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现,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关注点,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中,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发展也表现出新的内涵。本文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从其在理论上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实践中教师角色的新转变和教师培养途径这几方面来分析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教师 专业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所表现的不同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教育也应具有多样性,要适应不同族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因其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特性,处于更为深化的态势。多元文化教育最初起源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一种反动,一开始便是一场运动而非一种理论。19世纪至20世纪,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三次世界范围的移民浪潮,使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冲突、交融,不可避免地引发社会的变革。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校不可回避地被这场运动推到风口浪尖,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和运动应时而生,并迅速被推进、扩展到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特殊群体。如何使弱势民族的文化不被主流文化所湮没,如何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持续发展的活力,以及不同文化的群体如何团结协作共同应对世界危机,这些都使多元文化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焦点。[1]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
  西方社会常以“马赛克”来比喻人类文化的千姿百态,中国社会则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描绘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欣欣向荣的一面。可见多元文化由来已久,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明确的教育思想被提出并受到广泛的认同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对于多元文化明确的定义至今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教育热点问题,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其定义。近年来人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逐步达成共识,依据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共有的认识及文化含义的分析,可作如下界定: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2]简而言之,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文化群体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共同平等的教育。
  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在于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促进民族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创新本族文化;理解与尊重异族文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机会。
  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无论多么美妙,教师都是实现这种理想的首要因素。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必须通过多元文化课程来达成,教师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在自身专业发展方面武装自己,迎接多元文化教育对自己的挑战。
  二、多元文化教育在理论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理念
  这一点主要指多元文化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充分理解及表现出来的专业信念。
  首先,多元文化教育反映了教育平等的理念。教育平等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它既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教育平等的含义涉及四个方面:人即目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差别性对待原则[3]。我们可以从上述的关于多元文化的含义和目标中很好地了解这一点,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追求全社会的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实施这一教育的教师要将这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实践来实现,就需要有面对学生时更为微观的专业理念,从而体现出一个多元文化教师应有的专业信念。比如说拥有这一专业理念的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除考虑主流文化外,也要考虑班级中非主流文化的需求。这种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选择性教育内容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差别性对待原则,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使非主流文化的学习者能自信地、有尊严地、从容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比如,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中的平等理念其实也反映出了其反偏见反歧视的理念,多元文化教师应该时刻有这样一种教育信念: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无论他们有何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或文化特征。
  其次,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理念。以往的教育在文化传承上倾向于从社会的需要出发选择“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而这种社会需要的文化反映的往往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就忽视了学习者自主选择文化的权利,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处理文化传承上显得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它提供了在社会各方面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它也没有阻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而是对学生充分地尊重,为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把学生看作有选择权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多元文化教育在给予学习者选择自由的同时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践行着对他人自由选择文化的尊重,实质是在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真正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教师才能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而为学生自身和他人的主体性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多元文化教师专业素养
   以下论述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对多元文化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分析。
  第一,在专业知识方面,多元文化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多元文化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是协助学生培养同情心等,共同致力于人文和民主的改革。而传统教师习得专业知识注重学科知识基础,集中关注标准化、规范化,忽视了文化是知识的基础。班克斯认为具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4]在多元文化知识当中,本土知识是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首先应掌握的 。教师要认识到本土知识的价值,认识到它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本土社会延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该比其他人更敏锐地感觉到本土知识的存在,更重视保存、保护和发展本土知识的价值,并且懂得如何去发掘和研究学校的本土知识。只有教师自己先掌握本土知识,通过主动了解本土社会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才能培养学生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使他们既能成为外来文化的吸收者,又能成为本土文化价值的继承与传扬者。只有多元文化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才能准确地判断学生的需求所在,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第二,如果说多元文化教育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教师的多元文化视野,使其树立了多元文化观念,那么多元文化教育的专业技能则奠定了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
  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知识之后,要将其与相应的教学技能结合,产生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学行为通过一定的策略与技巧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完成,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教师处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之中,在同一教室里可能有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面对这些来自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必然要运用多元文化的教学技能对他们进行教学。在技能方面,多元文化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双语转换技能、教学实验技能、与学生合作的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等。[5]
  教师运用多元文化教育技能,主要是为班级教学营造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环境,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不至于让学生因为种族、性别、语言或是学习能力的不同,而脱离群体,丧失平等学习的机会。这些技能可以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包含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包含学生母体文化的经验,使学生与学校日益紧密,提高学业成就。
  第三,在情感方面,指的是教师要有多元文化的态度。简言之就是教师要对不同文化持积极评价态度。对于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来说,不但要认同和接受社会主流文化,而且要尊重、理解众多不同的多元文化,因为尊重和承认多元文化是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一个不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教师将无法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而这一点与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知识密不可分,也一起影响着技能的有效运用。
  三、实践中对教师角色的新转变
  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两方面反映出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教师,才可能发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教育,有对学生的不同文化及各群体的文化与历史的丰富的知识,才能有对多元民族的正确态度。与强调主流文化、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教育不同,多元文化教育应重视各群体非主流文化的价值,以尊重和接纳代替偏见与排斥。相应的,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权威和真理传授者,还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上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教师角色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者
  关怀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在人与人相互交往时能转换成一种行为模式。关怀在教育环境中不一定是可见的,但它能指导学校和教学中的交往与组织。教师有责任去关怀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所有学生,应致力于创设一个体现社会公平的教育制度,将学生的学业、情感及社会需要置于教学的中心。[6]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应从关怀者出发,对不同民族社会来的学生有着毫无偏见的期望,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温暖,在教师给予期望时能孕育成功的最大可能,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也能成为一个会关怀他人的人,能更好地促进自身融入或者接受不同的文化社会。
  教师成为关怀者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心声,才能了解学生的状态,明晰了解学生所需要怎样的关怀,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教师应以一种倾听的心态来了解学生,通过个人故事的讲述、家访、电话、书信等方式关怀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怀。教师的关怀激发了学生,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充满自信。如果不基于倾听,那么教师与学生间的各方面差异会使教师在一些方面错误理解学生的意思,不能施行正确的关怀。因此,教师只有反省自己的关怀是否有偏向,才能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进行关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关怀才能达到最大的效应,才能让学生相信教师给予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怀实实在在地落实于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行为上,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给予的充分尊重。由此,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关怀并把蕴含其中的期望当做自己行动的动力。
  (二)对话者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当做垄断性文化,把学生文化当做是影响教学的负面的因素。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当是合作式的,在对话中分享不同的文化,在对话中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如此,教师作为对话者的角色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就显得很重要了。
  对话,不仅是指各方之间的言谈,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对话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为前提的,在对话中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我—它”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我—你”关系,前者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后者是一种“我们”的存在,“我们”是平等的,这种理念也与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平等理念一致。当然绝对的师生平等是过于理想化的,但以这种理念来改进教师的角色是必要的。首先教师就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学生的文化背景,给予学生参与到不同文化交往活动的机会,这与上述所说的倾听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只有“屈尊”去倾听才有对话的可能;其次教师要在对话中平衡生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有偏见的对话形式出现,不能在对话中反映出优差等级。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对话者,教师才能架起连接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环境的学生与自己的桥梁,才能使学生间充满和谐的音符。
  (三)创造者
  教师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学校与教室的文化环境也可能形成处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障碍。如果教师忽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或不知如何塑造多元文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则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会在“家庭—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文化断层中找不到平衡点,产生适应困难,所以教师要致力于创设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教师成为关怀者就能很好地创造一个关怀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不断寻找相关信息,将其自然地整合进教学氛围和课程中。只有教师是一个多元文化者,才能了解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理解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和文化价值观。
  四、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方式
  教师的上述素质和角色,相应的要求师资培训进行改革,如果继续如以前那样培养教师,他们的能力就会和以前一样,很有可能维持原来的状况,那些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不同的学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多元文化教师的培训改革离不开国家有力的政策,来使地方教育部门制定教师职业性的发展计划,从而为现有的教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事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素质做准备。这些计划虽然会呈现地方特色,但都会包含以下几点: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机会把理论付诸实践,专家的指导必须和地方教育组织的领导长期统一起来,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结合。[7]然而教师自身也要对自己进行更为具体的多方面的培训,首先,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认识到由文化差异决定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在这种强烈的意识下,教师要形成不同的教学技巧来适应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群体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这就要求教师训练自己在计划和组织教学,以及在控制课堂环境上的能力,既然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差异是由多样的文化背景造成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就要采用综合性的标准,避免个人的期望干扰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其次,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实习,增长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教学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与家庭社区合作,学会与学生家长打交道,使自己更熟悉学生家庭所处的文化环境,采用得当的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如果教师具有了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如果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来驾驭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如果教师以全新的角色为学生创设了完善的多元文化环境,多元文化教育工作就有了指导和平台,也必将有一个光辉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素华,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国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9,(7).
  [2]郑金州.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靳淑梅.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发展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
  [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章光洁.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7]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日前,三菱化学公司发言人表示,受国外竞争激烈,特别是台湾与中东业者具有低工本优势,使得三菱化工的国外销售日渐萎缩,因此公司决定将全面评估乙烯相关事业体的存废问题。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说教意味仍然较浓、回避现实矛盾和教材呈现形式单一三个方面谈了对当前新课程改革所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看法,并相应提出使教材和教师参考书相互配合、高度关注社会热点以及呈现形式要多样等建议,希望对新教材的完善和新课程教学的推进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新教材(人教版普高课标) 问题 建议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存在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人教版普
许多用于动态系统在线参数估计的递推辨识算法,同样可以用于离线数据拟合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重复递推辨识方法,并证明了此方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最近,美国珀利弗洛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废物处理技术,可以把废弃的橡胶和塑料制品转化成各种高聚物单体和溶剂。
李尔公司日前对外宣布其开发了一款命名为ECOTM的汽车面料,是由百分百可回收的塑料瓶和涤纶纱制成的,可减少垃圾量,并保护自然资源。
一、前言随着化学纤维应用的日益扩大,人们对其耐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对化学纤维阻燃性的研究非常迫切。涤纶纤维是化学纤维中最大的品种,故阻燃涤纶的研究更具有深远意
研究了在苯甲醇中丙烯酰胺 PET 切片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发现随反应时间延长,引发剂BPO 浓度增加,接枝率提高。在40~90℃范围内随反应温度提高接技率增加。随单体丙烯酰胺浓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即在教学中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实现学习过程与将来工作过程一体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