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和他的三毛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7月28日,上海《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出现了第一幅四格漫画《三毛》。主角三毛是个大脑袋、圆鼻子、头上飘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奇特而生动的造型立即引起读者的关注。此后,这个在时代的波涛中载沉载浮的形象成了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
  此画的作者就是张乐平。
  从三毛世界里长大的浙籍名人
  三毛后来成了中国底层苦孩子的代言人。三毛和创造了他的“三毛爸爸”张乐平一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迎解放》……虽然张乐平自己都记不清画过多少张三毛,但在中国男女老少的心里,都有着一个三毛,一个永远不需要长大、善良勇敢的三毛。
  《三毛流浪记》至今仍是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高的连环漫画。2015年2月,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授予法文版《三毛流浪记》以文化遗产奖,肯定了这部作品在世界漫画史上的重要意义。
  张乐平于1910年出生在浙江嘉兴海盐,父亲张舟若是村里的小学教师,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张乐平从小家境困苦,是家里的第三个男孩,按江浙一带的风俗,男孩取乳名往往按长幼排行再加个毛字,老大大毛,老二二毛,老三便是三毛。
  “我就是从三毛的世界里长大的!”张乐平说三毛是他根据自己和旧社会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儿童的经历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张乐平就像《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尝尽了人间的喜乐哀愁。可以说三毛身上有着无数他自己生活的影子。张乐平的作品特别关注平民阶层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他创作的“三毛”形象,走进千家万户,深得几代读者的喜爱,因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平民画家”。
  在张乐平纪念馆感受画家的创作历程
  1995年9月,张乐平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由巴金题写馆名。这是家乡人对张乐平的怀念,也是家乡人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2012年2月10日,张乐平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由原来的500多平方米扩建为 1900多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建筑。新馆开放以来一直以打造“三毛故里”为己任,充分发挥全国少儿漫画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纪念馆环境幽雅,馆前草坪上矗立着张乐平与三毛在一起的铜像,慈祥的乐平爷爷将小三毛亲切地搂在怀里,似乎在微笑地聆听三毛的话语。塑像下印刻着他书写的—段文字:“大树是由苗苗长大的,对苗苗我们要精心浇灌。”
  整座纪念馆结构精巧、造型独特,馆内有纪念厅、创作厅、展览厅、活动厅、接待室等。馆内收藏了张乐平先生的近千幅原作精品、历次出版的画集,以及生前照片和遗物等。
  流连在张乐平纪念馆新馆,浏览大量的画作、图照和实物,观赏画家的三毛漫画名作,参观者清晰地感受到张乐平的创作历程和他的丰硕成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乐平从抗日前线回到上海,开始新的漫画创作生涯。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引起轰动。第二年,另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激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一时期,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大胆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张乐平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义卖三毛原作等,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容流浪儿童。
  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以后长期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漫画,名重上海滩。
  在此期间,张乐平除创作单幅漫画外,还创作了许多系列漫画,三毛系列漫画计有《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新事》《三毛迎解放》等。1977年6月1日,三毛阔别十年后,以系列漫画《三毛学雷锋》形象复出。以后,张乐平又创作了《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等系列连环漫画。
  这些都在纪念馆的陈列中得以生动形象地反映。一位带着儿子的妈妈从绍兴赶来参观。她对笔者说:“孩子喜欢三毛的漫画,来到这里参观后,大人孩子都体验到了风格独特的三毛和画家所走过的路。”
  抗战画家与战地伉俪
  20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当年上海的报章杂志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
  1937年抗战爆发,漫画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任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1938年叶浅予因公赴香港,由张乐平主持漫画宣传队队务。1939年漫画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坚持战斗至抗戰胜利。张乐平是当时在中国坚持战斗时间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画家。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冯步青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律师。1939年,16岁的冯雏音与父母不告而别,参加了宣传抗日的浙江中心剧团。同年秋天,救亡漫画宣传队队长张乐平在金华举办个人战地素描展览会,正在金华演出的冯雏音与张乐平在画展上相识。
  其实,冯雏音的脑海里早有了张乐平的影子。那是1936年冯雏音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看到一本《小孤女》连环画,因是三毛的作者张乐平所绘,就欣然买下。同为抗日救亡,又是“上海老乡”,风度翩翩的漫画家与秀雅柔美的女演员一见钟情。一对恋人于194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江西玉山结为伉俪……1991年3月18日,儿女们为这一对饱经磨难的夫妻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金婚庆典,两位老人激动地追忆起过去的坎坷岁月。
  三毛千里寻父,张乐平与“女儿”沪上相见
  “在三岁的时候,我看了今生第一本书,就是您的大作《三毛流浪记》。后来等到我长大了,也开始写书,就以三毛为笔名,作为对您创造的那个三毛的纪念……”1988年,以“三毛”为笔名的台湾著名女作家陈懋平在给张乐平的信中动情地写道,“三毛不认三毛的爸爸,认谁做爸爸?”原来这位知名的台湾女作家就是因为酷爱《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才把笔名改作三毛的。   第二年4月,春色满园,陈懋平回大陆寻根,心心念念着前来拜访张乐平,这是“父女俩”第一次见面。有张老照片就是陈懋平在张乐平家拍摄的。照片中80岁高龄的张乐平一身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胸前口袋别着一支精致的钢笔,两鬓虽已斑白,但与“女儿”相见的满足与喜悦还是透过照片传了出来。当时张乐平已患帕金森氏症,但陈懋平的到来让他由衷地感到开心,他曾经在《我的“女儿”三毛》一文中回忆,“一个人的生平中值得永远纪念的事情不会太多,能在晚年认这么个‘女儿’,应该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快事了。”
  台湾三毛千里寻“父”,两岸“父女”沪上相见,传为文坛佳话。
  对儿童有特殊的感情,他永远为了孩子
  张乐平先生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孩子为题材的。他说:“我是画漫画的,画了许多儿童漫画,也画了不少成人看的漫画,大家总喜欢称我是儿童漫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号。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
  张乐平夫妇有7个子女,还先后收养过许多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的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著名电影演员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
  张乐平72岁那年在《文汇报》(1981年6月6日)发表一篇题为《永做画坛孺子牛》的文章,其中写道:“我对儿童们有特殊的感情。在我的一生中,有40多年时间是在孩子们中间度过的。从1935年开始画三毛起,就一直接触儿童;解放后,我的‘小朋友’就更多了。”
  1983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三毛流浪记》原稿捐赠授奖仪式,原稿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这位令人尊敬的“三毛之父”再次荣获“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称号。1985年,荣获首届中国福利会“樟树奖”。
  走进张乐平上海五原路旧居
  2016年2月6日,位于上海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旧居正式对外开放。正值猴年新春,笔者赶到这里排进长长的队伍,参观了“三毛”的成长之地。
  弄堂细细长长,张乐平的旧居位于尽头处。弄堂口已经挂上了墨绿色竖条匾额,刻着一个戴红领巾的三毛。1950年6月,张乐平先生全家从衡山路迁居至此,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他一直在二楼居住直至去世。
  旧居的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具有20世纪初上海典型的独立花园住宅特色,包括米黄色外墙、西式门窗、鐵艺栏杆,室内陈列着欧式家具。张乐平心爱的一株紫藤从一楼花园攀缘至二楼阳台。一座真人大小的三毛穿新衣雕塑伫立在花园一角。
  一楼展厅空间不大,展品除了三毛画作,还展示了张乐平创作的年画、速写、彩墨画,这些作品难得一见,可见张乐平先生漫画之外的深厚艺术功底。二楼还原了张乐平全家生活过的场景,客厅南侧有一张用了几十年的巨大画桌,画笔倒插在笔筒中,好像在等待主人再次握笔绘画。客卧兼作饭厅,1989年台湾作家三毛来看望义父张乐平时,就居住在这里。
  1992年9月28日晚6时整,一条白色床单轻轻盖住了张乐平的脸,这位生在浙江、长在浙江的漫画大师在上海走完了人生82个年头。
  张乐平爱酒。酒,是乐平先生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激发灵感后创作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解放日报的老编辑至今还记得,他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1992年,在乐平先生遗体告别会上,解放日报原总编辑、老友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眼含热泪悲痛万分地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Zhang Leping and His Iconic Cartoon Hero
  By Liang Liang
  On July 28, 1935, a happy-go-lucky resourceful boy with only three locks of hair was ‘born’ in the ‘Picture’ column of the Shanghai Morning Post. Named ‘Sanmao’, the cartoon image immediately won its first army of fans. The inventor of the unfailing popularity of the image is Zhang Leping (1910-1992), a Chinese comic artist who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hua in China, and is mostly remembered for Sanmao, considered one of the best and most popular cartoon images among the Chinese cartoon fans.
  At least four generations of Chinese children have grown up reading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Sanmao, the country’s most popular comic book hero. When Zhang Leping initially created Sanmao in 1935, his main goal was to convey the hardship made by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in China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children, especially orphans. Since his birthday, Sanmao has been the synonym of poverty-stricken children in China. In the hearts of generations of Chinese, Sanmao is forever a brave, kind-hearted boy that brings immense solace to the world of adults.   Since the day it was born, Sanmao’s Adventure has been the highest-grossing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ic strip in China. It w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Award at the 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 in 2015. The Sanmao comics were translated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introduced to other countries. The character has also been the main attraction in a number of movies, cartoons and other forms of theater productions.
  Born in an extremely poor family in Haiyan, Jiaxing, Zhang Leping was the third son of the family. ‘Sanmao’ was his infant name. “I grew up in the world of Sanmao,” he said when describing his childhood experiences that also shaped the life of the fictional character.
  The life story and accomplishments of the comic artist can be savored in the Zhang Leping Museum, opened in 2012 as a children’s educational base.
  Zhang Leping resumed his comic career after he returned from the battlefields in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o Shanghai in 1945. The next year saw the sensational success of Sanmao Joins the Army, first published in Shen Bao. The year 1947 saw the debut of Sanmao’s Adventures in Ta Kung Pao.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at the time is vividly illustrated in Zhang’s creations throughout the 1940s and 1950s. Supported by Soong Ching-ling, Zhang’ first Sanmao art exhibition opened in April, 1949. The year also saw the opening of Sanmao’s Home, a hospice open to homeless children. The artist’s productivity and fame reached its first climax in the 1950s and 1960s.
  Zhang Leping met his wife Feng Chuyin, the daughter of a famous lawyer in Shanghai, during an art exhibition in Jinhua in the fall of 1939. Feng left the comfort of her scholarly home to join the army art troupe in 1939 when she was only 16. The two fe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and got married in Yushan, Jiangxi Province on March 18, 1941.
  “Sanmao’s Adventure is the first book I read in my life. It influenced me so much that I started my own writing life under the pen name ‘Sanmao’…” famous Taiwanese writer Chen Maoping wrote in a letter in 1988. The ‘father and daughter’ m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89. The happiness and excitement of the two is fully recorded in a picture taken in Zhang’s home in Shanghai. In the picture, the 80-year-old, plagu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as beaming with pride. “The day I got a new daughter was one of the very few truly memorable moments in my life,” The artist recalled in his My ‘Daughter’ Sanmao.
  ‘Children’ remained the common thread throughout the art life of Zhang Leping. “What’s the secret behind the unfailing popularity of your comic strips, they’d ask. I’d say the secret is my love for children.”
  The loving parents of seven children, Zhang Leping and Feng Chuyin were the foster parents of many more children. “I spent more than 40 years of my life with children, which is enough to explain my special and strong feelings for children.” Zhang Leping wrote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Wen Hui Bao on June 6, 1981.
  On February 6, 2016,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Leping (located at the end of an alley on Wuyuan Road in Shanghai) was unveiled to the public. Zhang’s family lived there for more than 50 years.
其他文献
从贵阳去修文几十里地,一路望山,可以怀想悠悠往事。  从前,修文一带是五方杂处的穷乡僻壤。明代初,彝族之女奢香夫人继丈夫之业摄理贵州宣慰使一职,期间凿空龙场九驿,从此马帮铃声回响山谷间。正德初,兵部主事王阳明因抗章遭贬,万里投荒,于三年(1508)到九驿第一站龙场驿任驿丞。他在这里传播文化,冥思旧学,萌生新说,从而树立起中国思想哲学发展道路上的历史性里程碑。  龙场驿归兵部管辖,不过其时彝人安氏土
期刊
这是她第六次去俄罗斯那乃族瓦列里家。  2014年6月的一个下午,刚刚结束会见、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那乃区政府出来的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市政协副主席、赫哲族人尤秀珍,就立即转去原区长、那乃族人毕利递·瓦列里·米哈依洛维奇的家。老远,她就瞥见掩映于杨树下、围着松木栅栏的院子里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尤秀珍狂喜地奔过去,那是瓦列里的儿子安那多里。闻声走出家门的安那多里的母亲柳德米拉解释道:“这是我丈
期刊
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质学者首先提出一个从约两亿年前侏罗纪开始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丹霞地貌”的概念,当时有人嘲笑“不懂地质学的ABC”,可这一学说不但在中国发展起来,而且也为国际学界承认为“红层”。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是一项世界自然遗产,由西南而华南而华东走向,从青年期而壮年期而老年期过程,以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
期刊
初秋的一日,夕阳将落,笔者在村民傅继泉、陈小香夫妇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浦江县白马镇永丰村的浙江省级文保单位——白马土库。  笔者的老家就在邻村。记得幼时,在夏夜或者冬日的午后,最爱听聚在明堂的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讲述土库的种种传奇;出来工作后,开始对家乡的历史、风俗、文化渐感兴趣,延宕日久,终于有了这次探寻之旅。  沟通海上丝路的重要环节  回老家之前,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最为权威的说法应是《辞海》给出
期刊
由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民族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今年新春时节,赴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英国等7个国家的圣彼得堡、莫斯科、赫尔辛基、坦佩雷、塔林、采西斯、利耶帕亚、维尔纽斯、华沙、伦敦等10座城市巡演,为各国观众及海外华人送去浓浓的中国年味和真挚的中国祝福。历时18天的10场演出中,艺术家们以音乐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在海外主流音乐厅为数以万计的观众奏响中国民族
期刊
《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是在第一季、第二季成功播出的基础上,又一季全新制作的节目。2016年7月,《记住乡愁》第三季正式开机,这一季的节目载体由古村向古镇延伸,2016年9月,浙江卫视的纪录片团队赴北京参加了《记住乡愁》第三季创作培训,随即投入了浙江部分的前期调研踩点,
期刊
鄭月波(1907—1991)、王昌杰(1910—1999)、刘业昭(1910—2003)三位是杭州国立艺专早期毕业生,在校期间,受业于林风眠、潘天寿等一代大师。上世纪40年代,三人先后赴台湾,都有在台湾艺术院校任教的经历。后都定居美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日前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跨洋三杰”作品展是该馆梳理“百年文脉”的重要举措,“跨洋三杰”的学术定位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杭州国立
期刊
1989年4月20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踏上了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浙江舟山。2017年4月20日,在三毛回乡探亲纪念日这一天,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协、定海区委区政府主办,浙江省散文学会、舟山市作家协会、定海区文联承办的首届“三毛散文奖”正式揭晓。  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  评奖活动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589件,其中散文集229部、单篇散文360篇。参赛作者有的来自中国大
期刊
他是一位资深的纸质媒体从业者,擅长严谨的新闻采编工作,却用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创造力,复原了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京城四图”,并获广泛肯定,成为G20杭州峰会官方宣传刊物中的重要插图。他曾当过网络媒体老总,擅长时事话题的整合报道,却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写出一系列学术专著。2016年秋天,他的论文《从宋版“京城四图”看临安城基本保障系统的构建》,登上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国际社
期刊
今年2月8日晚,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我国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47岁的浙江东阳籍科学家潘建伟从少先队员手中接过奖杯。评委会给予了潘建伟极高的评价: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博士之乡走出的科学家  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东阳市马宅镇,东阳素有“兴学重教、勤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