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香港书展年度作家:西西香港的说梦人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小学在上海度过。1950年随父母定居香港。
  为什么叫西西?她如是说:“如果把两个‘西’字放在一起,就变成电影菲林的两格,成为简单的动画,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在地面上玩跳飞机,从第一个格子跳到第二个格子,跳跳,跳跳,跳格子。”西西,是在地上跳格子;西西写文章,就是她在纸上跳格子。
  在协恩中学念初中时,西西已开始投稿报刊、杂志。最早的作品发表于1950年代的《人人文学》。西西写作的体裁很广泛:诗、小说、散文、童话、翻译;还写过电影剧本,又以清新鲜活的笔调写作影话影评。她是香港制作实验电影的元老之一。
  西西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曾一边教小学,一边在报章杂志写专栏,在格子上“跳”出多部风格多变的作品,擅于在缜密的文字布局中探索人生悲欢。如长篇小说《我城》,故事从小人物阿果的一颗童心看社会百态。人口问题、污染、水荒、难民潮、请愿、打劫,都是七八十年代香港的写照。在她笔下,《我城》的人纵然面对困难,仍活得自在。《浮城志异》那个悬浮半空不升不降的城市,便隐喻香港在中英谈判过程中尴尬的历史处境,让经历这一代的香港人有所共鸣。
  西西以童稚的言语将社会阴暗面漫画化,展现荒谬之处,创出一种新鲜的实验风格,皆因“读书要快乐,不是要苦口苦面”。有人形容,糅合小说和童话式写作是西西独创的“顽童体”,西西自己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王安忆这样评价西西:“她似乎有一种奇异能力,不让自己蹈入香港的现实,而是让香港谦恭地伫立在她的视野里,任她看、想,然后写。”王安忆说,西西替香港做梦,给这个地方添上魅影。
  1989年9月,西西曾因癌病入院,手术后康复,虽仍受各种疾病困扰,却无损创意,一直创作不辍,先后出版了《哀悼乳房》、《飞毡》、《故事里的故事》等书。近年则因手术的后遗症,致右手日渐失灵,乃毅然改用左手写作,并通过砌微型屋、缝制布偶和毛熊,当作为右手做物理治疗。2008年完成了长篇《我的乔治亚》、游记集《看房子》,前者从她喜欢的微型屋出发,回溯香港和英国纠结交缠的历史,可说是《我城》的前传,并且寄寓了她对将来的思考。书中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必须维护。
  2009年出版的《缝熊志》,不再是洋洋万字的小说,而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奇书”,主角正是她亲手缝制穿汉服的泰迪熊!它们或是历史人物,或是水浒英雄,图片旁的解说贯彻西西风趣知性的风格,是文学的另一种延续:“有些中国人都不认识《水浒传》,很可惜,不如我做公仔,或者他们觉得有趣,会去看那部书。”
  2011年7月,她的新书《猿猴志》,以猿猴为主题,讨论中外文学艺术里的猿猴形象和书写,人和猿猴的关系等等,主题环绕猿猴,却无不与人类相涉,珍重其他生灵,正是关心人类自己。
  综观西西四十多年来的文学历程,观人审视,难得一直保持赤子之心;而最瞩目的是那种源源不绝的创意,往往点铁成金。她的小说,不论长篇短制,形式千变万化,一篇一貌,缜密细致,又呼应社会现实,紧贴时局变迁。就如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教授说:“香港原不以文学知名,但因为西西,文学足以成为香港的骄傲。”
  
  西西作品一览
  1966年《东城故事》(中篇小说)
  1979年《我城》(长篇小说)
  1982年《哨鹿》(长篇小说)
  1982年《石磬》(诗集)
  1982年《交河》(小说散文合集)
  1982年《春望》(短篇小说集)
  1984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短篇小说)
  1986年《胡子有脸》(短篇小说集)
  1986年《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阅读笔记)
  1986年《浮城志异》(短篇小说)
  1988年《手卷》(短篇小说集)
  1990年《花木栏》(散文集)
  1990年《美丽大厦》(长篇小说)
  1990年《母鱼》(短篇小说集)
  1991年《剪贴册》(散文集)
  1991年《耳目书》(散文集)
  1991年《象是笨蛋》(中篇小说集)
  1991年《候鸟》(长篇小说)
  1992年《西西卷》(合集)
  1992年《哀悼乳房》(长篇小说)
  1994年《画/话本》(散文集)
  1995年《传声筒》(阅读笔记)
  1995年《时间的话题:对话集》(与何富仁合著,访谈录)
  1996年《飞毡》(长篇小说)
  1996年《家族日志》(短篇小说集)
  1998年《故事里的故事》(短篇小说集)
  2000年《西西诗集》(诗集)
  2001年《旋转木马》(散文集)
  2001年《拼图游戏》(散文集)
  2006年《白发阿娥及其他》(短篇小说集)
  2008年《看房子:西西的奇趣建筑之旅》(散文集)
  2008年《我的乔治亚》(长篇小说)
  2009年《缝熊志》(散文及照片)
  2011年《猿猴志》(散文及照片)
其他文献
1981年,刘黎儿去往日本,作为《中国时报》的特派员。一晃三十年,她在日本安家、生儿育女,在日本的时间甚至已经超过她在台湾的时间。日本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对于日本,刘黎儿是迷恋的。日本文化展现的人文气息,细腻且优雅,日本社会的万种风情,也让她虽然久居日本多年,却仍然保持异乡人的身份去观察。  刘黎儿先是给香港《90年代》杂志写了近十年的专栏,随后开始为《苹果日报》、《今周刊》、《La Vie》、《
期刊
一个夏日的向晚时分,彳亍在南京西路,撇开车流人行,闪身转入一座静谧的建筑群。暮光在两侧建筑之间渐次隐退,夜色上来,显露这座城市久违的旧时面貌。  静安别墅,这座上海如今最大的新式里弄建筑群。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于右任便寓居于此,研究编辑了《两陋木筒汇编》、《标准草书》等著作,蔡元培、孔祥熙、郑小秋等名人雅士也都曾在此间居住,李安的《色,戒》也不动声色地招摇着它的记忆和风采。清水红砖砌起的外墙
期刊
2011年10月8日,“百家讲坛”迎来了新一轮中长篇明史类讲座《万历兴亡录》,主讲人是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方志远教授。媒体曾给他很多头衔,如“江西历史第一人”、“顶级明史专家”、“江西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学者”,还有人称他为“异端老师”,对此,他表示所谓第一、所谓顶级,从来没有听说过,即使有,也是媒体朋友的期待和鼓励,自己根本不配,何况“文无第一”,
期刊
因为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短暂、刻板,甚至武断。  香港是“东方好莱坞”,是“美食和购物天堂”,是“文化沙漠”。——这是传媒发达、消费主义的香港,在一般人眼中的形象。若谈及香港文学,心中所浮现的也许就只是那固定的某几个名字。  事实上,当然不只如此。香港文学同样有其发展脉络,有传也有承。  2011年香港书展邀请西西担任年度作家,表扬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香港文坛的成就和贡献。大会同时设专区展示
期刊
台湾文学馆第二期常设展“台湾文学的内在世界”暨“台南文学特展”10月22日开幕。  这项为期五年的展览(常设展期至2016年8月7日,台南文学特展至2012年4月22日),以“复合式主题常设展”呈现,三大展区主题“山海的召唤”、“族群的对话”、“文学的荣景”,另外搭配以在地精神出发的“台南文学特展”,除了展出作家珍贵手稿、作品投影,还有文学剧场,将平面文学结合声光效果,呈现文学多元面貌。  常设展
期刊
读文学,读历史,读戏剧;做演员,做导演,做作家,做编剧,做舞剧的编剧,做新闻记者,做策展人……“百变女王”陈玉慧的人生宽度,比别人要多好几倍。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又有着怎样的帮助?     书香:所有不同的尝试、跳跃和转变,是机会来找您,还是您去找机会?  陈玉慧:都有。我以前很渴望做演员,不但去读演员学院,还去剧团做巡回演出。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比起演员来,我更适合当导演和编剧;于是
期刊
当前报刊体制改革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报刊体制改革中有四个难点:(1)时政类报刊和非时政类报刊的区分和认定;(2)资产问题;(3)一些困难报刊的转制成本问题;(4)人员问题。由于很多小报小刊没有固定编制,也没有稳定的人员,转制过程中,谁该享受政策,谁不享受政策,身份分不清楚。  柳斌杰认为,报刊体制改革正在“两路并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
期刊
10月16日,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落下帷幕,中国展团在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领域再创佳绩,两项合计2424项。据统计,中国展团版权输出项目2399项,贸易额共计258万美元;版权引进项目1437项,贸易额共计135万美元;合作出版项目25项,贸易额共计6万美元。  据中国展团负责人介绍,各参展单位锐意创新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以活动带动版贸,中国出版“走出去”正走向深入;更多的出版单位单独组团、独立设
期刊
台湾畅销作家九把刀和幾米日前分别推出新一代电子书,在阅读文字外,加入音乐、影像、互动体验等多媒体创作,九把刀导演、卖座近4亿新台币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所打造的电影创作电子书《再一次相遇》,自上架APP STORE首即冲上排行榜第一名位。  据了解,早期台湾电子书内容来源多为官方或图书馆出版品,属于“深”阅读内容,读者看电子书就是念书,这一两年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愈来愈多“
期刊
拿到《古典历程》这个套装的时候,并没有对其中的音乐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我对这10张CD里的曲子都很熟悉,其中绝大多数曲目都听过好几遍。  资深的古典乐迷总是纠结于版本。这里的版本都是最好的版本,即使不是最佳的,也是最佳之一。这些音乐大量选用了东德的乐团、指挥家和演奏家,如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以及柏林爱乐等,指挥包括苏特纳、马苏尔、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