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音乐课堂是国家在教育方针中美育的最直接体现,认为音乐课堂的功能仅仅局限在其审美功能上,而忽视了音乐课堂的德育功能。实际上,音乐一直发挥着强大的德育功能,通过全方位的视、听、动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正是在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催化剂。
关键词:音乐教育;情感体验;育人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音乐教育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它明确了音乐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十大基本理念。而当前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学生群体中影响也极其广泛且深刻,因此音乐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反思音乐何以育人。
一、回归音乐的本体,深入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首先,要思考的就是音乐的本体是什么?广义来说,音乐本体即是音乐音响、知识。音乐基本要素:音高、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节奏、节拍、调式、和声、曲式结构、体裁形式等。表演与创作基本技能:演唱、演奏、创作基本技能及过程,听音、识谱、读谱、欣赏。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中外音乐简要历史,代表性音乐家,世界民族音乐,音乐与姊妹艺术,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音乐本体是2011年音乐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和细化到每个年龄教学段的任务,突出强调以回归音乐本体来实现音乐的教学,实现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因此,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应时刻围绕音乐本体及学生年龄段的要求进行有效设计。比如在欣赏管弦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教学设计中,课程所围绕的音乐本体是音乐基本要素:旋律,即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能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主人公彼得的音乐主题曲和区别其音乐在全曲中变化;音色,即听辨出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能感受出音乐演绎的角色性格,动作和神情变化;表演与创作基本技能,即试唱交响童话中彼得的主题音乐,能集体合作完成这段主题音乐的节奏训练;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即了解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耶夫及交响乐。在教学设计中,时刻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大脑里对音乐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从音乐故事中提升孩子们的道德认知,从而在情感上的体验会更为丰富。而本课的情感体验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视听来感受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感受从音乐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二、通过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唤醒道德情感
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情感的美育。音乐本身就具有快乐的属性,能使人陶醉、激动、震颤,加深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依据我国近年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知领域):着眼于学生对人类已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得懂,亦学会”;(2)过程与方法(认知、行为领域):着眼于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内心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表现,亦会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领域):着眼于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想要学,亦乐学”。要达到此目标,唯有教师将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讲,音乐情感表现的就是人内心最深处,既抽象又直接的道德情感。比如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紧密融合,通过理性分析加上欣赏者自身的情感感悟,能在欣赏中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从而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这部作品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欣赏课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去融化自己内心世界还未触碰的情感。音乐育人其实就以情感感化人的过程,通过音乐情感的体验去唤醒内在的道德情感。音乐对道德情感的激发,最终将发展为人的自主,亦可以说是内化或者是道德品质的内化。如果要将内化的道德情感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则需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一定积累与实践,这还得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全员德育,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环境。笔者始终坚信:只要将美好种进孩子的心田就是最好的德育。尤其是每当中考、高考来临时,教师必定会关注孩子们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其实就是情感态度的正能量功效。而音乐正是激活其内心道德情感的最有效方式,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与积累,无疑是一股巨大的主观能动的强力,在音乐的引导下必然会转换为积极内化的自觉力。即超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中,人们积极追求的有效学习能力的根本因素。
三、音乐活动促进集体情感的升华
近些年来,番禺区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音乐教师要如何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如何乘着课改的东风让音乐课堂更出彩,一直是笔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回归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活动、集体创编等安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还专门自行设计小学6个年级梯度式的音乐活动训练课程,课程时间定在每节音乐课内的随机10分钟,重点是鼓励孩子们懂得分享、会精彩地展示分享内容、能有音乐创编能力。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养成集体合作的创编能力。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音乐课堂知识进行迁移,比如说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自学、语言变换、动作情境展示等创编活动,让学生们明白音乐课堂并不只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而已,音乐课还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创作、集体合作的平台。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各类小组展示、对学、群学中。
除了课内的音乐活动,我校还进行了户外的集体音乐活动——脉动音乐大课间。脉动音乐大课间就是通过演唱歌曲的方式,加上室内局部热身运动,在老师的主持下,大家一起参与。一般来说,演唱的歌曲是一些励志歌曲或者是结合当前焦点或是节日而演唱的歌曲,歌曲大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参与兴致非常高。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既适合学生需求,又符合学校实际,也潜化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也有效促进学生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激发斗志,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精辟地诠释了音乐的育人功能,德是人性之正,樂是德之光华,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提高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利用音乐独特的情感力量,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通过以情感引导情感,在情感渲染中升华学生的道德信念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升华,从而实现对学生品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孙星群.言志·咏声·治情—《乐记》研究与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音乐教育;情感体验;育人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音乐教育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它明确了音乐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十大基本理念。而当前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学生群体中影响也极其广泛且深刻,因此音乐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反思音乐何以育人。
一、回归音乐的本体,深入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首先,要思考的就是音乐的本体是什么?广义来说,音乐本体即是音乐音响、知识。音乐基本要素:音高、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节奏、节拍、调式、和声、曲式结构、体裁形式等。表演与创作基本技能:演唱、演奏、创作基本技能及过程,听音、识谱、读谱、欣赏。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中外音乐简要历史,代表性音乐家,世界民族音乐,音乐与姊妹艺术,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音乐本体是2011年音乐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和细化到每个年龄教学段的任务,突出强调以回归音乐本体来实现音乐的教学,实现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因此,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应时刻围绕音乐本体及学生年龄段的要求进行有效设计。比如在欣赏管弦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教学设计中,课程所围绕的音乐本体是音乐基本要素:旋律,即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能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主人公彼得的音乐主题曲和区别其音乐在全曲中变化;音色,即听辨出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能感受出音乐演绎的角色性格,动作和神情变化;表演与创作基本技能,即试唱交响童话中彼得的主题音乐,能集体合作完成这段主题音乐的节奏训练;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即了解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耶夫及交响乐。在教学设计中,时刻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大脑里对音乐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从音乐故事中提升孩子们的道德认知,从而在情感上的体验会更为丰富。而本课的情感体验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视听来感受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感受从音乐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二、通过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唤醒道德情感
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情感的美育。音乐本身就具有快乐的属性,能使人陶醉、激动、震颤,加深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依据我国近年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知领域):着眼于学生对人类已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得懂,亦学会”;(2)过程与方法(认知、行为领域):着眼于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内心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表现,亦会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领域):着眼于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想要学,亦乐学”。要达到此目标,唯有教师将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讲,音乐情感表现的就是人内心最深处,既抽象又直接的道德情感。比如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紧密融合,通过理性分析加上欣赏者自身的情感感悟,能在欣赏中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从而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这部作品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欣赏课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去融化自己内心世界还未触碰的情感。音乐育人其实就以情感感化人的过程,通过音乐情感的体验去唤醒内在的道德情感。音乐对道德情感的激发,最终将发展为人的自主,亦可以说是内化或者是道德品质的内化。如果要将内化的道德情感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则需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一定积累与实践,这还得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全员德育,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环境。笔者始终坚信:只要将美好种进孩子的心田就是最好的德育。尤其是每当中考、高考来临时,教师必定会关注孩子们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其实就是情感态度的正能量功效。而音乐正是激活其内心道德情感的最有效方式,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与积累,无疑是一股巨大的主观能动的强力,在音乐的引导下必然会转换为积极内化的自觉力。即超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中,人们积极追求的有效学习能力的根本因素。
三、音乐活动促进集体情感的升华
近些年来,番禺区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音乐教师要如何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如何乘着课改的东风让音乐课堂更出彩,一直是笔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回归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活动、集体创编等安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还专门自行设计小学6个年级梯度式的音乐活动训练课程,课程时间定在每节音乐课内的随机10分钟,重点是鼓励孩子们懂得分享、会精彩地展示分享内容、能有音乐创编能力。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养成集体合作的创编能力。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音乐课堂知识进行迁移,比如说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自学、语言变换、动作情境展示等创编活动,让学生们明白音乐课堂并不只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而已,音乐课还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创作、集体合作的平台。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各类小组展示、对学、群学中。
除了课内的音乐活动,我校还进行了户外的集体音乐活动——脉动音乐大课间。脉动音乐大课间就是通过演唱歌曲的方式,加上室内局部热身运动,在老师的主持下,大家一起参与。一般来说,演唱的歌曲是一些励志歌曲或者是结合当前焦点或是节日而演唱的歌曲,歌曲大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参与兴致非常高。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既适合学生需求,又符合学校实际,也潜化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也有效促进学生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激发斗志,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精辟地诠释了音乐的育人功能,德是人性之正,樂是德之光华,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提高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利用音乐独特的情感力量,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通过以情感引导情感,在情感渲染中升华学生的道德信念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升华,从而实现对学生品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孙星群.言志·咏声·治情—《乐记》研究与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