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动语文待优生的转化就要着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必要的信息技术,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有目的地从基础知识积累方式、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口语与书面表达四个方面来转化,以加强探究性学习,改变接受性学习的状况。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优待生 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便利了知识的获取途径,以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的大量知识,能够多方位刺激需求者的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轻易地将新的知识接收并消化吸收。互联网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便捷的检索功能,为小学语文学习及能力提高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资源宝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它对语文待优生学习方式的转化有着显著的作用。
一、基础积累方式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其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巧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学生宽领域收集材料,多渠道积累语文知识,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学校语文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由浅入深的积累过程,并非突击一两天,或者多做几次强化练习,讲解三两篇所谓优秀范文等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电脑、手机等终端建立自己的语文积累档案,随时随地将自己平时收集到的一些好的素材输入,自行积累,查阅,整理,记忆,长期坚持,这对待优生大有裨益。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单方面地夸大积累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学生积累的东西再多,语文能力也不一定真的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即只重视积累,而忽视积淀。为什么呢?因为积累的东西往往是生搬硬套的,或者说是囫囵吞枣的,是以外化为主的;而积淀的东西是经过一定的理解、消化、转化的,是心领神会的,或者说是得之于心而用之于行的。
语文待优生往往在积累和积淀这两个方面都有问题,这又和传统的积累介质很单一有关。待优生往往对电子阅读、网络阅读感兴趣。只有真正实现由积累到积淀,让待优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新型的积累方式、介质,积累的数量足够了,并逐渐沉淀于内心,能力才会形成,素养才会提高。
二、阅读方式的转变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学生能够阅读的材料几乎就只剩下教材了,就算是教材也还不一定喜欢读、认真读。不喜欢阅读,阅读面很窄,阅读能力不高,是当今学生的通病,语文待优生更不例外。但是语文待优生往往有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他们往往对电脑、互联网、游戏感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改变待优生的阅读方式,提高待优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待优生的阅读素养。
当今的阅读教学,教师大多还是停留在 “一张嘴、一本书外加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这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今高科技发展下的学生需求了。如今,计算机不仅能储存海量的人们所需要的材料,而且人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检索,巧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就可以很便利地得到我们想要的有用信息,不但涉及面广,而且质量很高。所以说,巧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学生获取海量的语文资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进行很多尝试。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纸质阅读材料转化成电子阅读材料;在需要辅助手段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为文字材料匹配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这样在以语文文字为基础的语文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优势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教学条件,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搭建了多方平台,发挥出更大的辅助作用。我们还可以巧用信息技术的通融性、可修改、可编辑、可复制等属性,指导待优生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利用电子文本、网络平台等来强化他们喜欢阅读的习惯,并以此带动他们养成整理记录的、配写学习感想、手脑并用的习惯。由此可见,转变待优生阅读方式,其给待优生带来的好处绝不仅仅体现在提升阅读能力上。
三、思维方式的转变
语文待优生的思维方式往往也有一些问题。他们对数字很敏感,但是对语言文字往往表现得很迟钝,思维方式以线性思维为主,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于是在解读语言文字信息的时候,只能看到表层,或者甚至连表层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单一或者某一,不能看到多一或者多面。这样带来的后果便是答题、解题、表达的时候思维无角度发散,踩点不能齐全,文本没有条理,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无文可写。因此,语文素养上不去,语文成绩跌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要实现待优生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让他们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改变了,那么写作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待优生往往有电脑、网络特长,对数字、图形、符号比较敏感,教师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用其所长,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改变待优生的思维方式。
我们都知道,改变一个人思维方式,何其难也。但是为了学生的前途,为了家长的期望,再难也得想办法完成。因此,教师要非常用心地对待优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一番研究,通过多次的观察、谈话、点评试卷和作文,逐渐梳理出待优生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
那么,解决问题的路径又在哪儿?其实也没有什么终南捷径,或者说立竿见影、妙手回春的灵丹妙药,只有从思想认识和个性习惯入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的便利平台,把学生带进训练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思维训练。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新模式的建构应以优待生为基础,为优待生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优待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提高优待生在对知识的理解、联想、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能力。
四、口语与书面表达方式的转变
语文是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但待优生往往在口语、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上先天不足,不会说,不善写,成了他们的致命伤。不管是交际交流,还是应试抢分,他们都会受到其很大的影响。怎么办?如果待优生很多,又不可能和待优生24小时都在一起,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超越传统的便利条件。
由于现在的语文考试还没有引进听、说、读、讲口语考查的机制和形式,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不行,又必然会影响其书面表达的能力。小学语文待优生大多数都是口语交际能力不好、书面表达能力差,而且相互还有叠加的影响,所以语文待优生的转化可以先从培养他们听、说、读等方面的能力下手。但是平时课堂的时空平台都是有限的,这时候信息技术提供的超时空平台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了。教师可以让待优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自言自语、自录自听、音频交流、视频交流、网上演讲、网上朗读等,形式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想象,大胆开发。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真是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魏保声.如何实施将“待优生成优,已优生更优”具体行动的策略[J].才智,2016(12).
[2]梁俊梅.利用微课提高待优生辅导转化效率[J].学周刊, 2018(1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优待生 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便利了知识的获取途径,以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的大量知识,能够多方位刺激需求者的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轻易地将新的知识接收并消化吸收。互联网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便捷的检索功能,为小学语文学习及能力提高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资源宝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它对语文待优生学习方式的转化有着显著的作用。
一、基础积累方式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其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巧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学生宽领域收集材料,多渠道积累语文知识,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学校语文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由浅入深的积累过程,并非突击一两天,或者多做几次强化练习,讲解三两篇所谓优秀范文等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电脑、手机等终端建立自己的语文积累档案,随时随地将自己平时收集到的一些好的素材输入,自行积累,查阅,整理,记忆,长期坚持,这对待优生大有裨益。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单方面地夸大积累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学生积累的东西再多,语文能力也不一定真的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即只重视积累,而忽视积淀。为什么呢?因为积累的东西往往是生搬硬套的,或者说是囫囵吞枣的,是以外化为主的;而积淀的东西是经过一定的理解、消化、转化的,是心领神会的,或者说是得之于心而用之于行的。
语文待优生往往在积累和积淀这两个方面都有问题,这又和传统的积累介质很单一有关。待优生往往对电子阅读、网络阅读感兴趣。只有真正实现由积累到积淀,让待优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新型的积累方式、介质,积累的数量足够了,并逐渐沉淀于内心,能力才会形成,素养才会提高。
二、阅读方式的转变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学生能够阅读的材料几乎就只剩下教材了,就算是教材也还不一定喜欢读、认真读。不喜欢阅读,阅读面很窄,阅读能力不高,是当今学生的通病,语文待优生更不例外。但是语文待优生往往有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他们往往对电脑、互联网、游戏感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改变待优生的阅读方式,提高待优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待优生的阅读素养。
当今的阅读教学,教师大多还是停留在 “一张嘴、一本书外加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这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今高科技发展下的学生需求了。如今,计算机不仅能储存海量的人们所需要的材料,而且人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检索,巧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就可以很便利地得到我们想要的有用信息,不但涉及面广,而且质量很高。所以说,巧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学生获取海量的语文资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进行很多尝试。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纸质阅读材料转化成电子阅读材料;在需要辅助手段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为文字材料匹配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这样在以语文文字为基础的语文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优势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教学条件,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搭建了多方平台,发挥出更大的辅助作用。我们还可以巧用信息技术的通融性、可修改、可编辑、可复制等属性,指导待优生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利用电子文本、网络平台等来强化他们喜欢阅读的习惯,并以此带动他们养成整理记录的、配写学习感想、手脑并用的习惯。由此可见,转变待优生阅读方式,其给待优生带来的好处绝不仅仅体现在提升阅读能力上。
三、思维方式的转变
语文待优生的思维方式往往也有一些问题。他们对数字很敏感,但是对语言文字往往表现得很迟钝,思维方式以线性思维为主,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于是在解读语言文字信息的时候,只能看到表层,或者甚至连表层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单一或者某一,不能看到多一或者多面。这样带来的后果便是答题、解题、表达的时候思维无角度发散,踩点不能齐全,文本没有条理,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无文可写。因此,语文素养上不去,语文成绩跌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要实现待优生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让他们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改变了,那么写作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待优生往往有电脑、网络特长,对数字、图形、符号比较敏感,教师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用其所长,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改变待优生的思维方式。
我们都知道,改变一个人思维方式,何其难也。但是为了学生的前途,为了家长的期望,再难也得想办法完成。因此,教师要非常用心地对待优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一番研究,通过多次的观察、谈话、点评试卷和作文,逐渐梳理出待优生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
那么,解决问题的路径又在哪儿?其实也没有什么终南捷径,或者说立竿见影、妙手回春的灵丹妙药,只有从思想认识和个性习惯入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的便利平台,把学生带进训练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思维训练。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新模式的建构应以优待生为基础,为优待生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优待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提高优待生在对知识的理解、联想、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能力。
四、口语与书面表达方式的转变
语文是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但待优生往往在口语、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上先天不足,不会说,不善写,成了他们的致命伤。不管是交际交流,还是应试抢分,他们都会受到其很大的影响。怎么办?如果待优生很多,又不可能和待优生24小时都在一起,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网络和信息技术平台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超越传统的便利条件。
由于现在的语文考试还没有引进听、说、读、讲口语考查的机制和形式,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不行,又必然会影响其书面表达的能力。小学语文待优生大多数都是口语交际能力不好、书面表达能力差,而且相互还有叠加的影响,所以语文待优生的转化可以先从培养他们听、说、读等方面的能力下手。但是平时课堂的时空平台都是有限的,这时候信息技术提供的超时空平台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了。教师可以让待优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自言自语、自录自听、音频交流、视频交流、网上演讲、网上朗读等,形式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想象,大胆开发。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真是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魏保声.如何实施将“待优生成优,已优生更优”具体行动的策略[J].才智,2016(12).
[2]梁俊梅.利用微课提高待优生辅导转化效率[J].学周刊, 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