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陶瓷则是中国的象征,建盏既能展示出我国茶具的精美,又能展现出我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精湛,因此值得传承和发扬。本文将深入探析建盏的烧制工艺,希望能让我更多人了解、创新建盏的烧制工艺,避免建盏烧制工艺在现代文明中逐渐没落下去。
关键词:建盏;烧制;工艺
引言:建盏产自古窑之一的建窑,属于结晶釉,因此本文将以油滴盏、兔毫盏和耀变盏的烧制工艺为主线,深入探讨建盏的烧制工艺。目前我国烧制建盏主要以电窑炉电烧和龙窑柴烧两种形式为主,使用电窑炉烧制的优势在于能准确控制炉内的温度,成本低、花色稳、成品率高,但是较容易出现气泡,釉面的细润度会差一些;龙窑柴烧烧制耗时较长,通常需要四天三夜甚至更久,而且对匠人技艺的要求极高,投柴的速度和方法、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进入窑内的量都有可能对建盏的成色产生影响,然而,使用龙窑柴烧烧出的建盏盏面润滑、气孔少、斑纹极美。但是由于龙窑柴烧成品率极低,再加上对匠人和烧制技术要求极高,这种烧制方法并不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市场上常用的烧制方法多为电窑炉电烧,本文也会将重点集中在电窑炉电烧的烧制工艺上。
一、原材料的选择
烧制建盏常用的原材料是茹土,茹土中不仅含有石英、长石等物质,铁元素的含量也极其丰富,因此特别适合烧制建盏。其中莫来石具有极强的抗高温能力,可以提升胚体的耐火性;铁元素不仅能起到加快着色的效果,还能加快釉面结晶的速度。然而,铁元素具有助溶的效果,铁元素含量过高会影响胚料的热震稳定性并且降低胚料的耐火性,因此,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铁元素的含量最好在适合的范围之内,不能过低,但也不宜过高。正因为建盏所选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才能使建盏呈现出独特的釉色,成为建盏的特色。
二、釉面的烧制
烧制建盏时,釉面在高温的作用下原有物质的结构会分解成气泡,这些气泡漂浮在胚体的表面,持续和胚体发生反应,导致胚体中某些成分被分解,最终的结果是胚体与釉面接触的部分形成比较粗糙结构,这样更有利于釉和胚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建盏内的材料分布原本就不均匀,并且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此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的速度和加热的温度都会对釉面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到烧制的效果。如果温度过低,液相分离受阻,就无法形成饱和溶液,晶体沉积量就会变小甚至消失;温度过高,能够顺利实现液相分离,形成氧化铁的饱和溶液,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入适量的晶种,如果晶种量不足,晶体阻碍,依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建盏的烧制工艺
3.1、油滴釉的烧制
油滴釉通常采用还原烧制的方法,烧制的过程可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阶段,其中还原阶段又可分为成核、晶体形成及晶粒成型三个部分,具体的烧制过程如下:
3.1.1、氧化阶段。首先,确保胚体中不含水分,这样能够确保高温条件下不发生爆裂现象,由于胚胎耐热性极好,因此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迅速升温。其次,保温的时间要足够长,这样才能区别胚体和釉内的有机物充分分解,确保釉能充分熔融。
3.1.2、成核阶段。当达到一定高度温度时,釉面会出现液化现象,这时需加入还原气体,随着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能够带着铁离子游移到釉面,当气泡破裂后,就会在釉面形成井口状的图形,它的底部便是晶核生长的地方,由此可见,结晶的分布是随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晶种预埋技术已经得到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按照人类的需要产生结晶的位置,使成品的图案更加稳定,美中不足就是少了随机产生结晶的艺术感。
3.1.3、晶体形成。晶核形成后开始形成晶体,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窑内的温度,最理想的温度是绝对平衡,通常无法达到,因此会出现阴陽面;其次是熔融釉,加入含有铁元素的釉矿石后可以达到它的高度饱和状态。晶体的生长体系较为自由且相对稳定,三价铁能在晶核移动时促进形成油滴体系,在晶粒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3.1.4、晶粒成型。高温还原过程中,油滴当中的晶粒会出现增大或缩小的状况,不同尺寸的晶粒会根据窑温的变化游移组合,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因此晶粒形成时温度的控制极其重要。
3.2、兔毫盏的烧制
兔毫盏是成型率最高的建盏,因此很多人会误将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兔毫盏在建盏中的比例。通常情况下,烧制建盏的温度在1275°-1345°之间,在这个温度下,油滴盏和耀变盏等不稳定的晶型开始发生转变,而更多的晶体会逐渐接近晶型较为稳定的兔毫盏,这就是兔毫盏产量较高的原因。当然,兔毫盏对烧制窑内温度、压力、熔融釉饱和度、时间等条件的要求也很高,任何条件都会影响到兔毫盏的品质。此外兔毫盏的形成还要受重力影响,形成上下条状的结晶。
3.3、耀变盏的烧制
耀变盏的结晶呈圆环状,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出现出色彩斑斓的光泽,形成这种形状及光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耀变盏胚料的釉石中铁元素与其他价位的铁元素共同作用,而且结晶的形成是沿着井口边缘处进行的。耀变盏十分稀少,现存物件不多,仅有的几件分别存于日本和我国的杭州。晶体的形状和晶体的稳定性是由自由能所决定的,自由能低晶体就会比较稳定,那么产生耀变的机会就会很小,由于自由能很难得到控制,所以人类获得耀变盏的机会很小,这样才显得耀变盏极其珍贵。
总之,想要获得品相俱佳的建盏成品,烧制的过程及其重要,烧制的每个环节都是关键因素,窑内的温度、气压、时间等等都需要得到精准的控制,并且需要加工的匠人们不断积累经验,创新烧制工艺,提升烧制技巧,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工艺,使建盏在现代社会依然光鲜亮丽,成为民族的骄傲。
参考文献
[1]许家有.初探现代建窑建盏烧制工艺[J].东方收藏,2019(08):44-47.
[2]胡继全.探析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J].大观,2019(07):121-122.
[3]赵明.关于建盏不是兔毫盏的考证研究结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69-71.
[4]吴兴乾.从传统工艺中探寻建盏的魅力[J].东方收藏,2020(13):109-110.
关键词:建盏;烧制;工艺
引言:建盏产自古窑之一的建窑,属于结晶釉,因此本文将以油滴盏、兔毫盏和耀变盏的烧制工艺为主线,深入探讨建盏的烧制工艺。目前我国烧制建盏主要以电窑炉电烧和龙窑柴烧两种形式为主,使用电窑炉烧制的优势在于能准确控制炉内的温度,成本低、花色稳、成品率高,但是较容易出现气泡,釉面的细润度会差一些;龙窑柴烧烧制耗时较长,通常需要四天三夜甚至更久,而且对匠人技艺的要求极高,投柴的速度和方法、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进入窑内的量都有可能对建盏的成色产生影响,然而,使用龙窑柴烧烧出的建盏盏面润滑、气孔少、斑纹极美。但是由于龙窑柴烧成品率极低,再加上对匠人和烧制技术要求极高,这种烧制方法并不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市场上常用的烧制方法多为电窑炉电烧,本文也会将重点集中在电窑炉电烧的烧制工艺上。
一、原材料的选择
烧制建盏常用的原材料是茹土,茹土中不仅含有石英、长石等物质,铁元素的含量也极其丰富,因此特别适合烧制建盏。其中莫来石具有极强的抗高温能力,可以提升胚体的耐火性;铁元素不仅能起到加快着色的效果,还能加快釉面结晶的速度。然而,铁元素具有助溶的效果,铁元素含量过高会影响胚料的热震稳定性并且降低胚料的耐火性,因此,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铁元素的含量最好在适合的范围之内,不能过低,但也不宜过高。正因为建盏所选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才能使建盏呈现出独特的釉色,成为建盏的特色。
二、釉面的烧制
烧制建盏时,釉面在高温的作用下原有物质的结构会分解成气泡,这些气泡漂浮在胚体的表面,持续和胚体发生反应,导致胚体中某些成分被分解,最终的结果是胚体与釉面接触的部分形成比较粗糙结构,这样更有利于釉和胚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建盏内的材料分布原本就不均匀,并且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此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的速度和加热的温度都会对釉面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到烧制的效果。如果温度过低,液相分离受阻,就无法形成饱和溶液,晶体沉积量就会变小甚至消失;温度过高,能够顺利实现液相分离,形成氧化铁的饱和溶液,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入适量的晶种,如果晶种量不足,晶体阻碍,依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建盏的烧制工艺
3.1、油滴釉的烧制
油滴釉通常采用还原烧制的方法,烧制的过程可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阶段,其中还原阶段又可分为成核、晶体形成及晶粒成型三个部分,具体的烧制过程如下:
3.1.1、氧化阶段。首先,确保胚体中不含水分,这样能够确保高温条件下不发生爆裂现象,由于胚胎耐热性极好,因此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迅速升温。其次,保温的时间要足够长,这样才能区别胚体和釉内的有机物充分分解,确保釉能充分熔融。
3.1.2、成核阶段。当达到一定高度温度时,釉面会出现液化现象,这时需加入还原气体,随着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能够带着铁离子游移到釉面,当气泡破裂后,就会在釉面形成井口状的图形,它的底部便是晶核生长的地方,由此可见,结晶的分布是随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晶种预埋技术已经得到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按照人类的需要产生结晶的位置,使成品的图案更加稳定,美中不足就是少了随机产生结晶的艺术感。
3.1.3、晶体形成。晶核形成后开始形成晶体,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窑内的温度,最理想的温度是绝对平衡,通常无法达到,因此会出现阴陽面;其次是熔融釉,加入含有铁元素的釉矿石后可以达到它的高度饱和状态。晶体的生长体系较为自由且相对稳定,三价铁能在晶核移动时促进形成油滴体系,在晶粒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3.1.4、晶粒成型。高温还原过程中,油滴当中的晶粒会出现增大或缩小的状况,不同尺寸的晶粒会根据窑温的变化游移组合,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因此晶粒形成时温度的控制极其重要。
3.2、兔毫盏的烧制
兔毫盏是成型率最高的建盏,因此很多人会误将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兔毫盏在建盏中的比例。通常情况下,烧制建盏的温度在1275°-1345°之间,在这个温度下,油滴盏和耀变盏等不稳定的晶型开始发生转变,而更多的晶体会逐渐接近晶型较为稳定的兔毫盏,这就是兔毫盏产量较高的原因。当然,兔毫盏对烧制窑内温度、压力、熔融釉饱和度、时间等条件的要求也很高,任何条件都会影响到兔毫盏的品质。此外兔毫盏的形成还要受重力影响,形成上下条状的结晶。
3.3、耀变盏的烧制
耀变盏的结晶呈圆环状,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出现出色彩斑斓的光泽,形成这种形状及光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耀变盏胚料的釉石中铁元素与其他价位的铁元素共同作用,而且结晶的形成是沿着井口边缘处进行的。耀变盏十分稀少,现存物件不多,仅有的几件分别存于日本和我国的杭州。晶体的形状和晶体的稳定性是由自由能所决定的,自由能低晶体就会比较稳定,那么产生耀变的机会就会很小,由于自由能很难得到控制,所以人类获得耀变盏的机会很小,这样才显得耀变盏极其珍贵。
总之,想要获得品相俱佳的建盏成品,烧制的过程及其重要,烧制的每个环节都是关键因素,窑内的温度、气压、时间等等都需要得到精准的控制,并且需要加工的匠人们不断积累经验,创新烧制工艺,提升烧制技巧,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工艺,使建盏在现代社会依然光鲜亮丽,成为民族的骄傲。
参考文献
[1]许家有.初探现代建窑建盏烧制工艺[J].东方收藏,2019(08):44-47.
[2]胡继全.探析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J].大观,2019(07):121-122.
[3]赵明.关于建盏不是兔毫盏的考证研究结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69-71.
[4]吴兴乾.从传统工艺中探寻建盏的魅力[J].东方收藏,2020(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