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舞是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的一个彝族村落腊湾的原生态舞种。它在当地的火把节、左脚舞文化节、日常生活中作为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重要手段,把礼仪、伦理道德、习俗、农耕和生产等内容结合起来,被称为“人类古老舞蹈的活化石”。这里的群众用跳动的舞步,身体的舞动,编织着腊湾老人舞的文化记忆密码和潜在的符码表述系统。本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解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特征,以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追求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文化记忆;老人舞;腊湾
中图分类号: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4-0049-05
腊湾是云南省楚雄州“左脚舞的故乡”牟定县的一个彝族村落,彝语的意思是有月亮倒影的地方。这里的老人们,只要笛子和弦子响起,就会跑出家门聚在一起跳起老人舞。腊湾彝族个个能歌善舞,“从早跳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可以没有食,不可没有舞”“能走路就会跳舞”“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等,道出了腊湾彝族舞蹈活动的生活意义。彝族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与其他民族不断融合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健身文化。通过舞蹈普查工作得知,仅在云南省境内彝族民间舞蹈共173个舞种,1900种跳法(套路)。腊湾彝族老人舞,又称“玛咕舞”,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楚雄彝族火把节、牟定左脚舞文化节(三月会)、腊湾村寨的婚丧习俗中,都可以看到男女老少,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老人舞。在人类学范畴上,腊湾是典型的文化族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腊湾老人舞中包涵着丰富深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着其潜在的符码表述系统。腊湾老人舞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着彝家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经济生活、行为特征、生存背景、存在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一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腊湾老人舞的挖掘、整理,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运用记忆理论系统地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这不仅对腊湾老人舞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还通过对腊湾老人舞的“地方性知识”的深度描写,为其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拓宽了思路。
1腊湾老人舞的历史渊源
1997年,德国的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文化学等研究领域相继引入此概念。它与社会、历史范畴相联系,涵盖了通过社会交往传承的记忆、对物品的记忆、模仿式记忆等,提醒着人们正确地去面对和回想这些意义,从而将文化层面上的意义继续传承下去。腊湾老人舞是从哪个年代传下来的,史上没有记载,村上也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传说早在洪武年间,老人舞就在这里就盛行。腊湾老人舞是彝族舞蹈大家庭的一份子,它与彝族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能沿着彝族舞蹈发展的脉络来探寻腊湾老人舞的历史渊源。人们利用舞蹈来健身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上古人为了活动身体的关节,驱除体内的风湿,便利用舞蹈来作为强身健体、保健医疗的手段。据《路史·阴康氏》载:“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青海马家窑出土的距今5000—4000年的彩陶盆上描绘的手拉手的连臂圆圈舞让人们目睹了彝族先民们跳舞的倩影,这种连臂环状舞蹈与如今彝族的打歌十分的相似。《西南彝志》中记述了彝族先民“巧舞者手执小铃舞”用歌舞祭祖的习俗。从楚雄万家坝、南涧、弥渡等县出土的早期型铜鼓、编钟等古乐器中可以看出,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先民及周围其他民族在当时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音乐舞蹈活动。两汉时期,歌舞活动更加繁荣。从祥云大波那和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大批青铜乐舞俑、铜葫芦笙、编钟,都较好地反映出战国至两汉时期民族乐舞兴旺鼎盛的局面。类似铜鼓舞、葫芦笙舞、羽舞、干戚舞、铃舞、徒手舞、踏歌等至今还可以在广大彝区寻到它们的遗踪。三国至唐初时期,彝族舞蹈非常流行。唐代樊绰的《蛮书》中有“一个人吹芦笙为引首,男女牵手,周旋跳舞”之句。昭通霍承嗣墓壁画中穿着类如彝族诺苏支系服装的两排人,动作形似踏歌。公元8-10世纪的南诏时期宫廷乐舞和民间歌舞再度辉煌,南诏宫廷乐舞《南诏奉圣乐》是彝族大型歌舞的发展标志。元明清时的当地文人与内地流官、宦官在滇区亲眼目睹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彝族歌舞。例如,《滇志》中记;“有罗罗者,……踏歌为乐,男吹芦笙,女衣缉衣,跳舞而歌]……。”此外,清人桂馥在《滇游续笔》中记载了西南地区连臂踏歌的舞蹈形式:“夷俗男女相会,一人吹笛,一人吹笙,数十人环绕踏地而歌,谓之踏歌。”进入近代后,种类繁多的彝族舞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腊湾老人舞以其独特的魅力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楚雄腊湾的彝族,根据彝文典籍记载,是商代盘庚迁殷前后的希慕遮开始传代的,其中第32代笃慕六祖分支中的“武”“乍”两个支系因为矛盾激化,械斗时有发生,最终“乍”支获胜,取得留居金沙江一带的权利,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今天楚雄境内的彝族。清中叶,楚雄州境的彝族土司制度土崩瓦解,腊湾人民从“乍”支中分裂出来,沿着金沙江溯江而上到达龙川江上游的紫甸河源头,依靠寨子山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与化佛山的天然屏障,世代定居下来,从事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腊湾老人舞的卡若卡买若中就有词唱到黑井人、四川人等都是彝家人,唱出了他们祖先迁徙的历史。在长期的民族活动中,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交融发展,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腊湾老人舞逐步形成。传说早在洪武年间,这种舞蹈就盛行着,渐趋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2腊湾老人舞的演示方式
文化记忆的传承从媒介上来说需要有一套自己固定的符号系统或者演示方式。腊湾老人舞独特的步法、道具和曲调承载着彝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文化记忆。纵观彝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彝族久经战乱、饱受苦难,居无定所,栖息于自然虎狼出没的深山老林,拼搏于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禽兽之间。腊湾老人舞的步法与曲调正是反映了彝家人的生活经历。跳老人舞时,男人包包头、身穿羊皮褂,女子包包头、身着花衣裳、绣花鞋。伴奏的乐器是曲调悠扬而有力的三胡。智慧的腊湾人用纳鞋底的线做成三胡的三根弦线,蕴含着彝族人民生活的坎坷、苦难和辛酸。弦筒处则是用羊皮绷成一个小鼓,独特的弦线与独特的鼓面弹出的音色浓重而古老,音质低沉而古朴,让人听之有感凄凉与惨淡,让人置身于彝族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远古场景之中。整套老人舞分“找咕”“罗咕”“玛咕”(即二十四跺脚)3段。“玛咕”,即二十四跺脚,是舞蹈的主干部分,二十四跺脚分为二十四套动作,分别代表农历中的二十四个节令。 3腊湾老人舞的文化基因与生存图示
3.1腊湾老人舞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是指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主要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人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阿斯曼指出,“凝聚性结构”存在于每个文化体系中,其包含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腊湾老人舞是文化的一种直观载体,更多地表现为“民族特性”,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深切的文化记忆,展现着当地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场景。人们在节日上跳,在逢喜事时跳,表达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与价值体系。流行在腊湾的舞种不止腊湾老人舞一种,但凡人们在跳舞欢庆时,一直遵循着先跳老人舞再跳其它的舞种规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思地警戒子子孙孙们要牢记往日艰辛的历史,铭记祖先的故土和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折磨和苦难;其次教育后辈要懂礼貌知礼节,遵规矩循信条,恪伦理守纲常,尊神敬祖,孝敬长辈;和着浑厚低沉的三胡音乐,迈着矫健有力的舞步,让人感同身受着彝族先民昔日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苦难史;另外,腊湾老人舞二十四跺脚也提醒彝家人必须遵循二十四个节令,才能把握耕种和收获的时间,过上安定的生活。
3.2腊湾老人舞的生存图示
生存图式在本文指的是腊湾老人舞这个主体如何生存、为何生存、何为生存的基本生存问题。腊湾是典型的人类学范畴上的文化族群,腊湾老人舞不仅是一组群像的记载,也透着深邃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真谛。在腊湾民众生活进程中,老人舞通过形式的外化、典礼仪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内容而体现,体现的形式有时是直观的、可视的,恰如一种客观的表演;有时则是通过一象征性的内涵来间接地体现出来,展现和揭示的是人类的行为。腊湾老人舞的存在,使参与者共同感受、分享、身临其境的文化熏陶,延续至今,已经成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只要一听到弦子与笛子吹起,人们就会跑出来跳舞。老人舞还是一个典型的尊老敬老的舞蹈,有着至高无上的礼仪。当地的彝民认为,老人舞具有民族群体、民族自我意识的聚合与认同的作用,会不会跳老人舞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腊湾人的一个重要标识。腊湾老人舞以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屹立在中华民族之中,以极强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彝家人的心上。它陶冶了彝家人的思想情操,丰富了彝家人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彝家人的生活情趣,培养了彝家人的高尚美德,树立了彝家人的崇高理想,振奋了彝家人的民族精神,弘扬了彝家人的体育文化,提高了彝家人的民族威望,为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增色添辉。
4腊湾老人舞的文化传承
文化内涵的扩张情境制度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纽带。要想实现文化的记忆功能,必须具备:集团成员的到场和亲自参与。在无文字社会,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场合下,仪式保证了信息的重新收录,保证了文化的传承纽带,实现了文化内涵的扩张情境制度化。传统意义上,腊湾老人舞的文化传承场主要有节日传承场和婚庆传承场。结婚这天,主人家的院子中央要立一棵抹满香油的松杆,俗称“油杆”,杆顶挂上一块肉。松杆前摆一香案,供奉“桃花仙女、周公圣人”的神灵牌位。婚礼开始,村里的“梅葛匠”演唱婚礼梅葛,舅舅先爬“油杆”去取杆顶上的肉。这个礼节以表对娘家舅舅的尊敬,体现着彝族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残余。由于油杆涂满了油,油滑异常,爬到杆顶上取肉绝非易事。爬杆取肉表示对勇者的佩服和对神灵的敬仰。婚礼中,老人舞是重头戏。它的重要作用,那就是祈神驱鬼。香案香案上供奉的“桃花仙女、周公圣人”,彝族相传是一对情死冤鬼。结婚仪式前,跳老人舞就是祈求桃花仙女和周公圣人在沿途不要纠缠新人,让新人圆满结婚,甜甜美美过幸福日子。同时也祈祷新人的爱情像两神一样,忠贞不渝,誓死不屈。反映着彝族对神即畏惧又崇敬的两重心理。
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的腊湾条件艰苦,生活贫困。但是一家有事百家帮,遇到婚庆喜事,前来道喜的人往往络绎不绝,主人无法计算出客人的准确数字,客人们食宿的问题是个大难题。智慧的腊湾人就在院子的中心烧起红彤彤的柴火,人们围着它尽情地跳起老人舞,唱起祝福的歌谣,通宵达旦。累了就躺在青松叶铺成的地上休息,饿了就吃点夜宵。透视出彝家人是一个健康向上、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的民族。彝族的农业生产早期是游牧,然后过渡到游耕、定居,在此基础上进行旱作和稻作。老人舞中的二十四个节令,也相继融合了这种生产方式下的诸多农事动作,使之成为一个多元素的文化混合体。它不仅供人们娱乐和应用,还将将生产生活姿态与做人的道理和穿插其中,体现了彝家人善于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
腊湾的彝族自称“罗罗颇”。“罗罗”即“虎族”或“虎人”,象征着强悍和力量。这里流传着的老人舞和“梅葛”是腊湾彝族的“根谱”。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腊湾“罗罗”,最好的办法就是检验一下这个人是不是会跳老人舞,蕴含着的民族认同感。老人舞分“找咕”“罗咕”“玛咕”3个阶段。只有会跳老人舞,才是虎的后代,才有资格做一个正宗的彝家人。腊湾老人舞是融合了祭祀、狩猎和喜庆等多种实体元素的动态表演艺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腊湾先民在迁徙、生存、生产中创造了老人舞这种艺术实体,使本来平淡的生活变成了一种美妙的艺术,承载着彝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状况。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腊湾老人舞就流传于本地,原有的艺术形态至今仍然保持良好,它的传承途径和自身的动作特点使其很难创新和更改,保持着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亮点。
5腊湾老人舞的文化记忆与生命力
只要任何一种文化的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它就可以继续存活和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广大村落都在历经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区域文化的连续性常常被忽略,文化记忆遗产的存量、内涵方面正在减少和降低,威胁传统村落文化的留存与生命力。老人舞是腊湾彝族生活和思想的直观反映,悲伤的音乐和古朴的舞姿记录着他们历史的痕迹,其内容和形式多少年来基本保持着其原有的样式。如今,其传承日渐式微。主要表现在:便利的交通、流通的信息、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等时代气息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使得老人舞存留的文化土壤发生了质变;腊湾地区精通老人舞的传承者相继去世,老人舞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特别是当地一些有威望的民间老艺人如李文学、起万福等的去世,使人扼腕痛惜。李文学老人精通“梅葛”,他唱的“梅葛”至真至纯,将彝族的历史表达得淋漓尽致。起万福老人精通老人舞。他不仅是个领舞者,他还会拉三弦琴,还从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很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动作并编排成套,有26套步伐之多。这些老人精湛的技艺已经成为往日的回忆;现代婚宴取代传统婚俗,现代贸易集市代替节日上的传统祭祖、农业祭祀、庆贺等导致老人舞文化传承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庆幸的是,腊湾老人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使之赋予了厚厚的政治色彩,但这种政治意图厚重的老人舞,不可避免地要失去某些传统的文化因子。所以,对腊湾老人舞传统文化记忆的保护,已刻不容缓。2003年楚雄州对本州的文化开始实施发展战略纲要,并规划彝山文化长廊;2004年云南省对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制定了保护条例;2005年老人舞进驻“腊湾民族小学”;2006年首批“彝族老人舞培训班”开办,并组建“腊湾老人舞表演队”;为多方争取资金,还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抢救性的文化救助行动,为老人舞奠定了政策保护和坚实的法制基础,使老人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6腊湾老人舞的健身价值与发展启示
腊湾老人舞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但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由于腊湾老人舞具有文化、娱乐与体育锻炼等多重属性,因而深受当地民众青睐。腊湾老人舞集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服饰展演于一体,动作优雅古朴,身体的动作幅度大,舞步与身体的协调性要求高,舞步前后移动大,节奏舒缓平和。基本舞步有直脚、合脚、赶脚、踮脚、跺脚、提脚、踏脚、摔脚等,身段动作有翻身、串花等。跳老人舞时一人、两人或者更多的人都可以跳,花样千姿百态,其乐无穷。通过跳老人舞,使全身各关节、韧带、肌肉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提高人体肌肉的柔韧性、协调性、关节的灵活性与动作的节奏感,还可以帮助练习者纠正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改善体质状况,增强心肺功能;雄浑的舞步与简洁的彝族三胡的伴奏,让舞者感受着祖先们坚强不屈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抗争,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因此,无论是亲自体验,或者是临场观看,人们都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是一项适应面广,开发价值大的全民健身项目。
7结语
腊湾是楚雄神奇的彝家宝地。千百年来,这里聪明勤劳的彝族同胞创造了灿烂的“老人舞”文化,在楚雄的火把节、左脚舞节、遍地城乡的广场舞中作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生活方式。他们用身体的律动编织着一套独特的文化密码,体现着他们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民族的朴实、热情的品质特征尽显其中,闪烁着他们的智慧和文明之光,使得老人舞在发展过程中无不铭刻着文化记忆的烙印,成为文化历程中一种具有见证意义的活化石,是彝族儿女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对老人舞文化记忆的研究,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生态度的探索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村落民俗体育也随着村落日趋消失的步伐而日渐式微,对老人舞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记忆的研究显得颇为紧迫。
关键词:文化记忆;老人舞;腊湾
中图分类号: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4-0049-05
腊湾是云南省楚雄州“左脚舞的故乡”牟定县的一个彝族村落,彝语的意思是有月亮倒影的地方。这里的老人们,只要笛子和弦子响起,就会跑出家门聚在一起跳起老人舞。腊湾彝族个个能歌善舞,“从早跳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可以没有食,不可没有舞”“能走路就会跳舞”“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等,道出了腊湾彝族舞蹈活动的生活意义。彝族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与其他民族不断融合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健身文化。通过舞蹈普查工作得知,仅在云南省境内彝族民间舞蹈共173个舞种,1900种跳法(套路)。腊湾彝族老人舞,又称“玛咕舞”,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楚雄彝族火把节、牟定左脚舞文化节(三月会)、腊湾村寨的婚丧习俗中,都可以看到男女老少,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老人舞。在人类学范畴上,腊湾是典型的文化族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腊湾老人舞中包涵着丰富深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着其潜在的符码表述系统。腊湾老人舞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着彝家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经济生活、行为特征、生存背景、存在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一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腊湾老人舞的挖掘、整理,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运用记忆理论系统地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这不仅对腊湾老人舞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还通过对腊湾老人舞的“地方性知识”的深度描写,为其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拓宽了思路。
1腊湾老人舞的历史渊源
1997年,德国的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文化学等研究领域相继引入此概念。它与社会、历史范畴相联系,涵盖了通过社会交往传承的记忆、对物品的记忆、模仿式记忆等,提醒着人们正确地去面对和回想这些意义,从而将文化层面上的意义继续传承下去。腊湾老人舞是从哪个年代传下来的,史上没有记载,村上也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传说早在洪武年间,老人舞就在这里就盛行。腊湾老人舞是彝族舞蹈大家庭的一份子,它与彝族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能沿着彝族舞蹈发展的脉络来探寻腊湾老人舞的历史渊源。人们利用舞蹈来健身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上古人为了活动身体的关节,驱除体内的风湿,便利用舞蹈来作为强身健体、保健医疗的手段。据《路史·阴康氏》载:“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青海马家窑出土的距今5000—4000年的彩陶盆上描绘的手拉手的连臂圆圈舞让人们目睹了彝族先民们跳舞的倩影,这种连臂环状舞蹈与如今彝族的打歌十分的相似。《西南彝志》中记述了彝族先民“巧舞者手执小铃舞”用歌舞祭祖的习俗。从楚雄万家坝、南涧、弥渡等县出土的早期型铜鼓、编钟等古乐器中可以看出,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先民及周围其他民族在当时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音乐舞蹈活动。两汉时期,歌舞活动更加繁荣。从祥云大波那和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大批青铜乐舞俑、铜葫芦笙、编钟,都较好地反映出战国至两汉时期民族乐舞兴旺鼎盛的局面。类似铜鼓舞、葫芦笙舞、羽舞、干戚舞、铃舞、徒手舞、踏歌等至今还可以在广大彝区寻到它们的遗踪。三国至唐初时期,彝族舞蹈非常流行。唐代樊绰的《蛮书》中有“一个人吹芦笙为引首,男女牵手,周旋跳舞”之句。昭通霍承嗣墓壁画中穿着类如彝族诺苏支系服装的两排人,动作形似踏歌。公元8-10世纪的南诏时期宫廷乐舞和民间歌舞再度辉煌,南诏宫廷乐舞《南诏奉圣乐》是彝族大型歌舞的发展标志。元明清时的当地文人与内地流官、宦官在滇区亲眼目睹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彝族歌舞。例如,《滇志》中记;“有罗罗者,……踏歌为乐,男吹芦笙,女衣缉衣,跳舞而歌]……。”此外,清人桂馥在《滇游续笔》中记载了西南地区连臂踏歌的舞蹈形式:“夷俗男女相会,一人吹笛,一人吹笙,数十人环绕踏地而歌,谓之踏歌。”进入近代后,种类繁多的彝族舞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腊湾老人舞以其独特的魅力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楚雄腊湾的彝族,根据彝文典籍记载,是商代盘庚迁殷前后的希慕遮开始传代的,其中第32代笃慕六祖分支中的“武”“乍”两个支系因为矛盾激化,械斗时有发生,最终“乍”支获胜,取得留居金沙江一带的权利,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今天楚雄境内的彝族。清中叶,楚雄州境的彝族土司制度土崩瓦解,腊湾人民从“乍”支中分裂出来,沿着金沙江溯江而上到达龙川江上游的紫甸河源头,依靠寨子山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与化佛山的天然屏障,世代定居下来,从事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腊湾老人舞的卡若卡买若中就有词唱到黑井人、四川人等都是彝家人,唱出了他们祖先迁徙的历史。在长期的民族活动中,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交融发展,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腊湾老人舞逐步形成。传说早在洪武年间,这种舞蹈就盛行着,渐趋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2腊湾老人舞的演示方式
文化记忆的传承从媒介上来说需要有一套自己固定的符号系统或者演示方式。腊湾老人舞独特的步法、道具和曲调承载着彝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文化记忆。纵观彝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彝族久经战乱、饱受苦难,居无定所,栖息于自然虎狼出没的深山老林,拼搏于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禽兽之间。腊湾老人舞的步法与曲调正是反映了彝家人的生活经历。跳老人舞时,男人包包头、身穿羊皮褂,女子包包头、身着花衣裳、绣花鞋。伴奏的乐器是曲调悠扬而有力的三胡。智慧的腊湾人用纳鞋底的线做成三胡的三根弦线,蕴含着彝族人民生活的坎坷、苦难和辛酸。弦筒处则是用羊皮绷成一个小鼓,独特的弦线与独特的鼓面弹出的音色浓重而古老,音质低沉而古朴,让人听之有感凄凉与惨淡,让人置身于彝族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远古场景之中。整套老人舞分“找咕”“罗咕”“玛咕”(即二十四跺脚)3段。“玛咕”,即二十四跺脚,是舞蹈的主干部分,二十四跺脚分为二十四套动作,分别代表农历中的二十四个节令。 3腊湾老人舞的文化基因与生存图示
3.1腊湾老人舞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是指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主要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人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阿斯曼指出,“凝聚性结构”存在于每个文化体系中,其包含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腊湾老人舞是文化的一种直观载体,更多地表现为“民族特性”,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深切的文化记忆,展现着当地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场景。人们在节日上跳,在逢喜事时跳,表达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与价值体系。流行在腊湾的舞种不止腊湾老人舞一种,但凡人们在跳舞欢庆时,一直遵循着先跳老人舞再跳其它的舞种规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思地警戒子子孙孙们要牢记往日艰辛的历史,铭记祖先的故土和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折磨和苦难;其次教育后辈要懂礼貌知礼节,遵规矩循信条,恪伦理守纲常,尊神敬祖,孝敬长辈;和着浑厚低沉的三胡音乐,迈着矫健有力的舞步,让人感同身受着彝族先民昔日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苦难史;另外,腊湾老人舞二十四跺脚也提醒彝家人必须遵循二十四个节令,才能把握耕种和收获的时间,过上安定的生活。
3.2腊湾老人舞的生存图示
生存图式在本文指的是腊湾老人舞这个主体如何生存、为何生存、何为生存的基本生存问题。腊湾是典型的人类学范畴上的文化族群,腊湾老人舞不仅是一组群像的记载,也透着深邃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真谛。在腊湾民众生活进程中,老人舞通过形式的外化、典礼仪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内容而体现,体现的形式有时是直观的、可视的,恰如一种客观的表演;有时则是通过一象征性的内涵来间接地体现出来,展现和揭示的是人类的行为。腊湾老人舞的存在,使参与者共同感受、分享、身临其境的文化熏陶,延续至今,已经成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只要一听到弦子与笛子吹起,人们就会跑出来跳舞。老人舞还是一个典型的尊老敬老的舞蹈,有着至高无上的礼仪。当地的彝民认为,老人舞具有民族群体、民族自我意识的聚合与认同的作用,会不会跳老人舞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腊湾人的一个重要标识。腊湾老人舞以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屹立在中华民族之中,以极强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彝家人的心上。它陶冶了彝家人的思想情操,丰富了彝家人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彝家人的生活情趣,培养了彝家人的高尚美德,树立了彝家人的崇高理想,振奋了彝家人的民族精神,弘扬了彝家人的体育文化,提高了彝家人的民族威望,为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增色添辉。
4腊湾老人舞的文化传承
文化内涵的扩张情境制度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纽带。要想实现文化的记忆功能,必须具备:集团成员的到场和亲自参与。在无文字社会,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场合下,仪式保证了信息的重新收录,保证了文化的传承纽带,实现了文化内涵的扩张情境制度化。传统意义上,腊湾老人舞的文化传承场主要有节日传承场和婚庆传承场。结婚这天,主人家的院子中央要立一棵抹满香油的松杆,俗称“油杆”,杆顶挂上一块肉。松杆前摆一香案,供奉“桃花仙女、周公圣人”的神灵牌位。婚礼开始,村里的“梅葛匠”演唱婚礼梅葛,舅舅先爬“油杆”去取杆顶上的肉。这个礼节以表对娘家舅舅的尊敬,体现着彝族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残余。由于油杆涂满了油,油滑异常,爬到杆顶上取肉绝非易事。爬杆取肉表示对勇者的佩服和对神灵的敬仰。婚礼中,老人舞是重头戏。它的重要作用,那就是祈神驱鬼。香案香案上供奉的“桃花仙女、周公圣人”,彝族相传是一对情死冤鬼。结婚仪式前,跳老人舞就是祈求桃花仙女和周公圣人在沿途不要纠缠新人,让新人圆满结婚,甜甜美美过幸福日子。同时也祈祷新人的爱情像两神一样,忠贞不渝,誓死不屈。反映着彝族对神即畏惧又崇敬的两重心理。
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的腊湾条件艰苦,生活贫困。但是一家有事百家帮,遇到婚庆喜事,前来道喜的人往往络绎不绝,主人无法计算出客人的准确数字,客人们食宿的问题是个大难题。智慧的腊湾人就在院子的中心烧起红彤彤的柴火,人们围着它尽情地跳起老人舞,唱起祝福的歌谣,通宵达旦。累了就躺在青松叶铺成的地上休息,饿了就吃点夜宵。透视出彝家人是一个健康向上、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的民族。彝族的农业生产早期是游牧,然后过渡到游耕、定居,在此基础上进行旱作和稻作。老人舞中的二十四个节令,也相继融合了这种生产方式下的诸多农事动作,使之成为一个多元素的文化混合体。它不仅供人们娱乐和应用,还将将生产生活姿态与做人的道理和穿插其中,体现了彝家人善于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
腊湾的彝族自称“罗罗颇”。“罗罗”即“虎族”或“虎人”,象征着强悍和力量。这里流传着的老人舞和“梅葛”是腊湾彝族的“根谱”。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腊湾“罗罗”,最好的办法就是检验一下这个人是不是会跳老人舞,蕴含着的民族认同感。老人舞分“找咕”“罗咕”“玛咕”3个阶段。只有会跳老人舞,才是虎的后代,才有资格做一个正宗的彝家人。腊湾老人舞是融合了祭祀、狩猎和喜庆等多种实体元素的动态表演艺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腊湾先民在迁徙、生存、生产中创造了老人舞这种艺术实体,使本来平淡的生活变成了一种美妙的艺术,承载着彝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状况。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腊湾老人舞就流传于本地,原有的艺术形态至今仍然保持良好,它的传承途径和自身的动作特点使其很难创新和更改,保持着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亮点。
5腊湾老人舞的文化记忆与生命力
只要任何一种文化的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它就可以继续存活和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广大村落都在历经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区域文化的连续性常常被忽略,文化记忆遗产的存量、内涵方面正在减少和降低,威胁传统村落文化的留存与生命力。老人舞是腊湾彝族生活和思想的直观反映,悲伤的音乐和古朴的舞姿记录着他们历史的痕迹,其内容和形式多少年来基本保持着其原有的样式。如今,其传承日渐式微。主要表现在:便利的交通、流通的信息、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等时代气息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使得老人舞存留的文化土壤发生了质变;腊湾地区精通老人舞的传承者相继去世,老人舞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特别是当地一些有威望的民间老艺人如李文学、起万福等的去世,使人扼腕痛惜。李文学老人精通“梅葛”,他唱的“梅葛”至真至纯,将彝族的历史表达得淋漓尽致。起万福老人精通老人舞。他不仅是个领舞者,他还会拉三弦琴,还从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很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动作并编排成套,有26套步伐之多。这些老人精湛的技艺已经成为往日的回忆;现代婚宴取代传统婚俗,现代贸易集市代替节日上的传统祭祖、农业祭祀、庆贺等导致老人舞文化传承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庆幸的是,腊湾老人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使之赋予了厚厚的政治色彩,但这种政治意图厚重的老人舞,不可避免地要失去某些传统的文化因子。所以,对腊湾老人舞传统文化记忆的保护,已刻不容缓。2003年楚雄州对本州的文化开始实施发展战略纲要,并规划彝山文化长廊;2004年云南省对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制定了保护条例;2005年老人舞进驻“腊湾民族小学”;2006年首批“彝族老人舞培训班”开办,并组建“腊湾老人舞表演队”;为多方争取资金,还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抢救性的文化救助行动,为老人舞奠定了政策保护和坚实的法制基础,使老人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6腊湾老人舞的健身价值与发展启示
腊湾老人舞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但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由于腊湾老人舞具有文化、娱乐与体育锻炼等多重属性,因而深受当地民众青睐。腊湾老人舞集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服饰展演于一体,动作优雅古朴,身体的动作幅度大,舞步与身体的协调性要求高,舞步前后移动大,节奏舒缓平和。基本舞步有直脚、合脚、赶脚、踮脚、跺脚、提脚、踏脚、摔脚等,身段动作有翻身、串花等。跳老人舞时一人、两人或者更多的人都可以跳,花样千姿百态,其乐无穷。通过跳老人舞,使全身各关节、韧带、肌肉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提高人体肌肉的柔韧性、协调性、关节的灵活性与动作的节奏感,还可以帮助练习者纠正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改善体质状况,增强心肺功能;雄浑的舞步与简洁的彝族三胡的伴奏,让舞者感受着祖先们坚强不屈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抗争,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因此,无论是亲自体验,或者是临场观看,人们都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是一项适应面广,开发价值大的全民健身项目。
7结语
腊湾是楚雄神奇的彝家宝地。千百年来,这里聪明勤劳的彝族同胞创造了灿烂的“老人舞”文化,在楚雄的火把节、左脚舞节、遍地城乡的广场舞中作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生活方式。他们用身体的律动编织着一套独特的文化密码,体现着他们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民族的朴实、热情的品质特征尽显其中,闪烁着他们的智慧和文明之光,使得老人舞在发展过程中无不铭刻着文化记忆的烙印,成为文化历程中一种具有见证意义的活化石,是彝族儿女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对老人舞文化记忆的研究,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生态度的探索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村落民俗体育也随着村落日趋消失的步伐而日渐式微,对老人舞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记忆的研究显得颇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