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性坚而韧,非常适宜雕刻,历来为人们所钟爱。福州的寿山石雕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尤其是清代以后,寿山石雕进入昌盛时期,据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计267年,10个皇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特别喜欢福州的寿山石。
这些皇帝对寿山石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雍正和乾隆。据统计雍正皇帝共用过200方左右的印玺,其中有160余方为寿山石所制,雍正在位13年,另加他当“和硕雍亲王”的时间,也才约20年,至今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有约150方的用寿山石制成的印玺,可谓是洋洋大观,世无所匹。
乾隆皇帝也有寿山石印玺100多枚,而且有许多传奇故事。比如说他特别下旨征用福州寿山田黄石作为祭天的供品,因此田黄石被誉称为“石帝”。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枚印章!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这套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印章,其芳姿倩影曾经成为中国邮票和马达加斯加国邮票里的图案。
寿山石雕的表现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矮雕、薄意、印钮、镂空和镶嵌等。刻艺讲究“相石取巧”,即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使宝石的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今年八十多岁的冯久和先生,就是寿山石行业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
冯久和大师的风范,不在于他的作品获了多少次全国金奖,也不在于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而是他把寿山石雕这一福建民间艺术文化发扬光大和他对寿山石文化义无反顾的执著。
凡见过冯久和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作品所特有的神韵所吸引。那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在冯大师的手中个个都活了过来,变成了有灵性、有生命、会说话的艺术珍品。
源于幼年的寿山梦
早春的一个上午,记者在福州市中心的一个小区里见到了冯久和先生,虽然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但他的精神却非常好,思维也很敏捷。说明来意后,他缓缓地向记者讲起了自己与寿山石艺术一生的缘份。
很多人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刻作品,用“轻舞飞扬”形容他的刀法和技艺,认为他代表着一种高度。然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事实上,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创作生涯经历了两个世纪。
冯久和1925年出生在福州市鼓山镇秀岭村一位略通中医的私塾先生家。自清末以来,寿山石雕的高手们就在福州授徒传艺,特别是在福州鼓山镇,更是名人辈出,因此有“石出寿山,艺出鼓山”之说。在鼓山及周边的秀岭、樟林等地随处可听到石雕凿坯的“咔咔”声,大多数的院子里都堆积着寿山石材、半成品及下角料,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作“石雕之乡”。
冯久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少年久和的口袋中总是揣着几颗他喜爱的寿山石料,没事就拿出来雕雕画画,还常常跑到附近村子里的石雕艺人那里去留心观察,悄悄学艺,此时,在冯久和幼小的心灵里已深深地埋下了一个美妙的寿山梦。
苦苦追求终成大器
15岁那年,冯久和正式拜当地著名寿山石雕艺人黄恒颂为师,由于聪明好学,冯久和深得黄恒颂赏识,不到半年时间,师傅就开始正式教他学习雕刻了,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青年冯久和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师傅的得力助手。
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寿山石雕艺术逐渐衰微,许多艺人失业、转业,只有少数名师高手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了下来,作为名师黄恒颂的高徒,冯久和不仅没有中断其深爱着的寿山石雕艺术,反倒雕刻技艺及艺术境界在师傅的影响下,一天天精进,为他此后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上世纪50年代,冯久和协助师傅完成了《九牛八鹭》等优秀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正当冯久和准备在师傅的带领下大干一番的时候,师傅却由于长期积劳成疾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48岁,师傅的故去令冯久和伤痛不已。至今冯久和依然常常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当初与师傅一起搞创作的时光。
意志坚定的冯久和并没有因为师傅的离去而中断自己在寿山石艺术上的苦苦追求,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冯久和在寿山石雕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此期间,他先后创作了《花果累累》、《花果匝》《鸟语花香》、《菊花螃蟹篓》、《古鼎争艳》、《四季如春》、《福满门》、《争艳》、《天鹅湖》等优秀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每一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凡亲眼看过这些作品的,无不叹为鬼斧神工,惊为天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久和多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品《花果累累》被选作大型画册《中国工艺美术》的封面,中央电视台作为专题栏目片头播放多时。后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1997年还被邮电部选为邮票发行,题为《含香蕴玉》。
1997年冯久和荣获国家级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及鼓励。2007年6月5日,经国家确定,冯久和又被文化部确定为寿山石雕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荣誉面前,冯久和并没有满足,他说:“我没有什么,技艺比我高的人多着呢。”他常常对年轻人说:“一个人的智慧有限,要集思广益,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当有人问他哪一件作品好时,他总是说:“至今我还没有一件自己完全满意的作品,”他似乎永远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自己的不足。
义无反顾的执著
如果说之前冯久和对寿山石雕的迷恋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喜欢,那么晚年的冯大师在寿山石雕艺术上的执着追求,则更多地源于一种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近年寿山石料越来越少,如何使有限的石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圈内人共同关注的课题,冯久和买了一大批粗质的大块高山石,巧妙利用,创作出了一批精妙的作品。例如,他将石材中大面积的黑色雕刻成苍劲的古松,白色雕成仙鹤,又用细致的笔触将披在白色层上薄薄的红色精雕成鹤的“丹顶”。十多年前寿山村出产了一块几十年来最大的太极石头,重达二百多千克,许多艺人与石贩纷纷上山看石,石材质地不错,然而色泽太白、太单调,似乎利用价值不高,大多数人看过之后都摇摇头走开了。冯老三度上山考察,终于将这块石材买回,与艺徒们一起进行了耐心清理,奇迹出现了,巨石凿开之后,红、黄、灰、黑等各种浓艳的色彩渐渐显露出来,于是大师的灵感被调动起来,因材施“刻”,一个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果篮就这样在大师的妙手之下诞生了。
根据多年的创作实践,冯大师还总结出一套创作经验,例如:雕刻松鹤题材,最忌布局松散,构思时要根据在红色的部位取巧安排白雕的布局,宁多勿少,宁密勿散,在雕刻过程中逐步删减,完工时作品的结构才不会松散。另外冯大师对于取巧技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巧色要有取舍,该除则除,该断就断。 如果见石就用,见色就留,会使造型显得笨重,色泽显得繁杂。”“取巧要突出主题,保证重点,将多余的主色居于显眼的位置,造成巧色的移位,才能使主题更为突出。”
眼下,寿山石雕作品遍地开花,然而良莠不齐。拼接、染色、冒充名家作品等造假的现象屡屡发生,冯久和对于这种现象很愤慨:“优秀的作品都是采用一块石料雕刻而成的,所有的巧色都是天然色泽,是寿山石雕的基本特点;依石造型,依色取巧是设计创作的基本方法;不拼接、不染色是石雕艺人的基本艺德,拼接与染色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对不起寿山石雕塑的祖先,也是对收藏家和艺人自己良心的欺骗。”冯大师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作的,上世纪70年代时冯久和创作的一件花果盘,如今看来造型有些左轻右重,显得不太平衡,有人建议他拼接一块石料雕刻,他坚决反对,他认为拼接的作品不是艺术品,他宁可删除右边的石料而将作品缩小。
这些年,时常有人抱着别人的作品出高价求他签名,都被他婉言拒绝。即使是亲属的作品,如果没有经过他的设计并参与雕刻,也同样不予签名。最近有位朋友拿来一件他十多年前的旧作花果篮,他分毫不收,欣然落刀签名。
在冯久和先生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保存的一些寿山石雕作品和作品集,其中的每一件都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让人称道。憨态可掬的小猪、引吭高歌的雄鸡、惟妙惟肖的瓜果蔬菜、五彩缤纷的花篮,甚至充满鸟语花香的鱼塘、庭院以至山川河流……都浓缩到了冯久和的“寿山石雕”上。
如今的冯老先生虽然已经80多岁高龄,精神矍铄,和老伴一起居住在市内一处闹中取静的房子里,过着安然淡定的生活。但他每天仍会拿起刻刀坚持创作。就在前不久,冯老80岁生日后,他还创作出一套“十二生肖”寿山石作品,这些作品个个构思巧妙,生龙活虎,线条刚劲有力,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位80岁高龄的老先生手中。用冯老的话说:“这辈子是离不了寿山石雕了,寿山石雕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从冯老家出来后,我的心被这位大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深深感动了,心里默默地祝愿这位艺术大师能健康长寿,也祝愿他能在他所深爱的艺术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鬼斧神工之技,道法自然之妙”,这种艺术品的最高境界,观冯久和大师和他的作品至已尽矣!
这些皇帝对寿山石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雍正和乾隆。据统计雍正皇帝共用过200方左右的印玺,其中有160余方为寿山石所制,雍正在位13年,另加他当“和硕雍亲王”的时间,也才约20年,至今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有约150方的用寿山石制成的印玺,可谓是洋洋大观,世无所匹。
乾隆皇帝也有寿山石印玺100多枚,而且有许多传奇故事。比如说他特别下旨征用福州寿山田黄石作为祭天的供品,因此田黄石被誉称为“石帝”。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枚印章!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这套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印章,其芳姿倩影曾经成为中国邮票和马达加斯加国邮票里的图案。
寿山石雕的表现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矮雕、薄意、印钮、镂空和镶嵌等。刻艺讲究“相石取巧”,即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使宝石的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今年八十多岁的冯久和先生,就是寿山石行业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
冯久和大师的风范,不在于他的作品获了多少次全国金奖,也不在于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而是他把寿山石雕这一福建民间艺术文化发扬光大和他对寿山石文化义无反顾的执著。
凡见过冯久和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作品所特有的神韵所吸引。那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在冯大师的手中个个都活了过来,变成了有灵性、有生命、会说话的艺术珍品。
源于幼年的寿山梦
早春的一个上午,记者在福州市中心的一个小区里见到了冯久和先生,虽然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但他的精神却非常好,思维也很敏捷。说明来意后,他缓缓地向记者讲起了自己与寿山石艺术一生的缘份。
很多人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刻作品,用“轻舞飞扬”形容他的刀法和技艺,认为他代表着一种高度。然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事实上,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创作生涯经历了两个世纪。
冯久和1925年出生在福州市鼓山镇秀岭村一位略通中医的私塾先生家。自清末以来,寿山石雕的高手们就在福州授徒传艺,特别是在福州鼓山镇,更是名人辈出,因此有“石出寿山,艺出鼓山”之说。在鼓山及周边的秀岭、樟林等地随处可听到石雕凿坯的“咔咔”声,大多数的院子里都堆积着寿山石材、半成品及下角料,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作“石雕之乡”。
冯久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少年久和的口袋中总是揣着几颗他喜爱的寿山石料,没事就拿出来雕雕画画,还常常跑到附近村子里的石雕艺人那里去留心观察,悄悄学艺,此时,在冯久和幼小的心灵里已深深地埋下了一个美妙的寿山梦。
苦苦追求终成大器
15岁那年,冯久和正式拜当地著名寿山石雕艺人黄恒颂为师,由于聪明好学,冯久和深得黄恒颂赏识,不到半年时间,师傅就开始正式教他学习雕刻了,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青年冯久和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师傅的得力助手。
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寿山石雕艺术逐渐衰微,许多艺人失业、转业,只有少数名师高手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了下来,作为名师黄恒颂的高徒,冯久和不仅没有中断其深爱着的寿山石雕艺术,反倒雕刻技艺及艺术境界在师傅的影响下,一天天精进,为他此后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上世纪50年代,冯久和协助师傅完成了《九牛八鹭》等优秀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正当冯久和准备在师傅的带领下大干一番的时候,师傅却由于长期积劳成疾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48岁,师傅的故去令冯久和伤痛不已。至今冯久和依然常常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当初与师傅一起搞创作的时光。
意志坚定的冯久和并没有因为师傅的离去而中断自己在寿山石艺术上的苦苦追求,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冯久和在寿山石雕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此期间,他先后创作了《花果累累》、《花果匝》《鸟语花香》、《菊花螃蟹篓》、《古鼎争艳》、《四季如春》、《福满门》、《争艳》、《天鹅湖》等优秀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每一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凡亲眼看过这些作品的,无不叹为鬼斧神工,惊为天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久和多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品《花果累累》被选作大型画册《中国工艺美术》的封面,中央电视台作为专题栏目片头播放多时。后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1997年还被邮电部选为邮票发行,题为《含香蕴玉》。
1997年冯久和荣获国家级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及鼓励。2007年6月5日,经国家确定,冯久和又被文化部确定为寿山石雕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荣誉面前,冯久和并没有满足,他说:“我没有什么,技艺比我高的人多着呢。”他常常对年轻人说:“一个人的智慧有限,要集思广益,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当有人问他哪一件作品好时,他总是说:“至今我还没有一件自己完全满意的作品,”他似乎永远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自己的不足。
义无反顾的执著
如果说之前冯久和对寿山石雕的迷恋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喜欢,那么晚年的冯大师在寿山石雕艺术上的执着追求,则更多地源于一种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近年寿山石料越来越少,如何使有限的石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圈内人共同关注的课题,冯久和买了一大批粗质的大块高山石,巧妙利用,创作出了一批精妙的作品。例如,他将石材中大面积的黑色雕刻成苍劲的古松,白色雕成仙鹤,又用细致的笔触将披在白色层上薄薄的红色精雕成鹤的“丹顶”。十多年前寿山村出产了一块几十年来最大的太极石头,重达二百多千克,许多艺人与石贩纷纷上山看石,石材质地不错,然而色泽太白、太单调,似乎利用价值不高,大多数人看过之后都摇摇头走开了。冯老三度上山考察,终于将这块石材买回,与艺徒们一起进行了耐心清理,奇迹出现了,巨石凿开之后,红、黄、灰、黑等各种浓艳的色彩渐渐显露出来,于是大师的灵感被调动起来,因材施“刻”,一个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果篮就这样在大师的妙手之下诞生了。
根据多年的创作实践,冯大师还总结出一套创作经验,例如:雕刻松鹤题材,最忌布局松散,构思时要根据在红色的部位取巧安排白雕的布局,宁多勿少,宁密勿散,在雕刻过程中逐步删减,完工时作品的结构才不会松散。另外冯大师对于取巧技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巧色要有取舍,该除则除,该断就断。 如果见石就用,见色就留,会使造型显得笨重,色泽显得繁杂。”“取巧要突出主题,保证重点,将多余的主色居于显眼的位置,造成巧色的移位,才能使主题更为突出。”
眼下,寿山石雕作品遍地开花,然而良莠不齐。拼接、染色、冒充名家作品等造假的现象屡屡发生,冯久和对于这种现象很愤慨:“优秀的作品都是采用一块石料雕刻而成的,所有的巧色都是天然色泽,是寿山石雕的基本特点;依石造型,依色取巧是设计创作的基本方法;不拼接、不染色是石雕艺人的基本艺德,拼接与染色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对不起寿山石雕塑的祖先,也是对收藏家和艺人自己良心的欺骗。”冯大师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作的,上世纪70年代时冯久和创作的一件花果盘,如今看来造型有些左轻右重,显得不太平衡,有人建议他拼接一块石料雕刻,他坚决反对,他认为拼接的作品不是艺术品,他宁可删除右边的石料而将作品缩小。
这些年,时常有人抱着别人的作品出高价求他签名,都被他婉言拒绝。即使是亲属的作品,如果没有经过他的设计并参与雕刻,也同样不予签名。最近有位朋友拿来一件他十多年前的旧作花果篮,他分毫不收,欣然落刀签名。
在冯久和先生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保存的一些寿山石雕作品和作品集,其中的每一件都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让人称道。憨态可掬的小猪、引吭高歌的雄鸡、惟妙惟肖的瓜果蔬菜、五彩缤纷的花篮,甚至充满鸟语花香的鱼塘、庭院以至山川河流……都浓缩到了冯久和的“寿山石雕”上。
如今的冯老先生虽然已经80多岁高龄,精神矍铄,和老伴一起居住在市内一处闹中取静的房子里,过着安然淡定的生活。但他每天仍会拿起刻刀坚持创作。就在前不久,冯老80岁生日后,他还创作出一套“十二生肖”寿山石作品,这些作品个个构思巧妙,生龙活虎,线条刚劲有力,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位80岁高龄的老先生手中。用冯老的话说:“这辈子是离不了寿山石雕了,寿山石雕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从冯老家出来后,我的心被这位大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深深感动了,心里默默地祝愿这位艺术大师能健康长寿,也祝愿他能在他所深爱的艺术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鬼斧神工之技,道法自然之妙”,这种艺术品的最高境界,观冯久和大师和他的作品至已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