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者:拿什么来打动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_mot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指导写作时总是给学生指出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反复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佳作,让学生去模仿去思考,但他们写出的作文仍得不到高分,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以往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技能、模式,忽视了写作主体的内在修养;过于注重语言训练,偏废了思维的参与;轻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作文写作的新,不应该是片面地追求语言和内容的与众不同,而是要追求作者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长期从事作文的教学与阅卷工作,见过的作文可以说不计其数,而能给老师留有深刻印象、让老师久久不忘的又有几篇?而那些真正打动老师的作文是怎样写就的呢?如何才能打动读者,彰显作文魅力呢?
  一、内容要真实
  写作就是平平凡凡、实实在在地反映生活。花鸟草虫、山川河流、人生百态、风土人情、喜怒哀乐都是真实的,写作就是把它们如实地写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生活中每一句问候、每一张笑脸、每一个动作也许会让学生享受亲情、享受温暖,每一棵小草、每一滴露珠、每一条小河也许会让学生体会到痛苦与快乐。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人和事及其感触告诉他人,用文字表达出来。而要表述很真切,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就是看,“察”就是体察,在看事物时要学会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品、用手触摸等。如写某一植物的生长情况,学生就要仔细去看,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真实地描写。如毕淑敏的《一棵核桃树》如实地描写了房前菜地里的一棵核桃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句“被我们认识的,都是那些在自己的生命树上结出果实的人啊”引人思索。而没有观察的创作,只能是闭门造车,缺少鲜活的生活内容。
  其次要学会在观察后感悟。从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的自然景观中人感悟到了什么?唱一首歌、跳一曲舞时你拥有怎样的激情?一次远行、几遇挫折你懂得了什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苏轼从中秋明月中领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沈复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感受到童真童趣”;莫顿·亨特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感悟到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一点一点地去克服就能走向成功”。只要仔细品味多彩的生活,善于思考,学生就能感受生活的激情、波澜与乐趣,让文章多一点智慧的灵光。
  最后要多记录。生活的丰富及时地写下来才能显其真实。莫泊桑观察牛车的故事就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的典范。郑板桥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因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只有成竹在胸,才有竹石之真意。教师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积累,写日记、随笔、辑录名人名言、谚语成语、事实数据等很有必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多数学生都有QQ空间,在空间里撰写心情、日志,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只要不停地创作,靓丽的美景,真实的体验自然会在笔下不断涌现。
  二、立意要高远
  “千古文章意为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核心、灵魂。立意应表现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表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关注社会人生,表达自我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立意要做到正确、明确、准确。比如有的同学在谈到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追星族等问题时,指责教育的失败、见义勇为的“傻子”行为等主题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还有的同学顾此失彼,导致主题不明。怎样才能使主旨鲜明、深刻、新颖呢?
  古人云:“文意贵深。”许多优秀的作家往往别具慧眼,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感人至深的思想,提炼闪耀光辉的哲理,给读者以启迪。如台湾作家刘墉的《萤窗小语》通过一件事或某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左夫编著的《闲着的眼》中的《小名》、《尊重》等都非常鲜明地表明一个主题。作文立意除了挖掘外,还在于求新。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他不过撷取了三个穷苦画家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不加修饰地娓娓道来。但这片叶子里所含的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精神,显示了普通人的心灵美。莫怀戚的《散步》只选取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平常小事,却体现了浓浓亲情,表现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杜牧在《答庄充书》中写道:“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面对丰富多彩的材料,我们要学会挖掘那些与自己联系密切、感受最深、体验最深、触动最深的材料,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把自己对事件、对现象、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表达明白,真正凸显立意的高远。
  三、情感要真挚
  《课程标准》指出:“作品创作要写真实的生活,有真情体验,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感情真挚是指在作文时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审视角度去认识时代、观察生活、感悟哲理。作文如同绘画,只有灌注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齐白石所画的花草鱼虾,散发着“泥土香”,倾注了画家的满腔挚情至爱。平常我们不论看书、听课还是与人交往,都会有迸射自己情感的突发点,或让你高兴、或让你激动、或让你悲伤、或让你愤怒……学生要让这些复杂而真实的感情珍藏起来,到创作时再真实地表现真我风采。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真情哪里来?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视野投向生活,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细心观察,把观察所得储存在头脑中,以便待而用之。融入生活,用心感受,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积极观察生活,从细小的事件中敏感地触发情绪,一旦自己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与积累,勤于思考,表达自然真切感人。如学生习作《成长的脚印》,文章用第一人称,选取两个少年在海边的一次畅谈,从中获得了感悟,表达对父母的关怀。结尾:“突然,我的脸上怎么冰凉冰凉的?哦,是妈妈的泪,我用舌头舔了舔,那泪却是甜的。”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描写,渗入了作者浓浓的深情,成为了表现父子情深的不朽名篇。
  当然,醒目的标题、精心打造的开头、匠心独运的结构、优美隽永的语言、整洁清爽的卷面也是打动读者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熏陶与训练,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善恶标准,注重自身的经历与体验,掌握各类文体创作的特点,懂得一定的表达方法与技巧,做到以生活为基础,从多彩的生活中细心捕捉“写点”,多阅读、多积累,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走进读者的心灵,创作出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逐渐确立,于是,许多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就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希望能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
指出:“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附加任务,应该重熏陶,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放到日常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单向的知识传授,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流关系。这就使教学活动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艺术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构建语文课堂美的艺术;实施情感教学,提高课堂情感传递的艺术;针对不同课型,调动学生的不同艺术天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情境教学 美的艺术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艺术的结晶,它处处都闪
目的:探讨头盔重心位置对颈肌疲劳的影响,为飞行保护头盔的设计提供生理依据。 方法:10名志愿者,选择头盔重心模拟装置的重量为2.0Kg,调节头盔重心模拟装置, 使其重和于人体头部重
本文研究了加性噪声指数模型描述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结构辨识问题。在文献[3]的参数估计算法基础上,通过使CIC准则函数最小化。给出了一种递推结构辨识算法。数字仿真表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