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求“契合点”谈语文教学问题的生成,是突破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以此来理逻辑、品关键、找文眼、探矛盾和作比较,可以把课堂随机生成零碎的、隐蔽的、转瞬即逝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推进教学的有效载体,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发现这些鲜活的教学资源呢?
一、把发语权交还给学生
寻求“契合点”的前提,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以往依据“事先预设”好的“模板”在课堂上进行“复制”的教学状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在阅读“文本”前,把发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口先说,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如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找出文中令其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做个性化解读:有的讲到了面对亲人逝去的悲伤,有的讲到面对朋友离别的伤感,有的讲到成长生活的意义……学生们的感情完全浸泡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如果我再按预设方案继续下去,就会遏制水到渠成的情感之流,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陷入僵局。在学生发言之际,我觉察到学生们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的面对。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抛开原有的教案,临时增设了一个环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逃避,选择脆弱,也可以选择镇定,选择坚强。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请谈谈你的想法。”这时,学生的认识被引向更高的境界,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并分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二、学生的话为我巧用
寻求“契合点”需要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误解,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我在教《药》一课时,有学生认为作者以“药”为文题是为了更好地写出吃药和谈药民众的麻木不仁,别的学生对此也没有异议。这时,我以其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其中的教学资源,马上追问:“为什么一定要以‘药’为文题才能反映民众的麻木不仁呢?把文题设为《华夏》行吗?”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由此引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让“学生的错”撑起一片晴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其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偏差。寻求“契合点”就要求教师能够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才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形成背景性经验。
如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我说:“作者用‘紫色的灵魂’来解说大堰河苦难的生活。”这时,就有学生指出“紫色的灵魂”中的“紫色”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可知它是典雅和高贵的意思,这里用“紫色的灵魂”来说大堰河,应该不是苦难的意思。显然,学生已经了解文章的内容,也清楚了“紫色”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义,然而在转换了情境后,学生却出现了认识偏差。这表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比较片面。我抓住这一契机,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请教学生能否在进一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苦难”和“高贵”二者之间的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文章的理解,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产生了争论。结果学生们不仅对大堰河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进一步弄清了这个词的使用情境,最终得出“生命因‘苦难’而‘高贵’”的思想认识。课堂达成的目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当然,在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上,寻求“契合点”的契机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海纳百川的智慧、宽容平和的气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敏锐犀利的眼光,蹲下身子平等的悦纳学生,将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变成一种以文本为对象、以教会学生阅读为目标的“多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当我们的学生从这种多重对话中真正学会了阅读,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会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呈现出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一、把发语权交还给学生
寻求“契合点”的前提,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以往依据“事先预设”好的“模板”在课堂上进行“复制”的教学状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在阅读“文本”前,把发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口先说,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如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找出文中令其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做个性化解读:有的讲到了面对亲人逝去的悲伤,有的讲到面对朋友离别的伤感,有的讲到成长生活的意义……学生们的感情完全浸泡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如果我再按预设方案继续下去,就会遏制水到渠成的情感之流,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陷入僵局。在学生发言之际,我觉察到学生们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的面对。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抛开原有的教案,临时增设了一个环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逃避,选择脆弱,也可以选择镇定,选择坚强。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请谈谈你的想法。”这时,学生的认识被引向更高的境界,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并分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二、学生的话为我巧用
寻求“契合点”需要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误解,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我在教《药》一课时,有学生认为作者以“药”为文题是为了更好地写出吃药和谈药民众的麻木不仁,别的学生对此也没有异议。这时,我以其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其中的教学资源,马上追问:“为什么一定要以‘药’为文题才能反映民众的麻木不仁呢?把文题设为《华夏》行吗?”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由此引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让“学生的错”撑起一片晴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其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偏差。寻求“契合点”就要求教师能够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才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形成背景性经验。
如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我说:“作者用‘紫色的灵魂’来解说大堰河苦难的生活。”这时,就有学生指出“紫色的灵魂”中的“紫色”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可知它是典雅和高贵的意思,这里用“紫色的灵魂”来说大堰河,应该不是苦难的意思。显然,学生已经了解文章的内容,也清楚了“紫色”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义,然而在转换了情境后,学生却出现了认识偏差。这表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比较片面。我抓住这一契机,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请教学生能否在进一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苦难”和“高贵”二者之间的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文章的理解,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产生了争论。结果学生们不仅对大堰河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进一步弄清了这个词的使用情境,最终得出“生命因‘苦难’而‘高贵’”的思想认识。课堂达成的目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当然,在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上,寻求“契合点”的契机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海纳百川的智慧、宽容平和的气度、与时俱进的理念、敏锐犀利的眼光,蹲下身子平等的悦纳学生,将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变成一种以文本为对象、以教会学生阅读为目标的“多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当我们的学生从这种多重对话中真正学会了阅读,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会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呈现出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