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我国民族优秀的情感经验以及美学精神,对于现代艺术来说,古代文学艺术中呈现出的最高成就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中。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因此拥有无与伦比的教学价值。但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主要针对于在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作品 阅读教学
   教学改革是未来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当下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学课程都在开展教学改革,但是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规律,因此教学改革的方法也各自不同。在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本质上属于一门古典的学问。很多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概论、通史的教学,忽视了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这导致学生只能够获得一些大而化之的文学知识,对于经典作品却一无所知。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围绕经典作品阅读来开展,无论是教还是学,都需要根据经典作品来进行。
   一.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的价值
   1.承载中华民族情感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经典作品教学的意义在于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情感经验以及人文关怀,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起情感上的共鸣。虽然当下科技水平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较之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情感经验、心理结构方面我们并没有发生极大的变化,无论是苦难、离别、恐惧、幸福、收获,我们与古人之间产生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教学坚贞的过程中,教师依旧可以使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感动与爱情的过程中,教师依旧可以使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在教学哀伤的过程中依旧可以使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由此可见,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不是固定的标准,而是承载了我国多年以来的文化情感,这其中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悟,都能够为大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1]。
   2.代表古代文学艺术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经典作品,也能够呈现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准,这拥有近乎永恒的审美价值,值得学生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复的思考与学习。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作品,就是因为其拥有根本性的美学根基,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时间、什么人,都能够对其起到充分的情感调动作用。经典作品的作者描绘物体时将不再仅仅使用一种形式,而是使用当时时代的语言,在作者的笔下,语言将会达到顶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了文学的概念,那就是语言的艺术,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语言,语言也正是大学生在学習的过程中打开古代文学的钥匙。虽然语言形式属于文学审美的一个方面,但是总的来说属于一个民族的美学精神以及思维特征。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语言进行探究与临摹之后,不仅仅可以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学拥有的艺术魅力,更可以提升学生整体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3.高效开展文学教学
   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专业课时将会不断的缩减,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使用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媒介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经典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属性,那就是经受考验的能力极强。冯友兰曾经说过,对于什么书适合读的问题不必深思,时间是最好的审阅家。并非所有的古代作品都适合历代传唱,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研之后,现在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例如,在清代有许多小说出版,例如《林兰香》、《玉娇梨》等等,但是传承下来的却只有一本《红楼梦》。由此可见,未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古代经典作品拥有极强的代表性,这是因为古代经典作品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2]。
   二.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阅读途径
   1.细致阅读,做好赏析
   所谓的细致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透过表象来看到作者表达的本质,深度发掘出作者作品当中的隐藏密码,例如思想情感、语言艺术等等。就以古诗为案例进行分析,王维的《杂诗·其二》内容如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虽然这首诗传唱度很高,学生也会很容易就喜欢上这首诗,但是学生往往对这种喜欢没有产生深层次的思考。一般来说人离家许久,好不容易遇到了故乡之人,往往会先询问家人的情况,而王维则是先问家里的梅花开花了没有。但是经过细致阅读与谨慎的思考之后,就能够明白王维那种想要知道答案又害怕知道答案的复杂心情。较为直观的有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由此可见,这首诗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主要是因为王维对思乡心情的描写可谓传神。除了故事之外,散文、现代史、记叙文等等文体都有着展现作者思维的独特方式,只有学生仔细的进行阅读,才能够更好的了解经典作品当中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维[3]。
   2.比较阅读,宏观感受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阅读一篇文章,而是需要对一类文章进行详细阅读,就好比学习古诗时不能够仅仅学习李白,而是应该将多种题材甚至多种方向的作品进行集中阅读。例如刘禹锡与白居易都描写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但是只有白居易将这一爱情故事升华成为了政治悲剧。大多数作品当中都将杨玉环定性成为了祸国殃民的种子,只有白居易在作品当中写出了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以及无能为力之感。经过这样的比较之后,甚至能够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当中感受到当年盛世大唐被毁灭的无奈以及痛苦。
   3.与时俱进,情景交融
   艺术品的实际意义不应该由一个时代的人来定论,而是应该长久感受,将这一艺术放在整个时间长河当中,它才能够熠熠生辉。因此后来读者在阅读静待你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了解这一作品,还需要了解这一作品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传说、文章、解释、翻译、解读等等。只有学生未来在学习经典作品时能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好的了解文学艺术的整体作用,做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三.中国古代经典阅读的教学方式
   1.课堂互动,感受作品内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讲授与讨论进行深刻的结合,在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则是倾听者。实际上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听的再认真,教师讲的再精彩,学生对于经典作品内涵的理解往往也会存在问题。因此,未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形成互动与交流的关系,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从而让学生对经典作品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学生在这样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将会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例如,在文学历史上往往将陶渊明与谢灵运进行对比,两者都属于对自然景物描写的集大成者,但是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方面又有着各自的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者的诗句进行分析,掌握陶渊明诗句中的经典性与谢灵运诗句的灵活性。随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想法做出必要性的指导性点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4]。
   2.内外结合,提高阅读质量
   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际延伸,未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后阅读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后阅读与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结合。首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需要为学生讲解经典阅读的路径与方法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课后阅读列出明确的阅读名单。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思考,带着问题来对文章进行学习。最后则是需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书面作业等等,这些能够帮助课内阅读与课后学习进行深层次的结合。
   3.深入探究,感悟经典故事
   使用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细读与研究之间的关系,只有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读方面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花间集》当中温、韦等等词人的作品都属于经典名片,受到了历代文人的喜爱以及追捧。这不仅仅是因为词曲华丽,离开了传统曲调的束缚,更是因為这些词人的创作形成了一种不同的美感[5]。
   总而言之,在未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典名篇往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学经验以及传统情感体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传世经典进行反复的阅读,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更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新时代下中华先进文化所拥有的底蕴。
   参考文献
   [1]周秋良.理念·方法·效果——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教学之有效探索[J]. 知识文库,2019,(10):1-2 8.
   [2]曹明升.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阅读教学新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05):103-108.
   [3]李婵娟.还原与移植: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蕴[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2(04):80-86 92.
   [4]刘文兰.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反思与设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190-191.
   [5]韩田鹿,林琳,贾彬,唐绎涵.当代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情况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10,(06):35-38.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准确概括、不竭动力和最终目标。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期、现代文化的继承,在当代语文教育期,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语文教育发展的使命。   关键词:语文教育 文化自信 推原 使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学好语文则可以产生更加持久、坚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职《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为例,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构建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翻转课堂模型。该模型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互动。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 翻转课堂 《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课程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2007年起源于美国。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学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孕育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对汉语语言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在深度剖析网络新词语的衍生动因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将网络新词语做了大致的分类,对语言学中语言和语义的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最后结合网络时代特性、汉语言特点和和社会语言环境来探究网络新词语的语用价值和影响,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更好地发挥汉语网络用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 衍生动因 分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加大。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制度,工科高校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因为忽略文学素养的培养,继而出现了文学素养低,知识素质不均衡的结果。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工科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方法,让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工科高校学生 文学素养 培养 方法研究   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深入融合,社会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力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他们自主性的阅读有利于帮助他们疏解心情,缓解内心的痛苦。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留守的自主阅读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 自主阅读 问题 改进 新课程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
内容摘要: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知识文化的融会贯通,而阅读向来是能够增长知识阅历,培育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扎实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也同样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对于学生成长活动和学习发展将会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阅读环节当中充分渗透作文练笔,以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借助对于优秀文物的阅读,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课堂是汉语教师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主要舞台,与国内的课堂教学相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更加复杂,在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中会因课堂内部或外部因素引发非预设性事件而使教学过程发生动态的变化,从课前准备、课上恰当应对和课后反思提升三方面更好地处理好课堂非预设性事件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 非预设性事件 对策   “未雨绸缪,防范为先”这句话对对外汉语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来十分密切,教育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来广西留学地东盟学生众多。螺蛳粉作为广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在此,本文特意选取了“螺蛳粉”这一地域饮食文化符号,尝试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丰富语言课和文化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借助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促进广西和东盟国
内容摘要:全日制的教育硕士人才,对于国家的教育储备十分重要,他们在专业发展、实践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很强,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对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增强教育硕士的竞争力。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 语文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 东坡文学 惠州西湖   一直以来,改革课程内容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语文科目的革新重心逐步从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是Kress和Van leeuwen在Hallidy的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视觉图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三意义方面意义对电视广告的图像进行多模态分析。本文以芬必得电视公益广告之《光华学校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此案例的语言、图像、声音等元素的分析,指出多模态非线性方式出现的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建意义,为多角度阅读广告的意义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