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可将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勾连,从单篇的“方塘”进入整本书的“大海”。《大雁归来》一课教学,以问题意识为“点”,以诗意的风景和难掩的忧伤为“线”,以对土地伦理的体察为“体”,厘清层次,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沿着单篇课文与整本书之间的线索,引导学生读深读宽,探寻整本书阅读的星辰大海。
关键词:《大雁归来》;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沙乡年鉴》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大雁归来》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纯净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考。这篇文章选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作者从小生活在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一生都在观察、记录、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理解这篇科学观察笔记中表达的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土地伦理的呼唤吗?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是“星辰大海”,那么课堂教学便是“半亩方塘”。教学这篇课文,我尝试带领学生从“方塘”入“大海”,探寻大雁归来的真谛。
一、聚“点”:《大雁归来》的焦点阅读
倪文锦教授提出:“焦点阅读就是在教学中聚焦基本问题,厘清问题层次,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进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学生如何理解“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 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就是阅读《大雁归来》需要聚焦的问题。
围绕这一焦点问题,学生开始阅读交流:“3月的天空飞回的大雁具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关键词”,如坚韧不拔、不惧困难、悠闲自在、热情快乐、谨小慎微、成群结队、富有灵性、齐心协力、野性自由。学生概括了大雁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阐释,如“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说明大雁具有坚定的信念;“它们(孤雁)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说明孤雁是伤心难过而忧郁的……这些虽然都是浅层解读,但学生找出的句子,都是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内容,从而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进行整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接下来需要聚焦的问题是:什么是诗歌?什么是带着野性的诗歌?什么是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诗歌有美好的旋律、是自由、浪漫、押韵的文字,而“野性的诗歌”是指大雁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可以低语、辩论,孤雁会鸣叫,集会时还会喧嚷。野性,是一种未驯顺的性情,指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性情,也指体现生命的震撼感的性情。《沙乡年鉴》中的狼发出的那声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大概与之是同一种性情,都是来自荒野的、原生态的性情。“有益无损”这个词最有味道,说明我们人类感慨大雁的“联合观念”,感慨大雁的雁队整齐,感慨能量在生物间的流动。这个词能表达作者对大雁在春日里归来的喜爱,以及它们飞过天空春野带来的美感、益处和思考。
二、沿“线”: 从野性的诗歌到难掩的忧伤
从《大雁归来》走向《沙乡年鉴》,启发学生思考:“大雁归来”是回到了哪里?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写道:“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們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我们发现,作者所说的“归来”,是回到远离现代化的世外桃源——只有种植和重建,没有砍斫和滥伐,威斯康星农场的法规对大雁而言既有“狩猎期”也有“保护期”。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地伦理”。
虽然利奥波德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已有几十年,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也没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那是因为人们沉浸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中,缺乏对环境、对土地、对生态的重视。所以,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让他们充分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们原生态的语言表达,并不断完善,最终理解“大雁归来”的真谛。仅做单篇理解过于狭隘,因为整本书涉及生态伦理学,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点明。学生阅读《沙乡年鉴》整本书,才能有意识地寻找大自然中生态科学的规律,把握作品的主旨,品味作者的构思匠心,达到文化滋养、精神熏陶、人格塑造等深层次的教育目的。
《沙乡年鉴》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需带领学生围绕美学、文化传统和道德观点,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各小组任选主题进行深度阅读,对书中的山川河流、大雁或是高原鹬,都充满敬畏和喜爱。在安静的阅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大雁迁徙带着伊利诺伊的玉米粒,穿过云层,到达北极的冻土;看到湛蓝的天空和安静的沼泽,还有一群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类。
其中,“沙乡的四季”小组,通过展示一年12个月沙乡农场中绚丽多彩的自然之景,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而这些逝去的东西引发了人类的认知反思和忧虑。“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理”小组,展示了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引用了作者的原话:“在这幅画中,幼小的植物生长在绿色丝带下面的潮湿温暖的沙子之中,为了看到这画,在河滩边等了三个星期,无人打扰,某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冲散了破晓时的晨雾时,来访问这个河滩。”学生配以自己在穿越无人区时拍到的植物图片,内外融通,欣然表达出一种体悟:“自然界就是一部天书,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方能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这张手抄报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荒野的热爱。
作者并不是为了赞美美丽的威斯康星农场和可爱的动植物才写了这一本“绿色圣经”,他还从一个动物保护者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发展,很冷静地评判人类的麻木,揭示了人类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自然破坏和生存危机。作者为“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伤心的单身孤雁而感伤,虽然没有大声疾呼,但字里行间时常充满忧虑。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的第二部分随笔《克兰德波埃》的最后一小节中写道:“最后一条泥荫鱼在水塘里做最后的摆动,燕鸥将向克兰德波埃高声说再见,天鹅将带着圣洁的尊严向高空翱翔,群鹤也将吹响告别的号角。”现在的生活中,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甚至忘记了植物、动物们。这些文字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注。 三、立“体”:回归《沙乡年鉴》的星辰大海
在利奥波德少年时期,他的家人就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此后的几十年,全家人一直在修复农场和种植。他把一生的思考、经历和观察,以沙乡的背景进行描写,以月份为索引,其中的3月和11月重点写了大雁。《沙乡年鉴》是一部带有哲理思考的观察体笔记。在这部作品中,利奥波德在长期的观察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土地,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土地伦理观念。
学生深度阅读《沙乡年鉴》,感受作者分12个月的记录观察,既运用了《大雁归来》单篇的知识结构,还在拓展中运用类似的知识结构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5月份的观察笔记《从阿根廷归来》里写道:“当蒲公英在威斯康星的牧场上为5月做下记号时,我们应该倾听是否有那为春日做最后见证的声音。坐在草丛上,对着天空竖起耳朵,不要理会草原鹨和白眉歌鸫的喧嚣,然后,很快你就会听到:阿根廷归来的高原鹬,正唱着飞翔之歌。”5月,高原鹬从阿根廷“归来”,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理解:“归来”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别的地方回到原点。
写高原鹬的回归,为什么又写到人类呢?大雁归来的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人们却用藏在沼泽边上的猎枪阻断了它们的回归之路。1900年的威斯康星州的农场,5月牧场开始变得丰茂,肥硕的高原鹬从阿根廷飞回,当地猎人的猎枪开始上膛,人们禁不住宴会上高原鹬肉的诱惑,造成了太多的伤亡。从人类捕杀大雁、高原鹬的行为,联想到人类捕食穿山甲、剥掉藏羚羊的皮做衣服、割掉鲨鱼的鱼鳍当美食、毒杀贩卖天鹅等,这些都是背叛自然界的行为。因此,反观人类,自然也在呼唤“人性的归来”。
“我们的土地在沙漠化”“我们的野生保护动物濒临灭绝”“我察觉到我们的土地在沉睡,我们的碧水、蓝天、青山、飞禽都在脱离这片土地的怀抱”“这片土地不再肥沃,受到酸雨的侵蚀、污水的浸灌,已经成为疲惫的土地”“我们的大地啊,青山绿水啊,何时醒来?何时归来?”学生在一句句地品味、一声声地追问中,终于理解:这里的“归来”表达的是作者的殷切期盼,我们的土地不是无限的,淡水不是无限的,希望人们能保护土地、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放弃捕猎和征服的角色,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单篇阅读”侧重于聚焦阅读思维焦点,往往立足于字、词、句、篇、语、修、邏、文等言语要素开展文本研读,挖掘作品的深刻主旨和人文精神,理解作者思想背后的艺术世界;“整本书阅读”是复杂而宏阔的,只有借助整本书,才能把作者对土地伦理和人与自然的深切关注挖掘出来。这一历程中,教师是先读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单篇”的思维切口开始,自我探索与发现,沿着思维阅读路线,通过问题衔接点,把握课文与原著之间的关联,带着学生体悟作品的真正内涵,寻找到整本书阅读的星辰大海。如此,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学习与建构语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将阅读延伸至生活乃至生命中。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焦点阅读与思路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0(6).
[2]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关键词:《大雁归来》;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沙乡年鉴》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大雁归来》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纯净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考。这篇文章选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作者从小生活在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一生都在观察、记录、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理解这篇科学观察笔记中表达的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土地伦理的呼唤吗?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是“星辰大海”,那么课堂教学便是“半亩方塘”。教学这篇课文,我尝试带领学生从“方塘”入“大海”,探寻大雁归来的真谛。
一、聚“点”:《大雁归来》的焦点阅读
倪文锦教授提出:“焦点阅读就是在教学中聚焦基本问题,厘清问题层次,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进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学生如何理解“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 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就是阅读《大雁归来》需要聚焦的问题。
围绕这一焦点问题,学生开始阅读交流:“3月的天空飞回的大雁具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关键词”,如坚韧不拔、不惧困难、悠闲自在、热情快乐、谨小慎微、成群结队、富有灵性、齐心协力、野性自由。学生概括了大雁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阐释,如“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说明大雁具有坚定的信念;“它们(孤雁)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说明孤雁是伤心难过而忧郁的……这些虽然都是浅层解读,但学生找出的句子,都是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内容,从而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进行整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接下来需要聚焦的问题是:什么是诗歌?什么是带着野性的诗歌?什么是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诗歌有美好的旋律、是自由、浪漫、押韵的文字,而“野性的诗歌”是指大雁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可以低语、辩论,孤雁会鸣叫,集会时还会喧嚷。野性,是一种未驯顺的性情,指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性情,也指体现生命的震撼感的性情。《沙乡年鉴》中的狼发出的那声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大概与之是同一种性情,都是来自荒野的、原生态的性情。“有益无损”这个词最有味道,说明我们人类感慨大雁的“联合观念”,感慨大雁的雁队整齐,感慨能量在生物间的流动。这个词能表达作者对大雁在春日里归来的喜爱,以及它们飞过天空春野带来的美感、益处和思考。
二、沿“线”: 从野性的诗歌到难掩的忧伤
从《大雁归来》走向《沙乡年鉴》,启发学生思考:“大雁归来”是回到了哪里?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写道:“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們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我们发现,作者所说的“归来”,是回到远离现代化的世外桃源——只有种植和重建,没有砍斫和滥伐,威斯康星农场的法规对大雁而言既有“狩猎期”也有“保护期”。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地伦理”。
虽然利奥波德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已有几十年,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也没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那是因为人们沉浸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中,缺乏对环境、对土地、对生态的重视。所以,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让他们充分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们原生态的语言表达,并不断完善,最终理解“大雁归来”的真谛。仅做单篇理解过于狭隘,因为整本书涉及生态伦理学,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点明。学生阅读《沙乡年鉴》整本书,才能有意识地寻找大自然中生态科学的规律,把握作品的主旨,品味作者的构思匠心,达到文化滋养、精神熏陶、人格塑造等深层次的教育目的。
《沙乡年鉴》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需带领学生围绕美学、文化传统和道德观点,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各小组任选主题进行深度阅读,对书中的山川河流、大雁或是高原鹬,都充满敬畏和喜爱。在安静的阅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大雁迁徙带着伊利诺伊的玉米粒,穿过云层,到达北极的冻土;看到湛蓝的天空和安静的沼泽,还有一群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类。
其中,“沙乡的四季”小组,通过展示一年12个月沙乡农场中绚丽多彩的自然之景,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而这些逝去的东西引发了人类的认知反思和忧虑。“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理”小组,展示了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引用了作者的原话:“在这幅画中,幼小的植物生长在绿色丝带下面的潮湿温暖的沙子之中,为了看到这画,在河滩边等了三个星期,无人打扰,某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冲散了破晓时的晨雾时,来访问这个河滩。”学生配以自己在穿越无人区时拍到的植物图片,内外融通,欣然表达出一种体悟:“自然界就是一部天书,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方能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这张手抄报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荒野的热爱。
作者并不是为了赞美美丽的威斯康星农场和可爱的动植物才写了这一本“绿色圣经”,他还从一个动物保护者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发展,很冷静地评判人类的麻木,揭示了人类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自然破坏和生存危机。作者为“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伤心的单身孤雁而感伤,虽然没有大声疾呼,但字里行间时常充满忧虑。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的第二部分随笔《克兰德波埃》的最后一小节中写道:“最后一条泥荫鱼在水塘里做最后的摆动,燕鸥将向克兰德波埃高声说再见,天鹅将带着圣洁的尊严向高空翱翔,群鹤也将吹响告别的号角。”现在的生活中,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甚至忘记了植物、动物们。这些文字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注。 三、立“体”:回归《沙乡年鉴》的星辰大海
在利奥波德少年时期,他的家人就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此后的几十年,全家人一直在修复农场和种植。他把一生的思考、经历和观察,以沙乡的背景进行描写,以月份为索引,其中的3月和11月重点写了大雁。《沙乡年鉴》是一部带有哲理思考的观察体笔记。在这部作品中,利奥波德在长期的观察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土地,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土地伦理观念。
学生深度阅读《沙乡年鉴》,感受作者分12个月的记录观察,既运用了《大雁归来》单篇的知识结构,还在拓展中运用类似的知识结构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5月份的观察笔记《从阿根廷归来》里写道:“当蒲公英在威斯康星的牧场上为5月做下记号时,我们应该倾听是否有那为春日做最后见证的声音。坐在草丛上,对着天空竖起耳朵,不要理会草原鹨和白眉歌鸫的喧嚣,然后,很快你就会听到:阿根廷归来的高原鹬,正唱着飞翔之歌。”5月,高原鹬从阿根廷“归来”,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理解:“归来”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别的地方回到原点。
写高原鹬的回归,为什么又写到人类呢?大雁归来的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人们却用藏在沼泽边上的猎枪阻断了它们的回归之路。1900年的威斯康星州的农场,5月牧场开始变得丰茂,肥硕的高原鹬从阿根廷飞回,当地猎人的猎枪开始上膛,人们禁不住宴会上高原鹬肉的诱惑,造成了太多的伤亡。从人类捕杀大雁、高原鹬的行为,联想到人类捕食穿山甲、剥掉藏羚羊的皮做衣服、割掉鲨鱼的鱼鳍当美食、毒杀贩卖天鹅等,这些都是背叛自然界的行为。因此,反观人类,自然也在呼唤“人性的归来”。
“我们的土地在沙漠化”“我们的野生保护动物濒临灭绝”“我察觉到我们的土地在沉睡,我们的碧水、蓝天、青山、飞禽都在脱离这片土地的怀抱”“这片土地不再肥沃,受到酸雨的侵蚀、污水的浸灌,已经成为疲惫的土地”“我们的大地啊,青山绿水啊,何时醒来?何时归来?”学生在一句句地品味、一声声地追问中,终于理解:这里的“归来”表达的是作者的殷切期盼,我们的土地不是无限的,淡水不是无限的,希望人们能保护土地、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放弃捕猎和征服的角色,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单篇阅读”侧重于聚焦阅读思维焦点,往往立足于字、词、句、篇、语、修、邏、文等言语要素开展文本研读,挖掘作品的深刻主旨和人文精神,理解作者思想背后的艺术世界;“整本书阅读”是复杂而宏阔的,只有借助整本书,才能把作者对土地伦理和人与自然的深切关注挖掘出来。这一历程中,教师是先读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单篇”的思维切口开始,自我探索与发现,沿着思维阅读路线,通过问题衔接点,把握课文与原著之间的关联,带着学生体悟作品的真正内涵,寻找到整本书阅读的星辰大海。如此,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学习与建构语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将阅读延伸至生活乃至生命中。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焦点阅读与思路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0(6).
[2]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