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拧紧每个螺丝钉做起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20年来,他带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谁曾想过,20年前他只是一个扭螺丝的小钳工,但是他用“工匠精神”照亮进阶之路,在外太空缔造了中国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技师王曙群。
  1989年,王曙群自技校毕业,参加工作,负责工装模具的装配和维修。他没高学历,有的只是踏踏实实拧紧每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件工装产品,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但是,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别人休息时,他却不忘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1995年,王曙群在全厂技能比武大赛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出色的表现,让正在组建的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第二年,当他跻身参加厂里举办的第一届高级工培训班时,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新任务、新技术,促使他带着问题学,把学习的东西用于实践,由此实现了技能提升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那时他年轻气盛,信心满满,但现实远非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国外对航天领域严格封锁,没任何技术、经验可借鉴,他和团队参照一台简单的原理机,每天做撞击捕获实验,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付出9年心血,才终于打造出我国第一台工程化的对接机构。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核心部件,这12把锁必须要同步紧锁、同步分离,有一丝一毫偏差,都可能造成飞行器飞行姿态严重变形。然而,他们团队打造的首台对接机构,实验结果总有问题,分离姿态屡屡出现无规律的严重偏差。这一测试,给王曙群一个下马威。
  王曙群不停地思考,第一次分离是好的,第二次分离它就变差一点,第三次就更差了,问题出在哪儿?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起来如大海捞针。明知有问题却无法找到原因最是痛苦,更可怕的是多次无功而返之后,人的心态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会怀疑这件事是不是自己能力能够做到的。那段时间,他就像着魔般,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试错,每天想的都是公式、数据、算法。这对技校毕业的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没其他办法,他只能逼着自己不断学习,学习一门又一门新知识,然后一个坎接一个坎地过。他在学习过程中大量记笔记,很多经验就是靠笔记当中的一点一滴积累形成的。经过一年多苦苦摸索,他和同事们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在150多万个数据中,他终于发现,是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于是,他迅速提出方案,一举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这个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又来,十几年的研制时间里,他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去解决。
  2011年11月3日,他们团队经过十几年努力,终于迎来最终大考。凌晨1時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被赞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这“太空穿针引线”的超高难度动作的完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此后,中国航天陆续完成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他带领的“航天空间机构工作室”团队,也先后完成了15篇论文,申报5项专利,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人,17名技师。而他最自豪的是,对接机构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
  “工匠精神”照亮进阶之路,王曙群从扭螺丝的小钳工成长为航天特级技师。现在,他的团队不但承担对接机构的任务,还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工匠精神”并不是宗师巨匠们的特有殊荣,每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在诠释传承着当代的“工匠精神”。想要弘扬好它,就需要从坚守本分做起,从拧紧每个螺丝钉做起,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A县站前街宽十五米,常常堵车,县里决定加宽十米。街南侧有多个住宅小区,拓路只能动迁北侧的平房。但一条巷口有棵高二十多米、四五个人才能围抱过来的古树,耄耋老人讲,他记事起树就这么粗,已有两百多岁。  拓街的消息传出,城内人皆欣喜,但听说修路要伐倒古树,人们又开始激愤。为保护古树,有人在树周围用铁管焊起护栏,挂出“古树受法律保护”“百年古树、国之瑰宝”的牌子。伐树不得民心,但路还要加宽,县政府于是征集
一般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道家是出世的,是劝人离群索居,去做隐士。事实上,道家的理想人格是“游”不是“隐”,这是需要着重强调的。  事实上,道家对隐士是持批评态度的。庄子在《刻意》篇中,对隐士有一段很文学化的描述:“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不认同这种人,他认同的是“无江海而闲”,这显然是一种“游”的人生态度。庄子在《外物》中说 :“唯至人乃能
闲来无事,看盛开的紫罗兰发呆。  圆圆的叶片上长满了细密的“绒毛”,看起来有些肥头大耳,甚是喜人。  碎碎的兰花簇拥在一起,过了年一直开到立秋过后,还是那么旺盛。  老花败去,新花又盛开。  想着压几枝,多放几盆在屋里,增加点生活的小情调。人总应该有点爱好,打理闲余时间。  可我寻遍了它的根,怎么也分不出棵来。这让我如何是好?只能是望兰兴叹!  轻抚叶片上的细密的绒毛,感觉特好。软软的,柔柔的,轻
喜欢莲花,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青莲,让人想到了“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的青莲居士李白。他以青莲自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怎能不美?  看见了青莲,仿佛看到了诗词的缱绻,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情,而在我的眼中,它又包含了那么多的柔情。  在盛夏时节,我总喜欢去看莲。  莲花下有游鱼,寻觅着那些散落在历史河流中的故事。如果去的时候刚下过雨,那是再好不过的。荷花上还有水珠,空气中满是荷花香
立冬以后,寒意渐渐弥漫,院里的葡萄架,只剩一架嶙嶙骨头了。前段时间,天天早起扫叶子,一天一小车,推到门外大路边,等清洁工用大车拉走。  每推叶子到路边,我就看到两排道旁树都在急赶着落叶。下落的叶,缓缓把一个清凉世界拉到我的面前。我恍惚觉得,以我脚下为原点,城里,城外,老家,更远的远方,满世界都正在被落叶一层一层覆盖。  叶子,当是树的锦绣小梦;落一片,就等于梦销一角;落一片,树就会清醒一下。等叶子
在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的缩写)/大数据时代,数据与现实的联结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日本再生战略》中,日本政府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热议“IoT/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强烈的政策导向下,日本总务省制定了“IoT综合战略”,主导多个示范项目,全方位覆盖从基础设施到数据流通等各个层面,其中就包括旨在整备数据应用规则的“IoT服务创建支持工程”。这个项目
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  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到蛇的惊扰,有的被蛇咬伤过,有的送了命。他自
小偷怕警察,贪官怕举报,腐败分子怕东窗事发,犯案者怕半夜敲门……心中有怕才怕,心中无怕不怕。  孩子怕打针,学生怕考试,高中毕业怕考不上大学,大学毕业怕找不到工作,工作多年怕提升无望、怕职称难评,退休后怕无聊、怕无事做,老了怕孤独、怕儿女不孝、怕疾病缠身……一生总是怕,许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一个个“怕”字中度过的。  做生意怕赔本,入股怕损失,投资怕失败,合作怕夭折,推销怕碰壁,竞聘怕落榜,就是遇到心
从没有一种树像它那样让我误读这么多年,也不曾有哪种珠子像它的子那样温润我略显干涩和枯燥的童年。从一开始,我就和村里老少一样喊它“皂角树”,对它保持着一份圣洁的心,与之亲近,亲密无间。  它高大伟岸,绿叶肥嫩,花谢之后,硕果累累,一粒粒“皂角子”如隐居在绿海的星子,先是青嫩,继而脆黄,秋风乍起,飘落一地金黄。及待果子的脆皮脱落,悄然露出乌黑油亮的核子,宛如时尚青年爱品咂的珍珠奶茶里的黑珍珠,只不过一
白茶是个陕西小伙,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总是把饭钱省下来,饿着肚子买漫画书看,看了之后再临摹一遍。而白茶立志要画漫画,是读初中时。有一次他买了一本《机器猫》,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白茶觉得这本书太神奇了,有着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他怎么也不相信这是手工画出来的。直到翻到书中最后一页,看到卖漫画笔的广告时,白茶才知道这真是手绘的。  怀揣着画漫画故事的梦想,高中毕业时,白茶要报考美术院校,却遭到父亲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