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小学生视力调查及近视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ranb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观察性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为问卷调查,完成每年1次数据收集,共随访3年。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年期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1%、25.6%、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5,P<0.001)。2年期间小学生等效球镜度(SE)逐年向负值方向增大,分别为0.25(-0.25,0.50)D、0.00(-0.50,0.25)D、-0.50(-1.75,0.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82,P<0.001)。近视每年新发病率为16.0%~22.7%,近视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P<0.001)。早产(P=0.014)、父母近视情况(P=0.029)、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0.024)、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P=0.006)、家长平时是否督促孩子保护眼睛(P=0.004)、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P=0.013)等变量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逐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早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学习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与家长督促孩子保护眼睛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收录情况,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角膜塑形镜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以近10年来(2007年1月至2018年11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角膜塑形镜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CiteSpace工具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核心作者信息,刊文期刊分布及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
期刊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屈光参数发育特点,分析其与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 20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并计算晶状体屈光力。按年龄分成3组,分别为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
目的:评估Catquest 9SF-CN量表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人群的反应度,并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确定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MCID)。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213例白内障术前患者进行Catquest 9SF-CN量表调查。术后1~3个月对来院复查的患者再次进行量表调查和7个选项的校标条目调查。分析量表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量表得分和视力的差异,
目的:探讨MicroRNA-96(miR-96)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RNA原位杂交检测人胚胎眼(20周)石蜡切片中RPE层miR-96的表达情况。将miR-96和随机序列寡核苷酸链[阴性对照(NC)]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眼RPE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S)、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能力。通过
蠕形螨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在眼部主要寄居于毛囊、睑板腺及皮脂腺,可引起异物感、眼痒、眼干等眼部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蠕形螨可引起多种眼部疾病,如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霰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翼状胬肉等,甚至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蠕形螨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师的关注。现对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眼科医师对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在武汉、长沙、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ICL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回访。收集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眼轴长度(AL)、视觉问卷等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评价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干眼症的疗效,并与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比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伴有干眼症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cGVHD-DE),随机分为他克莫司(TAC)组和玻璃酸钠(SH)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步诊断、发病时间,并记录发病前及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时患者的视力(VA)、眼表疾病指数(OS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