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2007年,又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这不但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而且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本文根据2007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文章,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1.有效教学的涵义
界定和描述有效教学的内涵一直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2001年,钟启泉等学者就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他们提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① 这一理念对许多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②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③
2.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教学的理念。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心智和情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成为学生释放学习潜能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出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应明确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
3.有效教学的内容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包括以下几方面:有效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观念——关注教学效率;有效教学需要一整套具体的教学策略——关注教学过程;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可测量指标——关注量化评价;有效教学呼唤建立学习性学校——关注教学情境;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反思——关注教师行为。④
4.有效教学的特征和标准
有学者从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归纳有效教学的特征。从价值取向上,关注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围绕“用较少的师生经历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过程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这包括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策略上,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果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包括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双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再次,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发展,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和健康心态的发展。⑤ 从教师角度而言,现代教学理论普遍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特征主要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学活动组织化;有效运用反馈;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双方学习;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⑥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对于有效教学的标准,还有学者引用了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Joint Productive Activity),以促进学习。标准二: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Developing Language and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标准三: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Making Meaning:Connecting School to Students’ Lives)。标准四: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Teaching Complex Thinking),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标准五: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Teaching through Conversation)。⑦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于有效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践,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或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综合考虑,二是着眼于某个具体方面。
“有效教学”研究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包括: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和应用教学技术的策略。有学者提出,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发展;落实《课标》,超越教材,进行科学预设;目标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关注细节,突出重点,开展课堂观察;引导参与,凸现主体,增强学生信心;注重评价,及时反馈,调控教学策略。⑧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整合策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主干,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策略,以合作学习和课内个别辅导促进分层教学。训练策略,以课内有效技能训练控制中下面的形成和扩大。评价策略,开展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和自主学习。⑨ 有学者从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认为,确立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保证。⑩ 也有学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来分析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教师角度,实效有效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只有将双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教学计划,有必要时可调整课时计划,教师应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要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尽可能提高时间利用率。从学生角度来说,实现有效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1}
除了综合策略,还有一些学者和教师从某一具体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如,马建欣认为多维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他从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标准出发,提出教师备课应包含以下板块:备教育学知识;备教材,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备学生,对学生的情况要非常清楚;备教法,教师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备育人;二次备课,顾名思义,即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优缺点,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备课时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归纳总结。{12} 有学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还未完全明确认识的目的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科学疏导和及时督导,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目标上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上诱导,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法上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践中督导,促使学生掌握学习。{13}另外,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是教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有学者通过对课堂学习时间的层次和教学时间的流失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坚持时间效益观,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消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自主的学习时间。{14} 有的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关注生活学习的经验和需要,确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目标。{15}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都有作业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作业存有一定的反感情绪,为改变这种困境,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面批方式批改作业。所谓面批就是指当着学生的面批阅学生的作业,并及时讲评作业。面批具有以下优势:有助于个性差异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是知识主体建构者”的理念进一步具体落实;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16}
三、有效教学的实践
近些年,有效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教师树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开始自觉地注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以期能改变以往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状况。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涌现。如庙贞、丁晓正分别从师生角度探讨了高校如何贯彻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圆满完成大学教育的使命。{17} 卢晓宁则提出职高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巡回课教学。“巡回课”就是执教者设计一个或几个优秀的教案,而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合适班级进行的巡回教学活动。{18} 即使在学前教育阶段,也开始关注有效教学了。有教师提出幼儿园有效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有效教学应以激发幼儿真正的兴趣为前提,有效教学应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经验为基础,有效教学基于教师对教材内涵的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适宜指导,有效教学应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19}
由于有效教学被大力推广,许多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这一教学理念,并且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有效教学几乎被应用于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许多教师和学者不但把有效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而且还在运用过程中进行科研,仅2007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文章有近百篇,而且,研究中小学学科中的有效教学的硕、博士论文也有数十篇。当然,除了中小学外,有效教学还被应用于大学的一些学科,尤其是公共选修课中。
四、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备受关注。许多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一时间,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很好地实践着新课改的精神。但是,一些“有效教学”无法实现或者说无法理想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它们已经步入误区,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理念,只是了解有效教学的表征,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曲解了有效教学。如,课前预习盲目,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检查反馈不及时,严格要求过多、鼓励支持太少等。也有不少教师固执地认为,但凡教学目标就得包含“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于是,有些教师的课时教学预案中,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都很循规蹈矩地分列着三维目标。应该说,其愿望是好的,但难以落实。因为他们错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标的总目标或阶段目标了,使课时目标负载了原本不该承受的额外“使命”。{20} 另外,从理论上说,有效教学关注“作为整体的人”,它既关注人的认知方面,也注重人的情感因素。但是在实践中,种种原因致使教师还是偏重于学生的认知方面,而忽视情感方面。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应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践行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以及确保学生成功率这五种教师行为,这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但如果仅仅通过这五种行为来实施教学,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使用诸如提问、探询、组织课堂等辅助行为。{21} 因此,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无论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组织,还是教育效果的评价,一定要走出“形式”的教育误区,真正给予学生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注释
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A)
③蔺雪莲,李丹,朱丽红:《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3期,第3页
④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版
⑤吴百含:《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第7期
⑥蒋萍,马广彦:《从新课程看有效教学的标准》[J],《社科纵横》,2007年第22期,第6页
⑦杨学良:《有效教学的标准和评价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
⑧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年第5期
⑨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J],《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⑩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3期
{11}杨倩:《谈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J],《考试周刊》,2007年第37期
{12}马建欣:《多维备课——有效教学的前提》[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期
{13}袁学飞:《主导: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J],教学月刊,2007年第1期(上)
{14}于水:《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管理》[J],《考试周刊》,2007年第23期
{15}龙旭:《生活化: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J],《四川教育》,2007年第1期
{16}陆丁龙:《面批是落实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J],《上海教育》,2007年第19期
{17}庙贞:《丁晓正.试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教育艺术》,2007年第8期
{18}卢晓宁:《巡回课教学——职高有效教学新模式》[J],《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第5期
{19}吴采红:《幼儿园有效教学略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第3期
{20}缪晓芬,刘仁增:《有效教学先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21}周景芝:《有效教学的教师行为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2007年,又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这不但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而且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本文根据2007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文章,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1.有效教学的涵义
界定和描述有效教学的内涵一直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2001年,钟启泉等学者就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他们提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① 这一理念对许多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②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③
2.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教学的理念。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心智和情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成为学生释放学习潜能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出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应明确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
3.有效教学的内容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包括以下几方面:有效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观念——关注教学效率;有效教学需要一整套具体的教学策略——关注教学过程;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可测量指标——关注量化评价;有效教学呼唤建立学习性学校——关注教学情境;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反思——关注教师行为。④
4.有效教学的特征和标准
有学者从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归纳有效教学的特征。从价值取向上,关注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围绕“用较少的师生经历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过程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这包括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策略上,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果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包括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双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再次,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发展,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和健康心态的发展。⑤ 从教师角度而言,现代教学理论普遍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特征主要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学活动组织化;有效运用反馈;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双方学习;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⑥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对于有效教学的标准,还有学者引用了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Joint Productive Activity),以促进学习。标准二: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Developing Language and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标准三: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Making Meaning:Connecting School to Students’ Lives)。标准四: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Teaching Complex Thinking),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标准五: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Teaching through Conversation)。⑦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于有效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践,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或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综合考虑,二是着眼于某个具体方面。
“有效教学”研究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包括: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和应用教学技术的策略。有学者提出,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发展;落实《课标》,超越教材,进行科学预设;目标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关注细节,突出重点,开展课堂观察;引导参与,凸现主体,增强学生信心;注重评价,及时反馈,调控教学策略。⑧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整合策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主干,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策略,以合作学习和课内个别辅导促进分层教学。训练策略,以课内有效技能训练控制中下面的形成和扩大。评价策略,开展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和自主学习。⑨ 有学者从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认为,确立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保证。⑩ 也有学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来分析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教师角度,实效有效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只有将双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教学计划,有必要时可调整课时计划,教师应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要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尽可能提高时间利用率。从学生角度来说,实现有效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1}
除了综合策略,还有一些学者和教师从某一具体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如,马建欣认为多维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他从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标准出发,提出教师备课应包含以下板块:备教育学知识;备教材,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备学生,对学生的情况要非常清楚;备教法,教师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备育人;二次备课,顾名思义,即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优缺点,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备课时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归纳总结。{12} 有学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还未完全明确认识的目的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科学疏导和及时督导,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目标上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上诱导,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法上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践中督导,促使学生掌握学习。{13}另外,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是教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有学者通过对课堂学习时间的层次和教学时间的流失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坚持时间效益观,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消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自主的学习时间。{14} 有的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关注生活学习的经验和需要,确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目标。{15}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都有作业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作业存有一定的反感情绪,为改变这种困境,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面批方式批改作业。所谓面批就是指当着学生的面批阅学生的作业,并及时讲评作业。面批具有以下优势:有助于个性差异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是知识主体建构者”的理念进一步具体落实;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16}
三、有效教学的实践
近些年,有效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教师树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开始自觉地注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以期能改变以往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状况。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涌现。如庙贞、丁晓正分别从师生角度探讨了高校如何贯彻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圆满完成大学教育的使命。{17} 卢晓宁则提出职高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巡回课教学。“巡回课”就是执教者设计一个或几个优秀的教案,而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合适班级进行的巡回教学活动。{18} 即使在学前教育阶段,也开始关注有效教学了。有教师提出幼儿园有效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有效教学应以激发幼儿真正的兴趣为前提,有效教学应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经验为基础,有效教学基于教师对教材内涵的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适宜指导,有效教学应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19}
由于有效教学被大力推广,许多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这一教学理念,并且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有效教学几乎被应用于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许多教师和学者不但把有效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而且还在运用过程中进行科研,仅2007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文章有近百篇,而且,研究中小学学科中的有效教学的硕、博士论文也有数十篇。当然,除了中小学外,有效教学还被应用于大学的一些学科,尤其是公共选修课中。
四、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备受关注。许多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一时间,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很好地实践着新课改的精神。但是,一些“有效教学”无法实现或者说无法理想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它们已经步入误区,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理念,只是了解有效教学的表征,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曲解了有效教学。如,课前预习盲目,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检查反馈不及时,严格要求过多、鼓励支持太少等。也有不少教师固执地认为,但凡教学目标就得包含“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于是,有些教师的课时教学预案中,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都很循规蹈矩地分列着三维目标。应该说,其愿望是好的,但难以落实。因为他们错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标的总目标或阶段目标了,使课时目标负载了原本不该承受的额外“使命”。{20} 另外,从理论上说,有效教学关注“作为整体的人”,它既关注人的认知方面,也注重人的情感因素。但是在实践中,种种原因致使教师还是偏重于学生的认知方面,而忽视情感方面。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应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践行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以及确保学生成功率这五种教师行为,这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但如果仅仅通过这五种行为来实施教学,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使用诸如提问、探询、组织课堂等辅助行为。{21} 因此,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无论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组织,还是教育效果的评价,一定要走出“形式”的教育误区,真正给予学生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注释
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A)
③蔺雪莲,李丹,朱丽红:《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3期,第3页
④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版
⑤吴百含:《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第7期
⑥蒋萍,马广彦:《从新课程看有效教学的标准》[J],《社科纵横》,2007年第22期,第6页
⑦杨学良:《有效教学的标准和评价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
⑧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年第5期
⑨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J],《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⑩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3期
{11}杨倩:《谈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J],《考试周刊》,2007年第37期
{12}马建欣:《多维备课——有效教学的前提》[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期
{13}袁学飞:《主导: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J],教学月刊,2007年第1期(上)
{14}于水:《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管理》[J],《考试周刊》,2007年第23期
{15}龙旭:《生活化: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J],《四川教育》,2007年第1期
{16}陆丁龙:《面批是落实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J],《上海教育》,2007年第19期
{17}庙贞:《丁晓正.试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教育艺术》,2007年第8期
{18}卢晓宁:《巡回课教学——职高有效教学新模式》[J],《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第5期
{19}吴采红:《幼儿园有效教学略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第3期
{20}缪晓芬,刘仁增:《有效教学先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21}周景芝:《有效教学的教师行为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