到而撒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不是其他,只是担心他的身体和上学路上的安全,然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序曲:调查了解真相
怀疑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仔细地调查了解,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在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父母或教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鲁莽行事往往会严重挫伤孩子无辜而幼小的心。所以,调查清楚孩子究竟有没有说谎和说谎的原因,是应该进行的第一步工作。
小孩子说谎,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教师发现学生把别人的橡皮或本子拿了,如果问孩子:“你是不是把某某的本子拿了?”孩子可能会回答说:“我真没拿。”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来问,例如:“那些本子是不是只有几张没写过啊?”孩子可能就会露出马脚,点点头说:“是啊。”谎言就会被揭穿。
大孩子有意识地说谎,往往能够骗到父母教师,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此时,应该用比较婉转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来了解和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
有时候,通过仔细观察和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以发现孩子的谎言的某些线索。发现了线索之后,再凭证据与孩子对质,进一步证实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教师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并承认自己在说谎。
高潮:有的放矢地教育
证实了孩子说谎行为以后,父母(教师)不要急于发火,而是应该忍住心中的怒气,继续严肃认真地与孩子交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搞清楚了孩子说假话的动机及性质之后,才能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体罚,而是应该耐心指导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错误的确是应该受惩罚的,如孩子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或孩子旧错重犯,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大人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诚实作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要知道孩子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说谎,则要加重惩罚,并告诉孩子,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改正的情况下,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说谎。
——对于情况不严重的说谎行为,父母或教师不需要惩罚孩子,但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表示生气和不满,表明自己对说谎行为深恶痛绝、非常反感;希望孩子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犯错,错了就承认,不要说谎。
——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固孩子,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来戒除孩子的恶习。但是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要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和摧残。
尾声:引导亲近“诚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或教师应该适时教育,更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孩子模仿电视、电影中的人物而说谎,父母就应该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鼓励孩子的诚实行为,对孩子做了错事主动承认的行为进行表扬。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待人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处世老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并告诉孩子说谎会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孩子恶意说谎的行为就会逐渐戒除,不经意的说谎也会逐渐减少,成为一个拥抱真诚、胸怀坦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