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生态为主题的叙事手法,向我们讲述了少年派与猛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根据派的讲述,从人们在动物园里的行为上看,人是威胁动物生命安全的最大敌人,也是和谐生态的最大破坏者。然而,少年派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获救可以通过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来实现,这极大地体现了生态的整体性原则。与此同时,理查德带给少年派的精神信念更体现了动物与人的主体间际互动关系,强调了生态主体间的关联原则。
关键词:生态和谐 整体原则 关联原则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以下简称为《少年派》)出版于2001年,是加拿大籍作家扬·马特尔的代表作。随着李安执导的同名好莱坞影片在全球的热映,该小说也成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小说。截至目前,这部曾经被伦敦出版社拒绝5次的小说的销售量已经超出一千万册。另外,该小说还获得了被誉为“当代英文小说界最高奖项”的布克奖,以及亚太美国文学奖等多项殊荣。
《少年派》讲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历险故事:印度私人动物园园主带领家人及部分动物搭乘日本货船举家搬迁,前往加拿大。不幸途中突遇海上风暴,园主的儿子,16岁的少年——派·帕特尔——在失去家人之后,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太平洋上展开了为期227天的海上漂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故事讲述了冒险、生存、信仰等多方面的主题,其中人与猛兽在救生艇上的共同生存问题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从生态批评角度看,这部小说实际上是围绕自然生态而展开叙事的,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鲁枢元(2004)将生态学研究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作者通过《少年派》向我们传达的生态主题思想,揭示派·帕特尔在生死存亡之际与猛虎共享生存权利的原因。
一 人类是和谐生态的破坏者
作家马特尔首先通过对比的手法向想我们揭示了“人类是威胁动物生命安全的最大敌人”的思想。生态主义的核心思想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整体性原则也是生态审美的原则,即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才是美的,破坏生态整体和谐稳定的就是丑的。马特尔在小说中表达的生态思想符合这一原则。整部小说共分三个部分,少年与猛虎在海上漂流隶属于小说的第二个部分。从表面上看,马特尔在小说第一部分花费了很多笔墨。这看似多余,但实际上为小说第二部分的叙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铺陈作用。在第一部分中,马特尔描写了少年派眼中的自然之美,“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开放,四季不断。那里有茂盛的乔木、灌木和攀援植物……突然,你看到前面有几株又高又细的树之间有两头长颈鹿正静静地观察你。这可不是最后一幅让你惊讶的景象。”从这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宇宙为我们提供一切和谐与美的象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动物园中总是不乏破坏生态和谐稳定的人。“他们给水獭喂鱼钩,给熊喂剃须刀,给大象喂藏有小钉子的苹果”,甚至一只深受所有游客喜爱的雄海象由于吃了一位游客喂他的破玻璃瓶而死于内出血。面对伤害,动物选择了逃跑,“他们不是要逃到某个地方去,而是要逃离在它们的地盘上让他们受惊吓或伤害的某样东西”。
作者将自然之和谐美好和人类的种种卑劣行径进行对比,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思考:人类究竟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和谐生态环境的参与者,还是盲目自大的破坏者?如果我们把人和动物比作邻里关系的话,那么究竟是谁给予了人类如此之大的权力来戏谑、残害他的邻居呢?生物圈中的任何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相互依赖的,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意味着将来某一日,或近或远,其他物种乃至人类也将面临伤害,甚至灭绝的厄运。多数情况下,人类总是以“会思考”的高级哺乳动物自居,但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时人“不如”动物。在海上漂流过程中,派觉得自己又聋又瞎,而且没有嗅觉。因此,人类既不是生物圈中的最高生命形式,也不是生物圈中一切物种的中心,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
其次,马特尔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内心独白和对话的方式,使“动物园里最危险的动物就是人”再次得以强化。当理查德头也不回地走向丛林时,派内心充满感慨和牵挂,“我祝你好运。当心人类,他们不是你的朋友。”在第三部分中,日本船务公司的员工问道:“帕特尔先生,老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野生动物。你怎么可能和一只老虎共处一只救生艇还能活下来呢?这?”派:“你没有意识到,在野生动物眼里,我们人类是一个奇怪的绝不能接近的物种。他们对我们充满了恐惧……”作者充分地向我们证明了“人类是和谐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这一事实。
二 人类的获救在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派和理查德在一艘救生船上共生227天,这的确是个奇迹。但这并不意味着派的内心中不无挣扎和彷徨。马特尔对派内心的起伏变化共有两处描写,旨在揭示派的自我拯救是通过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来实现的。第一处描写是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一开篇作者便对派的内心做出细腻的描写。暴风雨中,当派在救生船上看见海面上的理查德时,他向理查德扔去救生圈以挽救它的生命。小说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派是一个从小在动物园长大的孩子,他热爱动物、熟悉园中各种动物的习性。按照派自己的话讲,“对我来说,那里是人间天堂。在动物园长大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因此,派的这一举动是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与动物建立紧密、平等关系的使然。但是,当理查德接近船时,派改变了想法。他抓起一只船桨,朝理查德的头部戳去。这一举动源于他父亲给他上过的一堂动物课。父亲为了让派意识到老虎的凶猛,将一只捆住了脚的山羊扔进笼子里,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当理查德跳到船上时,派却纵身一跃,跳入大海。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派给自己造了一只小筏子并将其拴在救生艇上。在想出万全之策前,派选择了与理查德在海上暂时一同漂流、生活。
在经历漂流数日后,派仍在思考如何摆脱理查德,独自拥有救生艇以获得生的希望。在一个大雨滂沱、海浪汹涌的夜晚,派虽然想出了六个方案,但最终并没有实施。从第一部分我们知道,派同时成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徒。派认为,“至尊人格梵天是在我们有限的感觉面前体现的梵天,是不仅通过神,而且通过人、动物、树木、一捧泥土表现出来的梵天,因为一切都有神的踪迹……心里有了印度教的观念,我看见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当他和理查德眼神对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带有敬畏的好奇”。派从理查德眼里看出它便是表现出来的梵天,是神的踪迹的体现。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说过,有两件东西使他充满不可名状的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里的道德标准。生命则是第三种应当敬畏的东西(贝塔朗菲,1999)。因为,任何一种生命的价值都是无法估价的。正是带着这样一颗敬畏之心,派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逃离人类中心主义的魔咒,放弃了“杀死”理查德的念头。派不仅拯救了这只孟加拉猛虎,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人与自然众生平等的“精神洗礼”。 以上两处描写体现了派的动态心里过程,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念头,放弃人类享有优先生存权的错误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一切利益作为最高价值。人类的自我拯救终归依靠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实践生态整体性原则来得以实现。同时,作者在这里也完成了生态哲学的任务,“把人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道理告诉给人们(萨克赛,1991)”。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人主体和自然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马特尔的小说坚持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原则,承认并张扬人主体和自然主体、同时强调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原则。虽然派放弃了杀死理查德的念头,但并不意味着派与理查德在各自的“领地”范围内“老死不相往来”。面对这样一只猛兽,派觉得它反倒不如死亡所带来的恐惧那么可怕。如果理查德死了,那么派不得不独自一人面对绝望。对于理查德而言,派清晰地认识到理查德所需要的不过是每日饱餐。于是派采用了马戏团驯兽的方式与理查德展开了“互动”。他必须让自己时刻警醒,与一只饥饿的猛虎共处一船是多么危险,所以每日把理查德喂饱便显得尤为紧迫。这样做一来可以排除猛虎因饥饿而向人发出激烈的攻击,二来可以通过每日忙碌的驯服使派暂时忘掉绝望,无暇顾及死亡带来的恐惧。自此,照顾理查德的饮食起居便成了派这个驯兽师每日的职责。而这种强烈的职责意识就连派自己进入幻觉时还仍旧念念不忘,因为自己筋疲力尽无法照顾理查德而感到愧疚,“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此刻,我们看到了物质能量从派流向理查德。
另一方面,对于派而言,他自己需要的不仅是食物和淡水,更需要生存的信念。无论在电闪雷鸣的夜晚,还是在太阳曝晒的白天,理查德对于派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精神上的陪伴。当一艘巨型邮轮如救星般在派的眼前划过,转而消失在地平线时,派瞬间经历了希望与绝望的落差。当派与理查德眼神相遇时,派由衷地喊道:“我爱你”,内心充满了对理查德的无限感激,感激理查德的默默陪伴。昏厥之中,派与理查德进行了对话,并把理查德称为“朋友”或“兄弟”。不仅派把理查德当成陪伴自己的朋友,还向理查德学习,学习理查德长时间睡眠。其实那是一种半昏迷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派几乎无法区分白日梦和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派感到时间被吞噬,一觉醒来发现时间已经悄然溜走。理查德带给派的不仅是朋友般的精神陪伴,还有打发时间来暂时忘掉恐惧和绝望的好方法。我们看到了精神能量从理查德流向派。
因此,派与理查德两个主体中,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世界。两者各自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态整体性原则;派与理查德的主体间际交流则体现了生态主体的联系与互动。从而,派与理查德在海上漂流的整幅画面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纽带也得以恢复。
四 结语
马特尔的《少年派》体现了生态整体的和谐原则和主体间性的关联原则。其生态学意义在于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生物圈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作为整个生物圈里的一员,和其他生命主体一样,不仅都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而且在生物圈中彼此联系、互相关照。人类唯有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敬畏生命、善待生物圈里的同伴才能为生态困境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 Yann Martel,Life of Pi,Random House of Canada,2001.
[2] 扬·马特尔,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3]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5] 陈静:《走向更广大的读者——2012外国生态文学发展回顾》,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2月8日。
(李一李,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
关键词:生态和谐 整体原则 关联原则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以下简称为《少年派》)出版于2001年,是加拿大籍作家扬·马特尔的代表作。随着李安执导的同名好莱坞影片在全球的热映,该小说也成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小说。截至目前,这部曾经被伦敦出版社拒绝5次的小说的销售量已经超出一千万册。另外,该小说还获得了被誉为“当代英文小说界最高奖项”的布克奖,以及亚太美国文学奖等多项殊荣。
《少年派》讲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历险故事:印度私人动物园园主带领家人及部分动物搭乘日本货船举家搬迁,前往加拿大。不幸途中突遇海上风暴,园主的儿子,16岁的少年——派·帕特尔——在失去家人之后,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太平洋上展开了为期227天的海上漂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故事讲述了冒险、生存、信仰等多方面的主题,其中人与猛兽在救生艇上的共同生存问题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从生态批评角度看,这部小说实际上是围绕自然生态而展开叙事的,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鲁枢元(2004)将生态学研究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作者通过《少年派》向我们传达的生态主题思想,揭示派·帕特尔在生死存亡之际与猛虎共享生存权利的原因。
一 人类是和谐生态的破坏者
作家马特尔首先通过对比的手法向想我们揭示了“人类是威胁动物生命安全的最大敌人”的思想。生态主义的核心思想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整体性原则也是生态审美的原则,即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才是美的,破坏生态整体和谐稳定的就是丑的。马特尔在小说中表达的生态思想符合这一原则。整部小说共分三个部分,少年与猛虎在海上漂流隶属于小说的第二个部分。从表面上看,马特尔在小说第一部分花费了很多笔墨。这看似多余,但实际上为小说第二部分的叙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铺陈作用。在第一部分中,马特尔描写了少年派眼中的自然之美,“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开放,四季不断。那里有茂盛的乔木、灌木和攀援植物……突然,你看到前面有几株又高又细的树之间有两头长颈鹿正静静地观察你。这可不是最后一幅让你惊讶的景象。”从这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宇宙为我们提供一切和谐与美的象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动物园中总是不乏破坏生态和谐稳定的人。“他们给水獭喂鱼钩,给熊喂剃须刀,给大象喂藏有小钉子的苹果”,甚至一只深受所有游客喜爱的雄海象由于吃了一位游客喂他的破玻璃瓶而死于内出血。面对伤害,动物选择了逃跑,“他们不是要逃到某个地方去,而是要逃离在它们的地盘上让他们受惊吓或伤害的某样东西”。
作者将自然之和谐美好和人类的种种卑劣行径进行对比,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思考:人类究竟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和谐生态环境的参与者,还是盲目自大的破坏者?如果我们把人和动物比作邻里关系的话,那么究竟是谁给予了人类如此之大的权力来戏谑、残害他的邻居呢?生物圈中的任何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相互依赖的,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意味着将来某一日,或近或远,其他物种乃至人类也将面临伤害,甚至灭绝的厄运。多数情况下,人类总是以“会思考”的高级哺乳动物自居,但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时人“不如”动物。在海上漂流过程中,派觉得自己又聋又瞎,而且没有嗅觉。因此,人类既不是生物圈中的最高生命形式,也不是生物圈中一切物种的中心,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
其次,马特尔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内心独白和对话的方式,使“动物园里最危险的动物就是人”再次得以强化。当理查德头也不回地走向丛林时,派内心充满感慨和牵挂,“我祝你好运。当心人类,他们不是你的朋友。”在第三部分中,日本船务公司的员工问道:“帕特尔先生,老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野生动物。你怎么可能和一只老虎共处一只救生艇还能活下来呢?这?”派:“你没有意识到,在野生动物眼里,我们人类是一个奇怪的绝不能接近的物种。他们对我们充满了恐惧……”作者充分地向我们证明了“人类是和谐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这一事实。
二 人类的获救在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派和理查德在一艘救生船上共生227天,这的确是个奇迹。但这并不意味着派的内心中不无挣扎和彷徨。马特尔对派内心的起伏变化共有两处描写,旨在揭示派的自我拯救是通过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来实现的。第一处描写是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一开篇作者便对派的内心做出细腻的描写。暴风雨中,当派在救生船上看见海面上的理查德时,他向理查德扔去救生圈以挽救它的生命。小说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派是一个从小在动物园长大的孩子,他热爱动物、熟悉园中各种动物的习性。按照派自己的话讲,“对我来说,那里是人间天堂。在动物园长大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因此,派的这一举动是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与动物建立紧密、平等关系的使然。但是,当理查德接近船时,派改变了想法。他抓起一只船桨,朝理查德的头部戳去。这一举动源于他父亲给他上过的一堂动物课。父亲为了让派意识到老虎的凶猛,将一只捆住了脚的山羊扔进笼子里,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当理查德跳到船上时,派却纵身一跃,跳入大海。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派给自己造了一只小筏子并将其拴在救生艇上。在想出万全之策前,派选择了与理查德在海上暂时一同漂流、生活。
在经历漂流数日后,派仍在思考如何摆脱理查德,独自拥有救生艇以获得生的希望。在一个大雨滂沱、海浪汹涌的夜晚,派虽然想出了六个方案,但最终并没有实施。从第一部分我们知道,派同时成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徒。派认为,“至尊人格梵天是在我们有限的感觉面前体现的梵天,是不仅通过神,而且通过人、动物、树木、一捧泥土表现出来的梵天,因为一切都有神的踪迹……心里有了印度教的观念,我看见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当他和理查德眼神对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带有敬畏的好奇”。派从理查德眼里看出它便是表现出来的梵天,是神的踪迹的体现。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说过,有两件东西使他充满不可名状的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里的道德标准。生命则是第三种应当敬畏的东西(贝塔朗菲,1999)。因为,任何一种生命的价值都是无法估价的。正是带着这样一颗敬畏之心,派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逃离人类中心主义的魔咒,放弃了“杀死”理查德的念头。派不仅拯救了这只孟加拉猛虎,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人与自然众生平等的“精神洗礼”。 以上两处描写体现了派的动态心里过程,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念头,放弃人类享有优先生存权的错误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一切利益作为最高价值。人类的自我拯救终归依靠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实践生态整体性原则来得以实现。同时,作者在这里也完成了生态哲学的任务,“把人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道理告诉给人们(萨克赛,1991)”。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人主体和自然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马特尔的小说坚持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原则,承认并张扬人主体和自然主体、同时强调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原则。虽然派放弃了杀死理查德的念头,但并不意味着派与理查德在各自的“领地”范围内“老死不相往来”。面对这样一只猛兽,派觉得它反倒不如死亡所带来的恐惧那么可怕。如果理查德死了,那么派不得不独自一人面对绝望。对于理查德而言,派清晰地认识到理查德所需要的不过是每日饱餐。于是派采用了马戏团驯兽的方式与理查德展开了“互动”。他必须让自己时刻警醒,与一只饥饿的猛虎共处一船是多么危险,所以每日把理查德喂饱便显得尤为紧迫。这样做一来可以排除猛虎因饥饿而向人发出激烈的攻击,二来可以通过每日忙碌的驯服使派暂时忘掉绝望,无暇顾及死亡带来的恐惧。自此,照顾理查德的饮食起居便成了派这个驯兽师每日的职责。而这种强烈的职责意识就连派自己进入幻觉时还仍旧念念不忘,因为自己筋疲力尽无法照顾理查德而感到愧疚,“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此刻,我们看到了物质能量从派流向理查德。
另一方面,对于派而言,他自己需要的不仅是食物和淡水,更需要生存的信念。无论在电闪雷鸣的夜晚,还是在太阳曝晒的白天,理查德对于派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精神上的陪伴。当一艘巨型邮轮如救星般在派的眼前划过,转而消失在地平线时,派瞬间经历了希望与绝望的落差。当派与理查德眼神相遇时,派由衷地喊道:“我爱你”,内心充满了对理查德的无限感激,感激理查德的默默陪伴。昏厥之中,派与理查德进行了对话,并把理查德称为“朋友”或“兄弟”。不仅派把理查德当成陪伴自己的朋友,还向理查德学习,学习理查德长时间睡眠。其实那是一种半昏迷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派几乎无法区分白日梦和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派感到时间被吞噬,一觉醒来发现时间已经悄然溜走。理查德带给派的不仅是朋友般的精神陪伴,还有打发时间来暂时忘掉恐惧和绝望的好方法。我们看到了精神能量从理查德流向派。
因此,派与理查德两个主体中,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世界。两者各自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态整体性原则;派与理查德的主体间际交流则体现了生态主体的联系与互动。从而,派与理查德在海上漂流的整幅画面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纽带也得以恢复。
四 结语
马特尔的《少年派》体现了生态整体的和谐原则和主体间性的关联原则。其生态学意义在于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生物圈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作为整个生物圈里的一员,和其他生命主体一样,不仅都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而且在生物圈中彼此联系、互相关照。人类唯有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敬畏生命、善待生物圈里的同伴才能为生态困境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 Yann Martel,Life of Pi,Random House of Canada,2001.
[2] 扬·马特尔,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3]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5] 陈静:《走向更广大的读者——2012外国生态文学发展回顾》,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2月8日。
(李一李,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