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混凝土裂缝属于较为常见施工问题,往往会对施工进度、建筑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对建筑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极其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建筑混凝土裂缝和控制进行阐述,以实现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
前言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包括水泥材料,且具备使用时间较长和防水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此种材料的应用相对比较常见。然而,因为混凝土材料和外界环境、施工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频繁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会对建筑使用寿命、各项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生活安全,所以建筑单位需要将裂缝控制作为施工重点。
一、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分析
当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时,对于裂缝问题的出现相对比较常见,若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则应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主要分析,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一)材料选取和配制
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其主要原因为材料的选择缺少科学性,若是水泥等材料选择超出相关施工标准,或者对其进行调配时存在比例不当等问题,均会造成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材料内有毒物质与钢筋性能等因素的存在,同样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在对材料进行配制时,若是整个操作过程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同样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其主要表现为水灰配比不科学,没有根据水灰配比要求进行相应配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水灰配比问题的存在,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直接影响,其原因为:通常情况水和水泥比例为1:4,如果保证混凝土流动性,会将其比例进行提升,但不能超出3:5标准[1]。因为水泥在水化热之后会产生相应水分,此类水分会造成材料残留,进而出现许多水泡,使其抗重能力不断下降。
(二)外部环境和意外灾害
混凝土与其他材料均会出现热胀冷缩情况,如果建筑施工现场出现环境变化,其内部形状、结构会随之出现变化。在外界温度出现变化后,混凝土可能发生温度变形情况,极易导致内部结构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抗裂强度不断下降后,在温度变形的影响下出现温度应力,同样会产生裂缝。结合实践情况发现,混凝土裂缝可以通过肉眼方式进行观察,伴随温度的升高会随之扩大,反之温度的下降会造成裂缝变小。除此之外,还应对外界物质造成的破坏予以重视,例如:酸碱物质造成的不利影响,地震与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三)操作形式不合理
当建筑混凝土实际施工时,操作不当情况的出现,也属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例如:若是混凝土未能达到相应终凝标准,使其直接承担荷载,则会随之出现施工裂缝。与此同时,操作不当产生的裂缝还表现以下几点:砂石含泥量超出施工标准,造成材料不满足施工要求;工作人员没有采取相关工具与措施,对于上层钢筋随意踩踏等,均会导致钢筋由于过细发生变形,最终造成板面裂缝;施工现场没有做好相关保护,使其极易发生混凝土脱水现象,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2]。
(四)施工设计问题
部分建筑工程进行具体设计时,往往会埋下较多裂缝隐患,若是结构设计缺少合理性、科学特点,则会造成建筑断面出现突变,使其应力过于集中,并产生构件裂缝。在整个设计过程,若是未对构件予以相应预应力,如应力偏大、偏离重心等,均会发生混凝土裂缝,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
二、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策略
(一)材料控制
当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时,应先对其材料进行控制,即选择低强度水泥,且含碱量低于0.6%标准,水泥7天水化热需要控制250kJ/kg标准内。粗骨料应选择连续级配,并保证掺配比例的科学性,含沙量低于1%,而泥块含量则应在0.25%标准内;细骨料应将粗砂、中砂作为重点,含沙量低于1%,且泥块含量控制0.5%以内。对于掺合料而言,需要选择磨细矿粉,其原因为:其耐久性相对较高,可以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3]。在进行膨胀剂、外加剂的选择,同样需要根据建筑混凝土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避免由于材料不符合相应标准,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二)配合比的优化
首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控制,泵应在80-140毫米标准内,坍落度允许误差±15毫米,总损失严禁超出60毫米。其次,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根据原材料与水泥试验结果,对其进行反复试配,以便于获取有效配合比[4]。基于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前,需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混合比的控制,由监督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监测,以保证节省资源,防止施工过程出现不必要浪费情况。最后,在进行石子选择时,若要强化混凝土强度,则应在铺设过程中,对石子间隙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蜂窝情况。
(三)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应该进行浇注时间和速度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对温度的控制,即整个施工过程,如果出现温度超出标准值的情况,则需要采取相关降温方法进行处理,如骨料降温或加冰降温等。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还应该进行骨料配方的优化,将外添加剂合理应用其中,尽量对干硬性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使用,以此减少混凝土水泥成分,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有序进行。
(四)工艺控制
当混凝土予以浇筑时,振捣工作相对比较重要,严禁过度振捣与漏振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浮浆的控制,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对混凝土流动性进行特别注意,能够预防沉降裂缝的出现,即施工过程需要重点观察钢筋密集部位,并将混凝土养护作为重点施工,即浇筑施工后,需要及时进行覆盖,以便于减缓其水分蒸发速度。若是在高温环境下施工,则应对其浇水养护次数进行适当增加,以此降低裂缝。对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是当前解决裂缝问题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问题相对比较常见,若要确保其工程质量与使用年限,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对此,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保证各项环节的有序进行,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通过有效措施的落实,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耐久性、安全性标准,从而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在实现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长海.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004-00004.
[2]李思源.关于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4):86-86.
[3]袁洪君.谈小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22):84-85.
[4]刘传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197-197.
(作者单位:江苏厚邱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沭阳 223600)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
前言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包括水泥材料,且具备使用时间较长和防水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此种材料的应用相对比较常见。然而,因为混凝土材料和外界环境、施工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频繁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会对建筑使用寿命、各项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生活安全,所以建筑单位需要将裂缝控制作为施工重点。
一、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分析
当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时,对于裂缝问题的出现相对比较常见,若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则应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主要分析,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一)材料选取和配制
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其主要原因为材料的选择缺少科学性,若是水泥等材料选择超出相关施工标准,或者对其进行调配时存在比例不当等问题,均会造成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材料内有毒物质与钢筋性能等因素的存在,同样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在对材料进行配制时,若是整个操作过程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同样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其主要表现为水灰配比不科学,没有根据水灰配比要求进行相应配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水灰配比问题的存在,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直接影响,其原因为:通常情况水和水泥比例为1:4,如果保证混凝土流动性,会将其比例进行提升,但不能超出3:5标准[1]。因为水泥在水化热之后会产生相应水分,此类水分会造成材料残留,进而出现许多水泡,使其抗重能力不断下降。
(二)外部环境和意外灾害
混凝土与其他材料均会出现热胀冷缩情况,如果建筑施工现场出现环境变化,其内部形状、结构会随之出现变化。在外界温度出现变化后,混凝土可能发生温度变形情况,极易导致内部结构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抗裂强度不断下降后,在温度变形的影响下出现温度应力,同样会产生裂缝。结合实践情况发现,混凝土裂缝可以通过肉眼方式进行观察,伴随温度的升高会随之扩大,反之温度的下降会造成裂缝变小。除此之外,还应对外界物质造成的破坏予以重视,例如:酸碱物质造成的不利影响,地震与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三)操作形式不合理
当建筑混凝土实际施工时,操作不当情况的出现,也属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例如:若是混凝土未能达到相应终凝标准,使其直接承担荷载,则会随之出现施工裂缝。与此同时,操作不当产生的裂缝还表现以下几点:砂石含泥量超出施工标准,造成材料不满足施工要求;工作人员没有采取相关工具与措施,对于上层钢筋随意踩踏等,均会导致钢筋由于过细发生变形,最终造成板面裂缝;施工现场没有做好相关保护,使其极易发生混凝土脱水现象,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2]。
(四)施工设计问题
部分建筑工程进行具体设计时,往往会埋下较多裂缝隐患,若是结构设计缺少合理性、科学特点,则会造成建筑断面出现突变,使其应力过于集中,并产生构件裂缝。在整个设计过程,若是未对构件予以相应预应力,如应力偏大、偏离重心等,均会发生混凝土裂缝,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
二、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策略
(一)材料控制
当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时,应先对其材料进行控制,即选择低强度水泥,且含碱量低于0.6%标准,水泥7天水化热需要控制250kJ/kg标准内。粗骨料应选择连续级配,并保证掺配比例的科学性,含沙量低于1%,而泥块含量则应在0.25%标准内;细骨料应将粗砂、中砂作为重点,含沙量低于1%,且泥块含量控制0.5%以内。对于掺合料而言,需要选择磨细矿粉,其原因为:其耐久性相对较高,可以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3]。在进行膨胀剂、外加剂的选择,同样需要根据建筑混凝土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避免由于材料不符合相应标准,使其出现裂缝问题。
(二)配合比的优化
首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控制,泵应在80-140毫米标准内,坍落度允许误差±15毫米,总损失严禁超出60毫米。其次,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根据原材料与水泥试验结果,对其进行反复试配,以便于获取有效配合比[4]。基于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前,需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混合比的控制,由监督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监测,以保证节省资源,防止施工过程出现不必要浪费情况。最后,在进行石子选择时,若要强化混凝土强度,则应在铺设过程中,对石子间隙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蜂窝情况。
(三)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应该进行浇注时间和速度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对温度的控制,即整个施工过程,如果出现温度超出标准值的情况,则需要采取相关降温方法进行处理,如骨料降温或加冰降温等。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还应该进行骨料配方的优化,将外添加剂合理应用其中,尽量对干硬性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使用,以此减少混凝土水泥成分,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有序进行。
(四)工艺控制
当混凝土予以浇筑时,振捣工作相对比较重要,严禁过度振捣与漏振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浮浆的控制,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对混凝土流动性进行特别注意,能够预防沉降裂缝的出现,即施工过程需要重点观察钢筋密集部位,并将混凝土养护作为重点施工,即浇筑施工后,需要及时进行覆盖,以便于减缓其水分蒸发速度。若是在高温环境下施工,则应对其浇水养护次数进行适当增加,以此降低裂缝。对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是当前解决裂缝问题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裂缝问题相对比较常见,若要确保其工程质量与使用年限,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对此,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保证各项环节的有序进行,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通过有效措施的落实,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耐久性、安全性标准,从而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在实现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长海.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004-00004.
[2]李思源.关于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4):86-86.
[3]袁洪君.谈小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22):84-85.
[4]刘传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197-197.
(作者单位:江苏厚邱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沭阳 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