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所作的一些尝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效果 尝试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对于没有实践经验,基础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听起来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极易失去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借此机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 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实物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是学好课程的关键。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授课过程中如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都是一种机器,摩托车、电瓶车能实现能量转换,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这些实用性强的实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教具、录像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增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
1、实施实物教学
课堂上多用实物或自制教具做演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明白,而且感觉很真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可以借助模型导入,如果没有实物,就自制教具。例如,在学习齿轮的时候虽然有齿轮模型,但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利用胶带纸这类圆形的实物作为渐开线的基圆,用一根棉线作为动直线,把粉笔固定在棉线上就可以很快地画出渐开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上黑板前面来试验一下,这样有了亲身的体会,会使学生对于纯滚动的理解和渐开线的形成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为后面渐开线性质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引入多媒体教学,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问题的感性认识,易于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没有多媒体技术之前,我们只能用自制的铰链四杆机构模型在课堂上对照挂图边讲解、边演示。这样教学虽然也能直观地表达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但不能做到完全表达,特别是讲到急回运动、极限和死点位置及机构形式的演化时,教师很难讲明、讲清、讲透。因为这种演示不可能全面反映出运动特性、受力情况。尤其是导杆机构各种类型的杆件的相对运动,更是难以表达。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大不一样了,这些问题轻轻松松就解决了。我们不仅可从课件上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全过程和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即便当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通过连杆颜色改变就能使之加以区别,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看到机构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这是用传统教学方法演示所做不到的,比过去在课堂上老师用多少语言去反复描述都要有用得多。导杆机构的课件则更让学生们大开眼界,看到了相对运动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它把铰链四杆机构直观地活灵活现地演示出来,其构件间的运动关系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教材的超越,使过去难以讲授的内容变得简明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动感世界。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十分活跃,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后总结,综合评价,及时反馈认知信息
课后总结与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使教师能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反馈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会激发学习的进行。因此,总结与反馈不仅是帮助学生学懂学好的良好方法,同时也是师生间信息互动的良好平台,且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与友谊。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做好每次实验和操作训练,其次,组织学生到有关工厂参观,进行现场教学拆装简单的机械,以获取直接参与的经验。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之外,同时要能够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外,还应提高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工程问题,布置一些针对工程中的大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又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牟玉波.怎样培养职校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吉林教育,2010.1.
[2]徐爱芸.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吉林教育,2010.1.
[3]陈燕,如何制作CAI课件[J],华章,2011.9.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效果 尝试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对于没有实践经验,基础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听起来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极易失去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借此机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 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实物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是学好课程的关键。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授课过程中如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都是一种机器,摩托车、电瓶车能实现能量转换,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这些实用性强的实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教具、录像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增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
1、实施实物教学
课堂上多用实物或自制教具做演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明白,而且感觉很真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可以借助模型导入,如果没有实物,就自制教具。例如,在学习齿轮的时候虽然有齿轮模型,但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利用胶带纸这类圆形的实物作为渐开线的基圆,用一根棉线作为动直线,把粉笔固定在棉线上就可以很快地画出渐开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上黑板前面来试验一下,这样有了亲身的体会,会使学生对于纯滚动的理解和渐开线的形成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为后面渐开线性质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引入多媒体教学,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问题的感性认识,易于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没有多媒体技术之前,我们只能用自制的铰链四杆机构模型在课堂上对照挂图边讲解、边演示。这样教学虽然也能直观地表达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但不能做到完全表达,特别是讲到急回运动、极限和死点位置及机构形式的演化时,教师很难讲明、讲清、讲透。因为这种演示不可能全面反映出运动特性、受力情况。尤其是导杆机构各种类型的杆件的相对运动,更是难以表达。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大不一样了,这些问题轻轻松松就解决了。我们不仅可从课件上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全过程和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即便当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通过连杆颜色改变就能使之加以区别,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看到机构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这是用传统教学方法演示所做不到的,比过去在课堂上老师用多少语言去反复描述都要有用得多。导杆机构的课件则更让学生们大开眼界,看到了相对运动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它把铰链四杆机构直观地活灵活现地演示出来,其构件间的运动关系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教材的超越,使过去难以讲授的内容变得简明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动感世界。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十分活跃,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后总结,综合评价,及时反馈认知信息
课后总结与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使教师能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反馈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会激发学习的进行。因此,总结与反馈不仅是帮助学生学懂学好的良好方法,同时也是师生间信息互动的良好平台,且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与友谊。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做好每次实验和操作训练,其次,组织学生到有关工厂参观,进行现场教学拆装简单的机械,以获取直接参与的经验。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之外,同时要能够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外,还应提高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工程问题,布置一些针对工程中的大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又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牟玉波.怎样培养职校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吉林教育,2010.1.
[2]徐爱芸.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吉林教育,2010.1.
[3]陈燕,如何制作CAI课件[J],华章,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