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既性感又智慧的女科学家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高智商的女人往往长相一般,刻板无趣,似乎印证了那句俗话:上帝对人是公平的,它多给你一分美貌,就会少给你一分智慧。然而美貌和智慧并不是对立的,下面要介绍的这几位女科学家就是集高智商和高颜值于一身——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将数学和性联系在一起的
  克里奥·克莱斯威尔
  克里奥·克莱斯威尔是澳大利亚一位非常有趣的数学学者,她的思想很有刺激和启发性。才华横溢的她不僅从事数学研究,还是杂志专栏撰稿人和电视栏目主持人。更难得的是,她不仅当选为澳大利亚国庆日200名形象大使之一,还曾荣获流行杂志评比的“全澳最美25人”称号。
  克莱斯威尔认为,数学既然是我们最先进的识别工具之一,为什么不将其应用于研究情感或人际关系的模式当中呢?她在《数学与性》一书中解释了应如何运用数学去预测或理解性行为,此书广受青少年人群的喜爱,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让许多不太擅长数学的读者都感受到了数学之美。
  人类的大脑会如何思考数学而数学学习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是她重点关心的问题。她利用数学去解释人们应该如何找到他们的伴侣,她将这个理论称为“12伴侣原则”——单身者在与12个人约会之后才会有很大概率遇到他们的最佳伴侣,当然这个最佳伴侣可能会是第16、50、甚至是110个,这由你自己决定。
  获小行星命名殊荣的
  艾米·美因茨博士
  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天体撞击地球的事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近地天体的潜在危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了相关项目,向太空发射探测器以期望能够监测到那些可能具有毁灭地球危险性的近地天体。
  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文学博士学位的艾米·美因茨就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观测项目(使用红外线探测和区分小行星和彗星)的首席研究员,主要负责小行星、褐矮星、残骸盘、恒星的形成等相关研究。她认为:“地球和小行星就像是赛马一样共用同一个跑道围着太阳转,但是小行星带就像是那些在跑道外侧的马匹,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要比我们长得多,但我们跟它们终将会碰撞在一起。”
  如果你是一位科普电视节目的资深观众,那么你可能会感受过这位优秀女天文学家的学术魅力。她多次出现在纪录片《宇宙》中,向大众揭示宇宙中的种种奥秘;她还参与了讲述深受大众喜爱的《星际迷航》里斯波克的扮演者伦纳德·尼莫伊生平纪录片的拍摄。为了表彰她杰出的研究成果,小行星(234750)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钻研脑电图技术的
  阿迪提·珊卡坦丝医生
  阿迪提·珊卡坦丝是英国著名的临床神经科学家,被评为包括斯蒂芬·霍金在内的“正在改变世界的八位科学家”之一。她在神经学科中具有独特的学习背景,知识领域跨越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三大学科。
  她率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脑电图技术记录脑部活动产生的图形,再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分析以准确地诊断那些患有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障碍的儿童是否存在潜在的神经生理学异常。她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已被CNN、ABC新闻、印度时报等全球媒体报道,并且也作为了她在TED上的演讲主题,广受好评。此前,她的另一项工作是利用脑电图技术研究失读症患者的潜在神经系统成因,该研究成果不仅是她在英国议会上的获奖演讲主题,同时也是许多纪录片和出版物的话题。
  她是全球神经科学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该基金致力于提高全球对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认识。知性优雅的她还一直作为英国广播公司的科学顾问,为电视纪录片等提供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帮助提高全球公众对于脑疾病的认识。
  幽默风趣的美女学者
  奥莉薇亚·贾德森
  奥莉薇亚·贾德森既是一个进化生物学家,也是一个多次获奖的科学记者和作家。她在加入《经济学人》杂志社之前就已获得了牛津大学生物科学博士学位,在那里她主要负责撰写有关生物学和医学的文章。此后,她还为各种著名的学术杂志和报刊写作,如《自然》、《科学》、《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等。独具人格魅力的她在诸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洛桑大学等地都开展过讲座和研讨会。
  她的第一本书《给全球生物的性忠告》的灵感来源于她为《经济学家》所写的一篇名为《性即战争》的文章。在这本书中,塔蒂阿娜博士利用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为动物们解答关于性爱生活方面的各种困扰,作者以生动有趣的拟人手法详细探讨了各式的性选择案例,并且对关于性方面的进化生物学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此书并不像一般科普书籍那样严肃地讨论科学问题,反而更像是以报纸专栏对话的形式为读者排忧解难。此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国际,并获得最负盛名的非小说写作奖——塞缪尔·约翰逊奖的提名。而她本人也正如书中所塑造的塔蒂阿娜博士那样诙谐又严谨、温和又严厉、活泼又优雅。贾德森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很罕见的。正因为如此罕见,所以也使它成为了生物学上最离经叛道的行为之一。”
其他文献
核武器的威力  众所周知,核武器是目前地球上破坏力、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它能一下子灭绝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生命。二战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见证过它的威力后,至今许多人仍生活在核弹阴影下,担心再次遭到核武器袭击,一切被夷为平地。  近年来,不论是恐怖分子,还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在利用公众对核武器的恐惧情绪,并且这种局面持续升温。主要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国际政治局势日趋紧张,比如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很不妙
期刊
如何寫出好的文学作品?美国作家海明威建议,“醉时写作,醒时改”。  得益于海明威显赫的文学地位,这条建议成为备受推崇的至理名言。不过,其中的科学道理究竟有多少呢?
期刊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已然令人望而生畏,而学区房的价格更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在网络上的一篇讨论帖中,部分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感叹买不起学区房。当名校的毕业生都攒不出一套学区房,人们苦苦追寻的学历价值都在不断“贬值”,我们对学区房的执念究竟还有没有意义?价格节节攀升的学区房到底值不值那样高昂的价格?  优越的自然属性  买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位置,位置,位置。学区房自然的优势就是坐拥最优
期刊
在今天的社会,成功学非常受欢迎。它教导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一定能成功。事实真的如此吗?科学研究发现这不一定。  乐观是一种天性  不论乐观能不能实现目标,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往乐观方面去想。英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没有美好愿景时,常会感到沮丧;当人们心里产生消极想法时,常被指责,并因此怀有负罪感。换句话说,产生消极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处,人们很
期刊
工业社会的遗产:锈带  在美国,有两个城市常常被人们拿来作比较,一个是“汽车之城”底特律,另一个是“钢铁之城”芝加哥。两者都位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五大湖区,都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老牌工业城市。然而,随着五大湖区一点点“生锈”,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也渐行渐远——“汽车之城”衰落严重,一度沦为人烟稀少的“鬼城”;“钢铁之城”则延续了昔日的荣光,从一个繁荣的地区性城市进一步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在经济学
期刊
你家里有家谱吗?如果有的话,上面肯定写着许多你从未听过的人名。这些人都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亲戚,有些人或许你永远都不可能见到,但他们跟你却有实实在在的联系。比如你现在住的地方,或许就是你的曾曾曾曾祖父很多年前迁徙至此而购置的地产(房产);也或许更久远之前,你的某位祖上还拥有皇室血脉。  家谱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重要的信息,并且家谱包含的人数越多,就越有价值。孔子的家谱流传数千年,价值不可估量。它
期刊
领土是每个国家都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每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但在历史上的某些时候,有些国家偏偏太轻易地把土地交易当成了买卖,也有一些国家,自信十足,像预见到未来这里经济的腾飞一般,有远见卓识,用最便宜的价格,四处购买土地,甚至攒了个国家出来。  趁法国之危买了一大片殖民地  在买土地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像美国一样疯狂。美国最初只有13个小小的殖民地,然而,在100多年中,美国只花费了
期刊
大约10年前,如果你在街上迷路,或者想知道附近的演唱会还有没有余票,你会向街上的陌生人请教。今天,即使友善的路人随处可见,你也很少再与陌生人打交道了。你的第一信息来源变成了口袋中的智能手机,因为只要动动指尖,你就能知道博物馆的位置以及附近餐馆的招牌菜。  显而易见,智能手机提供了海量的资讯,为你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方便也是有代价的——它似乎在无形中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期刊
“销声匿迹”的侯世达  这是一个曾经一鸣惊人的名字。  1980年,35岁的美国学者侯世达凭借《哥德尔、埃舍尔、巴德——集异壁之大成》一书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此书涵盖的主题十分广泛,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埃舍尔的版画和巴特的音乐的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包括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哲学和音乐等在内的理论,探讨了类比、递归和悖论等话题。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而这些恰恰也是要做
期刊
尽管1997年时VX已被列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当中,但是在今年2月13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却死于这一毒剂之下。这一事件令人回想起这种毒剂臭名昭著的过去。  值得怀疑的科研  VX从研发之初就一直麻烦不断。  1952年,英国皇家化工公司(ICI)和德国山德士公司的研究员,发现了一批有机磷化合物可作为强力的杀虫剂。两年后,ICI让其中之一流入市场,但在1958年,这种杀虫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