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重要的音乐形象,如何从抽象的音乐语言中感悟音乐的形象呢?以《黄鹤的故事》为例,这首交响诗包括了“老马”“黄鹤”“官老爷”三种音乐形象,本文将从“聆听音乐”“调动联觉”“发挥创造”这三点去阐述如何挖掘、分辨、理解音乐形象。笔者认为,要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聆听”只是第一步,要充分地调动“视听联觉”“色听联觉”和“动听联觉”的功能,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才能使音乐形象更立体。
关键词:音乐欣赏 《黄鹤的故事》 音乐形象
中图分类号:J6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046-02
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课型之一,其内容包含了中外多首经典的器乐及声乐作品,涉及到了音乐剧、交响乐、戏曲等多种形式。在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着重介绍了“交响诗”,即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其中,文字性的称之为“音诗”;绘画性的称之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称为“交响童话”①。本文以交响童话《黄鹤的故事》为例,来进行音乐形象的解析。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艺人老马正为百姓们吹奏竹笛娱乐。他临行前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与百姓们载歌载舞。可是不久,官老爷将黄鹤捉了去。在百姓们非常想念黄鹤与老马时,老马回来了,吹响了竹笛,黄鹤又飞回到群众中,重新欢乐地舞蹈。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贪婪,歌颂了人民群众反封建、反官僚的勇气。
一、聆听音乐·揭示音乐形象
《黄鹤的故事》采用了奏鸣曲式来创作,全曲大致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其中有三个主要的音乐形象:老马、黄鹤以及官老爷。
故事中的老马是个会吹竹笛的民间艺人,竹笛是老马具有标志性的乐器。在乐曲中,老马的音乐形象以一段竹笛的旋律(谱例1)贯穿在乐曲中。
该段旋律在乐曲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引子之后,随着悠扬的笛声缓缓进入,老马为乡亲们吹笛的情景由远而近地展现出来;第二次是在乐曲的再现乐段,预示着老马回来了。这段旋律表明了故事发展的开端和结尾,通过固定的旋律塑造老马的形象,既方便听众对人物的分辨和理解,同时在曲式结构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在老马离去后,有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谱例2)伴着铃鼓的固定音型XX X X X 0X X 逐渐展开。黄鹤主题的旋律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舒缓的歌唱旋律中加入了密集、跳跃性的舞蹈主题,表现了黄鹤初次舞蹈时的喜悦和兴奋。
突然,铜管乐爆发性的声音打破了舞蹈音乐的协和,小提琴的旋律节奏变得十分紧张,紧凑的节奏、重复的旋律动机表现了此时黄鹤慌张、不知所措的形态。同时,厚重的管乐声部踏着节奏,仿佛体态健硕的官老爷正一步一步地向黄鹤和群众们逼近。小提琴的主题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逐渐变得扭曲,借以表达黄鹤内心的痛苦和忧伤,直至老马的竹笛主题再现后,小提琴演奏出开朗、歌颂性的旋律,有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酣畅之感。
二、调动“联觉”·辨析音乐形象
通过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从而引起其它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便为联觉②。音乐与美术、雕塑等其它艺术不同,我们无法从直观的视觉感受中了解乐曲想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反复的聆听,将音响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乐曲传递的信息。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避免无功用的反复聆听,通常需要调动视听联觉、色听联觉以及动听联觉等多种形式。
(一)视听联觉
视听联觉,指在依赖听觉与视觉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前提下所产生的联想③。简单的来说,就是在聆听乐曲的同时,能根据音乐想象出各种场景浮现在眼前。
我们来听《黄鹤的故事》的引子部分(谱例3):双簧管和长笛缓缓地先后奏出;中速稍慢的速度、柔和的音色,构建了一个和谐平静的、适合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整段旋律中没有听到fa和si,也没有不协和的半音音程、和弦等,且几乎都是级进的平稳进行,温婉细腻、含蓄优美,这种风格常见于中国南方的民歌曲调。从而,我们能联想到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百姓们过着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二)色听联觉
音色是音乐四大要素之一,每个人、每种乐器,甚至每种音程、和弦、调性等都有其不同的音色。比如:明亮的大调像散发着金灿灿光芒的黄色,低音乐器演奏的小调旋律像极了沉重压抑的黑色。当然,这些都是人主观臆想的,每个人都可以调配出不同的色盘。
如此,为了方便音乐形象的区分,我们也可以为《黄鹤的故事》中三个主角涂上颜色。老马的主题是用竹笛吹奏的,柔和舒适的音色适合棕色;黄鹤,顾名思义,就用明艳的黄色;官老爷的主题是伴随着铜管乐低沉的旋律而顯现,可以用黑色来代替,这也代表了打破人们和谐生活的黑暗势力。如此,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我们可以用流畅的棕色线条、活泼的黄色圆点以及深沉的黑色方块分别指代老马、黄鹤和官老爷,各种颜色的图谱随着音乐的发展,忽明忽暗,时而密集、时而稀疏,俨然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卷。
(三)动听联觉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看,达尔克洛兹认为: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音乐的节奏,必须要依靠身体大肌肉的运动反应,而且这种身体运动反应又必须与个人内心对音乐的反应紧密联系④。这就要求教师在欣赏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律动”来增强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 以黄鹤舞蹈的片段为例,这段音乐先由小提琴、铃鼓等乐器演奏,之后加入了双簧管、长笛等,使场面越来越壮观、活跃。这一段旋律是6/8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X X X X X X(左脚 右脚 拍手)等律动形式让全班同学跟着“黄鹤”一起舞蹈: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大组,从一组的律动逐渐加入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跟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感受乐曲中逐渐热闹、喜庆的歌舞场面。教师则可以扮演“官老爷”的角色,当学生们都沉浸在舞蹈音乐中时,教师突然将锣鼓敲响,让学生们感受此刻“黄鹤”紧张的心情。
这些类似的情景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投入到乐曲描绘的情境中去,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直接地感受音乐语言(速度、力度等)以及情绪的变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发挥创造·演绎音乐形象
在聆听乐曲《黄鹤的故事》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三个主要的音乐形象——老马、黄鹤和官老爷。老马是一位吹笛子的民间艺人,他的笛声旋律悠长、恬静,我们可以将他想象成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黄鹤擅长歌舞,活泼好动、古灵精怪,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不仅寄托着百姓们对老马的想念,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歌舞升平、愉悦安康;官老爷——全曲中的大反派,他强行带走了黄鹤,打破了百姓们原本美好的生活。这首乐曲的叙事性很强,通过乐器的编配、强弱的對比、和弦色彩的变化等活灵活现地讲述了一个反封建主义、反官僚主义的故事。
在欣赏完乐曲之后,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音乐形象,可以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的配置上,需要三位主演,分别是“老马”“黄鹤”和“官老爷”以及两三个“官差们”,其他的学生则可以扮演“百姓”的角色,将《黄鹤的故事》编排成一部情景短剧。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学会发现音乐形象的美:比如“引子”所描绘的环境美、黄鹤歌唱舞蹈的生活美、百姓们追寻光明的心灵美等,这些都是作曲家给予音乐形象传递的正能量。作为学习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联觉手段挖掘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但更需从中体会音乐形象的社会价值,从而发挥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
注释:
①吴斌:《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②③黄整:《“联觉”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实践》,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17年,第3页。
④赵明:《中小学音乐课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9页。
关键词:音乐欣赏 《黄鹤的故事》 音乐形象
中图分类号:J6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046-02
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课型之一,其内容包含了中外多首经典的器乐及声乐作品,涉及到了音乐剧、交响乐、戏曲等多种形式。在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着重介绍了“交响诗”,即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其中,文字性的称之为“音诗”;绘画性的称之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称为“交响童话”①。本文以交响童话《黄鹤的故事》为例,来进行音乐形象的解析。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艺人老马正为百姓们吹奏竹笛娱乐。他临行前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与百姓们载歌载舞。可是不久,官老爷将黄鹤捉了去。在百姓们非常想念黄鹤与老马时,老马回来了,吹响了竹笛,黄鹤又飞回到群众中,重新欢乐地舞蹈。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贪婪,歌颂了人民群众反封建、反官僚的勇气。
一、聆听音乐·揭示音乐形象
《黄鹤的故事》采用了奏鸣曲式来创作,全曲大致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其中有三个主要的音乐形象:老马、黄鹤以及官老爷。
故事中的老马是个会吹竹笛的民间艺人,竹笛是老马具有标志性的乐器。在乐曲中,老马的音乐形象以一段竹笛的旋律(谱例1)贯穿在乐曲中。
该段旋律在乐曲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引子之后,随着悠扬的笛声缓缓进入,老马为乡亲们吹笛的情景由远而近地展现出来;第二次是在乐曲的再现乐段,预示着老马回来了。这段旋律表明了故事发展的开端和结尾,通过固定的旋律塑造老马的形象,既方便听众对人物的分辨和理解,同时在曲式结构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在老马离去后,有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谱例2)伴着铃鼓的固定音型XX X X X 0X X 逐渐展开。黄鹤主题的旋律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舒缓的歌唱旋律中加入了密集、跳跃性的舞蹈主题,表现了黄鹤初次舞蹈时的喜悦和兴奋。
突然,铜管乐爆发性的声音打破了舞蹈音乐的协和,小提琴的旋律节奏变得十分紧张,紧凑的节奏、重复的旋律动机表现了此时黄鹤慌张、不知所措的形态。同时,厚重的管乐声部踏着节奏,仿佛体态健硕的官老爷正一步一步地向黄鹤和群众们逼近。小提琴的主题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逐渐变得扭曲,借以表达黄鹤内心的痛苦和忧伤,直至老马的竹笛主题再现后,小提琴演奏出开朗、歌颂性的旋律,有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酣畅之感。
二、调动“联觉”·辨析音乐形象
通过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从而引起其它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便为联觉②。音乐与美术、雕塑等其它艺术不同,我们无法从直观的视觉感受中了解乐曲想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反复的聆听,将音响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乐曲传递的信息。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避免无功用的反复聆听,通常需要调动视听联觉、色听联觉以及动听联觉等多种形式。
(一)视听联觉
视听联觉,指在依赖听觉与视觉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前提下所产生的联想③。简单的来说,就是在聆听乐曲的同时,能根据音乐想象出各种场景浮现在眼前。
我们来听《黄鹤的故事》的引子部分(谱例3):双簧管和长笛缓缓地先后奏出;中速稍慢的速度、柔和的音色,构建了一个和谐平静的、适合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整段旋律中没有听到fa和si,也没有不协和的半音音程、和弦等,且几乎都是级进的平稳进行,温婉细腻、含蓄优美,这种风格常见于中国南方的民歌曲调。从而,我们能联想到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百姓们过着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二)色听联觉
音色是音乐四大要素之一,每个人、每种乐器,甚至每种音程、和弦、调性等都有其不同的音色。比如:明亮的大调像散发着金灿灿光芒的黄色,低音乐器演奏的小调旋律像极了沉重压抑的黑色。当然,这些都是人主观臆想的,每个人都可以调配出不同的色盘。
如此,为了方便音乐形象的区分,我们也可以为《黄鹤的故事》中三个主角涂上颜色。老马的主题是用竹笛吹奏的,柔和舒适的音色适合棕色;黄鹤,顾名思义,就用明艳的黄色;官老爷的主题是伴随着铜管乐低沉的旋律而顯现,可以用黑色来代替,这也代表了打破人们和谐生活的黑暗势力。如此,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我们可以用流畅的棕色线条、活泼的黄色圆点以及深沉的黑色方块分别指代老马、黄鹤和官老爷,各种颜色的图谱随着音乐的发展,忽明忽暗,时而密集、时而稀疏,俨然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卷。
(三)动听联觉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看,达尔克洛兹认为: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音乐的节奏,必须要依靠身体大肌肉的运动反应,而且这种身体运动反应又必须与个人内心对音乐的反应紧密联系④。这就要求教师在欣赏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律动”来增强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 以黄鹤舞蹈的片段为例,这段音乐先由小提琴、铃鼓等乐器演奏,之后加入了双簧管、长笛等,使场面越来越壮观、活跃。这一段旋律是6/8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X X X X X X(左脚 右脚 拍手)等律动形式让全班同学跟着“黄鹤”一起舞蹈: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大组,从一组的律动逐渐加入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跟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感受乐曲中逐渐热闹、喜庆的歌舞场面。教师则可以扮演“官老爷”的角色,当学生们都沉浸在舞蹈音乐中时,教师突然将锣鼓敲响,让学生们感受此刻“黄鹤”紧张的心情。
这些类似的情景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投入到乐曲描绘的情境中去,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直接地感受音乐语言(速度、力度等)以及情绪的变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发挥创造·演绎音乐形象
在聆听乐曲《黄鹤的故事》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三个主要的音乐形象——老马、黄鹤和官老爷。老马是一位吹笛子的民间艺人,他的笛声旋律悠长、恬静,我们可以将他想象成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黄鹤擅长歌舞,活泼好动、古灵精怪,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不仅寄托着百姓们对老马的想念,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歌舞升平、愉悦安康;官老爷——全曲中的大反派,他强行带走了黄鹤,打破了百姓们原本美好的生活。这首乐曲的叙事性很强,通过乐器的编配、强弱的對比、和弦色彩的变化等活灵活现地讲述了一个反封建主义、反官僚主义的故事。
在欣赏完乐曲之后,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音乐形象,可以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的配置上,需要三位主演,分别是“老马”“黄鹤”和“官老爷”以及两三个“官差们”,其他的学生则可以扮演“百姓”的角色,将《黄鹤的故事》编排成一部情景短剧。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学会发现音乐形象的美:比如“引子”所描绘的环境美、黄鹤歌唱舞蹈的生活美、百姓们追寻光明的心灵美等,这些都是作曲家给予音乐形象传递的正能量。作为学习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联觉手段挖掘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但更需从中体会音乐形象的社会价值,从而发挥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
注释:
①吴斌:《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②③黄整:《“联觉”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实践》,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17年,第3页。
④赵明:《中小学音乐课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