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在目标定位、内容安排、方法选择、组织体系上突出全程职业指导的特点,将职业指导实现全程性、全方位性。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和氛围,加强全程化的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关注职业规划的指导,建立一支专业性和全员性相结合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充分重视让高职学生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心理 教育对策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及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职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寒冬”。随着社会的需要及认同,高职生的就业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研究分析高职生这一群体的求职倾向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心理问题,不仅有利于巩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个体提高职业竞争力,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本文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的基本调查人手,了解高职生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基本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为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提供依据,并根据问题,提出推进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为学生创设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之路。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从常州大学城高职园区4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机电一体化、文秘、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汽车工程、材料等)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在17-23周岁,平均年龄20.16周歲(SD=1.303),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8份,其中男生650名,女生698名,回收有效率89.9%。 测试完成后,剔除填答不完全的问卷,将所有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的方法为描述统计、方差分析。
问卷调查包括①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本部分调查选用开放题型,要求被调查者把自己最想于的3种工作或想读的3种专业按顺序写下来,并说明理由,在所填写职业,专业的右侧按其在您心目中的清晰程度或具体程度,按从很朦胧/抽象到很清晰/具体分别用1、2、3、4、5来表示,如5分表示它在您心中的影象非常清晰。②您所看重的东西——职业价值观。本部分为选择题,列出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通常会考虑的几种因素即工作价值标准。分别是,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人际关系良好、工作稳定有保障、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特长、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等。要求在九个选项中选出最重要、次重要和次不重要、最不重要标准,将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调查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清楚,或有理想,但理想不切实际。
职业理想状况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根据高职生对职业理想描述,职业理想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人数有762,占总体的56.5%,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是模糊的,或者说与他们当初所选择的专业完全无关。
二、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功利意识浓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高职生就业最看重的是经济报酬、福利待遇,其次是工作稳定有保障,再次是能充分自己能力特长。与大多数已有研究结果相似。注重薪酬待遇,导致一些高职生认为求职时忽略个人情况、个人发展,只关注单位经济效益、工资奖金等。有的高职生在交流中反映:找工作根本不看专业是否对日,就看能提供什么样的薪酬待遇。
与此相比,只有2.4%的学生认为“社会需要和社会贡献大”这一选项很重要。反映高职生在择业取向上,功利意识浓,社会责任意识日渐淡薄。
工作价值标准“6、有较高的社会地位”、“7、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9、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的卡方检验P<0.05。说明在这三种职业价值标准上,男女高职生的态度是有差异的,在“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这一选项上,差异尤其突出。而在年级这一特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被调查学生中,年级虽然不同,但在选择职业的价值标准上是没有差异的。
三、高职生的职业倾向测验结果从类型上来看依次为社会型、常规型、艺术型、企业型、实际型、研究型。
社会型最多,研究型最少,这与已有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但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四、高职生的就业意识不足,职业成熟度有待提高。
在“你对未来的就业是怎么看的”一题中,过半人数(70.7%)表示对今后的就业没想过或想过但没想清楚。高职生缺乏职业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面对择业很茫然、浮躁,势必导致就业的盲目性。
就业意识不足,还表现在不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劣势,缺乏自我定位,76.4%的学生不清楚或者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之前的调查也反映,43.6%的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者不清楚自己关于职业个性、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方面的问题。
五、求职途径多元化,学校仍是首要渠道。
在校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调查发现,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各系教师、学校的招聘会仍然是学生主要就业信息来源的渠道。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指导及举办的招聘会对学生来讲,针对性强,帮助较大,有效性较高。表5中也反映出,参加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帮助就业的最好方式,这一方面反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工作做的扎实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多,自己就业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对策及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和氛围。职业心理是社会观念的一种反映。出于“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第二是发展职业教育,第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发展职业教育,就要匡正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纠正不切实际地强调高学历的用人观念,努力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健全和完善社会就业制度,促进教育质量评估与就业准入制度的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或者“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校与就业单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采取与学术性人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技能性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加强全程化的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关注职业规划的指导。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得高职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学生职业选择面,但另一方面,职业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使得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行为的责任增重,带来的择业心理压力增大。学生缺乏指导,无法面对职业心理问题,调适职业心理问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后滞留家中,甚至出现自杀的极端行为,找到工作的,因为不能调整心态,频繁地换工作。尤其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因为学历不高,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学生作出恰当的职业决策,也不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踏上工作岗位、从事工作。
高职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帮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开始就要作好职业心理准备,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客观的自我意识,了解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扬长避短,找到自己身上最长和最短的木板在哪里,避免产生如盲目自信、自卑胆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过分依赖等职业心理障碍。对高职生来说,当前存在的最大心理困惑主要就是就业问题,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部门在职业指导中特别要强调前期的职业心理辅导。
三,建立一支专业性和全员性相结合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且来源复杂:有的是从行政岗位上转来,有的是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而来,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均缺少就业指导的经验。就业指导工作停留在推荐就业、举办就业讲座的层面上,对学生缺少个性化就业指导,缺少对就业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高校应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加大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二是通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同行的指导,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質量。
学校还应重视建立与家庭信息沟通机制。有调查显示,父母亲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对子女就业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倾向,家庭成为大学生就业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重视与学生家长建立深入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庭学校联谊会、简报、网络等方式,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掌握学生与家庭的信息,紧密与学生家庭配合,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四、充分重视让高职学生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不了解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从这一现象挖掘下去发现,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高职学生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站、招聘会、人才中介等渠道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虽然,目前有各种各样的就业网站,信息丰富,但高职学生利用网站资源实现就业的并不多,而且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较差。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心理 教育对策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及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职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寒冬”。随着社会的需要及认同,高职生的就业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研究分析高职生这一群体的求职倾向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心理问题,不仅有利于巩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个体提高职业竞争力,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本文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的基本调查人手,了解高职生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基本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为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提供依据,并根据问题,提出推进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为学生创设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之路。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从常州大学城高职园区4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机电一体化、文秘、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汽车工程、材料等)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在17-23周岁,平均年龄20.16周歲(SD=1.303),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8份,其中男生650名,女生698名,回收有效率89.9%。 测试完成后,剔除填答不完全的问卷,将所有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的方法为描述统计、方差分析。
问卷调查包括①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本部分调查选用开放题型,要求被调查者把自己最想于的3种工作或想读的3种专业按顺序写下来,并说明理由,在所填写职业,专业的右侧按其在您心目中的清晰程度或具体程度,按从很朦胧/抽象到很清晰/具体分别用1、2、3、4、5来表示,如5分表示它在您心中的影象非常清晰。②您所看重的东西——职业价值观。本部分为选择题,列出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通常会考虑的几种因素即工作价值标准。分别是,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人际关系良好、工作稳定有保障、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特长、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等。要求在九个选项中选出最重要、次重要和次不重要、最不重要标准,将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调查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清楚,或有理想,但理想不切实际。
职业理想状况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根据高职生对职业理想描述,职业理想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人数有762,占总体的56.5%,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是模糊的,或者说与他们当初所选择的专业完全无关。
二、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功利意识浓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高职生就业最看重的是经济报酬、福利待遇,其次是工作稳定有保障,再次是能充分自己能力特长。与大多数已有研究结果相似。注重薪酬待遇,导致一些高职生认为求职时忽略个人情况、个人发展,只关注单位经济效益、工资奖金等。有的高职生在交流中反映:找工作根本不看专业是否对日,就看能提供什么样的薪酬待遇。
与此相比,只有2.4%的学生认为“社会需要和社会贡献大”这一选项很重要。反映高职生在择业取向上,功利意识浓,社会责任意识日渐淡薄。
工作价值标准“6、有较高的社会地位”、“7、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9、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的卡方检验P<0.05。说明在这三种职业价值标准上,男女高职生的态度是有差异的,在“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这一选项上,差异尤其突出。而在年级这一特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被调查学生中,年级虽然不同,但在选择职业的价值标准上是没有差异的。
三、高职生的职业倾向测验结果从类型上来看依次为社会型、常规型、艺术型、企业型、实际型、研究型。
社会型最多,研究型最少,这与已有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但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四、高职生的就业意识不足,职业成熟度有待提高。
在“你对未来的就业是怎么看的”一题中,过半人数(70.7%)表示对今后的就业没想过或想过但没想清楚。高职生缺乏职业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面对择业很茫然、浮躁,势必导致就业的盲目性。
就业意识不足,还表现在不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劣势,缺乏自我定位,76.4%的学生不清楚或者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之前的调查也反映,43.6%的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者不清楚自己关于职业个性、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方面的问题。
五、求职途径多元化,学校仍是首要渠道。
在校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调查发现,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各系教师、学校的招聘会仍然是学生主要就业信息来源的渠道。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指导及举办的招聘会对学生来讲,针对性强,帮助较大,有效性较高。表5中也反映出,参加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帮助就业的最好方式,这一方面反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工作做的扎实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多,自己就业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对策及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和氛围。职业心理是社会观念的一种反映。出于“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第二是发展职业教育,第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发展职业教育,就要匡正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纠正不切实际地强调高学历的用人观念,努力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健全和完善社会就业制度,促进教育质量评估与就业准入制度的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或者“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校与就业单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采取与学术性人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技能性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加强全程化的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关注职业规划的指导。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得高职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学生职业选择面,但另一方面,职业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使得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行为的责任增重,带来的择业心理压力增大。学生缺乏指导,无法面对职业心理问题,调适职业心理问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后滞留家中,甚至出现自杀的极端行为,找到工作的,因为不能调整心态,频繁地换工作。尤其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因为学历不高,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学生作出恰当的职业决策,也不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踏上工作岗位、从事工作。
高职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帮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开始就要作好职业心理准备,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客观的自我意识,了解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扬长避短,找到自己身上最长和最短的木板在哪里,避免产生如盲目自信、自卑胆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过分依赖等职业心理障碍。对高职生来说,当前存在的最大心理困惑主要就是就业问题,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部门在职业指导中特别要强调前期的职业心理辅导。
三,建立一支专业性和全员性相结合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且来源复杂:有的是从行政岗位上转来,有的是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而来,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均缺少就业指导的经验。就业指导工作停留在推荐就业、举办就业讲座的层面上,对学生缺少个性化就业指导,缺少对就业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高校应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加大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二是通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同行的指导,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質量。
学校还应重视建立与家庭信息沟通机制。有调查显示,父母亲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对子女就业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倾向,家庭成为大学生就业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重视与学生家长建立深入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庭学校联谊会、简报、网络等方式,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掌握学生与家庭的信息,紧密与学生家庭配合,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四、充分重视让高职学生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不了解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从这一现象挖掘下去发现,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高职学生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站、招聘会、人才中介等渠道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虽然,目前有各种各样的就业网站,信息丰富,但高职学生利用网站资源实现就业的并不多,而且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较差。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