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明确任务,展示目标】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自主学习】
一、基础字词句
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
⑴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褶、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
⑵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疑问写在下面)
3.翻译下列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⑵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⑶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⑷苏、黄共阅一手卷。
⑸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⑹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
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
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精讲质疑】
一、阅读第⑵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第⑶段,回答问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侧重________;以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当堂训练,反馈评价】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 )通( )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
5.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小结深化,作业设计】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
左手椅一衡木 (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约八分有奇 (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2.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轩敞者为舱 —— 。
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评价内容】
自主学习导学案完成率
优:70%以上
良:50%~70%
一般:50%以下
合作探究参与度
积极;一般;很少。
【学习目标达成度】
基本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的70%;相差很远。
(作者单位:628200四川省旺苍县五峰中学)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明确任务,展示目标】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自主学习】
一、基础字词句
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
⑴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褶、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
⑵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疑问写在下面)
3.翻译下列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⑵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⑶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⑷苏、黄共阅一手卷。
⑸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⑹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
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
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精讲质疑】
一、阅读第⑵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第⑶段,回答问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侧重________;以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当堂训练,反馈评价】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 )通( )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
5.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小结深化,作业设计】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
左手椅一衡木 (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约八分有奇 (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2.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轩敞者为舱 —— 。
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评价内容】
自主学习导学案完成率
优:70%以上
良:50%~70%
一般:50%以下
合作探究参与度
积极;一般;很少。
【学习目标达成度】
基本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的70%;相差很远。
(作者单位:628200四川省旺苍县五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