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无出路吗?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人民日报》有一篇报道被广泛转载,说的是今年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放弃了参加高考,因为觉得读书无出路。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不靠谱。
   那么当下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在山东农村老家,我有三个堂弟,他们都没上过大学,但现在过得都不赖,甚至比许多上过大学的过得都滋润。比如我。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中了一亿五千万的彩票?还是集齐了七颗龙珠,神龙出现,在他们脚边丢了一堆金砖?
   别开玩笑了。
   其实,他们靠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东西:青春和努力。与许多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及时做出了非常务实的选择。我的大弟,高中毕业后,到上海一个修船厂当学徒,学起了电焊,二弟在初中毕业后,上技校学了电脑,考了证。而这时候,最小的三弟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在我的记忆里,他上唇长着一点小胡子,总是抿着嘴笑,憨态可掬。
   而我呢,从北京一所外语类重点高校的法学院毕业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放眼望去,学法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在我为自己的前途愁眉苦脸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堂弟们的好消息:大弟已经顺利“晋级”,带着十几个人,当上了小老板,年收入可达到六位数;二弟在一家工厂里做文员,管吃管住,待遇也不错。三弟刚上完初中,已经去投奔他们,据说像我大弟当年一样,在做学徒——没有学费,而且每个月还给几百块的零花钱。听起来有点像青春励志电视剧?
   不能不承认,这些好消息在让我由衷高兴的同时,也给我增加了一些压力。特別是二弟在事业起步后立刻结婚生子,还生了对双胞胎,让我这至今还在北京城里打光棍的长子情何以堪!
   我觉得这很适合写一个短篇小说。在我初步的构思中,我打算让主人公跑去给他那已经把修船生意做到国外去的堂弟当翻译。这种事真的很常见。不是吗?
   那么,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有人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而日本呢?也差不多。
   日本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比我们完备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每年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读完中学后,会进入各种职业技术院校学到吃饭的本事,等到毕业的时候,可以选择进大学走学术的路子,或者直接进入企业,从基层岗位做起。正是靠这样灵活务实的教育体制,日本和德国培养出了全世界最棒的技工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牛的几个大企业。
   而我们呢?好像是一枚做坏了的硬币,一面是每年砸那么多钱给少数几所名牌大学,本来想砸出世界一流大学,可地球人都知道,光用钱是砸不出一流大学的,只能砸得它们的世界排名一个劲儿地后退。
   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不得不辍学出去打工,将自己的青春献给那些缺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梦想着能攒点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然后盼望孩子能比自己强。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政府兑现承诺,将教育的财政投入提升到了GDP的4%,希望这些钱能够更多地投在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上面,而不要再用来生产像我这样“一毕业就失业”的小苦主儿。
   而对于那些迷茫的年轻人来说,解决困境的关键,还是在于不要停止学习。曾经从大学里辍学的苹果公司老大乔布斯就说过: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即使不能上大学,你也可以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只要你有足够强烈的渴望。
   没错,路永远都不止一条。你可以不读大学,但你一定不要停止学习。
   【原载《中国青年》】
   插图 / 正经事 / 佚 名
其他文献
在法国中部的贝拉布尔小镇上,有一所超过百年历史的两层独栋大房子,丹尼尔夫妇居住在此。这个房子是以前屋主留下的。原主人叫休伯特·罗什罗,一战时是法国的少尉。   1914年4月,同盟國境况迅速恶化,年仅十七岁的休伯特应征入伍,战火在比利时战场上熊熊燃烧。休伯特第一时间成功疏散一百名群众,为掩护另一个战友的安全撤退,不幸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晚上,休伯特的母亲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宁静的夜晚,仍然挥
期刊
从七年级时写的作文来看,罗毅(化名)是幸福的。这个十三岁少年写道,他与父亲坐高铁去云南老家省亲,那儿有与他同岁的叔叔;距离老家六公里的“五庙村”里,住着疼爱他的外婆,还有一个能帮他收拾烂摊子的表哥。   试卷外,摆在这个世代居住在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学塘村少年面前的,则是另一番光景:忙着谋生的父亲,身有残疾的大伯,鲜有来往的姑姑,罹患精神疾病的母亲和姐姐,疼爱他的外婆也早已不在人间。   将云南
期刊
接受警方讯问时,何新宇先是承认,击打妻子苏华头部后,他没有施救,而是坐在旁边,观察了一整夜。但在2019年1月9日银川市中院一审庭审现场,这位六十四岁的宁夏博物馆退休干部改了口,说自己是醉酒后袭击了妻子,后来因为晕血,昏睡了整晚。  但无论怎样,家人们还是无法想象,这段婚姻最终以一桩血案收尾。再婚裂痕  十八年前,何新宇和苏华(化名)在宁夏博物馆相识。那时,何新宇刚离婚不久,在博物馆兼职做会计的苏
期刊
神秘的四哥   我出生在山东临沂最南端的一个村子,村名叫大埠子。四哥大约两年前加我为微信好友。此前他给我打过两三通电话,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他是谁,讲述他与我的童年往事。他热情地说起他与三叔喝酒的时候常常谈起我,我也很热情地回应着。   四哥也姓韩,但与我没有血缘关系。我自打成年之后,脑袋里装的东西太多,许多童年记忆都被覆盖了,自然也不太记得同村的四哥。但在他一把抓住我的肩膀和手的时候,一股熟悉又
期刊
歸心
期刊
乌纱刚戴想晋升,立马施展敛财功。  找准后台钱铺路,主要环节先打通。  劳民伤财造政绩,欺上瞒下获殊荣。  自吹自擂唱高調,不切实际假大空。  台上角色演得好,台下权术玩得精。  朝思暮想日夜盼,巴望上司早垂青。
期刊
医学院校毕业之后,小张找了许久的工作,始终没有好的结果,沮丧不已。   这天,小张回到家中,又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如此状态,父亲老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并未忧形于色,转而笑问:“怎么,找工作又碰壁了?”   “可不,”小张嘴一噘,“老爸,我应聘都失败了,你还有心情笑呢?”   “是嘛,来给老爸说说,怎么应聘就失败了呢?”   “别提了,前面都挺好,最后一个环节,让我模拟处理一个‘病人
期刊
牡丹评仙人掌:浑身是刺令人恼,存心不让人近瞧。  仙人掌评牡丹:费尽心血重美貌,大红大紫卖风骚。  大树评藤蔓:攀附大树向上爬,一生从未直过腰。  藤蔓评大树:高高挺起吹风头,摇头摆尾唱高调。  竹笋评小草:遇风总是丢立场,丧失原则两边倒。  小草評竹笋:嘴尖腹空脸皮厚,假装正直充珍宝。
期刊
戴亮是上海汽车集团销售主管,在上海闸北区一家茶馆里,他向记者讲述了父母的爱情故事——母亲被强迫出嫁时,声声泣血叫着父亲的名字疯了   父亲母亲相识于东北,那里与俄罗斯一河之隔。父亲是上海人,叫戴建国。1970年,他初中一毕业,便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省逊克县农村插队。不仅自己去了,他还自任“团长”,给那个偏远边区带去一个八十多人的“赴北兵团”。   那个叫“边疆公社下套子屯”的地方土地贫
期刊
避免纠纷防医闹,只开高价安慰药。   一门心思搞创收,不看疗效看绩效。   下笔之前想提成,过度檢查和用药。   手中处方当孔方,眼前病人当钞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