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日文化;佛教;禅宗;庭院;园林艺术
1.中国禅宗的起源和特点
禅宗是由印度佛教发展而来的,但佛教的起源是印度。它传到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儒家思想合流,然后发展成了一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一一禅宗。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禅宗的起源确是在中国。禅宗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化了的佛学。
中国禅宗与道教的世界观,儒家思想的道德观有深远而广泛的联系。禅宗是对印度思想的一种中国式的发展,这里是以佛教为中心的印度思想。禅宗在唐代率先发展起来但在宋代才开始风行天下,虽然起源是印度佛教,但由于中国文化的脉络深厚,外来文化不易完全渗透的特点,中国人只是借用了佛教的外衣,去表达中国人独特的思想倾向和性格。禅宗成为脱离了印度本土佛教思想形式,具备了实践性和伦理性。
2.日本禅宗的来源
南宋时,中国的禅宗风行,吸引了许多日本僧人来中国学习。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中国僧人赴日传播禅学文化。禅文化开始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禅宗与中国传统士大夫园林的关系
中国禅宗的宗旨是一一寻求和思考人心性的本来面貌。它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意思就是人类生来就具有最原始的心性,而通过不断地探究,找寻到这种原本的面貌,就可成佛。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階层的所谓“失意读庄子”就是,在仕途官场失意之时,去读读庄子,以唤起对世俗的淡然从容从而不使其影响自己的心智。与之异曲同工的便是士大夫们的禅宗思想了,仕途失意之时转念去渴望出世归隐于山林之间,在与世隔绝的境界中探寻生命的本质,追求精神的清静闲适。
然而中国的文人是具有矛盾性的。唐代李商隐在《锦瑟》中的“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讲的就是仕途失意时退隐山林参禅悟道,而不幸国亡身死的故事。即使退隐山林,还要遥望帝都,中国文人的心理便是这样一种出世和入世之间矛盾的统一,其本质是无法彻底放弃功名与政途,大自然只是他们排解惆怅的一种工具。他们无法做到真正隐居生活,永远于尘世两相忘,于是便出现了被大家赞颂的“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样的“隐居”。士人阶层们开始在朝市修建模仿自然生态环境的园林,园中有建造假山,叠水,廊道石桥这样的景观,也不少竹林,松石这种象征气节的景观。士大夫阶级这样“自然”的园里之中,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既可实现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以修养心性的愿景,又可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满足社交的需要。
4.禅宗影响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园林的特点
在不大的空间内,士大夫们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营造出自然的效果,在园林和建筑中采用了各种手法组织和创造空间、强化空间的感观效果。其景观特点是,层次丰富,天人合一。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自然美上加以抽象和典型化,艺术化。形式多样,功能齐全。
5.禅宗影响下的日本园林
日本山水庭院最初秉承中国道家思想,大和时代的宫殿造后,园林设计开始贯穿佛教意味,平安时代形成了皇家贵族的寝殿造园林和佛教的净土宗园林,在镰仓时代创造出来了枯山水庭院。日本的庭院形式简洁,小巧,追求静态的美,讲究写意,有很多象征自然界的景观,体现了简朴清寂的审美观。而这种孤寂,也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
5.1枯山水
禅宗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造园。室町时代是日本庭院文化的黄金时代,而枯山水文化是日本庭院文化中备受瞩目的一大类别。影响枯山水文化的因素有: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国的禅宗思想文化,和日本本土原始神道教的影响。由此可见,日本园林具有宗教化的特点,这正是在禅宗的影响之下形成的,“枯山水园林”这种极致的抽象形式便是其一。
枯山水庭院的建造者是禅宗僧侣,利用写意,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适量树木,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又有假山水的别名。室町中期的银阁寺庭院中的向月台和银沙滩是典型的枯山水设计。坐禅石孤置于银阁寺的锦镜池中,代表了坐禅已达心明如镜禅宗思想。三尊石为佛教三尊的写意塑造,池与石的组合表现佛教崇高境界。银阁寺为禅宗精神的追求,极致地表现了枯淡寂静的禅趣。
5.2此外,茶亭也是日本庭院的重要类别。茶与禅宗文化关系密切,茶禅一味的说法也闻名于世,品茶是中国的士大夫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日本的饮茶风气起源于寺院,室町时代以后普及。室町时代后期的东山文化,崇尚枯寂之美,书斋兼茶室的小屋出现。而茶庭就是进入茶室前的一小段空间里的造景,利用景观暗示来表现和,清,寂,静的美学特征。从而使人进入一种最适合品茶的状态。
6.中日对比
日本禅宗园林受中日共同影响。中国是东方园林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创造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一一人文山水园。中国文化思想和造园工艺对日本园林产生巨大影响,催生日本的园林艺术的发展。日本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进行本土化。创造出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
现代景观设计中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探索发展,禅宗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文化传统底蕴深厚,带有本民族特征的景观设计风格,并且符合当今极简主义的潮流。
7.总论
日本的禅宗和庭院来源于中国却与中国园林有很大不同,原因是中日经济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最早是士大夫阶层创造出的,他们处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之中。而日本禅宗庭院最早由僧人们创造。说明了中日庭院艺术既有同根性又有差异。
1.中国禅宗的起源和特点
禅宗是由印度佛教发展而来的,但佛教的起源是印度。它传到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儒家思想合流,然后发展成了一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一一禅宗。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禅宗的起源确是在中国。禅宗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化了的佛学。
中国禅宗与道教的世界观,儒家思想的道德观有深远而广泛的联系。禅宗是对印度思想的一种中国式的发展,这里是以佛教为中心的印度思想。禅宗在唐代率先发展起来但在宋代才开始风行天下,虽然起源是印度佛教,但由于中国文化的脉络深厚,外来文化不易完全渗透的特点,中国人只是借用了佛教的外衣,去表达中国人独特的思想倾向和性格。禅宗成为脱离了印度本土佛教思想形式,具备了实践性和伦理性。
2.日本禅宗的来源
南宋时,中国的禅宗风行,吸引了许多日本僧人来中国学习。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中国僧人赴日传播禅学文化。禅文化开始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禅宗与中国传统士大夫园林的关系
中国禅宗的宗旨是一一寻求和思考人心性的本来面貌。它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意思就是人类生来就具有最原始的心性,而通过不断地探究,找寻到这种原本的面貌,就可成佛。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階层的所谓“失意读庄子”就是,在仕途官场失意之时,去读读庄子,以唤起对世俗的淡然从容从而不使其影响自己的心智。与之异曲同工的便是士大夫们的禅宗思想了,仕途失意之时转念去渴望出世归隐于山林之间,在与世隔绝的境界中探寻生命的本质,追求精神的清静闲适。
然而中国的文人是具有矛盾性的。唐代李商隐在《锦瑟》中的“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讲的就是仕途失意时退隐山林参禅悟道,而不幸国亡身死的故事。即使退隐山林,还要遥望帝都,中国文人的心理便是这样一种出世和入世之间矛盾的统一,其本质是无法彻底放弃功名与政途,大自然只是他们排解惆怅的一种工具。他们无法做到真正隐居生活,永远于尘世两相忘,于是便出现了被大家赞颂的“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样的“隐居”。士人阶层们开始在朝市修建模仿自然生态环境的园林,园中有建造假山,叠水,廊道石桥这样的景观,也不少竹林,松石这种象征气节的景观。士大夫阶级这样“自然”的园里之中,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既可实现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以修养心性的愿景,又可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满足社交的需要。
4.禅宗影响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园林的特点
在不大的空间内,士大夫们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营造出自然的效果,在园林和建筑中采用了各种手法组织和创造空间、强化空间的感观效果。其景观特点是,层次丰富,天人合一。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自然美上加以抽象和典型化,艺术化。形式多样,功能齐全。
5.禅宗影响下的日本园林
日本山水庭院最初秉承中国道家思想,大和时代的宫殿造后,园林设计开始贯穿佛教意味,平安时代形成了皇家贵族的寝殿造园林和佛教的净土宗园林,在镰仓时代创造出来了枯山水庭院。日本的庭院形式简洁,小巧,追求静态的美,讲究写意,有很多象征自然界的景观,体现了简朴清寂的审美观。而这种孤寂,也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
5.1枯山水
禅宗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造园。室町时代是日本庭院文化的黄金时代,而枯山水文化是日本庭院文化中备受瞩目的一大类别。影响枯山水文化的因素有: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国的禅宗思想文化,和日本本土原始神道教的影响。由此可见,日本园林具有宗教化的特点,这正是在禅宗的影响之下形成的,“枯山水园林”这种极致的抽象形式便是其一。
枯山水庭院的建造者是禅宗僧侣,利用写意,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适量树木,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又有假山水的别名。室町中期的银阁寺庭院中的向月台和银沙滩是典型的枯山水设计。坐禅石孤置于银阁寺的锦镜池中,代表了坐禅已达心明如镜禅宗思想。三尊石为佛教三尊的写意塑造,池与石的组合表现佛教崇高境界。银阁寺为禅宗精神的追求,极致地表现了枯淡寂静的禅趣。
5.2此外,茶亭也是日本庭院的重要类别。茶与禅宗文化关系密切,茶禅一味的说法也闻名于世,品茶是中国的士大夫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日本的饮茶风气起源于寺院,室町时代以后普及。室町时代后期的东山文化,崇尚枯寂之美,书斋兼茶室的小屋出现。而茶庭就是进入茶室前的一小段空间里的造景,利用景观暗示来表现和,清,寂,静的美学特征。从而使人进入一种最适合品茶的状态。
6.中日对比
日本禅宗园林受中日共同影响。中国是东方园林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创造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一一人文山水园。中国文化思想和造园工艺对日本园林产生巨大影响,催生日本的园林艺术的发展。日本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进行本土化。创造出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
现代景观设计中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探索发展,禅宗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文化传统底蕴深厚,带有本民族特征的景观设计风格,并且符合当今极简主义的潮流。
7.总论
日本的禅宗和庭院来源于中国却与中国园林有很大不同,原因是中日经济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最早是士大夫阶层创造出的,他们处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之中。而日本禅宗庭院最早由僧人们创造。说明了中日庭院艺术既有同根性又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