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生态占用和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1978至2007年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32个省级区域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①结果表明:大部分省级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赶不上人类的开采速度,致使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
【关键词】省级区域 生态占用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本文采用Mthis Wackernagel和WWF所发布的均衡因子,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通过中国和世界不同土地单产比较计算得到中国30年各种土地的平均产量因子。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经网以及CCER系列数据库等数据,依照前述方法对1978年至2007年中国各省市进行生态占用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主要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际能源机构IEA所提供的统计资料)。计算涵盖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等6种类型生产性土地所生产的33种物品。
人均生态占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生态占用水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978年中国人均生态占用为0.91hm2,而这一指标在2007年大幅上升到了3.17hm2,增长幅度达到了250%,年均增长4.41%。同时,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趋势也具有显著的阶段性:1978年至1996年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稳定,其年均增长5%,只是在1989年至1992年该指标年均增长下滑为2%;自1997至2001年起,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较缓;2001年至2007年,该指标年均增长迅速达到7%。
从省际角度来看,经过30年的发展,省际人均生态占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人均生态占用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香港、澳门、黑龙江、上海、北京;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海南、广西、西藏、贵州和安徽。2007年人均生态占用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内蒙古、山西、辽宁、宁夏和香港;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西藏、四川、甘肃、广西和江西。从年均增长情况来看,海南、内蒙古、山东、宁夏和广西的增速排名前五,年均增长均在5%以上;与此同时,香港、澳门、北京、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四川增速较慢,年均增长均在3%以下。
从中国人均生态占用的结构来看,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大,同时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2007年能源用地需求占人均生态占用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到了57%。草地、水域需求所占比重有了大幅提高,分别提高到了17%和14%。同时,耕地和林地需求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分别下降至9%和3%。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促使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正是中国人均生态占用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从省际角度来看,各省区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占用结构也存在显著不同。1978年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高的前5位分别是香港、北京、天津、澳门、山西和上海,所占比重都在75%以上;而生物资源需求比重前5位依次是西藏、海南、福建、浙江和广西,其比重也都在66%以上。2007年,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高的前5位分别是山西、上海、北京、宁夏和天津,所占比重都在77%以上;而生物资源需求比重前5位依次是西藏、海南、福建、广西和江西,其比重也都在60%以上。
生态占用效益分析
中国万元GDP生态占用由1978年的23.76hm2下降到2007年的0.91hm2,年均降幅为8.74%。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逐步增加。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增长也存在阶段性:1978年至1996年,中国万元GDP生态占用年均降幅为10.4%,而在1996年之后,年均降幅变为5.9%。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资源利用效率也大幅上升;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粗放型增长模式加剧,能源消耗飞速增长,而此时注重节约和能效的技术没有得到重视,致使资源利用效率增幅减缓。这一趋势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暗示了中国经济发辗转型存在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省际角度来看,中国省际单位GDP生态占用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澳门经过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金融、航运以及旅游业,促使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大幅提高,其单位GDP生态占用一直处于0.2~0.5hm2左右,大大低于大陆地区的水平。与此同时,东部单位GDP生态占用明显小于同期的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决定了省际资源利用效益:经济发展越低的省份越是依赖第一产业,致使二、三产业不发达,单位GDP生态占用也就越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越差的省份,土地生产力水平越低,单位GDP生态占用也就越大。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的实施,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正逐步缩小。
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30年来,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78年的0.87hm2减少到2007年的0.72hm2,年均下降0.66%。在30年中中国人口年增长率为1.07%,并且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使得耕地大量减少,这些都促使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从另一方面促使农业生产的相对集中,生产力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退耕还林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中国人均承载力下降幅度有限。
从区域角度来看,人均生态承载力从东部沿海省份向中部省区人均生态承载力逐步增大,西部省区达到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由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受到人口数量、各类型土地面积和生产力因素的控制,所以中国省际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异受到以上三要素的影响。197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和新疆;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澳门、香港、上海、天津和北京。2007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和黑龙江;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澳门、香港、上海、北京和天津。30年的发展变化中,排名最后的澳门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排名第一的西藏长期保持在240倍以上的差距。
30年来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10位的基本来自西部,其中排名前5位的省级区域基本都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虽然西藏、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耕地面积不大,但是草地的巨大面积弥补了耕地的不足,另外由于这些区域人口数量较为稀少,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较高。黑龙江、吉林分别由于广袤的耕地和林地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对较高。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后10位的几乎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区域。其中澳门、香港是世界排名前列的人口高密度地区,上海、北京和天津由于是直辖市,面积狭小土地类型单一,再加上人口众多,因此人均生态承载力很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虽然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不小,而且由于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力比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也很低。
人均生态赤字分析
1978年我国人均生态赤字只有0.03hm2,2007年这一指标上升为2.45hm2,累计增长7241%,年均增长15.96%。这明确反映了中国由生态平衡转入了生态失衡,进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中。同时,由于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相对较小,因此生态赤字变化趋势与生态占用相关性较大。
从省际角度来看,省际间生态赤字差别显著。1978年,除了香港和澳门以外,中国基本处于生态平衡的时期,人均生态占用和人均承载力几乎相同。此时,中国几乎西部省区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安徽、江西、湖北等省都处于生态盈余之中,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省区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但西藏则在30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中。与此同时,华北地区的生态赤字增长最快,情况尤为严重。在这片区域中,环渤海经济带上的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的生态赤字都已经达到3hm2以上。这与该地区的以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关;同时北京、天津等是中国劳动力的净流入地区,人口基数过大,造成了生物资源的占用也十分巨大。同时,一直为环渤海经济带提供主要能源的山西和内蒙古的生态赤字更为严重,人均生态赤字都在5hm2以上。这与山西和内蒙古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中国生态赤字日益严重的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产业以电子、机械、石化等为主,所以这里生态赤字相当严重。资源的稀缺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省级区域大量输入外地资源,仅上海就从国内其它省级区域输入的人均能源生态占用便达到了1.5hm2。与其它两个经济区域相比,珠三角区域生态赤字问题不是十分严重。尽管香港、澳门生态赤字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两地面积狭小导致的生态承载力较小的缘故,从整体上来看广东的生态赤字发展较慢,2007年达到2.1hm2,远低于同期的其它两个经济区域。
中国省际生态占用的计算结果显示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双重目标,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者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注释
①由于数据限制,因此将重庆并入四川进行计算。
②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02,Gland,Switzerland,2002;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Gland,Switzerland,2004.
【关键词】省级区域 生态占用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本文采用Mthis Wackernagel和WWF所发布的均衡因子,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通过中国和世界不同土地单产比较计算得到中国30年各种土地的平均产量因子。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经网以及CCER系列数据库等数据,依照前述方法对1978年至2007年中国各省市进行生态占用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主要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际能源机构IEA所提供的统计资料)。计算涵盖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等6种类型生产性土地所生产的33种物品。
人均生态占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生态占用水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978年中国人均生态占用为0.91hm2,而这一指标在2007年大幅上升到了3.17hm2,增长幅度达到了250%,年均增长4.41%。同时,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趋势也具有显著的阶段性:1978年至1996年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稳定,其年均增长5%,只是在1989年至1992年该指标年均增长下滑为2%;自1997至2001年起,中国人均生态占用增长较缓;2001年至2007年,该指标年均增长迅速达到7%。
从省际角度来看,经过30年的发展,省际人均生态占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人均生态占用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香港、澳门、黑龙江、上海、北京;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海南、广西、西藏、贵州和安徽。2007年人均生态占用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内蒙古、山西、辽宁、宁夏和香港;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西藏、四川、甘肃、广西和江西。从年均增长情况来看,海南、内蒙古、山东、宁夏和广西的增速排名前五,年均增长均在5%以上;与此同时,香港、澳门、北京、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四川增速较慢,年均增长均在3%以下。
从中国人均生态占用的结构来看,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大,同时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2007年能源用地需求占人均生态占用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到了57%。草地、水域需求所占比重有了大幅提高,分别提高到了17%和14%。同时,耕地和林地需求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分别下降至9%和3%。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促使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正是中国人均生态占用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从省际角度来看,各省区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占用结构也存在显著不同。1978年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高的前5位分别是香港、北京、天津、澳门、山西和上海,所占比重都在75%以上;而生物资源需求比重前5位依次是西藏、海南、福建、浙江和广西,其比重也都在66%以上。2007年,能源用地需求比重最高的前5位分别是山西、上海、北京、宁夏和天津,所占比重都在77%以上;而生物资源需求比重前5位依次是西藏、海南、福建、广西和江西,其比重也都在60%以上。
生态占用效益分析
中国万元GDP生态占用由1978年的23.76hm2下降到2007年的0.91hm2,年均降幅为8.74%。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逐步增加。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增长也存在阶段性:1978年至1996年,中国万元GDP生态占用年均降幅为10.4%,而在1996年之后,年均降幅变为5.9%。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资源利用效率也大幅上升;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粗放型增长模式加剧,能源消耗飞速增长,而此时注重节约和能效的技术没有得到重视,致使资源利用效率增幅减缓。这一趋势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暗示了中国经济发辗转型存在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省际角度来看,中国省际单位GDP生态占用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澳门经过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金融、航运以及旅游业,促使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大幅提高,其单位GDP生态占用一直处于0.2~0.5hm2左右,大大低于大陆地区的水平。与此同时,东部单位GDP生态占用明显小于同期的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决定了省际资源利用效益:经济发展越低的省份越是依赖第一产业,致使二、三产业不发达,单位GDP生态占用也就越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越差的省份,土地生产力水平越低,单位GDP生态占用也就越大。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的实施,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正逐步缩小。
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30年来,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78年的0.87hm2减少到2007年的0.72hm2,年均下降0.66%。在30年中中国人口年增长率为1.07%,并且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使得耕地大量减少,这些都促使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从另一方面促使农业生产的相对集中,生产力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退耕还林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中国人均承载力下降幅度有限。
从区域角度来看,人均生态承载力从东部沿海省份向中部省区人均生态承载力逐步增大,西部省区达到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由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受到人口数量、各类型土地面积和生产力因素的控制,所以中国省际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异受到以上三要素的影响。197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和新疆;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澳门、香港、上海、天津和北京。2007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5位的省区依次是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和黑龙江;排名后5位的分别是澳门、香港、上海、北京和天津。30年的发展变化中,排名最后的澳门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排名第一的西藏长期保持在240倍以上的差距。
30年来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前10位的基本来自西部,其中排名前5位的省级区域基本都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虽然西藏、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耕地面积不大,但是草地的巨大面积弥补了耕地的不足,另外由于这些区域人口数量较为稀少,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较高。黑龙江、吉林分别由于广袤的耕地和林地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对较高。人均生态承载力排名后10位的几乎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区域。其中澳门、香港是世界排名前列的人口高密度地区,上海、北京和天津由于是直辖市,面积狭小土地类型单一,再加上人口众多,因此人均生态承载力很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虽然各种类型土地面积不小,而且由于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力比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也很低。
人均生态赤字分析
1978年我国人均生态赤字只有0.03hm2,2007年这一指标上升为2.45hm2,累计增长7241%,年均增长15.96%。这明确反映了中国由生态平衡转入了生态失衡,进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中。同时,由于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相对较小,因此生态赤字变化趋势与生态占用相关性较大。
从省际角度来看,省际间生态赤字差别显著。1978年,除了香港和澳门以外,中国基本处于生态平衡的时期,人均生态占用和人均承载力几乎相同。此时,中国几乎西部省区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安徽、江西、湖北等省都处于生态盈余之中,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省区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但西藏则在30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中。与此同时,华北地区的生态赤字增长最快,情况尤为严重。在这片区域中,环渤海经济带上的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的生态赤字都已经达到3hm2以上。这与该地区的以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关;同时北京、天津等是中国劳动力的净流入地区,人口基数过大,造成了生物资源的占用也十分巨大。同时,一直为环渤海经济带提供主要能源的山西和内蒙古的生态赤字更为严重,人均生态赤字都在5hm2以上。这与山西和内蒙古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中国生态赤字日益严重的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产业以电子、机械、石化等为主,所以这里生态赤字相当严重。资源的稀缺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省级区域大量输入外地资源,仅上海就从国内其它省级区域输入的人均能源生态占用便达到了1.5hm2。与其它两个经济区域相比,珠三角区域生态赤字问题不是十分严重。尽管香港、澳门生态赤字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两地面积狭小导致的生态承载力较小的缘故,从整体上来看广东的生态赤字发展较慢,2007年达到2.1hm2,远低于同期的其它两个经济区域。
中国省际生态占用的计算结果显示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双重目标,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者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注释
①由于数据限制,因此将重庆并入四川进行计算。
②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02,Gland,Switzerland,2002;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Gland,Switzerlan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