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笔者有机会参加市骨干教师示范课的观摩活动。我的总体感觉是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教风朴实、训练扎实,为普通教师树立榜样。但审视发现,不少骨干教师为了彰显自身解读文本的深度,显示教学功力的纯熟,在课堂教学中有随意拔高目标而导致越界现象的出现。这一现象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引以为戒。
一、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越界现象
1.随意添加语文知识
语言学习有自身的规律。学习主体只有在经历大量的言语感知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收获相应的语言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反复地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夯实他们的言语能力,一般不应直接传授、讲解纯粹的语文知识。但有些教师无视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堂而皇之地将语文知识引入课堂,致使阅读教学应有的情感意蕴顿失。比如,有些教师将通感、顶针等修辞手法引入课堂,有些教师将古诗中的平仄押韵知识告知学生,甚至是低年级学生,还美其名曰“丰富学生积累”。
2.肆意拔高思想认识
文本由具体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字里行间蕴藏着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师在教学文本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的范围和深度,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但不少骨干教师盲目相信学生,对文本进行无限度的开发、挖掘,以至于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课堂死气沉沉。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一文时,模仿郭初阳老师的经典课例,将文本的解读核心定位于“囚禁自由而不自知”。殊不知,郭初阳老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较强独立自由意识的中学生,而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大谈“自由意识”似乎为时尚早。结果,学生不知所云,其效果可想而知。
3.盲目引入学习策略
文学是语文的高级形式。小学教材大量地选入了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戏剧等文学作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三个学段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文学作品”,从第四学段才开始涉及。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完全将文学作品鉴赏和评论的方法引入小学阅读教学中来,课堂中诸如“形散而神聚”“一切景语皆情语”等纯文学类的语言不绝于耳。这种纯文学层面的教学策略完全遮蔽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界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莫名其妙,无所适从。
类似以上的教学越界现象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绝不在少数。这些越界现象冲淡了语文学科本体教学价值和学段应有的教学内容,严重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意识下降。而造成这些越界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三种意识。如何唤醒这三种意识,则成为改变这些现象的重要策略。
二、探寻有效遏制越界现象的策略
1.强化课标意识,避免教学行为随意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指导语文教学、考核语文教学的最高指导性纲领,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最有力的指导精神。因此,任何一项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课标精神作为基础,遵循课标理念,践行课标精神,这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的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总体目标、分段目标以及实施建议都作出明确的界定。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研读课标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才能真正为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行为寻找到理论认知的源头。
例如,执教《蒲公英》这篇童话的第一课时,如果在深入研读课标后,教师可以综合“三年级”“童话”“第一课时”这三个要素将目标定位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后的生字、初步感受童话文本的特色,将教学时间更多地让学生朗读课文、写好生字上。这样的教学真正契合课标对第一课时和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建议,吻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课堂效益的高效增长。
2.强化全体意识,避免效益提升个别化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中也一直强调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一切教学目标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现有的经验储备和知识能力为基础,一切教学内容的择取都必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为起点,一切教学策略的确定都必须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技术能力为基石,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决定语文教学质态的重要尺码,从而有效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
如教学《牛郎织女》,教师要求学生读懂民间故事的情节,感受典型人物的形象,品析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基础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但也有部分学生读出了制度和爱情的内涵,则属于学生自主阅读下的个性化体悟,教师应该尊重,但不必拓展。
3.强化教材意识,避免语用实践泛滥化
陶行知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课程的覆盖面很广,语文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课本是根据课标精神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有序而科学编排的,应该成为学生践行语用意识的第一选择。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教材的使用意识,课前充分研读教材、课中积极运用教材、课后高度拓展教材,在文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明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策略,使得教材的效益进一步扩大化、高效化,实现教材使用的增值。
语文教学中的越界现象是教师主观理念和客观行为上的失位造成的。教师只有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更新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杜绝越界现象的发生。
(责编 韦 雄)
一、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越界现象
1.随意添加语文知识
语言学习有自身的规律。学习主体只有在经历大量的言语感知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收获相应的语言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反复地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夯实他们的言语能力,一般不应直接传授、讲解纯粹的语文知识。但有些教师无视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堂而皇之地将语文知识引入课堂,致使阅读教学应有的情感意蕴顿失。比如,有些教师将通感、顶针等修辞手法引入课堂,有些教师将古诗中的平仄押韵知识告知学生,甚至是低年级学生,还美其名曰“丰富学生积累”。
2.肆意拔高思想认识
文本由具体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字里行间蕴藏着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师在教学文本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的范围和深度,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但不少骨干教师盲目相信学生,对文本进行无限度的开发、挖掘,以至于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课堂死气沉沉。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一文时,模仿郭初阳老师的经典课例,将文本的解读核心定位于“囚禁自由而不自知”。殊不知,郭初阳老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较强独立自由意识的中学生,而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大谈“自由意识”似乎为时尚早。结果,学生不知所云,其效果可想而知。
3.盲目引入学习策略
文学是语文的高级形式。小学教材大量地选入了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戏剧等文学作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三个学段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文学作品”,从第四学段才开始涉及。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完全将文学作品鉴赏和评论的方法引入小学阅读教学中来,课堂中诸如“形散而神聚”“一切景语皆情语”等纯文学类的语言不绝于耳。这种纯文学层面的教学策略完全遮蔽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界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莫名其妙,无所适从。
类似以上的教学越界现象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绝不在少数。这些越界现象冲淡了语文学科本体教学价值和学段应有的教学内容,严重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意识下降。而造成这些越界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三种意识。如何唤醒这三种意识,则成为改变这些现象的重要策略。
二、探寻有效遏制越界现象的策略
1.强化课标意识,避免教学行为随意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指导语文教学、考核语文教学的最高指导性纲领,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最有力的指导精神。因此,任何一项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课标精神作为基础,遵循课标理念,践行课标精神,这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的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总体目标、分段目标以及实施建议都作出明确的界定。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研读课标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才能真正为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行为寻找到理论认知的源头。
例如,执教《蒲公英》这篇童话的第一课时,如果在深入研读课标后,教师可以综合“三年级”“童话”“第一课时”这三个要素将目标定位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后的生字、初步感受童话文本的特色,将教学时间更多地让学生朗读课文、写好生字上。这样的教学真正契合课标对第一课时和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建议,吻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课堂效益的高效增长。
2.强化全体意识,避免效益提升个别化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中也一直强调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一切教学目标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现有的经验储备和知识能力为基础,一切教学内容的择取都必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为起点,一切教学策略的确定都必须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技术能力为基石,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决定语文教学质态的重要尺码,从而有效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
如教学《牛郎织女》,教师要求学生读懂民间故事的情节,感受典型人物的形象,品析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基础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但也有部分学生读出了制度和爱情的内涵,则属于学生自主阅读下的个性化体悟,教师应该尊重,但不必拓展。
3.强化教材意识,避免语用实践泛滥化
陶行知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课程的覆盖面很广,语文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课本是根据课标精神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有序而科学编排的,应该成为学生践行语用意识的第一选择。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教材的使用意识,课前充分研读教材、课中积极运用教材、课后高度拓展教材,在文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明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策略,使得教材的效益进一步扩大化、高效化,实现教材使用的增值。
语文教学中的越界现象是教师主观理念和客观行为上的失位造成的。教师只有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更新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杜绝越界现象的发生。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