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师说》赋予教师的意义。回看古今中外,教师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比喻对教师的敬爱之情,用“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肯定教师的辛勤付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具备良好道德情操、扎实学识能力以及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孕育身心健康成长的青年一代。从教这些年里,我由年轻气盛逐渐历练的沉稳内敛,但唯一不变的是“育人初心”。在三尺讲台走过多少个春秋后,我更加堅定了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师德应该包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严谨治学三大方面。
一、教书育人——以爱心为基
作为教师,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解是:第一是教导学生做事的真相,第二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是所有工作和学习的前提。教育和教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着名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树木,云彩推动云彩,灵魂唤醒灵魂。”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摇动认知,推动成长,唤醒灵魂。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和方法,注重指导而不是教学。让学生“服”你所讲的道理,而不是“怕”你的惩罚,以此用德育唤醒学生的灵魂,师生共同成长。
班级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比如:“三困”学生也有很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否认他们的努力并否认他们的成就,就会不可避免地扼杀学生的自信心。对此,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地引导方法。而给予学生爱与关怀,无疑是打开心扉的最佳手段。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沟通,使学生获得民主权,进而激发其自主表达情感。
二、为人师表——以耐心为媒
“教育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育人,而首当其冲的是做人。因此,我认为缺失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的教师不配“育人”。育人首先学做人,若自身无法严要求,又如何去管理和教育学生呢?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我们必须树立榜样,努力丰富自己。提升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才能够做合格的教师,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育。
教师应在教育道路和人生道路上严于律己,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记得有一次,上课后五分钟才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绪还在课外游荡,不能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而我一味地强调却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白白浪费了宝贵的5分钟。这让我十分懊恼。于是课下用心观察几日,发现同学们的纪律性非常差,上课铃响了,不是一边嬉笑打闹地进教室,就是慢吞吞地将身体“拖进”教室。这样的学生哪来的学习兴趣呢?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态度有密切关系。想要改正学生们的问题,首先就应该从自己下手,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内,我都是上课铃响前1分钟就站在讲台上,监督学生保持严肃性,有序地进入教师。再以慷锵有力的声音唤醒学生尚在“游玩”中的思绪。久而久之,学生见我早到教室做准备,秩序性和课堂氛围明显改善了不少。在一次班会时,我说“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个体,从现在起,我们可以互相管理和约束,你们要求教师做到哪些要求,首先自己必须先履行。而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首先必须自己先执行,做出表率。”这样民主、公平、平等的环境,让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师成为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学者,而不只是指挥、管理和评价学生的监督员。这不是育人的最佳方式吗?
三、严谨治学——以恒心为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对他从事的教学工作有什么态度,他对掌握商业知识有什么态度?这也是教师道德问题。”所以,师德离不开专业成长,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理念,将严谨治学作为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学而不厌,勤奋进取,诲人不倦,求实务本的品德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一种影响力。以教师之德养学生之德,实现教育的意义,更体现育人的真谛。
作为教师,我认为教育与读书是分不开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从海量的书籍中解决困惑,从丰富知识中提升能力,更从前人的哲理中学会做人。我经常翻阅《小学教研论坛》和《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努力借鉴前辈的育人经验,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不放过任何一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成长空间。《爱心与教育》这本著作就是我比较钟爱的书籍,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实践中辛勤摸索和总结,以学生个体的实际例子记录了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而通过阅读这些真实生动的教育故事,对于教师的启发是深刻的。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对学生的爱护、对学生心理的教育等等,都点醒了我。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将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真谛。通过阅读类似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并将感悟付诸行动,教育方法和理念转变了,教与学的整个状态也得到了优化。其实,严谨治学不仅仅是学习,更包括了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特质,自身教育水平才能发展,道德素养也能够在成长中得到提升。所以,作为人民教师,首先应学做人,然后学做事。将爱渗透到教育中,只有不忘初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够用行动铸就理想的教育,用师德渗透孕育智慧梦想!
总之,高尚的师德是育人的初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身作则,不忘初心,严谨治学,以“师德”养“品德”,争做学生眼中和人民眼中的魅力教师,为实现理想的教育而不断努力。让三尺讲台绽放无限精彩!
一、教书育人——以爱心为基
作为教师,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解是:第一是教导学生做事的真相,第二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是所有工作和学习的前提。教育和教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着名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树木,云彩推动云彩,灵魂唤醒灵魂。”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摇动认知,推动成长,唤醒灵魂。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和方法,注重指导而不是教学。让学生“服”你所讲的道理,而不是“怕”你的惩罚,以此用德育唤醒学生的灵魂,师生共同成长。
班级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比如:“三困”学生也有很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否认他们的努力并否认他们的成就,就会不可避免地扼杀学生的自信心。对此,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地引导方法。而给予学生爱与关怀,无疑是打开心扉的最佳手段。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沟通,使学生获得民主权,进而激发其自主表达情感。
二、为人师表——以耐心为媒
“教育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育人,而首当其冲的是做人。因此,我认为缺失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的教师不配“育人”。育人首先学做人,若自身无法严要求,又如何去管理和教育学生呢?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我们必须树立榜样,努力丰富自己。提升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才能够做合格的教师,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育。
教师应在教育道路和人生道路上严于律己,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记得有一次,上课后五分钟才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绪还在课外游荡,不能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而我一味地强调却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白白浪费了宝贵的5分钟。这让我十分懊恼。于是课下用心观察几日,发现同学们的纪律性非常差,上课铃响了,不是一边嬉笑打闹地进教室,就是慢吞吞地将身体“拖进”教室。这样的学生哪来的学习兴趣呢?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态度有密切关系。想要改正学生们的问题,首先就应该从自己下手,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内,我都是上课铃响前1分钟就站在讲台上,监督学生保持严肃性,有序地进入教师。再以慷锵有力的声音唤醒学生尚在“游玩”中的思绪。久而久之,学生见我早到教室做准备,秩序性和课堂氛围明显改善了不少。在一次班会时,我说“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个体,从现在起,我们可以互相管理和约束,你们要求教师做到哪些要求,首先自己必须先履行。而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首先必须自己先执行,做出表率。”这样民主、公平、平等的环境,让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师成为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学者,而不只是指挥、管理和评价学生的监督员。这不是育人的最佳方式吗?
三、严谨治学——以恒心为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对他从事的教学工作有什么态度,他对掌握商业知识有什么态度?这也是教师道德问题。”所以,师德离不开专业成长,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理念,将严谨治学作为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学而不厌,勤奋进取,诲人不倦,求实务本的品德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一种影响力。以教师之德养学生之德,实现教育的意义,更体现育人的真谛。
作为教师,我认为教育与读书是分不开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从海量的书籍中解决困惑,从丰富知识中提升能力,更从前人的哲理中学会做人。我经常翻阅《小学教研论坛》和《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努力借鉴前辈的育人经验,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不放过任何一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成长空间。《爱心与教育》这本著作就是我比较钟爱的书籍,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实践中辛勤摸索和总结,以学生个体的实际例子记录了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而通过阅读这些真实生动的教育故事,对于教师的启发是深刻的。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对学生的爱护、对学生心理的教育等等,都点醒了我。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将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真谛。通过阅读类似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并将感悟付诸行动,教育方法和理念转变了,教与学的整个状态也得到了优化。其实,严谨治学不仅仅是学习,更包括了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特质,自身教育水平才能发展,道德素养也能够在成长中得到提升。所以,作为人民教师,首先应学做人,然后学做事。将爱渗透到教育中,只有不忘初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够用行动铸就理想的教育,用师德渗透孕育智慧梦想!
总之,高尚的师德是育人的初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身作则,不忘初心,严谨治学,以“师德”养“品德”,争做学生眼中和人民眼中的魅力教师,为实现理想的教育而不断努力。让三尺讲台绽放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