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注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课环节,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注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课环节,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就此作简要阐述,与同行分享。
一、精心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做游戏,无论是对于孩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活动。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可以有效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提高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数学问题与游戏活动有机地相结合,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游戏过程中以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等可能性》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即安排一名同学被蒙上眼睛站在中间,并确定他(她)确实看不见。然后,让其他同学们站在他(她)的周围,不许发出声响。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先“宣布”游戏规则,即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的同桌,那么,他(她)就可以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同一个小组的成员,那么,被摸到的同学就得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摸到的既不是同桌,也不是同一小组的成员,那么,他(她)必须继续被蒙上眼睛。教师说完游戏规则,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预测一下,他(她)能摸到同桌吗?他(她)能摸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吗?上述两种情况,哪一种情形出现的机率更大一些?……”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做游戏,并在体验游戏的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教师带入教学情境,并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了数学知识。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导入新课,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投入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通过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几乎每个人都讲过故事,有的人把故事讲得条理不清,枯燥乏味,使听者感觉索然无趣,有的人能把同样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使听者兴致盎然,聚精会神。教师如果想在数学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就得学会讲故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小故事巧妙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时,为了使学生对于“勾股定理”中“勾”和“股”的由来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认识,可以采取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作为授课的开始:“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尺……中国古代把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把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把斜边称为‘弦’……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名为商高的人发现的。他发现这个定律之后,向当时的国王周公禀报,说是把一根铁丝的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的话,那么,‘弦’就是5,国王听了很是惊喜,让他当场验证,验证的结果使在场的君臣们啧啧称奇……后来,勾股定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人的大智大慧是世界所公认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必定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超越古人……”教师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传授知识,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人的敬佩之情,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还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的成功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产生继续进行的迫切愿望,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以导入新课。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看”这一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展示庐山壮观景色的一段诗配画视频,提示学生一边观赏庐山的独特美景,一边仔细聆听其画外音,当听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暂停播放,向学生简述这第二句经过反复推敲的过程,即第二句原本是“到处看山了不同”,后改成“远近看山各不同”,最终,苏东坡与朋友游玩唱和,共同推敲,才改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两句诗词的优美意境。正当同学们陶醉于文学之美的时候,教师话峰一转,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从不同的方向看庐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试想一下,从不同的方向看其他的物体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视角效果呢?……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圆柱体(或长方体、圆椎体等)……”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主题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总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充满情趣的多种导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2]陈群安,引起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体会[J],中学数学,1983年0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注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课环节,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就此作简要阐述,与同行分享。
一、精心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做游戏,无论是对于孩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活动。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可以有效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提高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数学问题与游戏活动有机地相结合,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游戏过程中以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等可能性》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即安排一名同学被蒙上眼睛站在中间,并确定他(她)确实看不见。然后,让其他同学们站在他(她)的周围,不许发出声响。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先“宣布”游戏规则,即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的同桌,那么,他(她)就可以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能摸到他(她)同一个小组的成员,那么,被摸到的同学就得代替他(她)被蒙上眼睛,如果他(她)摸到的既不是同桌,也不是同一小组的成员,那么,他(她)必须继续被蒙上眼睛。教师说完游戏规则,顺势提出问题:“同学们预测一下,他(她)能摸到同桌吗?他(她)能摸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吗?上述两种情况,哪一种情形出现的机率更大一些?……”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做游戏,并在体验游戏的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教师带入教学情境,并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了数学知识。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导入新课,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投入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通过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几乎每个人都讲过故事,有的人把故事讲得条理不清,枯燥乏味,使听者感觉索然无趣,有的人能把同样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使听者兴致盎然,聚精会神。教师如果想在数学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就得学会讲故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小故事巧妙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时,为了使学生对于“勾股定理”中“勾”和“股”的由来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认识,可以采取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作为授课的开始:“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尺……中国古代把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把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把斜边称为‘弦’……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名为商高的人发现的。他发现这个定律之后,向当时的国王周公禀报,说是把一根铁丝的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的话,那么,‘弦’就是5,国王听了很是惊喜,让他当场验证,验证的结果使在场的君臣们啧啧称奇……后来,勾股定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人的大智大慧是世界所公认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必定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超越古人……”教师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传授知识,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人的敬佩之情,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还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的成功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产生继续进行的迫切愿望,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以导入新课。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看”这一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展示庐山壮观景色的一段诗配画视频,提示学生一边观赏庐山的独特美景,一边仔细聆听其画外音,当听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暂停播放,向学生简述这第二句经过反复推敲的过程,即第二句原本是“到处看山了不同”,后改成“远近看山各不同”,最终,苏东坡与朋友游玩唱和,共同推敲,才改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两句诗词的优美意境。正当同学们陶醉于文学之美的时候,教师话峰一转,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从不同的方向看庐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试想一下,从不同的方向看其他的物体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视角效果呢?……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圆柱体(或长方体、圆椎体等)……”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主题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总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充满情趣的多种导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2]陈群安,引起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体会[J],中学数学,1983年0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