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美国人的《自由》,神一样的贾伯斯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伯斯(Steve Jobs)(注:大陆译为乔布斯)离开人世间的那一天,2011年10月5日,天空地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异象,但他的死讯像原子弹爆炸开来,凡有iPod、iPad、iPhone之处,都盖上了一层悲伤的雾白色;甚至没有使用过苹果产品的人,更甚至之前连贾伯斯是谁都不知道的“前贾伯斯时代”人,仿佛都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导下瞬间认识了贾伯斯,进入了贾伯斯世界,举世同哀。
  那一整天只有一则新闻,贾伯斯死了,以及贾伯斯死了以后,HTC、三星等等竞争对手的未来。
  第二天的中国时报上,头版大标题“贾伯斯殒落”上方,罕见地出现几行横排字:“天下文化出版 贾伯斯唯一授权传记 24日起与美国版同步上市”。贾伯斯授权传记原定十一月出版,因为贾伯斯之死被迫提前在十月上市,预售也立刻冲上第一名,想必这个第一名会持续很久。那一夜天下文化人如何人仰马翻,如何秣马厉兵,不需要亲见,想象即可体会。《贾伯斯学》虽然摆满书店,但没有一本能够比得上货真价实的贾伯斯授权传记。神一般的贾伯斯,连他身后会带给世人什么样的震撼、怀思,无一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自由》之书,褒贬不一
  说起大书,本月还有一本六百多页厚的小说《自由》。
  “多年来,我们以为不会再读到这样的小说,濒临绝种的那种真正的文学小说。”这段话载于强纳森·法兰岑(Johnathan Franzen)的小说《自由》书腰。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经济学人在内,《自由》横扫2010年英美指针媒体年度选书,法兰岑甚至当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受封为“伟大的美国作家”。时代周刊已经有十年之久没有用过作家当封面人物。
  为什么《自由》如此受宠于美国读者、美国书评家?借用台湾交大外文系副教授李家沂刊登在中国时报开卷版的一篇书评,“《自由》是一本美国作家写给美国人看的小说,师承托尔斯泰写实主义,写的是一个美国中产阶级核心小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的丈夫、妻子,以及他们共同的男性朋友,这三个人彼此纠结30年的故事。”美国作家写小说给美国人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在“这本小说在美国旗舰级书评上普获赞誉,或可解释为后911美国保守势力抬头,使文化生产更强势地回归本土拥抱核心,因此像这样主题非常美国、技巧与文体非常保守的小说,才得以受到注目”。
  台湾学者对《自由》的评价显然不高,但李家沂的观点能否代表台湾学者之见亦有可议,问题在台湾的书评制度过于薄弱,市场一丁点,经常只有一家之言,没有多方并陈、百花齐放的园地,这对一本重要大书其实是不公平的。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颁给99.9%的台湾人都没听过的瑞典老诗人托玛斯·特朗斯特默(Tomas Transtroemer)。大致来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好处是打开一般人的文学视野。譬如2009年颁给引起媒体很没礼貌的反问“荷塔是谁啊?”的德国文学家荷塔·慕勒(Herta Muller),所幸时报出版很有先见之明地早已出版过她获得帕克奖的《风中绿李》;也因此才又有不久前的《呼吸秋千》,这是二战后苏联劳役营里一群德裔罗马尼亚人的故事。2010年颁给秘鲁小说家尤萨(Mario Vargas Llosa),这一次联经出版社以出版他的《城市与狗》、《天堂在另一个街角》、《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等书而备受敬仰,尤萨半自传年少爱情篇的《胡莉亚姨妈与作家》也在九月底问世。
  比起荷塔和尤萨的冷门,对台湾读者来说,托玛斯特朗斯特默简直是北极圈的冰层,平面媒体只有小小一块报导,如果是之前呼声很高的村上春树,那景况一定天差地远,绝对不会输给贾伯斯的死讯。
  
  辛亥百年,书界平常以对
  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
  当天,有焰火,有作为国庆晚会最高潮、烧钱两亿新台币、成果却遭到艺文界严厉批判的赖声川大型摇滚歌舞剧《梦想家》。
  “国家图书馆”庆祝一百年的方式,是回到过去,举办“读享‘经’彩——发现古人生活美学”活动,选出十大中文经典图书如下:刘义庆《世说新语》、陆羽《茶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冯梦龙《三言》、刘鹗《老残游记》、李汝珍《镜花缘》、李渔《闲情偶寄》、张潮《幽梦影》、郁永河《裨海纪游》、汪辟疆编《唐人小说》,其中唯一与台湾有关系者为《裨海纪游》。
  民间则有大块文化出版,由资深新闻工作者徐宗懋费时五年搜辑编纂的“辛亥百年典藏史画”:《辛亥革命现场报导——新闻画刊西洋文献选集》、《伦敦新闻画报——中国史画100幅》套书,藉以“重回辛亥革命时旧中国在历史洪流上的浮沉”。
  “读册生活”网络书店推出“百年一书”,邀请各行各业推荐一本影响生命的书,包括《海市蜃楼:台湾闲置公共设施抽样调查》、《生蕃行脚——森丑幸之助的台湾探险》、《慢活》、《食物恋》、《岛屿的餐桌》、《没有果实的秋天》……很台湾、很庶民、很个人。
  总括来看,出版界对此“百年”平常以对。对抗纸本书消失危机,如今已经是“平常”的一部分了。
  
  形态万千的出版
  《书本的危机》出自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安东尼·葛睿夫顿(Anthony Grafton)之手。少了纸张对我们的阅读有什么影响?书本的形体消失了,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五百年的阅读时代终于要结束了吗?如果一切信息、知识都可以快速搜寻到,唾手可得,那么记忆、教育、思考的意义何在?书本的危机,看起来也是记忆、教育、思考的危机。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报导,亚马逊的出版计划正以惊人的步调快速前进、扩张版图,这使得实体书店、传统出版社和经纪人都绷紧了神经,害怕得不得了。但对亚马逊来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可或缺的就是作家和读者,除了作家和读者,附属于两者的一切都将面临各种变化,不能承受变化,便无法生存在这以“变”为常态的时代。是以传统出版社必须更加用力让书籍变得不只是书籍,要借力使力,要跟随风向。
  譬如说设计书近两年已成为显学,但若再搭配上“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展”,整个力道势必放大,因此设计书在设计展期间成为多家出版社主推的重点书,量大促动竞争,接下来则是质的提升,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是这一波设计书潮中的“精品”。
  又譬如一定要想办法让作者曝光量增大,电影《赛德克·巴莱》的五本周边书都上了排行榜,这当然是透过导演、演员密集曝光带来的效益。电影、偶像剧从小说创作中寻找题材,但是现在,电影、偶像剧也是小说创作的来源,“电影小说”、“偶像剧小说”让文学创作变成附属品,不是独立的存在。小野的新作《翻滚吧!电影》,基本上不属于小野,而是电影人的集体创作,是这一波电影文艺复兴的副产品。
  教育已经不是特殊选题,但对印度尼西亚来说却仍旧是。对印度尼西亚的联想,台湾人最多会说印度尼西亚女佣以及度假天堂巴厘岛,但是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一本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天虹战队小学》,这本小说让印度尼西亚文学“走出印度尼西亚”,登上国际舞台,席卷德国、意大利……这不就是台湾念兹在兹的?这本小说拍成了电影(这是当然的!),带动小说背景勿里洞岛的观光事业和文创产业。这个神奇的印度尼西亚作家名为安卓亚·西拉塔(Andrea Hirata),撰写《天虹战队小学》的灵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童年时候遇到的一位拒绝贵族学校礼聘转而到乡下教书的老师。
  中小学老师是具有扭转孩子一生的影响力的人。爸爸妈妈亲子教养书,缺点是太个人,老师故事就不一样了,可以带领读者碰触更多的面向,激发更多的思考。近期热血老师代表是写《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的王政忠。王政忠写出了十五年来他在南投中寮乡爽文国中任教的历程,其间还经历过一场九二一地震。《教育应该不一样》的严长寿以“让所有教育工作者从绝望中燃起希望”推之荐之。
  有很多读者等待纳博可夫(Vladimir Nabokov)的《萝莉塔》有新译本,出版社肯定接收到了讯息,不但推出《萝莉塔》全新中译本,还附加《劳拉的原型》,纳博可夫未完成的遗作,更破天荒地把书封设计理念当作宣传的一部分。作为“少女学”的代表之作,以“小女孩”为《萝莉塔》书封已为各国惯例,三采出版推翻前例,以“为它们创造一个富隐喻意涵”做出发点,让《萝莉塔》变成“最耀眼的蝴蝶”,《劳拉的原型》则是“天才之蛹”。真的是很吸引人的封面。
  
  十年巨献《去年在阿鲁巴》
  十月初,艺文界人士多收到一则宝瓶文化的电邮,附上一段影片。电邮写着:“宝瓶文化十周年,为小说,为电影,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为小说的宣传拍摄电影手法的预告片”。小说预告片导演是写出《父后七日》,并把它改成剧本,再导成电影的刘梓洁。这本小说,是文坛“博学的鬼才”贺景滨“给下一代的荒凉预言”,一座虚拟城市里的《去年在阿鲁巴》。贺景滨十年成一书,十年前出版的是《速度的故事》。
  2005年贺景滨以短篇小说《去年在阿鲁巴》获林荣三文学奖,他原本就计划把短篇发展成长篇,却发现罹患癌症,治疗期间因使用吗啡止痛,文思整个被卡住,治疗告一段落,他振笔疾书,大声质问“我们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
  应该说,文学小说真的存在,而整个世界都给塞进文学小说里了。
其他文献
台湾文学馆第二期常设展“台湾文学的内在世界”暨“台南文学特展”10月22日开幕。  这项为期五年的展览(常设展期至2016年8月7日,台南文学特展至2012年4月22日),以“复合式主题常设展”呈现,三大展区主题“山海的召唤”、“族群的对话”、“文学的荣景”,另外搭配以在地精神出发的“台南文学特展”,除了展出作家珍贵手稿、作品投影,还有文学剧场,将平面文学结合声光效果,呈现文学多元面貌。  常设展
期刊
读文学,读历史,读戏剧;做演员,做导演,做作家,做编剧,做舞剧的编剧,做新闻记者,做策展人……“百变女王”陈玉慧的人生宽度,比别人要多好几倍。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帮助?     书香:所有不同的尝试、跳跃和转变,是机会来找您,还是您去找机会?  陈玉慧:都有。我以前很渴望做演员,不但去读演员学院,还去剧团做巡回演出。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比起演员来,我更适合当导演和编剧;于是
期刊
当前报刊体制改革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报刊体制改革中有四个难点:(1)时政类报刊和非时政类报刊的区分和认定;(2)资产问题;(3)一些困难报刊的转制成本问题;(4)人员问题。由于很多小报小刊没有固定编制,也没有稳定的人员,转制过程中,谁该享受政策,谁不享受政策,身份分不清楚。  柳斌杰认为,报刊体制改革正在“两路并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
期刊
10月16日,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落下帷幕,中国展团在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领域再创佳绩,两项合计2424项。据统计,中国展团版权输出项目2399项,贸易额共计258万美元;版权引进项目1437项,贸易额共计135万美元;合作出版项目25项,贸易额共计6万美元。  据中国展团负责人介绍,各参展单位锐意创新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以活动带动版贸,中国出版“走出去”正走向深入;更多的出版单位单独组团、独立设
期刊
台湾畅销作家九把刀和幾米日前分别推出新一代电子书,在阅读文字外,加入音乐、影像、互动体验等多媒体创作,九把刀导演、卖座近4亿新台币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所打造的电影创作电子书《再一次相遇》,自上架APP STORE首即冲上排行榜第一名位。  据了解,早期台湾电子书内容来源多为官方或图书馆出版品,属于“深”阅读内容,读者看电子书就是念书,这一两年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愈来愈多“
期刊
拿到《古典历程》这个套装的时候,并没有对其中的音乐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我对这10张CD里的曲子都很熟悉,其中绝大多数曲目都听过好几遍。  资深的古典乐迷总是纠结于版本。这里的版本都是最好的版本,即使不是最佳的,也是最佳之一。这些音乐大量选用了东德的乐团、指挥家和演奏家,如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以及柏林爱乐等,指挥包括苏特纳、马苏尔、克
期刊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小学在上海度过。1950年随父母定居香港。  为什么叫西西?她如是说:“如果把两个‘西’字放在一起,就变成电影菲林的两格,成为简单的动画,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在地面上玩跳飞机,从第一个格子跳到第二个格子,跳跳,跳跳,跳格子。”西西,是在地上跳格子;西西写文章,就是她在纸上跳格子。  在协恩中学念初中时,西西已开始投稿报刊、杂志。最早的作品发表于1950
期刊
多元化的电子阅读究竟正在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我们未来的阅读模式又将何去何从?10月30日下午,《书香两岸》杂志社在外图厦门书城举行数字阅读论坛,邀请了出版、媒体、互联网等领域嘉宾同厦门书友一起畅述在数字时代下阅读模式的改变。  厦门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副编审王依民博士、4399副总裁倪英伟、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张燕鹏、厦门市书刊发行协会会长(《书香两岸》杂志主编)张叔言、飞博共创创始
期刊
从1906年美国国会批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来,公众就被错误的安全感所欺骗,该体系制造出的最主要的谎言就是“化学给人类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即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食物和药物相比,不仅同样无毒无害,反而会更加有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出现了西方现代农业,所采用的方法是化肥的直接补充,化学合成农药直接对抗农作物病虫害!然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外源性营养素的直接补充,以及抗生素
期刊
歌星也有画报?有的,中国惟一的一本《歌星画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的,只出了四期,笔者有幸保存二期。通常说到“歌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流行歌曲而非其他歌曲。  如今几乎百分之百地解禁了过去所谓的“靡靡之音”,甚至所谓的“黄色歌曲”也成为了时髦的背景音乐,我们终于明白了过去所鄙夷所禁声的歌曲,竟然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流行歌曲的最好水平,我看电影《聂耳》一遍又一遍,其实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听《桃花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