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可以不同,性格可以差异,但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还多一些温情,无疑是能让城市增色不少的,至少在我看来,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它赋予我们的是框架,至于有怎样的活法,则完全是靠我们怎么生活了。
尽管我们与城市为伍,但对一个城市所了解的还不够丰富。不过,随着对城市认知的增加,包括社会的、人文的,凡此等等,它们构成了城市的活力,也给人们以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在谈论城市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河流、桥梁,更多的是它们的人情味,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汲取着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它是隐秘的,也是独特的。那么,我们在城市间游走,是不是也能找回这样的记忆?
其实,在阅读了那么多的城市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它们不仅存在于地理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充满人情味——亦不妨称之为文学性。不管怎么说,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不再单调,甚至泛出诱人的光彩,期待着人们去探秘,去挖掘那属于自己的故事。
那么,还等什么呢?不必带旅行图,只需跟着作家的脚步走进那个我们不熟悉的空间里去……
《都柏林人》,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著
今天,人人都在谈论乔伊斯,但哪个才是真正的乔伊斯?似乎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标签,一个符号,以此来判断我们在交流时是不是有共同语言。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从他的文字出发,抵达我们从来不曾留意的地方。
再读《都柏林人》时,当初的笔记早已不在,但给我的印象却依然深刻。从开篇《姐妹们》通过小男孩的视角观察牧师之死,到末篇《死者》格莉塔在深夜忆起早逝的初恋情人,乔伊斯用15篇精致得珠圆玉润的短篇小说完成了对都柏林的书写。这样的书写尽管是以小说形式出现的,却并不妨碍我们对都柏林的了解。
某天,读到香港作家尘翎所写的都柏林,才恍然明白乔伊斯爱恨情仇的结在哪里。她说: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带给乔伊斯的爱与痛,大得无法承受。用七年时间写成的现代文学经典巨著《尤利西斯》,是他把自己置于无尽的流徙与颠簸中,苦苦思索寻找创作终极意义的果实。他自小已恨透出生地的封建保守,偏偏又洗脱不掉家乡在他身上的痕迹,就算在异乡写作,下笔的时候,还是离不开都柏林。《尤利西斯》《都柏林人》等作品,背景都是他的城。
乔伊斯说,《都柏林人》是一部关于爱尔兰的道德史。的确,里面有许多情节,不熟悉爱尔兰当时社会、政治、宗教氛围的人难以领会。但我仍确信,它值得一再重读。因为里面有更多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一次遭遇》写童年的冒险,《阿比拉》写懵懂的初恋,乔伊斯聚焦的是那些人人都曾经历,最平淡无奇转瞬即逝的时刻。对我来说,都柏林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即小说所组成的都柏林既熟悉叉陌生,也可能包合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但那是什么呢?
我想,那是基于我们对历史,对过去的记忆。它们呈现出来的状态业已消失,却叉在日常生活中脉络可见,《都柏林人》带给我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了。有时候,我们在阅读时,或照见自己的经验,或寻找到某一种隐秘的内涵,那种发现,让我们知道,在孤独星球里,我们并不是孤独的个体,人与人,都是可以相通的:“你知道,是的,都柏林,从来没变过,始终如一。”
《威尼斯日记》,
阿城(1949-)著
作为地理版图上的威尼斯是一座水城,那里的生活早在中学时就已经熟稔,但读到阿城的《威尼斯日记》时,还是很惊讶,不是由于他叙述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人与人的相遇,是巧合是偶遇。十年之后,在书店再次遇见这本书,一样的惊喜。对阿迷来说,一本《威尼斯日记》和一本《闲话闲说》已不知读了多少遍。
《闲话闲说》谈的是传统和常识,而《威尼斯日记》记录的是在威尼斯的日常生活,全书说浮雕,说歌剧,说咖啡和饮茶,说唐朝说胡人,说《教坊记》,说电影,说《扬州画舫录》,说每日餐饮,出门见闻,还说公牛队的比分,说偏头痛所以戒酒。威尼斯像“赋”,铺陈雕琢,满满荡荡的一篇文章。华丽亦可以是一种压迫。闲情闲调地看下去,也颇有意味。
阿城在书中所谈论的威尼斯,以及小巷,都别有一番意趣,是经验之谈,且看:
假如威尼斯的一条小巷是不通的,那么在巷口一定没有警告标志。你只管走进去好了,碰壁返回来的时候不用安慰自己或生气,因为威尼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性格,或者神秘,或者意料不到。遗憾的是有些小巷去过之后再也找不到了;有时无意中又走进同一条小巷,好像重温旧日情人。如此的寻寻觅觅,包含了些许景致,自然给人大不相同的感觉。
这样的小巷跟我们所习见的大相径庭,这令我想起阿城的话:“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是不费力气就好的不得了。”这本日记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似乎更合胃口一些,更多的原因,在于简单的字句之后蕴藏着些许想象的空间,不仅如此,还给人一种意象美。犹如一幅浮世绘,带给我们的欣喜简直是无以复加的。
到了卡尔维诺,他已不满足于涉奇猎艳,试图用他记忆中的奇景来构筑他心中一座如他的故乡威尼斯一样的城市,它只停留在记忆里:马可向忽必烈讲了许多城市之后,忽必烈说你讲了你从威尼斯一路来的各种城市,为什么不讲威尼斯?马可回答,我一说出口,威尼斯就不在我心中了,还是不讲的好。但是,我所讲的这么多城市,其实都是威尼斯。所以,我已经记不清威尼斯了。
《成都人》,林文询(1943-)著,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城市人之间的差异。成都这个城市时常给人古怪精灵的感觉,不仅如此,在外地人看来,可能也欠缺进取心,只知享乐。在十多年前,读林文询的《成都人》时,印象俱佳。但看到今天谈论成都人的文章时,恍惚还是十年前的样子,不是林文询有多少高见,而是我们这个时代变得资讯传递快速的同时,也忽略掉了其他,以至于并没有更多新发现。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地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林文询因是地道成都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所谓精神可谓把握得很透彻。
在街上闲闲地走,坐在茶馆里,或 徜徉在美食间……十年的岁月,仿佛不曾改变,有时你还会恍然回到从前,物是人非的感觉虽也有过,却难以抵挡成都人的吃喝玩乐精神,那是骨子里的享乐,却又透着时代的精气神,以至于你走在街上,距离世界似乎很远,当坐下来闲聊时,你又会发现茶客们不落伍,有着文艺范儿,甚至沿袭了民国范儿的精神,一如陈丹青所说的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在成都人的身上都依稀可以寻见。
成都人像广州人一样讲吃、嗜茶、好玩、爱花,却是不同的精致,有时又跟上海人相比较:上海人精明,成都人洒脱。即便是重庆人,也无法活出成都人的味道,也因此成渝口水仗不断,但我知道的是,不管是你用哪种观念来看成都人,都能看出它的不同风情来。
林文询说,成都是一座比较平和、宜于居家过小日子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它气魄不大,比较阴柔,是小桥流水的平原,天气温和、人的性情温柔,表面上看没有很多风骨特色,但恰好就因这种平和,加上物产的天然丰饶,使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而这正是成都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
(1958-)著
上海是属于张爱玲的,是海派的。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可能我们见识到的上海就是个十里洋场,却不够地道,以至于在阅读上海的过程中,跟印象中存在着些许偏差,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陈丹燕多年来一直在书写上海,此时,她以一个探寻者和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历史中,录访散落在街巷中的历史遗迹,回望她不曾经历过的旧日时光:在张爱玲、张学良、颜文梁等历史名人住过的老房子里遥想他们的人生往事,慨叹于无尽的世事沧桑:透过今日上海的新风气:咖啡馆、酒吧、舞厅、美容院,捕捉把握当代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微妙心态;从饱经磨难而永不改其高洁优雅的张可女士身上,从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又曾经一贫如洗而仍不失其精美华贵神韵的郭家小姐身上,发掘出杰出的上海女子所特有的风骨……
这风花雪月,不同于陈丹燕书写的金枝玉叶,跟红颜遗事亦有很大的差异,也许正因为这样,当徜徉在上海的街道时,依稀可见那些影像,不必寻觅,也许它们早在街头伫立,只是等待一场场自以为惊艳的艳遇,或为咖啡馆,或为酒馆,或为公寓……这场景在张爱玲的小说、毛尖的笔下道来,构成的风景日常,却又耐人寻味:市井小民的生活是待刻的黑胶碟,就有点像作者说的那样:不是大家闺秀,没有接受新思想而要和家庭决裂的地步;也不是赤贫人家的女儿,需要推翻眼前的一切来过新生活。只是温柔地过着自己的小生活,有希望但不张扬。
是了,城市可以不同,性格可以差异,但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还多一些温情,无疑是能让城市增色不少的,至少在我看来,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它赋予我们的是框架,至于有怎样的活法,则完全是靠我们怎么生活了。
尽管我们与城市为伍,但对一个城市所了解的还不够丰富。不过,随着对城市认知的增加,包括社会的、人文的,凡此等等,它们构成了城市的活力,也给人们以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在谈论城市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河流、桥梁,更多的是它们的人情味,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汲取着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它是隐秘的,也是独特的。那么,我们在城市间游走,是不是也能找回这样的记忆?
其实,在阅读了那么多的城市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它们不仅存在于地理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充满人情味——亦不妨称之为文学性。不管怎么说,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不再单调,甚至泛出诱人的光彩,期待着人们去探秘,去挖掘那属于自己的故事。
那么,还等什么呢?不必带旅行图,只需跟着作家的脚步走进那个我们不熟悉的空间里去……
《都柏林人》,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著
今天,人人都在谈论乔伊斯,但哪个才是真正的乔伊斯?似乎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标签,一个符号,以此来判断我们在交流时是不是有共同语言。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从他的文字出发,抵达我们从来不曾留意的地方。
再读《都柏林人》时,当初的笔记早已不在,但给我的印象却依然深刻。从开篇《姐妹们》通过小男孩的视角观察牧师之死,到末篇《死者》格莉塔在深夜忆起早逝的初恋情人,乔伊斯用15篇精致得珠圆玉润的短篇小说完成了对都柏林的书写。这样的书写尽管是以小说形式出现的,却并不妨碍我们对都柏林的了解。
某天,读到香港作家尘翎所写的都柏林,才恍然明白乔伊斯爱恨情仇的结在哪里。她说: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带给乔伊斯的爱与痛,大得无法承受。用七年时间写成的现代文学经典巨著《尤利西斯》,是他把自己置于无尽的流徙与颠簸中,苦苦思索寻找创作终极意义的果实。他自小已恨透出生地的封建保守,偏偏又洗脱不掉家乡在他身上的痕迹,就算在异乡写作,下笔的时候,还是离不开都柏林。《尤利西斯》《都柏林人》等作品,背景都是他的城。
乔伊斯说,《都柏林人》是一部关于爱尔兰的道德史。的确,里面有许多情节,不熟悉爱尔兰当时社会、政治、宗教氛围的人难以领会。但我仍确信,它值得一再重读。因为里面有更多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一次遭遇》写童年的冒险,《阿比拉》写懵懂的初恋,乔伊斯聚焦的是那些人人都曾经历,最平淡无奇转瞬即逝的时刻。对我来说,都柏林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即小说所组成的都柏林既熟悉叉陌生,也可能包合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但那是什么呢?
我想,那是基于我们对历史,对过去的记忆。它们呈现出来的状态业已消失,却叉在日常生活中脉络可见,《都柏林人》带给我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了。有时候,我们在阅读时,或照见自己的经验,或寻找到某一种隐秘的内涵,那种发现,让我们知道,在孤独星球里,我们并不是孤独的个体,人与人,都是可以相通的:“你知道,是的,都柏林,从来没变过,始终如一。”
《威尼斯日记》,
阿城(1949-)著
作为地理版图上的威尼斯是一座水城,那里的生活早在中学时就已经熟稔,但读到阿城的《威尼斯日记》时,还是很惊讶,不是由于他叙述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人与人的相遇,是巧合是偶遇。十年之后,在书店再次遇见这本书,一样的惊喜。对阿迷来说,一本《威尼斯日记》和一本《闲话闲说》已不知读了多少遍。
《闲话闲说》谈的是传统和常识,而《威尼斯日记》记录的是在威尼斯的日常生活,全书说浮雕,说歌剧,说咖啡和饮茶,说唐朝说胡人,说《教坊记》,说电影,说《扬州画舫录》,说每日餐饮,出门见闻,还说公牛队的比分,说偏头痛所以戒酒。威尼斯像“赋”,铺陈雕琢,满满荡荡的一篇文章。华丽亦可以是一种压迫。闲情闲调地看下去,也颇有意味。
阿城在书中所谈论的威尼斯,以及小巷,都别有一番意趣,是经验之谈,且看:
假如威尼斯的一条小巷是不通的,那么在巷口一定没有警告标志。你只管走进去好了,碰壁返回来的时候不用安慰自己或生气,因为威尼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性格,或者神秘,或者意料不到。遗憾的是有些小巷去过之后再也找不到了;有时无意中又走进同一条小巷,好像重温旧日情人。如此的寻寻觅觅,包含了些许景致,自然给人大不相同的感觉。
这样的小巷跟我们所习见的大相径庭,这令我想起阿城的话:“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是不费力气就好的不得了。”这本日记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似乎更合胃口一些,更多的原因,在于简单的字句之后蕴藏着些许想象的空间,不仅如此,还给人一种意象美。犹如一幅浮世绘,带给我们的欣喜简直是无以复加的。
到了卡尔维诺,他已不满足于涉奇猎艳,试图用他记忆中的奇景来构筑他心中一座如他的故乡威尼斯一样的城市,它只停留在记忆里:马可向忽必烈讲了许多城市之后,忽必烈说你讲了你从威尼斯一路来的各种城市,为什么不讲威尼斯?马可回答,我一说出口,威尼斯就不在我心中了,还是不讲的好。但是,我所讲的这么多城市,其实都是威尼斯。所以,我已经记不清威尼斯了。
《成都人》,林文询(1943-)著,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城市人之间的差异。成都这个城市时常给人古怪精灵的感觉,不仅如此,在外地人看来,可能也欠缺进取心,只知享乐。在十多年前,读林文询的《成都人》时,印象俱佳。但看到今天谈论成都人的文章时,恍惚还是十年前的样子,不是林文询有多少高见,而是我们这个时代变得资讯传递快速的同时,也忽略掉了其他,以至于并没有更多新发现。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地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林文询因是地道成都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所谓精神可谓把握得很透彻。
在街上闲闲地走,坐在茶馆里,或 徜徉在美食间……十年的岁月,仿佛不曾改变,有时你还会恍然回到从前,物是人非的感觉虽也有过,却难以抵挡成都人的吃喝玩乐精神,那是骨子里的享乐,却又透着时代的精气神,以至于你走在街上,距离世界似乎很远,当坐下来闲聊时,你又会发现茶客们不落伍,有着文艺范儿,甚至沿袭了民国范儿的精神,一如陈丹青所说的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在成都人的身上都依稀可以寻见。
成都人像广州人一样讲吃、嗜茶、好玩、爱花,却是不同的精致,有时又跟上海人相比较:上海人精明,成都人洒脱。即便是重庆人,也无法活出成都人的味道,也因此成渝口水仗不断,但我知道的是,不管是你用哪种观念来看成都人,都能看出它的不同风情来。
林文询说,成都是一座比较平和、宜于居家过小日子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它气魄不大,比较阴柔,是小桥流水的平原,天气温和、人的性情温柔,表面上看没有很多风骨特色,但恰好就因这种平和,加上物产的天然丰饶,使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而这正是成都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
(1958-)著
上海是属于张爱玲的,是海派的。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可能我们见识到的上海就是个十里洋场,却不够地道,以至于在阅读上海的过程中,跟印象中存在着些许偏差,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陈丹燕多年来一直在书写上海,此时,她以一个探寻者和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历史中,录访散落在街巷中的历史遗迹,回望她不曾经历过的旧日时光:在张爱玲、张学良、颜文梁等历史名人住过的老房子里遥想他们的人生往事,慨叹于无尽的世事沧桑:透过今日上海的新风气:咖啡馆、酒吧、舞厅、美容院,捕捉把握当代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微妙心态;从饱经磨难而永不改其高洁优雅的张可女士身上,从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又曾经一贫如洗而仍不失其精美华贵神韵的郭家小姐身上,发掘出杰出的上海女子所特有的风骨……
这风花雪月,不同于陈丹燕书写的金枝玉叶,跟红颜遗事亦有很大的差异,也许正因为这样,当徜徉在上海的街道时,依稀可见那些影像,不必寻觅,也许它们早在街头伫立,只是等待一场场自以为惊艳的艳遇,或为咖啡馆,或为酒馆,或为公寓……这场景在张爱玲的小说、毛尖的笔下道来,构成的风景日常,却又耐人寻味:市井小民的生活是待刻的黑胶碟,就有点像作者说的那样:不是大家闺秀,没有接受新思想而要和家庭决裂的地步;也不是赤贫人家的女儿,需要推翻眼前的一切来过新生活。只是温柔地过着自己的小生活,有希望但不张扬。
是了,城市可以不同,性格可以差异,但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还多一些温情,无疑是能让城市增色不少的,至少在我看来,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它赋予我们的是框架,至于有怎样的活法,则完全是靠我们怎么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