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目前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整合才算是最为有效的呢?苏州电教馆原馆长金陵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教学内容;第二层次即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信息技术“无可代替”的教学功能;第三个层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大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情境”学习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欲望。在2012年7月底落幕的第十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中,初中语文组的两份《雪》的教学设计颇接近第三层次,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沉浸在语文的意境里,实现了教师、文本、学生、教学媒体之间的有效对话。
例如,两个团队的老师们均采用了利用网络发布课前预习成果,可谓“以学定教”;课后又鼓励学生继续通过网络学习,与其他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可谓“以教拓学”。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时刻感觉自己在一个无形的学习团体中,开拓了学生的合作视野,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学习设计中,两个团队均采用在线听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利用网络引据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两个团队设计的又一个相同设计。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散文诗学习的根本,极好地运用了“超文本”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极好的学习大情境。
于相同精彩的整合点之外,两个团队对文本又各有独特的解读与设计。南京扬子一中团队的设计更显语文味,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则更侧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做具体点评。
南京扬子一中在“咬文嚼字,读出雪之力量”这个环节中,变换形式的朗读呈现可谓精妙。《雪》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温柔处句子长而柔绵,冷峻处句子短而有力。扬子一中团队的老师将散文诗的“散文形式”蜕变成诗歌的形式,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短句的韵味和力量,进而理解鲁迅于朔雪纷飞这一画面中暗示的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豪迈气势。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在“小小音乐家”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利用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录下来,与后面的“寻根”环节中学生的再朗读形成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用声音(朗读)表达阅读理解的艺术魅力。这个设计可谓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更于无形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课程资源。
虽然这两份设计较高地体现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大情境的整合的能力,但二者仍旧白璧微瑕,又各有其值得商榷的地方。
《雪》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二首“散文诗”,第一首是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如果说初一学生对散文诗很难有较为理性的认识,那么初二学生则完全可以通过《雪》的学习对散文诗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而扬子一中团队仅在预习环节对散文诗做了粗略的介绍,无法达到为学习而预习的目的。但该团队的整个教学设计恰恰充分体现了散文诗“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与“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的特点,何不在学习完文章后让学生归纳散文诗的基本特征呢?同时在作业布置上,“阅读《野草》中的其他文章,将阅读感受提交到班级博客”的要求也不够明确。建议加上改为“进一步谈谈自己对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认识”这一要求,这样整个教学设计就显得更有针对性,学生也会有更为有效的习得。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有“过多”之嫌。例如,“小小鉴赏家”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Word文档中的批注功能来阐释自己的见解,这对于课堂学习来说显然费时费力,并会使学生错失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机会。在“寻根——批文探魂”这一环节给出的课外学习材料也显得过多,易将学生带出文本学习的情境,成为脱离文本的空谈。建议这个环节向南京扬子一中团队学习,将材料与文本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链接推动文本学习的教学目的。
例如,两个团队的老师们均采用了利用网络发布课前预习成果,可谓“以学定教”;课后又鼓励学生继续通过网络学习,与其他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可谓“以教拓学”。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时刻感觉自己在一个无形的学习团体中,开拓了学生的合作视野,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学习设计中,两个团队均采用在线听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利用网络引据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两个团队设计的又一个相同设计。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散文诗学习的根本,极好地运用了“超文本”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极好的学习大情境。
于相同精彩的整合点之外,两个团队对文本又各有独特的解读与设计。南京扬子一中团队的设计更显语文味,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则更侧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做具体点评。
南京扬子一中在“咬文嚼字,读出雪之力量”这个环节中,变换形式的朗读呈现可谓精妙。《雪》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温柔处句子长而柔绵,冷峻处句子短而有力。扬子一中团队的老师将散文诗的“散文形式”蜕变成诗歌的形式,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短句的韵味和力量,进而理解鲁迅于朔雪纷飞这一画面中暗示的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豪迈气势。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在“小小音乐家”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利用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录下来,与后面的“寻根”环节中学生的再朗读形成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用声音(朗读)表达阅读理解的艺术魅力。这个设计可谓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更于无形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课程资源。
虽然这两份设计较高地体现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大情境的整合的能力,但二者仍旧白璧微瑕,又各有其值得商榷的地方。
《雪》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二首“散文诗”,第一首是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如果说初一学生对散文诗很难有较为理性的认识,那么初二学生则完全可以通过《雪》的学习对散文诗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而扬子一中团队仅在预习环节对散文诗做了粗略的介绍,无法达到为学习而预习的目的。但该团队的整个教学设计恰恰充分体现了散文诗“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与“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的特点,何不在学习完文章后让学生归纳散文诗的基本特征呢?同时在作业布置上,“阅读《野草》中的其他文章,将阅读感受提交到班级博客”的要求也不够明确。建议加上改为“进一步谈谈自己对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认识”这一要求,这样整个教学设计就显得更有针对性,学生也会有更为有效的习得。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有“过多”之嫌。例如,“小小鉴赏家”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Word文档中的批注功能来阐释自己的见解,这对于课堂学习来说显然费时费力,并会使学生错失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机会。在“寻根——批文探魂”这一环节给出的课外学习材料也显得过多,易将学生带出文本学习的情境,成为脱离文本的空谈。建议这个环节向南京扬子一中团队学习,将材料与文本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链接推动文本学习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