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时节读《春茶》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無所有,聊赠一枝春。”在最美的江南杭州,能担当这一枚“春”者,非西湖龙井莫属!正是春茶采摘好时节,我在杭州梅家坞品鉴新茶时,看到茶室中竟有一本旧书《春茶》,我眼睛为之一亮。这是著名作家陈学昭的长篇小说呵!《春茶》就是她在这里深入到基层和茶区群众打成一片的可贵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已是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和作协的委员与理事,可是她却放弃了留北京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浙江,参加浙江大学的接管工作并任教。后又在担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常委、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的情况下,放弃了机关的舒适生活,长期落户在西湖区的梅家坞茶乡。中国是产茶大国,浙江是名茶之都,像陈学昭那样长期深入茶区,和茶农亲如一家的作家,并写出《春茶》这样名著的,至今还没有第二人。
  说来也巧,陈学昭于1906年4月17日出生,正是春茶采摘时节。陈学昭是浙江海宁盐官镇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阅读古代诗文、小说和戏曲。在海宁高小毕业后,入南通女子师范,半年后转入上海爱国女学文科。1923年毕业后,参加浅草社。应上海《时报》征文,写作散文《我所希望的新妇女》,代表了早期女性追求的心声。她最早接近的是戈公振、茅盾、瞿秋白、杨之华、周建人、郑振铎等进步文化人和党的早期革命家,因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5年初出版第一部散文集《倦旅》。同年夏天到北京大学旁听,在京沪报刊上发表散文,后结集成《寸草心》《烟霞伴侣》两本散文集。
  为求知、为独立生活,陈学昭1927年5月22日乘邮船阿朵斯二号赴法国求学。1929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南风的梦》。在法国,为《大公报》、《生活》周刊撰稿,同时埋头读书,大量阅读名家的剧本和诗歌。但丁、莫里哀、伏尔泰、歌德、海涅、巴尔扎克、易卜生的作品为她所喜爱。她在法国获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于1935年回国。
  陈学昭前后两次去延安,第一次于1938年8月到延安各处采访,并撰写了《延安访问记》。待了近一年,离开延安返重庆。1940年冬再度赴延安,先后任《解放日报》编辑和中央党校文化教员。1942年5月23日,陈学昭在杨家岭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1945年7月14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弥漫的烽火终于过去,抗战胜利后陈学昭赴东北,曾任《东北日报》副刊主编。1949年大连新中国书局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册。1953年11月,中国妇女代表团赴苏联访问,陈学昭是代表团成员之一。代表团带着她著的《工作着是美丽的》一书,作为礼品赠送给苏联妇女界。
  到了晚年,陈学昭又写了《工作着是美丽的》下册,1979年10月与《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册合在一起,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学昭对新生的共和国是一往情深的。访苏回来,她一头扎进茶区深入生活。为了工作方便,组织上让她担任梅家坞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梅家坞建党工作。在那里,她了解了许多茶农生活,了解到茶乡一些基层干部的个性和思想。渐渐地,茶农在合作化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在陈学昭头脑中清晰起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个个想象中的艺术形象,慢慢地成熟了。她铺开稿纸,开始写作《春茶》。
  浙江省委为了让陈学昭有个比较安定的写作环境,专门选择了两个地方让她挑选。陈学昭选了赤山埠法相巷的半山腰(今法相巷18号)一处房子,稍加整理,添些家具,又买了一架旧钢琴。陈学昭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住所,这个地方让她满意,一则安静,没有市区的喧嚣;二则此地就在茶区附近,距离她的生活基地很近。1956年整整一年,她全身心地投入《春茶》的写作。
  她曾参加中央慰问团,随陈叔通老先生等一些知名人士一起去慰问宁波、舟山的解放军。慰问回来,已是1955年夏天了。紧接着,中国作协通知陈学昭去北京学习。其间,中国作协又派她陪同法国作家萨特和女作家特波娃访问中国。在北京访问了作家丁玲、老舍,在上海访问了巴金,在广州受到作家欧阳山的接待。在国庆佳节来临时,陈学昭陪法国作家出席国宴,并介绍给毛泽东主席和陈毅。
  长篇小说《春茶》,以狮岭村为中心,描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巩固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难曲折,塑造了沈大达、沈瑞珍兄妹和赵小毛、唐开祥等先进农民的形象,并通过描述前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杨达生、杨达祥兄弟的蜕变,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农村中各种类型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走的道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品对茶乡普通人家世俗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对青年男女的恋爱与婚姻生活的描绘是质朴、自然、生活化的。
  《春茶》这本书是美丽的。茅盾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著名版画家赵宗藻绘制插图,而著名装帧设计家邵秉坤为此书设计的封面清新雅致,充盈着西湖茶乡风貌和艺术气息。
  我读《春茶》,总感到作品文笔朴素、秀美、细腻,读来非常亲切,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犹如一幅幅淡雅的素描,展现出江南茶区的生活画面。
  译介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陈学昭整个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法国巴尔扎克剧本《伏德昂》,经她翻译后于1946年由东北书店出版。陈学昭翻译的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阿细雅》于1929年出版,那是屠格涅夫小说世界里富有光彩的作品。
  陈学昭在法国期间还翻译了法国诗人Geraldy的诗作寄回国内,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在延安期间,陈学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翻译了不少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如《列宁与文学及其他》《戏剧家高尔基》《A·契诃夫》及托尔斯泰、爱伦堡等作家的作品,在延安文艺界漾起一缕别样的清风!
  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在翻译上致力于童话的译介。1956年翻译的《鲶鱼奥斯加历险记》在当年第二期《译文》杂志发表后,同年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她的另一本童话集《〈噼——啪〉及其他故事》,原著为法国爱德华·拉布莱依的六篇童话,197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半个世纪译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学昭这位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老作家对人类充满着爱、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1981年3月廣州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陈学昭的《浮沉杂忆》,于1990年由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作序,悌华(TiHua)和卡罗利娜·葛海纳(Caroline Greene)两位女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陈学昭的女儿陈亚男在《陈学昭》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母亲辛勤创作六十八年,留下四百多万字的作品及译著,体裁较为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著有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春茶》,散文《倦旅》《忆巴黎》,回忆录《天涯归客》《浮沉杂忆》《如水年华》,报告文学《延安访问记》,翻译作品《列宁与文学及其他》、《〈噼——啪〉及其他故事》等。”
  1991年5月26日,陈学昭最后一次来到茶乡,与茶农欢聚叙谈,最后一次在西湖边漫步。9月20日她病倒了,10月10日病逝于杭州浙江医院。她经历了漫长曲折坎坷的85年人生之路。
  陈亚男为《陈学昭》一书的出版,从众多照片中精选出50幅,“虽然不多,却是母亲人生的缩影。这些照片赋予我深远美好的想象的空间,夹带着海宁潮水浸润的气息,弥漫着来自异国的温馨和芳香,心中飘逸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憧憬和向往……”
  陈学昭在晚年对好友说,从前,为了生活而写作;现在,为写作而生活。
  是的,为人民而工作,工作着是美丽的;为人民而写作,写作着是美丽的。
  我翻看着这本《春茶》,作者在全书的结尾这样写
  着——
  “满山碧绿的茶蓬,数不尽的嫩芽,也像这些欢乐的茶农一样,在暖意洋溢的春风里充满着朝气,准备迎接这个繁荣的春茶季节!”
  Reading Spring Tea in Springtime
  By Er Jing
  It was a spring day that I lounged at a teahouse at Meijiawu, a quiet and scenic rural hangout in the immediate suburb of Hangzhou for people to get away from the city’s madding noise. To my surprise, I spotted among the books and magazines stacked in a corner of the teahouse. The book reminded me of the author Chen Xuezhao (1906-1991) who penned it in the 1950s, featuring tea farmers around the West Lake, Hangzhou.
  Chen was born into a family of intellectuals in Haining near Hangzhou. She grew up with books and made herself known as a promising writer in her late teens in Shanghai. Before she was twenty, she published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From 1927 to 1935, she studied in France. During her stay there, she wrote her first novel and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news media back home. She came back to China with a PhD degree. She first visited Yan’an, the central base of the Communists in 1938. Her first stay lasted nearly a year. She came back to Yan’an again in 1940, working as an editor at Liberation Daily and teacher at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 In short she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 and to the found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1950s she was a key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All China Women’s Federation, deputy of the CPPCC, and a director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and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She was supposed to stay in Beijing to perform as a high-ranking government official, but she decided to come back to Zhejiang and teach at Zhejiang University. She chose not to work in office and lived in Meijiawu for a long while. She got to know local residents gradually. The experience planted a seed in her heart of writing a novel about them.   Back the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fered her two choices for a house near the tea-farming area around the West Lake. She chose a house on a hill slope. She moved into it after it was repaired and got a piano and some simple furniture. She liked her new home very much for two reasons: the location gave her a quiet living far away from the city proper and it wasn’t far from tea farmers of Meijiawu. She spent the whole year of 1956 writing the novel. It tells how some local farmers organize themselves into a co-op and what they experience in the young and new China. The novel also touches upon the themes such as love and marriage. It depicts characters well and portrays the rural life vividly. Mao Dun wrote the book title in calligraphy. Zhao Zongzao, a famed printmaker, created illustrations and the book layout was designed by Shao Bingkun, who worked for Cultural Dialogue in the 1990s. I enjoyed reading it.
  Compared to novel writing, Chen Xuezhao dedicated more time to translation. During her studies in France, she translated some poems of Paul Geraldy, a French poet of modern life, and published them in a literary magazine in China. She translated more during her stay in Yan’an. Her translations gave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in Yan’an a lot of things to think and talk about.
  After 1949, Chen chose to translate stories for children. One long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1956 and the last one was a collection of stories for children published in 1979. Her daughter comments that her mother wrote 68 years and published quite a lot. Chen Xuezhao wrote novels, essays, poems, and reviews. In her evening years, she commented once that she wrote to make a living at first and now she lived to write.
  Chen published her memoir in 1981. It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Ti Hua and Caroline Greene in 1990 and published in USA.
  Her last meeting with local tea farmers was on May 26, 1991. She chatted with them and took a stroll along the West Lake. She fell ill on September 20 and passed away on October 10 at the age of 85.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质学者首先提出一个从约两亿年前侏罗纪开始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丹霞地貌”的概念,当时有人嘲笑“不懂地质学的ABC”,可这一学说不但在中国发展起来,而且也为国际学界承认为“红层”。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是一项世界自然遗产,由西南而华南而华东走向,从青年期而壮年期而老年期过程,以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
期刊
初秋的一日,夕阳将落,笔者在村民傅继泉、陈小香夫妇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浦江县白马镇永丰村的浙江省级文保单位——白马土库。  笔者的老家就在邻村。记得幼时,在夏夜或者冬日的午后,最爱听聚在明堂的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讲述土库的种种传奇;出来工作后,开始对家乡的历史、风俗、文化渐感兴趣,延宕日久,终于有了这次探寻之旅。  沟通海上丝路的重要环节  回老家之前,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最为权威的说法应是《辞海》给出
期刊
由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民族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今年新春时节,赴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英国等7个国家的圣彼得堡、莫斯科、赫尔辛基、坦佩雷、塔林、采西斯、利耶帕亚、维尔纽斯、华沙、伦敦等10座城市巡演,为各国观众及海外华人送去浓浓的中国年味和真挚的中国祝福。历时18天的10场演出中,艺术家们以音乐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在海外主流音乐厅为数以万计的观众奏响中国民族
期刊
《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是在第一季、第二季成功播出的基础上,又一季全新制作的节目。2016年7月,《记住乡愁》第三季正式开机,这一季的节目载体由古村向古镇延伸,2016年9月,浙江卫视的纪录片团队赴北京参加了《记住乡愁》第三季创作培训,随即投入了浙江部分的前期调研踩点,
期刊
鄭月波(1907—1991)、王昌杰(1910—1999)、刘业昭(1910—2003)三位是杭州国立艺专早期毕业生,在校期间,受业于林风眠、潘天寿等一代大师。上世纪40年代,三人先后赴台湾,都有在台湾艺术院校任教的经历。后都定居美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日前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跨洋三杰”作品展是该馆梳理“百年文脉”的重要举措,“跨洋三杰”的学术定位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杭州国立
期刊
1989年4月20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踏上了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浙江舟山。2017年4月20日,在三毛回乡探亲纪念日这一天,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协、定海区委区政府主办,浙江省散文学会、舟山市作家协会、定海区文联承办的首届“三毛散文奖”正式揭晓。  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  评奖活动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589件,其中散文集229部、单篇散文360篇。参赛作者有的来自中国大
期刊
他是一位资深的纸质媒体从业者,擅长严谨的新闻采编工作,却用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创造力,复原了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京城四图”,并获广泛肯定,成为G20杭州峰会官方宣传刊物中的重要插图。他曾当过网络媒体老总,擅长时事话题的整合报道,却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写出一系列学术专著。2016年秋天,他的论文《从宋版“京城四图”看临安城基本保障系统的构建》,登上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国际社
期刊
今年2月8日晚,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我国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47岁的浙江东阳籍科学家潘建伟从少先队员手中接过奖杯。评委会给予了潘建伟极高的评价: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博士之乡走出的科学家  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东阳市马宅镇,东阳素有“兴学重教、勤耕
期刊
1935年7月28日,上海《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出现了第一幅四格漫画《三毛》。主角三毛是个大脑袋、圆鼻子、头上飘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奇特而生动的造型立即引起读者的关注。此后,这个在时代的波涛中载沉载浮的形象成了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  此画的作者就是张乐平。  从三毛世界里长大的浙籍名人  三毛后来成了中国底层苦孩子的代言人。三毛和创造了他的“三毛爸爸”张乐平一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
期刊
4月8日,“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出席开幕式,100周岁的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现场为“西泠学堂”题字揭牌。  这是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举行大型展出,共由“印学重镇志同结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巨擘一代宗师——历任社长”两大单元构成:来自西泠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