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秦时代学派林立,百家争鸣,文化思想空前繁荣,在思想史上影响最大之一莫过于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其中,将“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伦理道德品质相比附的“比德”审美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关键词:儒家思想;比德观;传统绘画
一、儒家思想的涵义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渊源
儒家思想也称之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
(二)以儒家为主导的“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是指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孔子进一步突破自然美学观念,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中国画大体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而在这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梅兰竹菊的题跋,花鸟草虫的提笔,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其中不单单是自然物外在的形式美,更为重要的是,在它背后的强大内在精神支柱——君子比德思想。
二、比德观在传统绘画中的体现
(一)比德观在敦煌壁画中的体现——《鹿王本生图》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之《鹿王本生图》,从这一壁画内容中可以鲜明体现出儒家思想文化。其本在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同时还包含着儒家文化杀身取义,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的价值判断,这种善恶报应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由此可见,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都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思想落实到山水、人物、花鸟之上,就是对后世欣赏本生故事画产生极大影响的比德观,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的体现。《鹿王本生图》中的内容寓意所体现出的儒家思想文化在当时,当今乃至以后仍然适用,宣扬善恶因果报应的儒家文化影响至深,流传至今。
(二)比德观在人物画中的体现——《步辇图》
中国古代的画论典籍中,凡论绘画的功用,大多先立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并与儒家的社会理想和理论主张保持一致,从而为绘画的生存发展取得支持和理论支持。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始终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则是一个含有典型“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政治意义的人物画,此画描写了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迎娶公主时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
《步辇图》与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有着早期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共性特点:“成教化,助人伦”。它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否定了将绘画仅仅看作是怡情悦性的观点,对绘画题材领域的扩展和价值功能的开发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有着明显的说教功能和记载共能。其次在这些中国古代人物画中,作品呈现的人物比例大小明显男大、女小、尊大、卑小。这种人物比例关系并非现实中人物比例关系真实的反映,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社会约定俗称的审美规范和标准,其本质核心就是儒家文化体系所倡导的男尊女卑,以及严格的社会等级观念和制度的表现。而这种男尊女卑的儒家文化思想早在当今这个时代已被弱化,逐步淘汰出局。而今,人们秉持着自由平等的理念,悍守着男女平等的观念,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与动力。
(三)比德观在花鸟画中的体现——《墨梅图》
《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代表佳作,画中墨梅竞秀芬芳,有疏有密,细长的枝干从一边绽放开来,朵朵梅花簇拥枝头,你争我抢,唯恐显现不出梅花的高雅,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画家绘之于墨梅表现的是梅之于清骨,寒冷的冬日傲花独立,坚贞不屈,纯洁清高,无不显现出画家本人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高贵品格。不仅表现了梅花天然的风姿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淡然处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清雅脱俗的气度,梅花的卓然不群与人格的清高淡然无不呈现出儒家思想的比德观念。
三、儒家比德观的发展意义
(一)比德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
艺术“比德观”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独特的艺术形态,它深刻地包含了艺术与道德的曲折关系,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而紧密的联系。如果在看到一幅作品时感到赏心悦目,则这幅作品是美的。古今中外,画家描绘的每一幅作品不仅仅是具有欣赏愉悦的功能,它更多是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功能的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如果一幅画作没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作用,其不是一幅真正有内涵意义的佳作。
(二)比德观对中国当代画家的影响
我们学习书画,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先去学习如何落墨。树立高贵的人格品质乃是绘画第一步骤,无不立人品,谈何一幅好画。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有“书画如其人”这个说法,这充分论证了人品决定画品之间的关系。著名书法家也曾说过“善书还须人品高”,品格低下的人,即使作品再优于他人,也将是一幅肤浅之作。继往开来,从古至今,处处体現作者的学识修养,从一幅画中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姿态。观其作品,似貌其人,人品与画品皆不可分。
四、结语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比德观。中国绘画从古至今仍然体现着教育人的作用,不仅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审美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社会观念。关于儒家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其影响俨然已渗透于各方面,其教育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延续,从而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画家的精心创作。比德观在画面中的呈现可以更好地去品味内含儒家比德观念的性质意义,为我们探析儒家比德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体现提供了更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姜荣莉.论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的体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许建良.先秦儒家道德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陈莉.“比德”审美观念的嬗变[J].南昌大学学报,2013.
作者简介:张俊娜(199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论与批评。
关键词:儒家思想;比德观;传统绘画
一、儒家思想的涵义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渊源
儒家思想也称之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
(二)以儒家为主导的“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是指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孔子进一步突破自然美学观念,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中国画大体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而在这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梅兰竹菊的题跋,花鸟草虫的提笔,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其中不单单是自然物外在的形式美,更为重要的是,在它背后的强大内在精神支柱——君子比德思想。
二、比德观在传统绘画中的体现
(一)比德观在敦煌壁画中的体现——《鹿王本生图》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之《鹿王本生图》,从这一壁画内容中可以鲜明体现出儒家思想文化。其本在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同时还包含着儒家文化杀身取义,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的价值判断,这种善恶报应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由此可见,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都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思想落实到山水、人物、花鸟之上,就是对后世欣赏本生故事画产生极大影响的比德观,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的体现。《鹿王本生图》中的内容寓意所体现出的儒家思想文化在当时,当今乃至以后仍然适用,宣扬善恶因果报应的儒家文化影响至深,流传至今。
(二)比德观在人物画中的体现——《步辇图》
中国古代的画论典籍中,凡论绘画的功用,大多先立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并与儒家的社会理想和理论主张保持一致,从而为绘画的生存发展取得支持和理论支持。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始终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则是一个含有典型“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政治意义的人物画,此画描写了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迎娶公主时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
《步辇图》与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有着早期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共性特点:“成教化,助人伦”。它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否定了将绘画仅仅看作是怡情悦性的观点,对绘画题材领域的扩展和价值功能的开发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有着明显的说教功能和记载共能。其次在这些中国古代人物画中,作品呈现的人物比例大小明显男大、女小、尊大、卑小。这种人物比例关系并非现实中人物比例关系真实的反映,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社会约定俗称的审美规范和标准,其本质核心就是儒家文化体系所倡导的男尊女卑,以及严格的社会等级观念和制度的表现。而这种男尊女卑的儒家文化思想早在当今这个时代已被弱化,逐步淘汰出局。而今,人们秉持着自由平等的理念,悍守着男女平等的观念,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与动力。
(三)比德观在花鸟画中的体现——《墨梅图》
《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代表佳作,画中墨梅竞秀芬芳,有疏有密,细长的枝干从一边绽放开来,朵朵梅花簇拥枝头,你争我抢,唯恐显现不出梅花的高雅,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画家绘之于墨梅表现的是梅之于清骨,寒冷的冬日傲花独立,坚贞不屈,纯洁清高,无不显现出画家本人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高贵品格。不仅表现了梅花天然的风姿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淡然处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清雅脱俗的气度,梅花的卓然不群与人格的清高淡然无不呈现出儒家思想的比德观念。
三、儒家比德观的发展意义
(一)比德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
艺术“比德观”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独特的艺术形态,它深刻地包含了艺术与道德的曲折关系,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而紧密的联系。如果在看到一幅作品时感到赏心悦目,则这幅作品是美的。古今中外,画家描绘的每一幅作品不仅仅是具有欣赏愉悦的功能,它更多是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功能的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如果一幅画作没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作用,其不是一幅真正有内涵意义的佳作。
(二)比德观对中国当代画家的影响
我们学习书画,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先去学习如何落墨。树立高贵的人格品质乃是绘画第一步骤,无不立人品,谈何一幅好画。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有“书画如其人”这个说法,这充分论证了人品决定画品之间的关系。著名书法家也曾说过“善书还须人品高”,品格低下的人,即使作品再优于他人,也将是一幅肤浅之作。继往开来,从古至今,处处体現作者的学识修养,从一幅画中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姿态。观其作品,似貌其人,人品与画品皆不可分。
四、结语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比德观。中国绘画从古至今仍然体现着教育人的作用,不仅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审美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社会观念。关于儒家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其影响俨然已渗透于各方面,其教育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延续,从而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画家的精心创作。比德观在画面中的呈现可以更好地去品味内含儒家比德观念的性质意义,为我们探析儒家比德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体现提供了更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姜荣莉.论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的体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许建良.先秦儒家道德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陈莉.“比德”审美观念的嬗变[J].南昌大学学报,2013.
作者简介:张俊娜(199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