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平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进入晚年,俞平伯开始反思自己在红学研究中的某些观点。1978年,俞平伯在一篇随笔中写道:“《红楼梦》好像断纹琴,却有两种黑漆:一索隐,二考证。自传说是也,我深中其毒,又屡发为文章,推波助澜,迷误后人。这是我生平的悲愧之一。”
文章发表后,在红学界引起不小震动。朋友老孙跑来关切地问他:“你是红学界的泰斗,又没有人向你施压,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况且一般学者到了晚年,都会比以往更加注重包装自己,有些人还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你非但没有这样做,还不肯放过自己,这又何必呢?”俞平伯并不认同朋友的说法,他回答道:“这些年来,每每想到自己在红学研究中的偏颇之处就难以释怀。如果再不深刻反省,不对原先的研究进行调整、修正,一定會将其他研究者带入歧途。”
一个月后,俞平伯的另一篇随笔发表了。在这篇文章中,他二度检讨,写道:“到五十年代,《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一书出版了,原只为工作需要,却也附带起了对自传说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我感到很惭愧。”
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晚年的俞平伯就是这样以博大的胸怀检讨自己的过错,体现了一位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学术品格。
文章发表后,在红学界引起不小震动。朋友老孙跑来关切地问他:“你是红学界的泰斗,又没有人向你施压,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况且一般学者到了晚年,都会比以往更加注重包装自己,有些人还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你非但没有这样做,还不肯放过自己,这又何必呢?”俞平伯并不认同朋友的说法,他回答道:“这些年来,每每想到自己在红学研究中的偏颇之处就难以释怀。如果再不深刻反省,不对原先的研究进行调整、修正,一定會将其他研究者带入歧途。”
一个月后,俞平伯的另一篇随笔发表了。在这篇文章中,他二度检讨,写道:“到五十年代,《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一书出版了,原只为工作需要,却也附带起了对自传说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我感到很惭愧。”
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晚年的俞平伯就是这样以博大的胸怀检讨自己的过错,体现了一位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学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