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沿海省份开始了产业升级的转变,有不少工厂往内陆迁移,企业对职业训练中心及职业教育机构产生了大量的依赖和需求,同时,职业教育机构也发现传统课程已不足以培养适应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人才。文章以台湾高雄市私立大荣高级中学为例,阐述对于民办职业学校发展的相关看法和认识,以做参考。
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省份,主要是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到20世纪90年代,尤其以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最为显著,海外华侨特别是香港商家、台湾厂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内陆农业省份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纷纷涌入沿海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多数工业所要求的生产技术层次并不高,所以职前训练一般都由企业来担任。地方政府则是确保工业区的规划以及公共设施,如水电及交通的建设,并限制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以免造成社会治安问题等。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流向城市,这虽给城市的开发贡献了力量,但也逐渐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产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提升,沿海省份逐渐呈现劳动力饱和的状况。此时,在政府的规划和鼓励之下,内陆省份仿效沿海省份的开发过程,对劳动力要求也逐渐提高。那些曾经在沿海省份工作的民工,在累积工作经验及技术后,成为开发内陆省份的抢手生力军。他们发现,在家乡工作,工资水平不低,如果拥有一定的技术及经验,甚至能得到更优厚的待遇;同时,在家乡工作也不需逢年过节投入拥挤的返乡人潮。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沿海省份的外来劳动力供应逐渐减少。在每年春节放假之后,沿海省份的不少厂商都要为返乡过节的内陆省份劳工是否能回来工作而烦恼,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人力,厂家不惜提供种种优惠政策,一为留住原有的熟练工作者,二为鼓励新的劳动力能由内陆到沿海来工作。
在劳动力供应逐渐不足的状况之下,一方面,厂商提出的优惠条件造成工资的上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原料及生产成本高涨,造成产品附加价值较低的企业及工厂无法在竞争中继续生存,不得不另求发展,迁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内陆省份,甚至到部分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无法适应竞争的厂商,只有停产关门。这是在产业升级过程当中“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现象。产业转型过程中,许多工厂或企业人去楼空,也造成在乡镇或城市中的附属行业受到影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当地的就业状况恶化,不但需要解决地方经济问题,更需要改善地方就业问题。一些受转型影响的城市,不得不大量培训失业劳动力,提升他们的技术层次,以使他们找到竞争力较强的工作。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向职训中心或专业学校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让它们担当并协助劳动力再就业的培训工作。这些给就业者及政府产生了莫大的压力,同时也给职业训练中心及职业学校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和私立学校发展概述
台湾轻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以加工出口为主的行业,当时消化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政府的积极规划推动下,港口城市设立了保税加工出口区,厂商在区内生产、进口任何机器及原料不需要交任何税金,成品出口还可得到政府的奖励及优惠贷款。当时,主要是日本、美国、香港的厂商在台湾各处设立工厂及企业,这解决了农村的不少经济问题、青年的就业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当时,这些企业也因此推动了加工出口的成长,使得台湾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大荣制钢公司为了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用企业捐献的非营利财团法人基金成立了大荣中学(http://www.dystcs.kh.edu.tw)。当时因劳动力密集的重工业缺乏大量技术人员,企业不得不自主培训所需的技术人员。大荣制钢公司创办人李天生先生,在观摩了日本、德国的学徒制后,于1964年设立了这所以工业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工业学校。同时,政府并没有提供任何资助,学校建设用地也要靠自己努力。按当时的规定,财团法人的不动产可以减免土地税,营利所得也不需要缴税,但董事会不得支取任何的薪资或分享盈余。当时,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盈利状况都相当不错,所以创校者抱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回馈心态,设立了这所职业学校。同时,因学生就业的机会相当不错,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又毫无保留,学校在招生方面相当成功;再加上学校有企业作背景,能够提供实习场地以及材料,所以,在学校发展的高峰时期,共计有4 800名学生。为了配合企业生产的需要,有不少民办学校设立日校及夜校两种形式,以配合工厂两班或三班制的轮班生产。上夜班的学生就在日校上课,上日班的学生就在夜校上课,既能工作又能受教育,做到自给自足,因此很受学生欢迎,办学的效果非常好。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加工出口行业已渐达饱和状态,不少行业为生存竞争必须提升技术层次,以便能够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为配合企业需求,学校于1975年引进了当时刚刚上市的 Wang 2200
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省份,主要是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到20世纪90年代,尤其以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最为显著,海外华侨特别是香港商家、台湾厂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内陆农业省份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纷纷涌入沿海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多数工业所要求的生产技术层次并不高,所以职前训练一般都由企业来担任。地方政府则是确保工业区的规划以及公共设施,如水电及交通的建设,并限制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以免造成社会治安问题等。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流向城市,这虽给城市的开发贡献了力量,但也逐渐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产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提升,沿海省份逐渐呈现劳动力饱和的状况。此时,在政府的规划和鼓励之下,内陆省份仿效沿海省份的开发过程,对劳动力要求也逐渐提高。那些曾经在沿海省份工作的民工,在累积工作经验及技术后,成为开发内陆省份的抢手生力军。他们发现,在家乡工作,工资水平不低,如果拥有一定的技术及经验,甚至能得到更优厚的待遇;同时,在家乡工作也不需逢年过节投入拥挤的返乡人潮。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沿海省份的外来劳动力供应逐渐减少。在每年春节放假之后,沿海省份的不少厂商都要为返乡过节的内陆省份劳工是否能回来工作而烦恼,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人力,厂家不惜提供种种优惠政策,一为留住原有的熟练工作者,二为鼓励新的劳动力能由内陆到沿海来工作。
在劳动力供应逐渐不足的状况之下,一方面,厂商提出的优惠条件造成工资的上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原料及生产成本高涨,造成产品附加价值较低的企业及工厂无法在竞争中继续生存,不得不另求发展,迁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内陆省份,甚至到部分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无法适应竞争的厂商,只有停产关门。这是在产业升级过程当中“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现象。产业转型过程中,许多工厂或企业人去楼空,也造成在乡镇或城市中的附属行业受到影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当地的就业状况恶化,不但需要解决地方经济问题,更需要改善地方就业问题。一些受转型影响的城市,不得不大量培训失业劳动力,提升他们的技术层次,以使他们找到竞争力较强的工作。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向职训中心或专业学校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让它们担当并协助劳动力再就业的培训工作。这些给就业者及政府产生了莫大的压力,同时也给职业训练中心及职业学校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和私立学校发展概述
台湾轻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以加工出口为主的行业,当时消化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政府的积极规划推动下,港口城市设立了保税加工出口区,厂商在区内生产、进口任何机器及原料不需要交任何税金,成品出口还可得到政府的奖励及优惠贷款。当时,主要是日本、美国、香港的厂商在台湾各处设立工厂及企业,这解决了农村的不少经济问题、青年的就业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当时,这些企业也因此推动了加工出口的成长,使得台湾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大荣制钢公司为了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用企业捐献的非营利财团法人基金成立了大荣中学(http://www.dystcs.kh.edu.tw)。当时因劳动力密集的重工业缺乏大量技术人员,企业不得不自主培训所需的技术人员。大荣制钢公司创办人李天生先生,在观摩了日本、德国的学徒制后,于1964年设立了这所以工业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工业学校。同时,政府并没有提供任何资助,学校建设用地也要靠自己努力。按当时的规定,财团法人的不动产可以减免土地税,营利所得也不需要缴税,但董事会不得支取任何的薪资或分享盈余。当时,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盈利状况都相当不错,所以创校者抱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回馈心态,设立了这所职业学校。同时,因学生就业的机会相当不错,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又毫无保留,学校在招生方面相当成功;再加上学校有企业作背景,能够提供实习场地以及材料,所以,在学校发展的高峰时期,共计有4 800名学生。为了配合企业生产的需要,有不少民办学校设立日校及夜校两种形式,以配合工厂两班或三班制的轮班生产。上夜班的学生就在日校上课,上日班的学生就在夜校上课,既能工作又能受教育,做到自给自足,因此很受学生欢迎,办学的效果非常好。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加工出口行业已渐达饱和状态,不少行业为生存竞争必须提升技术层次,以便能够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为配合企业需求,学校于1975年引进了当时刚刚上市的 Wang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