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想”参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认知心理学认为:探究未知是人的本能和需要。这些需要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源动力,它们如沉睡的琴弦,等着我们来弹拨。目前,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主体性教学也正在积极践行,而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学生主体意识的缺乏。因此,尊重、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就成了参与性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1.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觉醒,是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积极地进行教学参与,与教师有效互动的动力所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转变。学生要认识到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收器”,而是一个具有独立观察、思考、运用能力的个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合理参与者,是参与性教学双主体中的主体之一,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参与性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遵从教师的引导但不盲目,将教师的鼓励化为个体内部的动力,真正使主体意识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
2.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独特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就不同,就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多与同伴交流,通过在交流中沟通与碰撞,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进一步体验教学、构建知识,在沟通理解上通过共享实现思维的互补、自我意识的张扬,增强参与的有效程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参与
教学应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师与生的和谐统一。完美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心与心的沟通,是学生敢于参与教学的宝贵动力。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师道尊严”,造成学生的唯唯诺诺,不敢怀疑老师、怀疑课本,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扼杀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参与性教学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注重民主教学,是学生乐于、敢于参与的前提。民主与平等,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意识形成和生存状态,只有具备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与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参与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民主性,即把学生、教师都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威廉姆·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引导学生转变与情境共存。权威应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合作者、伙伴和交流对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本身就已具备了极大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在实施参与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放弃权威思想,转变角色定位,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聆听学生的想法,使学生摆脱过去填鸭式和注入式教学的束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律的优良品质与性格,使其敢于大胆思考和创新。同时,学生应该把自己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师生双方在行动和精神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2.相互尊重、共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
参与性教学倡导的是相互尊重、共进互勉的师生关系,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首先,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使学生尊重自己。如卢梭所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其次,要求学生作为独立自主、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自己参与能力的提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参与
学生有了参与愿望后,还需要有一定的参与能力,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参与学习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通常一般性的概念和规律可直接教给学生,不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而一些关键、重难点的核心概念、规律和原理,则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在亲身经历和实践知识演变及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科学地学习、独立地思考,并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使学生“会”参与。
1.采用“小老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即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相信自己能够学,当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尽量寻求在同学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下再思考。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主动性。参与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当小老师,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长期以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一直沿用教师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但这种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使得课堂教学始终处于统一化和单一化的氛围之中。而参与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学生懂了的、掌握的,教师就不浪费时间去讲解;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更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采用“小老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具体做法是:在让学生课前参与的基础上,可选择一些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去讲解,或者让学生组织某一教学环节,当“小老师”。而教师则回到学生的位置上当听众,或听从学生的组织指挥,在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和指导。
2.强化合作意识,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表现为: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地融入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并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发表己见,倾听他人意见,互助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为:选定课题→小组设计→实践活动→总体评价。通过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缓解或消除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实验性探究教学,学会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而进行的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运用学科知识、原理去探究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目前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参与性教学模式来改善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仍处于摸索探讨阶段,改善学生参与意识的对策是否真实可行,还需要实践来证明。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英]爱里克·霍尔.教育公共关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法]卢梭.爱弥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关燕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认知心理学认为:探究未知是人的本能和需要。这些需要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源动力,它们如沉睡的琴弦,等着我们来弹拨。目前,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主体性教学也正在积极践行,而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学生主体意识的缺乏。因此,尊重、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就成了参与性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1.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觉醒,是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积极地进行教学参与,与教师有效互动的动力所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转变。学生要认识到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收器”,而是一个具有独立观察、思考、运用能力的个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合理参与者,是参与性教学双主体中的主体之一,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参与性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遵从教师的引导但不盲目,将教师的鼓励化为个体内部的动力,真正使主体意识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
2.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独特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就不同,就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多与同伴交流,通过在交流中沟通与碰撞,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进一步体验教学、构建知识,在沟通理解上通过共享实现思维的互补、自我意识的张扬,增强参与的有效程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参与
教学应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师与生的和谐统一。完美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心与心的沟通,是学生敢于参与教学的宝贵动力。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师道尊严”,造成学生的唯唯诺诺,不敢怀疑老师、怀疑课本,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扼杀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参与性教学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注重民主教学,是学生乐于、敢于参与的前提。民主与平等,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意识形成和生存状态,只有具备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与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参与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民主性,即把学生、教师都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威廉姆·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引导学生转变与情境共存。权威应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合作者、伙伴和交流对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本身就已具备了极大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在实施参与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放弃权威思想,转变角色定位,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聆听学生的想法,使学生摆脱过去填鸭式和注入式教学的束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律的优良品质与性格,使其敢于大胆思考和创新。同时,学生应该把自己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师生双方在行动和精神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2.相互尊重、共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
参与性教学倡导的是相互尊重、共进互勉的师生关系,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首先,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使学生尊重自己。如卢梭所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其次,要求学生作为独立自主、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自己参与能力的提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参与
学生有了参与愿望后,还需要有一定的参与能力,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参与学习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通常一般性的概念和规律可直接教给学生,不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而一些关键、重难点的核心概念、规律和原理,则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在亲身经历和实践知识演变及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科学地学习、独立地思考,并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使学生“会”参与。
1.采用“小老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即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相信自己能够学,当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尽量寻求在同学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下再思考。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主动性。参与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当小老师,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长期以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一直沿用教师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但这种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使得课堂教学始终处于统一化和单一化的氛围之中。而参与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学生懂了的、掌握的,教师就不浪费时间去讲解;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更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采用“小老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具体做法是:在让学生课前参与的基础上,可选择一些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去讲解,或者让学生组织某一教学环节,当“小老师”。而教师则回到学生的位置上当听众,或听从学生的组织指挥,在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和指导。
2.强化合作意识,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表现为: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地融入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并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发表己见,倾听他人意见,互助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为:选定课题→小组设计→实践活动→总体评价。通过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缓解或消除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实验性探究教学,学会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而进行的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运用学科知识、原理去探究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目前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参与性教学模式来改善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仍处于摸索探讨阶段,改善学生参与意识的对策是否真实可行,还需要实践来证明。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英]爱里克·霍尔.教育公共关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法]卢梭.爱弥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