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 篇
大灰骡子拉着车不紧不慢地在坑洼不平的山道上颠簸。赶车的把式身子窝在前辕上,头几乎抵进裤裆里,一杆麻花鞭搂在胸前,几拃长的鞭梢子像冬天的柳树条,不远不近地在大牲口的头顶上晃悠。
车辕另一头的石队长已经瞌睡一小会了,他伸个懒腰,回头瞅瞅坐在箱板里的两个队员,东倒西歪地你碰我、我挤你地睡得正香,便冲赶车的把式大声问,小哥,这半天了,也没见你喊一声牲口,倒像是这头灰骡子自拉自唱,它这是要把我们往哪儿拉呀?那被叫小哥的车把式头稍微从裤裆抬起些,眼睛还是半眯不睁的,甭担心,老马识途。走大半天了,它肚子也空了,自然知道哪有吃喝往哪儿走啦!
石队打个激灵,忙问,这车是谁家的?车把式鼻子哼一哼,谁家的?肯定不是我家的。全桃花沟能拴得起这么好的车,也就是老孟一家。石队闻听,身子一栽,竟从车辕上跌下来。那灰骡子倒也精灵,没用车把式喊“吁——”,自个就停住了脚步,把嘴探向道边的荒草,打着响鼻啃了起来。
车把式吓出了一身冷汗,忙闸住车,双眼瞪得大大地看石队。石队稳住脚步,扫一眼车上两个被惊醒的同伴,又掉过眼神,盯住赶车的,你这是把我们往老孟家赶?车把式点头,没差,老东家派的车,出车时特意叮嘱要稳稳当当地将你们接到家,这会儿恐怕酒菜都预备妥了。石队摆摆手,用不容商量的口吻,不能去他家。赶车的犯难,嘬嘬牙花子,不去他家,全屯子也找不出第二家能招待得起你们的主,更何况上次来的那拨官爷就是吃住在孟家的。
车把式说的上次那拨,是县委派到桃花沟搞“土改”的工作队,搞了一溜十三招,群众也没发动起来,最后无功而返。这次他们二进宫,就是要完成上次的未竟事业。县委不仅重新派兵选将,县委书记还亲自找石队谈话,特意叮嘱他要汲取上回工作队的教训,务必划清阶级阵线。
石队望着车把式为难的脸,小哥,你贵姓?
我哪有贵,贱姓李。我们沟里大都姓李,是个穷姓。
那你这穷姓有多穷?车把式抹把脸,有些不好意思,不怕您笑话,在沟里不数一也能数二。
石队将屁股往车辕上一颠,对赶车的说,小哥,就去你家!
灰骡子极不情愿地被轰上了岔道,一步三回头地前往李家。比大灰骡子更不情愿的是赶车的小哥,这后半截的道,他的脸皱得比苦瓜还抽抽。
赶车的老婆是个半语子(半哑),冷不丁见当家的领几个穿官服的生人进家,猫在黑旮旯里不敢见人,嘴里还冲老公哇哇地喊着。小哥扯住她的手,连说带比划地忙活了半天,她似乎是弄明白了,嘴里咿咿呀呀地嚷着,里外跑着张罗起来。
哑巴女人屋里院内地划拉半天,手里一边一个攥着俩鸡蛋在丈夫面前,跟当家的比划着。没等丈夫开口说话,一直跟在哑巴女人屁股后跑来跑去的那个十多岁男孩突然哇一声嚎了起来,伸手就冲女人手里抢鸡蛋。赶车的小哥抬腿想踹这孩子,被石队一把给拽住了。小哥叹口气,抱住脑袋蹲在那里不说话。石队将小男孩拉到旁边,从小孩抽抽噎噎的嘴里了解到,这男孩叫小宝,是车把式的儿子,这俩鸡蛋是妈妈给他攒的,过几天是小宝的生日,要拿鸡蛋给他滚狗屎运。可今天工作队来了,家里实在找不出好吃的,妈就想把给小宝过生日的鸡蛋拿出来招待客。
参加革命前,石队也是个苦出身,看过穷的,但没看过这么穷的。他领孩子到女人面前,把俩鸡蛋要到手,交回小宝手上。又让队员小马从车上拎来一袋小米,倒小半袋在一个瓦罐里,端给扎煞着两只空手呆在那里的女人。大嫂,这点小米,麻烦嫂子煮了,至于下饭的菜,有啥算啥,实在不行,就整碗大酱,饭好了咱们一起吃。石队回头又对赶车的小哥说,你这位小哥还真没撒谎,是个实诚人。今个是进沟的第一顿饭,能在你家吃,也是我们的缘分。从明个起,你就领着我们吃派饭,除了你说的老孟家,挨家吃。你看中不?
小李哥点着头说中,可脸上的阴云还没放晴。石队就笑着补充,跟乡亲们说清楚,每顿饭我们按规定要交饭钱和粮票的,另外我们还带了一些粮食,如果还有咱家这种情况的,我们就交粮。
小李哥说我不是说这个。石队说,还有哪样?小李哥在石队三个身上瞅了一圈,叹口气,你说的是吃,我愁的是住!石队笑了,这有啥好愁的?刚才进沟时,我撒目了一圈,你说得没错,全屯子除孟财东哪家也没有住我们几个的闲房。可我看好了一个地儿,正想找你商量呢。小李哥说,我是这沟里长大的,咋就不知道除了孟家还有哪家能让你们住的?石队说,沟口的南坡上不是有座小庙吗?小李哥啊了一声,忙摆手,不中不中,那庙是住和尚的,怎能让你们官爷住!石队就笑,有啥不能的?我们不就是远来的和尚吗?这样吧,还得麻烦小哥你,如果这庙里有和尚,就帮我们言语一声,我们搭个伙,保准不坏了庙堂的清净,还可以交点房钱。小李哥说,交他个鬼,连个耗子都没有。家家都没粮吃,哪有闲钱供香火?早年有个和尚,还俗好多年了。
石队一拍大腿,这就好,都齐了!
小李哥一伸舌头,赶了半辈子车,往这屯子里接了多少拨的客,可不住孟家住破庙的官爷还是头一遭。
小李哥领着工作队挨家吃派饭,吃到半月头上,沟里人再见到小李哥,就开始喊他李主任了。就连平时从不拿正眼瞅他的孟老爷见着他,也鲜有地把脸上那嘟噜肉堆老高,扯出一丝笑来。
到沟里吃派饭的人家超过一半时,老孟家大院就挂上了“农协”的牌子,石队他们这才有机会将这大院里外好好逛了逛。小马咂舌,真他娘的没想到,这么穷的沟里还有这么排场的宅子!干脆将老孟家全撵去住牛棚,让沟里像小李哥这样最穷的人家搬来,也享受享受大地主的生活。
小李哥摇摇头,咱可住不惯这深宅大院,憋屈死了,莫不如你们工作队从庙里搬过来。石队没吭声,里里外外又走了一圈,对在场的贫协队员说,小庙的风水不错,我们也住不长,就甭费事来回倒腾了。至于这大院,他沉吟一下,孟家是沟里唯一的大户,这大院是他剥削我们穷苦人的铁证。据乡亲们反映,孟财东平素压迫穷人,没少干缺德事,但没人命,抗战时还给区小队捐过两杆老套筒。县委派我们来,就是要推翻孟财东这样压在穷人头上的大山,但我们也是讲政策的,所以我想……他看一眼小李哥,李主任,你看这样中不,让老孟家从正房搬出来,住进后院过去长工、伙计们住的地方。前宅大院除了“农协”办公事,空出的地儿还可以办识字班、开大会使用。我想,将来有条件了,开个小学校,让小宝这样的苦娃都能念书识字,再也不用拿俩鸡蛋滚狗屎运啦! 小李哥口里应着中、中,余下的几个也鸡叨米似的点头。
第五十一天,正好是工作队转了一圈,到小李哥家吃第二顿饭。吃完饭,时间还早,石队拉着小李哥满沟转悠。走着,石队就问,咱这沟叫桃花沟,可这沟沟岔岔也没见几棵桃树呀!小李哥说,听老辈人讲,过去的桃花沟可不是这德行,那是桃红柳绿,要不老孟家怎选这地界起宅子?石队说,过些日子工作队就该撤了。按理说,带领乡亲们掀翻了孟老财,成立了农民组织,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可看到乡亲们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心里总觉着这任务才完成了一半。小李哥宽慰他,别啥事都往头上揽,帮我们穷人出了头,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至于过日子,那是急不得的,这穷乡僻壤,好几辈也未见得有变化。
石队摇头说,咱要想改变穷面貌,掀翻老财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得在土地上下功夫。我琢磨过,咱这沟里存不住水,土底子薄,种点苞米、高粱、谷子啥的也打不了几粒粮,莫不如种果树。树好活,还能吸住水,包住土,将来成气候了还能拢住雨。小李哥惊讶,看不出石队一个公家人,还懂庄稼人的事!石队笑,不瞒你说,我过去就是一个农民,参加革命前就在我家的后山侍弄过果树。
小李哥说,可果儿不能当饭吃呀!石队说,果儿是不能当饭吃,但果儿可以卖钱换粮吃。石队接着说,明个你套上大灰骡子,把老孟家没收的浮财拉上些到城里卖了。这几天我就回趟老家,联系点树苗子,眼下正是种树的好季节。小李哥望着纵横交错的山沟沟问,那得种啥好?石队叨咕着,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咱屯叫桃花沟,当然以桃为主啦。那树三年就结果,桃花也好看!还可以套种点枣,这玩意适合山里,当年就见果,收益快。
石队刚和乡亲们把果树苗栽进土里,县里撤回工作队的令就下来了。还是小李哥,也就是现在的李主任,套上大灰骡子将石队他们送走的。小宝娘和屯里的乡亲们一直把工作队送到村口还想往前送。石队站车上给大伙行个礼,让大家别往前走了。他说,等倒出空儿来,一定回桃花沟,还吃百家饭,还住小庙,还要看漫沟的桃花开!
大伙嚷嚷着,说话一定要算数!小宝娘咿咿呀呀地就哭开了。
中 篇
山麓下,一群人嘴里哈着白气正伸头探脑地朝道上望。大卡车刚露头,李书记就一扬手,人群里马上响起了锣鼓声,还有一支唢呐,在参差不齐的锣鼓中格外刺耳。坐在驾驶楼里的杨队长急忙让车停下,冲李书记喊,老李,快打住,都什么年月了,还整景!
李书记手一摆,那锣鼓点就停了。只是那喇叭正吹得紧,不能一下停住,那音儿在天空又爬了个高,然后跌落下来,呜呜咽咽地像老太太喘着气。李书记麻溜地握住杨队的手,摇晃着,不是整景,是热烈欢迎!
李书记和杨队是在县里刚结束的学大寨工作会上认识的。这次大会开得热气腾腾,会议决定举全县之力,用一年时间将全县落后的公社、大队全部变成大寨式的先进单位,进而全县迈入大寨县。县委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派到落后公社、大队,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这不,刚过完年,杨队就带着队员们来到了桃花沟。
刚拐进屯子,就有一帮人向这边跑来。队员们寻思,这桃花沟够热情的,又一拨欢迎我们的!可细看,有点不对,确切地说是一群女人撵着一个男人朝这头跑来。被追的那个很是狼狈,鞋没了袜子也掉了,看到对面有人,掉转头往回跑,被后面追上来的刚好兜个正着。那人被搡倒在地上,你掐一把,她拽一下,像杀猪似的叫唤。
李书记叹口气,阴着脸走过去,小声和那些人说着什么。女人们就停住了手,朝这面瞅,一个大嫂冲地上躺着的那位又踹了两脚,猫腰从那人的裤腰里掏出几件花花绿绿的什么东西,领着女人们嘻嘻哈哈地走了。
李书记摇着头,和杨队几个说,羞死人了,都是些猫叫秧、狗闹春的事,刚进沟,就让你们碰上了……
杨队正在叠被褥,李书记和大队的赵会计就进了门,李书记同大伙道了早,对赵会计说,本想还是吃派饭,可这次上头有章程,不许麻烦老百姓。这样吧,你倒空到队部称一百斤高粱米,再去豆腐坊取十斤干豆腐,也算咱桃花沟全体贫下中农的心意。
杨队连连摆手。
李书记满脸通红,急赤白脸地说,你要是这样外道,今后我们就没法处了!
老郑在工作队里和杨队最近,心眼也活泛。见状,推了推杨队,杨队就没再吱声。老郑岔开话头,好几天了,我就一直想问,这院里小卖部、豆腐坊、小学校啥的都不缺,咋没看见卫生所在哪?我这胃不好,将来少不了麻烦那儿!
李书记一拍脑门,你看我这记性,早就想说,可一到嘴边就忘。沟口南坡上,那座小庙,是大队卫生所。有赤脚大夫在那儿,打个点滴,吃个药什么的,都中。
老郑说,小庙?那儿好像离屯子忒远,乡亲们有个病灾的也不方便哪!再说,一般的赤脚大夫都是女的,搁小庙里待着不害怕?
李书记打了个沉,想说什么,没言语。旁边的赵会计接过话,实不相瞒,这卫生所也是刚搬过去,以前也在这老孟家院子里。
那为啥要搬?赵会计刚想回答,旁边的李书记咳嗽一声。
杨队横了老郑一眼,还用问,那么聪明的人!怪不得这几天睡觉我老闻着有一股子来苏味,肯定是给我们工作队腾房了。李书记,这可不行。老郑说得在理,那小庙根本不适合做诊所。
李书记搓搓手,同志们大老远从城里来,帮咱学大寨。不吃咱,不喝咱的,连擦屁股纸都搁车里自己拉来,再让你们住荒山野庙去,那也太不像话啦!
杨队摆摆手,老李,心意我领了。但你们想过没,工作队一来,就把卫生所撵上山去了,桃花沟的乡亲会咋看咱?另外,老郑说得也对,那小庙就不适合做诊所。这事,咱就别争了!一会,你就安排几个人去小庙,简单地盘个炕,垒个炉灶啥的,尽快把卫生所搬回来!
李书记还想坚持,但瞅杨队不容置疑的脸,就没再吱声。
几天后,工作队搬进了小庙。
住到庙里的第一个夜晚,不知为什么,大家都睡不着觉,竟有些亢奋。队员小苑是队里的秀才,躺在被窝里感叹道,这下,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五个和尚了! 大马是队中的老大哥,平时就爱说笑,见大家都睡不着觉,就说给你们讲个五个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收了五名小和尚做徒弟。学了三年整,出徒的时候,老和尚想检验一下徒弟们的修行。他让每个徒弟脱掉裤子,在肚子上挂一面牛皮鼓。他幻化成一名美女,光着屁股在五个小和尚面前依次走过。只听得当、当、当、当四声鼓响,老和尚又化回原形。他对有鼓响的徒弟们说,你们几个六根不净,都不合格。说完,他径直走到唯一没有鼓响的徒弟面前说,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你们都要向他学习。其余几个徒弟都向那个小徒弟看去,一徒弟惊呼,师傅,他比我们更甚,他虽然没有鼓响,但却将鼓面刺穿了!
大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杨队骂道,这个大马,老不正经,别把几个孩子教坏了。睡觉,睡觉,明天还要起早呢!挨着小苑睡的老郑起身,秀才,把你电棒借我一下。我这两天有点着凉了,胃又不好受,得去卫生所拿点药。
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不用,你睡你的!
工作队要和大队班子一块碰学大寨的工作方案,大清早,队干部们就脚跟脚地来到小庙。杨队很重视,特意嘱咐小苑做好记录。
开场没说几句客套话,就由大队革委包主任汇报桃花沟学大寨的工作计划,重点讲明年的春耕生产安排。包主任讲完,杨队瞅李书记,那眼神是问还有啥补充的。李书记摇头,说请杨队长和工作队多提意见。杨队没马上说话,他左手捏过一条白纸,右手从李书记的烟荷包里抓出一撮烟末,倒在纸上,然后三转一拧,一支喇叭筒状的纸烟就出现在他的手中。他将纸烟的粗头放在嘴上,咬掉纸把,又将细头掉过来,用舌头舔舔,放进嘴里,点着,狠吸了一大口,看一缕青烟环绕上升与庙堂上方的大团烟雾合成一处。
杨队说,既然是一家人了,我也就不客气了。我方才仔细琢磨了包主任的春耕计划,其他的指标都好办,但硬杠杠,也就是粮食产量恐怕过不了关,这是我们要抓的主要矛盾。桃花沟大多是山地、坡地,上边要求亩产要超“纲要”,跨“黄河”,过“长江”,也就是亩产要不低于四百斤、五百斤,还要有过八百斤的。按方才说的种植计划,我看就是把在座的各位腰累折了也达不到。你们说,是不?
没人搭腔,只有吧嗒、吧嗒的抽烟声。隔一会,包主任尴尬地笑一下,杨队,你说得没错,按方才叨咕的方案,桃花沟年内进入大寨行列委实有点悬。可谁都知道,山沟沟就这个条件。要不,看工作队有啥好办法?队干部们都拿眼瞄着杨队。
杨队沉吟着说,我们刚来,想法也不是很成熟,说出来,大家商量。他瞟一眼老郑。
老郑点下头,翻开手中的小本,我认为按眼下桃花沟的现状,要甩掉落后帽子,一年进入先进行列,不有点新思路,不来点狠劲,肯定不成。要像杨队说的那样,抓住粮食产量这个主要矛盾,具体讲就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以量弥补低产;二是优化种植品种,科学种田,以高产提升总量。
老郑不愧是政工组长出身,善于拔高和归纳,待大家费了半天劲整明白他的“以量弥补低产,以高产提升总量”的具体内容是啥玩意,整个会场就像煮饺子的锅沸腾起来。
赵会计磕磕烟袋锅子发了话,咱山里人说话直,不会委婉。首先第一条,“以高产提升总量”我看就不太好办。老郑怔了一下,小声提醒道,那是第二条。赵会计说,我不管你是哪条,你说的那法儿操作起来有点难。全桃花沟就一块平原地,那还是老孟家起宅子时雇了好几十个伙计垫起的,也是目前全沟大小孩伢唯一的一块菜地。家家户户的灯油钱、孩子们的学杂费,队上来人去客的招待,都指着它。你要把它给毁了,改种什么水稻,这改成改不成两说着,老百姓这日子还过不过呀?
李小宝举手。小宝现如今是大队的民兵连长,腰间勒一条牛皮带,举手投足都模仿军人的样子。小宝说,相对菜地改水田这事,我更反对“以量弥补低产”这条。所谓的“以量弥补低产”,说白了不就是把当年石队长带领咱桃花沟老辈辛苦栽种的桃树、枣树毁了种庄稼吗?这毁了的沟洼能不能打粮不说,那没有了桃树的桃花沟还能叫桃花沟吗?说句不好听的,我感觉这个法子就是条“绝户计”!
赵会计和李小宝的发言,无疑把工作队的方案给否定了,并且颇赢得大队干部的共鸣。尤其小宝,夹着枪带着棍,把老郑的脸说得一红一白的。杨队的面色也很难看,他猛吸一口烟,努力将心火压下。他用眼神扫一圈在场各位,最后与李书记的目光碰在了一起。
李书记站起身,指着小宝骂,你个小瘪犊子,会说话你就说两句,不会说你就眯着,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和缓下口气又对杨队说,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其实就是一个半吊子,回家我再收拾他。杨队软中有硬地说,李小宝在家里是你儿子,在这儿是大队干部,民兵连长,他自然有说话的份。你是大队书记,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李书记挠挠头,有点羞窘地笑了。其实,老郑说的这两条真挺好的,就这两句让我整半辈子也绕不出来。但桃花沟也有桃花沟的情况,你看这样中不,今天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大伙都再琢磨琢磨,会后找个空儿我俩再细掰扯?
杨队想了一下,说,中。
大马用笤帚划拉满地的烟头,杨队直直地坐在那儿,一边抽烟,一边嘴里喃喃自语,事前想到了会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没想到这么激烈。怪我,怪我没把问题考虑足,犯了毛主席说的简单冒进的错误。
大马有点气不过,你也别自责,种水稻是好事,可人家不领情那怪谁去?天生就是受穷的命!
老郑给自己倒了碗热水,咕噜喝一口,我这心口是拔凉拔凉的!没想到我们起五更,爬半夜,好不容易熬出的一个方案,就这样泡汤了,还落下一个“绝户计”的恶名!杨队剜了老郑一眼,谁说就泡汤了?学大寨那么容易,还派我们来干啥?咱也别光说些没用的风凉话,还是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咋办?凉拌不行就给他来个热拌!老郑接过话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学大寨是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不换脑筋就换人。来之前县委不也有话,说咱工作队有这个生杀大权吗?我看,干脆先拿李小宝开个刀,撤掉他民兵连长的职务,就凭他攻击学大寨方案是“绝户计”这条,就够!大马、小苑几个附和,对,是该拿这小子祭刀,要不拿咱工作队也太不当回事啦! 杨队沉吟一下,其实刚才我和你们一样,满脑子想的就是拿谁开刀,甚至都想拿比小宝个大的出气。但看你们都这样说,反倒让我冷静下来。刚才老郑讲学大寨是一场革命,这话说在点子上了。既然是革命,就不能用小孩子的法子去置气。初来乍到就盲目地换干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显得我们没气量。刚才虽然只是赵会计和李小宝两个出面反对,但看得出来其实代表了大多数队干部的想法,甚至包括李书记。这也提醒了我,我们这个方案是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样吧,这几天啥也别干,我们几个撒下去,一家一家地串,一方面让全国学大寨的形势家喻户晓,再有就是征求老百姓对我们这个方案的意见。这几天我抽空再和李书记好好唠唠。
大家伙点头,就散开了。老郑起身穿件大棉袄,怏怏地往外走。小苑提醒他,马上要开饭了。老郑说,我这胃里火辣辣的,吃不下,去卫生所要点药。
李书记这几天心里直蹿火,那天散会到家里,他又堵着门将小宝好一顿骂,说你这小瘪犊子嘴边没一个把门的,就凭你会上那番话,工作队就能判你个反对学大寨罪,送你坐几年牢。小宝梗着脖子不搭腔,骂急眼了,回一句,送我?到时不见得谁送谁呢!差点没将老李气背过去。
李书记瞄了几天,没见工作队对小宝有啥处理,反而扑到社员家做宣传,讨意见,心里遂有些安稳,但还是不落地。这些日子他有意回避杨队,就是不知道见了杨队说啥。会上杨队问他意见时,他说的也不完全是搪塞话。学大寨的形势他了解,大寨会他也参加了,毕竟他是大队的书记。公道地说,工作队的方案虽然有点狠,但不狠整,桃花沟的大寨就学不上去。这一点,李书记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但让他过不去那道坎的还是毁树种粮这事,小宝在会上嘴是损了点,但那句“没了桃树还能叫桃花沟吗”问得好,当时听完李书记心里也是蛮痛快的。
李书记朝卫生所走,他牙床子肿了,饭也嚼不下。刚拐进孟家院,就望见工作队的老郑在他前面先进了卫生室。李书记想,前些天会上,小宝那瘪犊子把老郑伤得不轻,今天碰巧道个话。他紧跟几步,推门。可门却推不开。老李心说卫生所插门的事以前也有过,但那是给老娘们检查妇科,这老郑?老李没往下多想。
李书记从卫生所转回大队部和赵会计聊了会,再出来,就到了吃晚饭的时辰。北方的冬天暗得早,山里更甚,家家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李书记远远望见有个毛发蓬乱的人在自家院门口抻头探脑地朝里张望,就咳嗽一声,那男子像受到惊吓的麻雀一样跳了起来,而后又嘻嘻地笑,拿眼巴巴地看李书记。
李书记问,栓子,有事不进屋,在这儿伸头缩脑地干啥?栓子说,叔,我想找宝兄弟。
找小宝?找小宝干啥?栓子摇摇头,没啥大事,就反映点情况。李书记噗嗤一笑,你小子能有啥正经的,是不是又找你哑巴婶蹭饭来了?李书记本是句玩笑话,过去也没少说,可这次栓子反应却很大,朝李书记直翻眼珠子,我可不是来蹭饭的,我有大事跟民兵连长汇报。李书记说,大事?那你给叔学学。栓子脑袋一缩,那不成,小宝特意给我说,这事只能跟他一个讲,连你也不能告诉。
李书记心头一凛,感觉有蹊跷,遂黑下脸。好你这小兔崽子,论公我是支书他是小连长,论私我是爹他是儿子,谁大谁小都活不明白了?栓子说,可小宝有枪!李书记说,妈的,党指挥枪,这道理你忘啦!好,今个我还不和你磨叽了,别忘了工作队来那天,你偷人晾在外头的裤衩子,被半拉沟的妇女们撵,是谁给你解的围?你小子等着,明天我把你偷鸡摸狗那些事规整规整,让小宝送你上县上吃窝头(劳教)去。栓子闻听,急忙薅住李书记袄袖子……
李书记隔窗将杨队喊出屋,急火火地说,今晚半夜若是老郑去卫生所,说啥也要把他拦下,实在拦不住,必须有人陪,不能让他放单帮!杨队问,啥意思?李书记说如果老郑半夜不出去,就啥意思都没有。说完,扔下在那里直愣怔的杨队走了。
第二天,杨队隔窗将正吃早饭的李书记喊出来,扯住他就朝山上去。爬到半山腰,李书记有点喘粗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耍■了。杨队拿袄袖子擦擦汗津津的脸,说,昨个你神道的,到底咋个意思?李书记撇撇嘴,你先告诉我,昨夜老郑去没去?杨队点头,又摇头。半夜十一点时,这小子确实闹腾着胃疼,我就让小苑陪他去,他说不麻烦,非要自个去。我想,老郑在队里是二当家的,心眼还多,耍个小计谋把小苑这书呆子糊弄了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就说这些天上火了,牙疼,跟他搭伴去一趟。我这边正穿着衣裳,他那边就消停了,说枕头底下还剩一包药,不用半夜三更地折腾了。李书记长出口气,这就好,那就没事了。
李书记直起身,杨队一把薅住,把他按坐在石头上。嗨,你这个老李,忒不厚道。我掏心掏肺的,你可不能和我藏心眼子!李书记说,非得说?杨队说,不说今个甭想下这个山!
李书记叹口气,就将昨傍晚卫生所遇见老郑、家门口诈出栓子实情的事和盘道出。栓子是李书记的本家侄,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混子。别看人不咋的,可惦着女赤脚大夫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事没事就往卫生所凑,还不敢靠前,远远地望着闹个眼饱。老郑因胃不好,一来二去和女大夫生了情,这事也就被栓子瞄着了。栓子挺受刺激的,哭唧唧地找小宝。小宝一听让他稳住神,并说这是民兵连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盯住,任务完成给他记二十个工分。那天李书记门没推开,就走了,可栓子一直在暗中盯着呢。他不仅窥到了俩人作嘴(接吻)的镜头,还听到了俩人定下半夜约会的事。
杨队眼睛睁得有包子大,倒抽一口凉气。你昨天不是急三火四地找我,老郑会被小宝他们抓个正着?李书记没说话,只点点头。
杨队破口大骂,老郑这王八犊子,看我回去咋收拾他!李书记一扯,把他薅蹲在身边,又把刚卷好的旱烟递给杨队,嘴里贬损道,恁大的煤矿副矿长,遇见事咋就忒冲动?杨队蹲那儿,大口小口地把烟往肚里咽,一口烟呛住,眼泪咳了出来。
杨队突然一屁股坐地上,如果老郑这事抓了现行,工作队就会被整臭,闹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
李书记说,估摸小宝是这样想的。
工作队一走人,那菜地就不用毁,桃树也不用刨了? 李书记没说话,只点点头。
那你为啥不抓住这机会,反倒跑来告诉我?
谁说我没想?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但我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当年进村不住孟家大院住小庙的石队长。又想起了你杨队,想起你杨队方便百姓,给卫生所腾房住小庙的好。
杨队苦笑,这么说是石队长救了我?
也不完全。我毕竟是大队书记,也了解那学大寨是全党的头等大事,即便因老郑这事把你们搞走,县里还会派别人来。我还真担心新来的不如你杨队呢!
老李大哥,不管你是咋想的,我毕竟欠你一个情,这事我会记在心里。但我还是掏心掏肺告诉哥,虽然你放我一马,但甭指望我会拿原则做交易,这学大寨的事,还是该咋办咋办!
李书记噗嗤一笑,看你个臭样,压根就没指望拿这事和你做交易。说心里话,那天会上队干部们头脑的确有些热,特别小宝那小犊子话说得忒难听。可你们没给他上纲上线,不但不和他一般见识,还撒起大网到社员家里征求意见。这举动让大家伙挺服气的,就觉着工作队真是奔干事来的,不整人整景。我就跟赵会计几个说,如果咱是杨队他们,这桃花沟的大寨该怎样搞?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调个头想,就觉着老郑会上提出的两条不那么刺激人了。仔细琢磨,有些同大队的实际再结合一下,还真有可行之处。比如菜地改水田,其实是一条挺不错的增产措施。大米饭比高粱米好吃还高产,别说庄稼人,就是炕沿高的娃子都懂。我跟老赵掰扯,把这块地拿出来搞水稻,各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菜,克服克服,这事能中。老赵也点了头,可就是山里人没种过,不知道咋弄。杨队说,这事好弄,大马是农科研来的。李书记说,沟里倒不缺水,可得打深井,我们只有劳力……杨队说,这事我早就想好了,只是那天没来得及说就给闸住了。我来工作队,老矿长拍过胸脯,会尽力给我们支援的。矿里什么深水泵、潜水泵,钢筋水泥啥的都没问题,到时搞起来,还能派些技术人员过来。
李书记拍大腿,连说好!杨队说,还得找条沟,将两边截上,把深井的水引进去,让太阳晒几天,要不凉水直接灌,会伤苗。李书记说,没问题,这儿就是沟多。杨队展望,这要蓄上水,桃花沟山腰出平湖,又添了一景!
望着山下袅袅炊烟从沟沟岔岔的各家烟囱中涌出,杨队的脸上现出一丝羞赧。这些日子走访、摸底,老乡们没少给他们讲石队长的事,讲桃花沟桃树的来龙去脉。社员们对石队长那化不开的浓浓情怀,使他和队员们不禁有些汗颜。杨队说,老李,我们马上开会,将这个学大寨的方案再细敲一下。李书记眼一亮,你心里有谱了?杨队说,通过对社员们的走访,回过头再看这个方案,就感觉到了它的欠缺。就拿“以量弥补低产”这一条,说到底,还是没设身处地站在桃花沟百姓的角度,只抓住数字而忽略了人心,因此才遭不待见。桃花沟从石队那时候起,陆陆续续地老树新树也有好几茬了,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对现有树木来个盘点,壮树重点培植,老弱病残树刨掉,然后再发动群众扩边展沿,种上高产作物,也不失为一个“以量弥补低产”的好办法。李书记补充,树底下也可以利用,种下矮茬的谷子、豆子啥的,也能打粮的!
两个说着竟有些兴奋,比比划划,相跟着朝山下走去。
一个月后,县里学大寨工作现场会在桃花沟召开。会上,杨队和李书记分别代表工作队和大队作了经验介绍,县委书记对桃花沟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以量弥补低产,以高产提升总量”的提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说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桃花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各地要把桃花沟经验带回去。
中午饭是在大队部吃的,高粱米饭水豆腐管够,县领导还破例让上了酒。李书记是个不担酒的人,送走现场会的车队,从沟口往回走,李书记的脚步直绊拴。
辽西的气候,春脖子短,几天前北风吹人还直拉脸,可南风一变过来,地气腾腾地往上升,整个天就暖烘烘的了。暖坡上的桃树就是山里的报春花,禁不住春风的几度挑逗,冒出了毛茸茸的花骨朵,像怀春的少女那般娇羞……
李书记拽拽杨队的后衣襟,刚才你把“大寨办”的主任拉一边嘀咕点啥?
啥?还不是给老郑找个出路。我说那两条是老郑搞的,主任就说,正缺文笔好的,让老郑去“大寨办”搞材料。妈的,他冒骚,我这还得给他擦屁股!杨队恨得牙根疼,一副不忿的样子。李书记说,你这样做,是以大局为重,也去了我一块心病。杨队诧异,这话咋讲?
李书记打了个咳声,那女赤脚大夫想来也怪可怜的,她五岁离开桃花沟到南方她姑身边。她姑是个老处女,终身未嫁。后来她姑不幸离开人世,她便又回到了家乡,在沟里做个赤脚大夫。找了个当海员的丈夫,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前几年遇海难,连尸首都没找回来!她在南方待了十几年,性格什么的同北方女人不一样,平时郁郁寡欢的也不合群。村里几个闲汉、二混子贪她寡居,又有几分颜色,就绿豆蝇子似的黏糊着,可女大夫连正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次遇到了老郑,不知咋就昏了头,被老郑的花言巧语说动了真情。这回老郑走了,她可以专心当她的赤脚大夫啦!
杨队揶揄李书记,看不出,我李兄还是个怜香惜玉之人呢!
李书记一本正经,啥怜香,我这是爱惜人才。在你那儿不算个啥,在我桃花沟,那女大夫就是个大知识分子!
俩人都笑,笑声将沟坎上的桃树震得枝条摇曳,花枝乱颤。
下 篇
吴磊是挤着跑线的大客去的边墙子乡。
吴磊是市委政研室的一名正科级调研员,来之前,室主任郑重其事地找他谈话,着重强调了这次下基层的重大意义。为了使吴磊更信服,主任还将他列席常委会时市委书记如何亲自提议让年轻干部下基层的桥段透露给他。
常委会上,组织部汇报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的新举措。待常委们发完言,书记说,总的想法都不错,按常委们提出的意见,稍加修改即可下发。但能否加上一条,对七○、八○后,甚至更年轻些的干部,也要有点措施。部长说,您说得极是,我们起草方案时也考虑过,但从我市的干部现状看,这个年龄段的干部,除团口特殊点,其他战线的到县级这一层面的并不多……书记打断他,我的吏部大人,这个事要跳开点看,县级的没有,科级总有吧?现职的不多,后备的也可以嘛!我们年龄大一些的对基层和人民群众毕竟还是有感情的,有好多就是出身农村,从基层干上来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这些年轻人,素质都不错,但不了解基层,不接地气,有的对农村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终究要退下去,事业还要他们来干嘛。 主任说,最后,书记亲自拍的板,抽调部分县以下的科级或有潜质的后备干部,时间是三个月,不派具体任务,回来交一篇调查报告就行。每人要扎扎实实地下到一个贫困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刚开始说要自带行李,被书记否决掉了。书记讲,自带行李,还是和人民群众隔一层,住到百姓家里,岂能不要人家的被褥?住到身上生虱子才好呢!常委们都笑了,说,现如今,农村也没虱子了。
主任拍拍吴磊的肩,说了些勉励的话,最后有些遗憾地说,本来想派个副主任,用车将你送到乡里。可这次市委规定,要恢复过去的老传统,不许人陪,不准车送,单位只给写临时组织关系和介绍信。
接待吴磊的是一位姓郝的副乡长。副乡长边给吴磊倒水,边道歉。说真不巧,书记、乡长都同县里去南边招商去了,知道吴科长要来,书记让我先代表乡里安顿下,等他们回来,再正式给您接风。吴磊摆手,接风就不用了,您尽快给我安排到村里。再有,我也不是啥科长,就是个科级调,您年纪比我大,叫我小吴就行。郝副乡长挠挠已经花白的头,可不敢乱叫,正科在咱乡里就是顶头的官了,我干了这大半辈子,也就是个副科。
吴磊暂时安顿在乡里住下,一天三顿吃食堂,白天没什么事,就熟悉熟悉环境,看看过期的报纸,听听广播什么的。吴磊随身带着电脑,但网线不好,老是上不去网。瞄见郝副乡长的影,就去催下村的事。郝副乡长总是笑眯眯地跟他说,不急,正联系着。
这一日,吴磊看了会过期的报纸,有些迷瞪,不觉趴在桌上小寐了一会。突然被一阵说话声惊醒,隔窗看一个斜跨在摩托车上的年轻人正扯着郝副乡长的胳臂急切地说着什么。就见郝副乡长挣开那人的手说,李村长,你别跟我来这套,乡里学校那都是一个萝卜顶一个坑,莫说是作揖,就是给我下跪,也没有多余的借给你。那个姓李的村长说,就俩月,过了俩月,我们村小老师生完娃,就能上班教课了。如果你再不答应,我明天就把这帮孩子领到你乡政府来放羊!
正争执间,忽听背后有人说,我去,我可以去当俩月老师。话说人到,吴磊背着挎包一屁股坐在摩托车后座上。郝副乡长忙说,那怎么行?你是市里来的干部,又不是支教老师!吴磊说,有什么不成?我是研究生毕业,不会误人子弟的。又问村长,村长同志,我去你们那儿当老师,不用开工钱,每天供三顿饭就成,欢迎不?李村长瞅着吴磊,仿佛天上降下个林妹妹,突然醒过腔来,鸡叨米似的点头,脚下一使劲,摩托车裹着一股烟蹿出乡政府大门。惊得郝副乡长一身冷汗,冲着跑出老远的摩托车喊,小李子,吴科长就交给你了,替乡政府好好照顾……
一路上,李村长喜滋滋地和吴磊聊。说桃花沟打解放后进过三次工作队,第一次是“土改”时爷爷用大轱辘骡车拉进沟里的;第二回是学大寨,坐着大卡车开进沟的;这第三次可算最酷,是坐着摩托车自个驮进沟的。吴磊这才知道自己去的地儿叫桃花沟,就问桃花沟穷吗?村长说,吴科长你把那“吗”字去掉。就是因为穷,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沟里只余下老少病弱在家留守。自己家里老少四辈实在需要照顾,这才无奈回来,一面照顾家,一面在穷沟里当这个村长应差。他还自嘲地说,到他这辈,已是家里的第三代村官了!吴磊笑着纠正这位三代为官的李村长,说他可不是什么工作队,也不是啥科长,这次下来是锻炼,顶多算个调研。可纠正的效果不佳,村长还是一口一个科长不离嘴。
小学校就设在孟家大院里,二十多个孩子,不论大小也不分班,裹在一块上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常识什么的都是一个老师教。吴磊是念过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稍加用心,对付这群孩子绰绰有余。吴磊高考那年是县里的状元,当时正是企业管理、法学、生物科学、金融外贸这些学科火得不得了的时候。吴磊雄心勃勃,未来想做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就报了一所著名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因学业优异,顺利保研。到研二时,学校适应社会的需求,招收了几个高管硕士班,还有一个博士班。当时因人手不够,也有让在校的穷硕士们赚点外快的好意,学校就让吴磊他们去当辅导员。说是辅导员,其实主要工作就是给不来上课的学员们补齐课堂笔记,再有就是结业时,给一些特殊的学员代写论文。虽然干这些有不菲的收入,但吴磊却很受刺激。这些学员一部分是来自大国企的高管,再有就是私企的老板,都没经过考试,只是交了几万块钱学费。这些学员基本不来上课,来了也就是点个卯,根本不把精力花在学习上。这让吴磊很是郁闷。
毕业前,吴磊同自己的导师聊前程,导师劝他接着念博。吴磊摇头,说自己的志向是想当一名企业家。导师就叹口气,指着那群人跟吴磊讲,论学识,你满腹经纶,可你想过没有,会有哪家私企请一个刚出茅庐的学生娃来当老板?自己的子女,只要不是特别二虎吧唧,也要让他来接班。为什么?还用问,血比水浓!至于国企,那些高管都是有等级的,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级别。国企老总,都是组织部管的干部,会把一个企业交给你一个初出校门的学子?所以,最好的出路就是读博,在管理理论层面寻出路。
导师的一席话让吴磊一头冷汗,但也醍醐灌顶,让他醒了许多。醒归醒,年轻人的那颗心还没有变,只不过多了一些实际。他婉拒了导师的一片好意,而是选择了考公务员,想走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李村长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平时老的少的都不见影,只有吃饭、睡觉时才全乎。爷爷九十几岁了,是一个吃得了炒豆、放得了响屁的老汉,每天天不亮就走了,傍晚天擦黑才回。村长说,爷爷是舍不得那些桃树。年轻人都外出了,家里留守的老人能将就着把地种上就不错了,这些年沟里的桃啊枣什么的没人侍弄,有些树老了、病了也没人管。这些树都是当年爷爷当干部时和工作队带着乡亲们亲手种下的,在爷爷的心里比自个的儿孙不差啥。老人家就把年龄一般大的老哥们找齐,每天义务去护树。李村长的父亲是第二代村干部,现如今成了老羊倌,每天赶着几十只羊满沟地跑。他有时将羊赶到一个山沟里,让两只牧羊犬把住两边的沟口,不让羊们溜出沟去啃吃树木,然后自个也会去老爹那儿帮忙干上一阵子。老辈们对树木的感情真的很特殊!李村长对吴磊感叹。 吴磊被安顿在村长家。吃对这个大家庭来说,无疑就是添一双筷子,但住宿却让村长费了一番心思。其实村长家房子倒不少,爷爷、父母,村长夫妻俩膝下还有俩刚上学的双胞胎儿子,老少四辈,每辈各占一间房,就腾不出一间单房让吴磊住了。村长就问吴磊是跟爷爷住,还是与俩小孩同住?吴磊觉着,老人虽说上了点岁数,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过去还当过村干,肚里故事一定很多,就选择和爷爷住。
晚饭喝了点酒,老人躺在炕上话匣子就打开了,向吴磊滔滔不绝地说起当年石队带着搞“土改”、种桃树的往事。说着,头一歪,就打起了鼾。吴磊耳听那如过山车一般的呼噜,不禁叫苦不迭,心说光想着老汉肚里有故事,却忘了老年人打呼这事。遂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晚,吴磊揣了个心眼,想趁老人没打鼾之前抢先睡着。可老人却谈兴如昨,和吴磊说起全民学大寨那年的往事。小吴强忍睡意听老汉聊,待聊至睡意全无时,老汉却头一歪,撇下吴磊鼾声响起,剩下吴磊眼瞪着房檩,又是一夜无眠。到第三个晚上,吴磊就知道,要完。因为一丁点也不困,但脑袋里却一团糨糊似的,可能高考时落下的神经衰弱的毛病要犯。这一晚老人没再和他谈古,而是推心置腹地说起了现存的困惑和苦恼。如今因日子穷,年轻人都抛家外出,沟里的庄稼缺人侍弄,那些凝聚着几代人心血的桃树、枣树们濒临灭绝……说到动情处,老人不禁捶胸顿足,老泪横流。
吴磊见老人伤心动情,就想说几句安慰话,无奈脑袋里隆隆响,心里拢不住神,竟至几句顺溜的话都编不出,只是瞪着两眼失神地望着李老汉。
村长半夜去茅房,被什么绊了个趔趄。定睛一看,竟是吴同志,搂着被,窝在柴垛上。李村长很是诧异,待听见从爷爷房里传出潮水般的鼾声,便全明白了。李村长捅捅吴磊,咧嘴笑,说,怪我,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吴磊揉揉眼,瞅着李村长也咧嘴,怪我,臭毛病多。李村长突然嘎嘎地笑。吴磊被笑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李村长一拍大腿,我咋就忘了,工作队那都是远来的和尚呀!
吴磊就住进了小庙。
如今的小庙已今非昔比,还俗多年的老和尚又回到寺庙。老和尚对吴磊挺和善,专门辟出一间禅房供他居住。晨钟暮鼓,磬音渺渺。闲暇时,二人对坐,或斟一盏清茶,对弈一盘;或谈古博今,悟禅论道。小庙既清凉又清净,没几日吴磊的失眠便不翼而飞。
一日对月闲聊,吴磊问老和尚法号叫什么。老和尚羞赧,这么多年了,中间又还了一段俗,人们从小和尚一路叫到老和尚,连他都忘了自个的法号。遂想了想,记得剃度时,师傅赐法号“了尘”,取了却凡尘之意。可人这一辈子,真正做到了却凡尘又何其之难,连出家人都难免俗哇!吴磊不觉唏嘘,又问小庙是否有名。老师傅叹道,庙小,又无高僧,小庙没名,吴科长才识渊博,给起一个吧!吴磊沉吟,佛家讲求的是缘分,我了解这小庙的过往,有两次工作队都因不同缘由住进这里。如今我能在这儿短留,并与了尘师傅结下忘年之交,也都拜这一个“缘”字,不如就叫“结缘寺”,不知老师傅意下如何?了尘老和尚不禁击节叫好。
清晨,从结缘寺往下望,整个小山村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绿树掩映下的孟家大院青瓦灰墙,与周围的农舍民宅掺杂一起,形成一种对比鲜明却又很和谐的农家风韵。对面的山腰,有一处幽深水面,宛如一泓碧波潋滟的天池,倒映着满山的桃红。那漫坡的桃花就像燃旺的火,把沟沟坎坎燎得火火红红。似锦的桃红,团团簇簇,洋洋洒洒,从沟沿浸洇向沟底,宛如妙手的大师不经意间将一掬朱砂泼洒在山水间……吴磊一下被震住了。眼见这摄人的桃花沟美景,他想起不知哪位高人说过的一句话,美景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兄弟,不禁心内像被揪了一下。
吴磊在桃花沟虽只住了三个月,但留给桃花沟的念想却不坏。每每吃饭时,李村长家的两个双胞胎儿子总会不忘念叨几句吴老师的好。每到这时,太爷爷总是眯着眼,对两个宝贝太孙子说,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也要做个科长!一次饭桌上,李村长笑盈盈地拿出张报纸,对全家人说,这个小吴科长,真是有本事,把我们桃花沟登了报,题目多好,叫《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不是蒋大为唱的歌吗!这上面还有照片,这下,我们这小小的桃花沟可出名了!
村长说的登了报,其实就是吴磊写的调研报告。起初,吴磊并未有什么心思,只是想弄篇东西交差。可没成想,桃花沟的山水人情让他情不自禁地上了心、认了真。在充分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吴磊写出了一篇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文中详实地写出了桃花沟潜在的旅游资源和蕴含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有桃花相映,还有高山平湖;不仅有晨钟暮鼓,还有保护完好的与山西乔家大院一脉相连、具有北方特色的孟家宅院。最重要的是,吴磊还做了一个调查,全桃花沟百十来户,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五十一个,并且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后,这些老人承担起在家种地、侍弄家禽的活计;九十岁左右的老人也有二十来个,能吃能睡,能上山,能爬树;百岁老人有三名,其中一名是老僧人,不仅每天能诵经,还能洒扫庭院。最后,吴磊给出了一个结论,桃花沟是一片未及开发、大有旅游潜能的处子之地,是北方的“巴马之乡”。
爷爷就问村长孙儿,啥“巴马”?
美国总统奥巴马呗!太孙儿抢着回答。
村长孙儿摇摇头,我在南方打工,去过广西,巴马是那儿的一个地方,都说那里的山水好,空气好,人都长生不老,活得长。
吴磊的调研报告不仅得到了市委书记的重视,也得到了许多商家大贾的关注。一时间,桃花沟热闹起来。
先是大领导、小领导,大车小车往沟里跑,接下来一条宽阔溜光的柏油路代替了过去起土冒烟、凹凸不平的土路。不久,一个南方的大老板从众多商家中独拔头筹,与村里签约,合股开发桃花沟风景旅游区,小李村长摇身一变为常务副总经理。
变化的不仅是小李村长的身份和那身花里胡哨的格子西服,在李老爷子的眼里,桃花沟的变化有点像小时候玩的万花筒,简直让他有些目不暇给、眼花缭乱。先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地回了沟,重新拿起锹镐、刀剪等家伙什,上山精心侍弄起被遗忘已久的桃树、枣树。这让李老爷子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桃花沟鲜有的生气重现了!紧接着村部、小学校、小卖部、卫生所等一干人都从孟家大院搬出,孟家大院从里到外进行了修葺。修后的孟宅让李老爷子捂着嘴好一番窃笑:还外头请来的能工巧匠呢,修好的房子比没修时还旧,简直是糟蹋钱!孙儿李常务就跟爷爷讲,你不懂,这叫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让老爷子不懂的不仅是孟府的装修,后边的事越发让他张口结舌。那片当初为改水田形成的平湖,如今修了木栈道和九曲桥、凉亭,水面荡起了游船;那块由菜地改水田、后来又变为菜地的地方也派了大用场,一座儿童游乐场拔地而起;最让老爷子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杨队为种水稻请矿上给大队打的那眼深井,这会儿掏巴掏巴,又在井口上方盖个亭子,在井边立了块刻有“长寿水”的石碑,这就卖起了钱,论瓢舀,一瓢十元,居然每天还排长队。嘿,真是天大的稀罕事!
虽然这些改变看起来有些不那么地道,但能给贫穷的桃花沟带来经济上的改善,作为桃花沟第一代掌门的李老爷子还是宽容的。可越来越多的举措着实让他瞧不顺眼。首先是他儿子小宝,当年的民兵连长,现今是六十多岁的老羊倌。不知哪位高人突发奇想,就将小宝的羊倌罢免了。倒也没亏待他,算旅游公司的退休职工,每月领不菲的退休金。前提是将那一群羊充了公。被充公的羊虽然还吃草,还拉羊■■蛋,但变成了道具。旅游公司挑出两个高挑漂亮的姑娘,穿上古代的长裙,拿着柳条似的羊鞭,长袖善舞,每天赶着羊在山沟里飘来荡去。这时候,满山坡就回响起清凉的钟声和《少林寺》电影里的《牧羊曲》。
老爷子虽然早就不当干部了,可在乡亲们的心中还是蛮有威信的,特别是一般大的老伙伴。前些日子年轻人都外出,顾不上家里的庄稼、树木,就是李老爷子将各户身板硬实的老伙计归拢起来,硬是撑起了桃花沟的一片天。可近些日子,他感到屯里的这些老家伙们都和他远了。过去,隔三差五的不碰面都不行,谁家婆媳怄气、妯娌翻小肠的事都得找他唠扯唠扯,不想听都不行。可现在不知为什么,连他们的影都捞不着了。
中午开饭时,老爷子坐桌上半天了,也没见家里有第二个人过来端饭碗。正纳闷,孙媳妇将一碟卤子搁桌上,告诉他,别等了,就您一位。老人不解,孙子现在是什么副总,不在家吃饭已是见怪不怪了,可小宝两口子和俩宝贝太孙子呢?孙媳妇说,我爹没和您说?老爷子问,说啥?孙媳妇说,公司在后沟搭起了一溜茅草屋,起名叫长寿美食一条街,专门经营各类山货。什么糖炒栗子、山核桃、黑枸杞、山鸡、野兔、长虫(蛇)、笨鸡蛋、木耳、蘑菇、山野菜啥的,反正能想到的都卖。说是桃花沟的特产,绿色生态无污染。
老爷子脸憋得通红,差点当着孙媳妇面骂粗话,这不是胡诌八咧吗!别人不知道,孙媳妇你还不了解?咱沟里八辈子也不出这些玩意,有点桃和枣那也没到季节,这不是蒙人的勾当吗?孙媳妇撇撇嘴,您老也犯不着这样,现在都啥世道了!您没看到,从外面发来的鸡蛋,在美食街扔锅里滚两开那就卖十元两个,翻十番呀!这不,我公婆也兑了一间屋,中午在那儿忙活呢。俩孩子下了学,也嚷着不回家,边看热闹边帮着做买卖。我这边帮您对付完中饭也得过去。
孙媳妇风风火火,边往外走边对老爷子说,您老吃完饭也别净在家闷着,到外面走走逛逛,现在的桃花沟,都变得快不认识啦!
李老爷子就着卤子扒拉半碗面,也不知饱没饱,趿拉起鞋就往外走。那后沟太熟悉不过了,过去就是一条光长杂草的干沟,谁家死了猫、狗,或是月子里的小孩夭折,都往这沟里扔。现如今却成了商家的宝地。这可真是造化弄人!走到一半,老爷子停住了。他想,我这是干啥去,去阻止乡亲们别发这不义之财,还是看着心里别扭找气生?罢了,自己这把年纪了,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吧!他折返身往村里去,思谋着找几个老伙计唠扯唠扯散散心。
他先去了老包家。包老爷子小他几岁,俩人搭班子时,一个是大队主任,一个是书记。虽有不乐呵之处,但磕磕绊绊几十年下来,倒也磨合成了能说说心里话的老伙计。到门口,李老爷子愣住了,月余不见的包家大变样,新圈起了门楼,大门旁竖起了一块广告牌,上面赫然写着“长寿屋”三个大字,包老爷子的大照片光彩照人,照片下还写着简介。老爷子眯眼瞧,不觉胡子气得翘了起来。心想,好你个小老包,大队时就有造假的毛病,现在变本加厉了,啥时候长的,从我老弟一下子变为百岁老人了?
老爷子想推门进去同老包理论理论,突然听到背后一阵喧哗,一个举着小旗的导游领着一群游客直奔包家门楼而来。到跟前,那导游姑娘给每个游客手里发一个小红袋,告诉他们,进去后如果想和百岁寿星拍照合影,就在这红袋里装五元或十元钱,并说,花几元钱,沾沾寿星佬的仙气,很划得来!游客们蜂拥而入。
李老爷子朝门楼啐了一口,反身离去,信马由缰地来到赵会计家。赵家的外表与包家基本一样,看来是同一家装修公司给包装的。只是简介上的年龄并未造假。老爷子管赵会计叫哥,掐指头估算一下,正好毛岁一百。老爷子朝台阶刚迈步,突然红漆大门从里面急速被推开,几个游客捂着嘴跑出来,差点将门外这位寿星撞个趔趄。众人一面跑还一面嚷,什么寿星,尿都拉裤子里了,呸呸!
李老爷子赶紧进去,见正中一把太师椅,老赵歪在上面,脸色蜡黄,裤脚下方的地板上汪着一摊浑浊的液体,还有扑鼻的尿臊味弥漫在不大的厅堂。老赵的儿媳妇将换洗的衣裤甩给公爹,一面将公爹紧握在手的一沓装钱的红袋袋揣进衣兜,一面挂着脸子对公爹说,又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有尿不知道撒?这倒好,冲跑了游客不说,这要传出去,咱这长寿屋还有人来不?赵老汉抹搭着眼皮,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不说话。
李老爷子实在看不过眼,咳了一声,侄媳妇,不是叔爱管闲事,这不赶上了吗?都说老小孩,老小孩,那老人上了岁数,倒不如小孩呢!更何况,你公爹憋着尿不也是想给家里多赚几个。侄媳妇红了脸,讪讪地不吭声,拿着拖把擦地上的尿渍。李老爷子缓口气,侄媳妇,你忙去吧,我帮你公爹换裤子。侄媳妇走出去又进来,将一杯茶放桌上。
看侄媳妇出去了,李老爷子对老赵说,当着你儿媳妇面我没好意思说你,你这是咋啦,赚钱不要命啦?我俩都这么大岁数的老家伙了,吃不动也喝不动,说句背人话,给个小媳妇都不动心的主,要那么些钱做啥?攒棺材本咋的?赵会计嗓子眼吭哧半天,你说的是,但我哪能跟你比?你那孙子当着旅游公司的副总,挣着年薪;你家小宝虽然不放羊了,但每月拿着养老金,听说两口子又在长寿街卖起了山货。你那是要风得风,要雨行雨。可我,儿子死得早,儿媳妇带俩孩子,孤儿寡母的。你都四世同堂了,可我,孙子还没说上媳妇,你说,我不得趁这把老骨头还能换俩钱,给我那孙子娶媳妇赚个彩礼? 李老爷子将手里那盏热茶递给老赵,叹口气,本想找几个老哥们发发牢骚,现在看,老家伙们都成宝了。得,我也不耽搁你赚钱了,我去敬老院看看那几个伙计,你就好自为之吧!
老赵眼圈发红,冲着李老爷子瘦削又佝偻的背影说,那儿你也甭去了。一天二百,早被几个没老人的主儿雇去坐堂了。这眼下,全沟里恐怕就你一个闲人!
李老爷子往山上走,他想遛遛沟,看看桃花,让山风吹净心内的烦闷。正是四月小阳春,走在山道上,能感觉往上升的地气在眼前蒸腾。满树的桃花开得正盛,从沟底一直向沟顶蔓延。李老爷子拣块石头坐下,温热的山风吹拂着颌下那一缕稀疏的胡须,心内感觉不那么闷了。他想,也许是我老脑筋,跟不上行市了?
突然桃花丛中传出一阵开心的笑声,还伴有“天女散花、桃花雨”的呼喊,李老爷子站起来拢眼神看,见桃林深处一群游客玩得正酣,树底下一群年轻人摆着不同的姿势在拍照。有两个小年轻手臂攀着桃枝正猛力摇晃,还有一个嫌不过瘾,爬到树上,用脚奋力蹬踏着树杈。大片的桃花在年轻人刺耳的欢叫声中纷纷落下,真如天降桃花雨般凄美!
李老爷子的心仿佛随桃花坠落地下,他憋足力气大声喝止,可那干哑的呼声在空荡的大山里是那样的渺小,很快就被年轻人发出的叫声和笑声淹没了……
吴磊接到一个电话,开口就问是吴主任吗?吴磊提政研室副主任刚俩月,目前还在试用期。吴磊就很客气地说,我是吴磊。电话是市委办公厅打来的,说省里有一个大型会议在我市召开,书记指示,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一定要安排好。会议不能一味闷在市里,抽空要安排到底下转转、走走,既接地气,又能展示我市改革开放的成果。书记还直接点了将,成立临时会务组,负责整个会议的接待和协调。
一排中巴车由警车引路,直奔桃花沟,吴磊与几名工作人员坐在殿后的吉普车里。离桃花沟越来越近,吴磊的心竟像久违的游子般莫名地兴奋起来。吴磊离开桃花沟已有两个年头了,两年中,他虽多次动过再去桃花沟看看的念头,无奈事务繁杂,终没能成行。这次大会安排的地方就有桃花沟,这让吴磊很是高兴,不管怎样,桃花沟这片处子之地的开发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这次不仅是故地重游,看看桃花沟淳朴的乡亲们,更重要的还要趁这个机会考察一下桃花沟这两年的发展走向——已成为政研室副主任的他,正在心里酝酿一个关于乡村改革、城镇化与乡愁方面的调查报告。
会议代表们由省长领头,在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本地一干官员的陪同下,依次前往各个景点。领导和代表们饶有兴味地参观着,不时有啧啧的感佩之声从嘴里发出。
从进沟那一刹,吴磊就陷入了一种感奋的情绪之中,桃花依旧笑东风,但桃花沟已然变得让吴磊不敢相认了。虽然两年来也拉拉杂杂地听说过一点桃花沟变化的传闻,但变化如此之大还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转了孟家大院,又乘坐了山间平湖的游船,饮了长寿水,品尝了美食一条街的小吃,山间突然响起了“牧羊女”悠扬悦耳的歌声。大家掉头,见山头翩然出现一群白羊,两个宛如天仙的少女赶着羊群款款而来。就在所有的眼球都被这幅牧羊图吸引之时,山腰间那座小庙响起了雄浑的钟鼓之声和清亮的木鱼声,大家不约而同循着声响向那小庙鱼贯而去。
吴磊和小庙的缘分不浅,那结缘寺的名字还是他起的,更何况与了尘老师傅曾清茶一盏促膝长谈。吴磊在众人离开小庙后,没有马上撤离,他轻轻走近老和尚,对着那有些塌陷的后背深切地叫了一声,了尘师傅!
老和尚一回头,两人全愣住了。披袈裟,戴僧帽,手里敲着木鱼的,哪里是了尘和尚?竟是老李大爷!
那一天,老李大爷被一群折枝败花的游客差点气个倒仰,正巧被了尘师傅撞见。了尘打个揖,心平气和地帮他劝阻了游客,又带他来到小庙,倒盏茶,劝慰了一番。见老李气渐平顺,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板板正正的纸来,双手递给老李。
那个晚上了尘师傅就坐在菩萨像前的蒲团上圆寂了。人们都说,老僧是功德圆满,驾鹤西去,成佛啦!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心梗急性发作。可能是年岁大了,再加上劳累的缘故。不管咋个说法,两个实际问题马上摆在桃花沟村村长、旅游公司常务李副总的面前。第一,老和尚的后事处理。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烟气腾腾,大家伙讨论得挺热烈。了尘乃出家之人,无子嗣,按佛规,火化,在寺庙后建一佛塔,为结缘寺再添一景。还有人补充,老僧大德,倘若火化出舍利子,那将更使桃花沟增辉啦!
正议论得兴起,门开处,李老爷子走进来。李老爷子不仅是李村长的爷,也是桃花沟第一代领导核心,大家自然都另眼相看。老爷子对大家的立起、打招呼一一颔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交给孙儿。李副总接过看后,对大家挥了挥手,刚才说的都作废。了尘和尚有遗嘱,并且还按了手印,说是了尘还有一尘未了,“文革”时被逐出庙门漂泊无着,蒙一寡妇收留,虽无子嗣,但对其嘘寒问暖恩深义重。寡妇去世后,了尘曾有一诺,待侍奉完佛祖,必将老衲之躯按俗人之规葬于其侧,与其同丘。还望村委给予照应安排。
大家伙纷纷唏嘘,天可怜见的老和尚,没想到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也有惋惜的,挺好的旅游题材,让老和尚一纸遗嘱给瞎了!
老爷子看一眼村干们,打断大家伙的感慨,正好趁当家主事的都在,我还有句话说。老人遂将最近不少进山的游客不知爱惜树木,登高扒枝、折损桃花的行为说了。临了,老人家痛心道,那漫坡的桃树桃花是咱沟的根脉和风水,看着那满地掉落的桃花瓣,还有不少秃枝,我老汉心里疼呢!
孙儿伸手拦住爷爷,这事不用您老费心,我心里已合计好了,救急的办法是先买些塑料桃花,发动老少娘们绑到显眼的秃枝杈上,等省里领导视察过后,再想办法根本解决。老爷子闻听此话,真想当众将孙儿骂上一顿。话到嘴边,又忍到肚里。甭说自个,连儿子都被退了休,现如今是孙儿们的天下。
老爷子打个咳声,甩手想走,却被孙儿拦下了。孙儿恭恭敬敬地把老爷子扶到自个的老板椅上。老爷子就问,咋的,你还憋啥坏?孙儿吞吞吐吐地讲,省里要来考察,那结缘寺是非去不可之地,可老和尚正赶这时候不食人间烟火了,也真是巧,爷爷你这时候就到了。 大家都笑。大家伙都知道这是开会要商量的第二件事,也正愁着没啥好章程。见村长这么说,都觉着让李老爷子堵这个窟窿还真是个法。
老爷子这回没忍住,黑下脸就骂,妈拉个巴子的,造假造到老子头上了,拿老子当啥?众人噤声,唯孙儿嘿嘿一笑,不干就不干,您老急啥?
晚上吃饭,破天荒儿孙、太孙齐全。李老爷子大为高兴,让孙子媳妇上酒。给儿子倒上,儿子拿眼瞅瞅孙儿,说,不喝了,这两天身子不大舒坦;让孙子,孙子愁眉苦脸,嘬着牙花子说,一大堆烦心事压着,没心情;最可气的是俩小太孙,那可是老爷子的眼珠子,面对着满桌子吃喝,愣是打不起精神,一个哼哼唧唧地说牙床子肿了,吃不下,一个说嗓子发炎,喝口水都噎。
老爷子气得想摔杯子,可抬眼看俩太孙,这手说啥也落不动。老爷子的软肋也是与时俱进,从早年的大孙子早就过渡到俩太孙身上,这桃花沟人都知道!老爷子长叹一声,一口酒进肚,对孙子说,就别演什么苦肉计了,抓紧从外面调和尚来,我答应你就这一回,救场不救常!
老爷子抓住吴磊不松手,眼巴巴地说,小吴科长,你和石队、杨队他们一样,都是桃花沟的贵人。特别是你那篇大作一登报,让桃花沟脱离了穷困的苦海。桃花沟的大小孩伢都念着你的好!可是,不瞒你说,老李大爷眨眨老眼,有些困顿,这桃花沟也许是变化太快,让我这糟老头子有些适应不了啦!从前,有点烦心事,还能找老哥们聊聊,找老和尚化化,可现如今……这不老和尚也去了,心里有啥憋屈的,只能自个对着山上的桃树说去咯!可这满沟的桃树也一肚子委屈不知朝谁诉呢!
面对老人无奈又困惑的感慨,吴磊心内不禁如打翻五味瓶一样。他望着老李大爷,诚恳地说,我这次陪领导来,不能耽搁太久,过几天了尘师傅下葬,我一定还来。到时,我会多住些天,陪您多聊聊,沉下心,好好梳理梳理桃花沟的前世今生。老李大爷频频点头,好好好,到时你还住这小庙,这里清静。
了尘下葬那天,吴磊如约而至,还带来一位女性,跟大家介绍说是某大学研究社会学的博士,自己的女朋友。出殡时,吴磊对女朋友说,我同了尘师傅有缘,也算忘年之交,我要同乡亲们送他一程。女朋友点头,说你去吧,我正好借此看看民俗民风,将送葬的情景录下来。
送葬回来,女朋友回放录像给吴磊看。吴磊将眼睛贴近相框朝里看,但见镜头里长长的送葬队伍弯弯曲曲排成长龙,迤逦地向沟里转去。人们穿白袍,戴白帽,肩上扛着高高的白幡。队伍中,不时有人将一捧捧的纸钱向天空撒去。那纸钱迎风飞舞,飘散在整个天空,遮住了山,蔽住了地,覆盖了送葬的人群,满镜头全是飘洒的纸钱,旋转的纸钱,飞舞的纸钱,疯狂的纸钱,把吴磊的头都旋晕了。
吴磊问,怎么不见桃花?
女朋友说,是呀,怎不见桃花呢!
责任编辑 刘鹏艳
大灰骡子拉着车不紧不慢地在坑洼不平的山道上颠簸。赶车的把式身子窝在前辕上,头几乎抵进裤裆里,一杆麻花鞭搂在胸前,几拃长的鞭梢子像冬天的柳树条,不远不近地在大牲口的头顶上晃悠。
车辕另一头的石队长已经瞌睡一小会了,他伸个懒腰,回头瞅瞅坐在箱板里的两个队员,东倒西歪地你碰我、我挤你地睡得正香,便冲赶车的把式大声问,小哥,这半天了,也没见你喊一声牲口,倒像是这头灰骡子自拉自唱,它这是要把我们往哪儿拉呀?那被叫小哥的车把式头稍微从裤裆抬起些,眼睛还是半眯不睁的,甭担心,老马识途。走大半天了,它肚子也空了,自然知道哪有吃喝往哪儿走啦!
石队打个激灵,忙问,这车是谁家的?车把式鼻子哼一哼,谁家的?肯定不是我家的。全桃花沟能拴得起这么好的车,也就是老孟一家。石队闻听,身子一栽,竟从车辕上跌下来。那灰骡子倒也精灵,没用车把式喊“吁——”,自个就停住了脚步,把嘴探向道边的荒草,打着响鼻啃了起来。
车把式吓出了一身冷汗,忙闸住车,双眼瞪得大大地看石队。石队稳住脚步,扫一眼车上两个被惊醒的同伴,又掉过眼神,盯住赶车的,你这是把我们往老孟家赶?车把式点头,没差,老东家派的车,出车时特意叮嘱要稳稳当当地将你们接到家,这会儿恐怕酒菜都预备妥了。石队摆摆手,用不容商量的口吻,不能去他家。赶车的犯难,嘬嘬牙花子,不去他家,全屯子也找不出第二家能招待得起你们的主,更何况上次来的那拨官爷就是吃住在孟家的。
车把式说的上次那拨,是县委派到桃花沟搞“土改”的工作队,搞了一溜十三招,群众也没发动起来,最后无功而返。这次他们二进宫,就是要完成上次的未竟事业。县委不仅重新派兵选将,县委书记还亲自找石队谈话,特意叮嘱他要汲取上回工作队的教训,务必划清阶级阵线。
石队望着车把式为难的脸,小哥,你贵姓?
我哪有贵,贱姓李。我们沟里大都姓李,是个穷姓。
那你这穷姓有多穷?车把式抹把脸,有些不好意思,不怕您笑话,在沟里不数一也能数二。
石队将屁股往车辕上一颠,对赶车的说,小哥,就去你家!
灰骡子极不情愿地被轰上了岔道,一步三回头地前往李家。比大灰骡子更不情愿的是赶车的小哥,这后半截的道,他的脸皱得比苦瓜还抽抽。
赶车的老婆是个半语子(半哑),冷不丁见当家的领几个穿官服的生人进家,猫在黑旮旯里不敢见人,嘴里还冲老公哇哇地喊着。小哥扯住她的手,连说带比划地忙活了半天,她似乎是弄明白了,嘴里咿咿呀呀地嚷着,里外跑着张罗起来。
哑巴女人屋里院内地划拉半天,手里一边一个攥着俩鸡蛋在丈夫面前,跟当家的比划着。没等丈夫开口说话,一直跟在哑巴女人屁股后跑来跑去的那个十多岁男孩突然哇一声嚎了起来,伸手就冲女人手里抢鸡蛋。赶车的小哥抬腿想踹这孩子,被石队一把给拽住了。小哥叹口气,抱住脑袋蹲在那里不说话。石队将小男孩拉到旁边,从小孩抽抽噎噎的嘴里了解到,这男孩叫小宝,是车把式的儿子,这俩鸡蛋是妈妈给他攒的,过几天是小宝的生日,要拿鸡蛋给他滚狗屎运。可今天工作队来了,家里实在找不出好吃的,妈就想把给小宝过生日的鸡蛋拿出来招待客。
参加革命前,石队也是个苦出身,看过穷的,但没看过这么穷的。他领孩子到女人面前,把俩鸡蛋要到手,交回小宝手上。又让队员小马从车上拎来一袋小米,倒小半袋在一个瓦罐里,端给扎煞着两只空手呆在那里的女人。大嫂,这点小米,麻烦嫂子煮了,至于下饭的菜,有啥算啥,实在不行,就整碗大酱,饭好了咱们一起吃。石队回头又对赶车的小哥说,你这位小哥还真没撒谎,是个实诚人。今个是进沟的第一顿饭,能在你家吃,也是我们的缘分。从明个起,你就领着我们吃派饭,除了你说的老孟家,挨家吃。你看中不?
小李哥点着头说中,可脸上的阴云还没放晴。石队就笑着补充,跟乡亲们说清楚,每顿饭我们按规定要交饭钱和粮票的,另外我们还带了一些粮食,如果还有咱家这种情况的,我们就交粮。
小李哥说我不是说这个。石队说,还有哪样?小李哥在石队三个身上瞅了一圈,叹口气,你说的是吃,我愁的是住!石队笑了,这有啥好愁的?刚才进沟时,我撒目了一圈,你说得没错,全屯子除孟财东哪家也没有住我们几个的闲房。可我看好了一个地儿,正想找你商量呢。小李哥说,我是这沟里长大的,咋就不知道除了孟家还有哪家能让你们住的?石队说,沟口的南坡上不是有座小庙吗?小李哥啊了一声,忙摆手,不中不中,那庙是住和尚的,怎能让你们官爷住!石队就笑,有啥不能的?我们不就是远来的和尚吗?这样吧,还得麻烦小哥你,如果这庙里有和尚,就帮我们言语一声,我们搭个伙,保准不坏了庙堂的清净,还可以交点房钱。小李哥说,交他个鬼,连个耗子都没有。家家都没粮吃,哪有闲钱供香火?早年有个和尚,还俗好多年了。
石队一拍大腿,这就好,都齐了!
小李哥一伸舌头,赶了半辈子车,往这屯子里接了多少拨的客,可不住孟家住破庙的官爷还是头一遭。
小李哥领着工作队挨家吃派饭,吃到半月头上,沟里人再见到小李哥,就开始喊他李主任了。就连平时从不拿正眼瞅他的孟老爷见着他,也鲜有地把脸上那嘟噜肉堆老高,扯出一丝笑来。
到沟里吃派饭的人家超过一半时,老孟家大院就挂上了“农协”的牌子,石队他们这才有机会将这大院里外好好逛了逛。小马咂舌,真他娘的没想到,这么穷的沟里还有这么排场的宅子!干脆将老孟家全撵去住牛棚,让沟里像小李哥这样最穷的人家搬来,也享受享受大地主的生活。
小李哥摇摇头,咱可住不惯这深宅大院,憋屈死了,莫不如你们工作队从庙里搬过来。石队没吭声,里里外外又走了一圈,对在场的贫协队员说,小庙的风水不错,我们也住不长,就甭费事来回倒腾了。至于这大院,他沉吟一下,孟家是沟里唯一的大户,这大院是他剥削我们穷苦人的铁证。据乡亲们反映,孟财东平素压迫穷人,没少干缺德事,但没人命,抗战时还给区小队捐过两杆老套筒。县委派我们来,就是要推翻孟财东这样压在穷人头上的大山,但我们也是讲政策的,所以我想……他看一眼小李哥,李主任,你看这样中不,让老孟家从正房搬出来,住进后院过去长工、伙计们住的地方。前宅大院除了“农协”办公事,空出的地儿还可以办识字班、开大会使用。我想,将来有条件了,开个小学校,让小宝这样的苦娃都能念书识字,再也不用拿俩鸡蛋滚狗屎运啦! 小李哥口里应着中、中,余下的几个也鸡叨米似的点头。
第五十一天,正好是工作队转了一圈,到小李哥家吃第二顿饭。吃完饭,时间还早,石队拉着小李哥满沟转悠。走着,石队就问,咱这沟叫桃花沟,可这沟沟岔岔也没见几棵桃树呀!小李哥说,听老辈人讲,过去的桃花沟可不是这德行,那是桃红柳绿,要不老孟家怎选这地界起宅子?石队说,过些日子工作队就该撤了。按理说,带领乡亲们掀翻了孟老财,成立了农民组织,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可看到乡亲们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心里总觉着这任务才完成了一半。小李哥宽慰他,别啥事都往头上揽,帮我们穷人出了头,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至于过日子,那是急不得的,这穷乡僻壤,好几辈也未见得有变化。
石队摇头说,咱要想改变穷面貌,掀翻老财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得在土地上下功夫。我琢磨过,咱这沟里存不住水,土底子薄,种点苞米、高粱、谷子啥的也打不了几粒粮,莫不如种果树。树好活,还能吸住水,包住土,将来成气候了还能拢住雨。小李哥惊讶,看不出石队一个公家人,还懂庄稼人的事!石队笑,不瞒你说,我过去就是一个农民,参加革命前就在我家的后山侍弄过果树。
小李哥说,可果儿不能当饭吃呀!石队说,果儿是不能当饭吃,但果儿可以卖钱换粮吃。石队接着说,明个你套上大灰骡子,把老孟家没收的浮财拉上些到城里卖了。这几天我就回趟老家,联系点树苗子,眼下正是种树的好季节。小李哥望着纵横交错的山沟沟问,那得种啥好?石队叨咕着,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咱屯叫桃花沟,当然以桃为主啦。那树三年就结果,桃花也好看!还可以套种点枣,这玩意适合山里,当年就见果,收益快。
石队刚和乡亲们把果树苗栽进土里,县里撤回工作队的令就下来了。还是小李哥,也就是现在的李主任,套上大灰骡子将石队他们送走的。小宝娘和屯里的乡亲们一直把工作队送到村口还想往前送。石队站车上给大伙行个礼,让大家别往前走了。他说,等倒出空儿来,一定回桃花沟,还吃百家饭,还住小庙,还要看漫沟的桃花开!
大伙嚷嚷着,说话一定要算数!小宝娘咿咿呀呀地就哭开了。
中 篇
山麓下,一群人嘴里哈着白气正伸头探脑地朝道上望。大卡车刚露头,李书记就一扬手,人群里马上响起了锣鼓声,还有一支唢呐,在参差不齐的锣鼓中格外刺耳。坐在驾驶楼里的杨队长急忙让车停下,冲李书记喊,老李,快打住,都什么年月了,还整景!
李书记手一摆,那锣鼓点就停了。只是那喇叭正吹得紧,不能一下停住,那音儿在天空又爬了个高,然后跌落下来,呜呜咽咽地像老太太喘着气。李书记麻溜地握住杨队的手,摇晃着,不是整景,是热烈欢迎!
李书记和杨队是在县里刚结束的学大寨工作会上认识的。这次大会开得热气腾腾,会议决定举全县之力,用一年时间将全县落后的公社、大队全部变成大寨式的先进单位,进而全县迈入大寨县。县委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派到落后公社、大队,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这不,刚过完年,杨队就带着队员们来到了桃花沟。
刚拐进屯子,就有一帮人向这边跑来。队员们寻思,这桃花沟够热情的,又一拨欢迎我们的!可细看,有点不对,确切地说是一群女人撵着一个男人朝这头跑来。被追的那个很是狼狈,鞋没了袜子也掉了,看到对面有人,掉转头往回跑,被后面追上来的刚好兜个正着。那人被搡倒在地上,你掐一把,她拽一下,像杀猪似的叫唤。
李书记叹口气,阴着脸走过去,小声和那些人说着什么。女人们就停住了手,朝这面瞅,一个大嫂冲地上躺着的那位又踹了两脚,猫腰从那人的裤腰里掏出几件花花绿绿的什么东西,领着女人们嘻嘻哈哈地走了。
李书记摇着头,和杨队几个说,羞死人了,都是些猫叫秧、狗闹春的事,刚进沟,就让你们碰上了……
杨队正在叠被褥,李书记和大队的赵会计就进了门,李书记同大伙道了早,对赵会计说,本想还是吃派饭,可这次上头有章程,不许麻烦老百姓。这样吧,你倒空到队部称一百斤高粱米,再去豆腐坊取十斤干豆腐,也算咱桃花沟全体贫下中农的心意。
杨队连连摆手。
李书记满脸通红,急赤白脸地说,你要是这样外道,今后我们就没法处了!
老郑在工作队里和杨队最近,心眼也活泛。见状,推了推杨队,杨队就没再吱声。老郑岔开话头,好几天了,我就一直想问,这院里小卖部、豆腐坊、小学校啥的都不缺,咋没看见卫生所在哪?我这胃不好,将来少不了麻烦那儿!
李书记一拍脑门,你看我这记性,早就想说,可一到嘴边就忘。沟口南坡上,那座小庙,是大队卫生所。有赤脚大夫在那儿,打个点滴,吃个药什么的,都中。
老郑说,小庙?那儿好像离屯子忒远,乡亲们有个病灾的也不方便哪!再说,一般的赤脚大夫都是女的,搁小庙里待着不害怕?
李书记打了个沉,想说什么,没言语。旁边的赵会计接过话,实不相瞒,这卫生所也是刚搬过去,以前也在这老孟家院子里。
那为啥要搬?赵会计刚想回答,旁边的李书记咳嗽一声。
杨队横了老郑一眼,还用问,那么聪明的人!怪不得这几天睡觉我老闻着有一股子来苏味,肯定是给我们工作队腾房了。李书记,这可不行。老郑说得在理,那小庙根本不适合做诊所。
李书记搓搓手,同志们大老远从城里来,帮咱学大寨。不吃咱,不喝咱的,连擦屁股纸都搁车里自己拉来,再让你们住荒山野庙去,那也太不像话啦!
杨队摆摆手,老李,心意我领了。但你们想过没,工作队一来,就把卫生所撵上山去了,桃花沟的乡亲会咋看咱?另外,老郑说得也对,那小庙就不适合做诊所。这事,咱就别争了!一会,你就安排几个人去小庙,简单地盘个炕,垒个炉灶啥的,尽快把卫生所搬回来!
李书记还想坚持,但瞅杨队不容置疑的脸,就没再吱声。
几天后,工作队搬进了小庙。
住到庙里的第一个夜晚,不知为什么,大家都睡不着觉,竟有些亢奋。队员小苑是队里的秀才,躺在被窝里感叹道,这下,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五个和尚了! 大马是队中的老大哥,平时就爱说笑,见大家都睡不着觉,就说给你们讲个五个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收了五名小和尚做徒弟。学了三年整,出徒的时候,老和尚想检验一下徒弟们的修行。他让每个徒弟脱掉裤子,在肚子上挂一面牛皮鼓。他幻化成一名美女,光着屁股在五个小和尚面前依次走过。只听得当、当、当、当四声鼓响,老和尚又化回原形。他对有鼓响的徒弟们说,你们几个六根不净,都不合格。说完,他径直走到唯一没有鼓响的徒弟面前说,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你们都要向他学习。其余几个徒弟都向那个小徒弟看去,一徒弟惊呼,师傅,他比我们更甚,他虽然没有鼓响,但却将鼓面刺穿了!
大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杨队骂道,这个大马,老不正经,别把几个孩子教坏了。睡觉,睡觉,明天还要起早呢!挨着小苑睡的老郑起身,秀才,把你电棒借我一下。我这两天有点着凉了,胃又不好受,得去卫生所拿点药。
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不用,你睡你的!
工作队要和大队班子一块碰学大寨的工作方案,大清早,队干部们就脚跟脚地来到小庙。杨队很重视,特意嘱咐小苑做好记录。
开场没说几句客套话,就由大队革委包主任汇报桃花沟学大寨的工作计划,重点讲明年的春耕生产安排。包主任讲完,杨队瞅李书记,那眼神是问还有啥补充的。李书记摇头,说请杨队长和工作队多提意见。杨队没马上说话,他左手捏过一条白纸,右手从李书记的烟荷包里抓出一撮烟末,倒在纸上,然后三转一拧,一支喇叭筒状的纸烟就出现在他的手中。他将纸烟的粗头放在嘴上,咬掉纸把,又将细头掉过来,用舌头舔舔,放进嘴里,点着,狠吸了一大口,看一缕青烟环绕上升与庙堂上方的大团烟雾合成一处。
杨队说,既然是一家人了,我也就不客气了。我方才仔细琢磨了包主任的春耕计划,其他的指标都好办,但硬杠杠,也就是粮食产量恐怕过不了关,这是我们要抓的主要矛盾。桃花沟大多是山地、坡地,上边要求亩产要超“纲要”,跨“黄河”,过“长江”,也就是亩产要不低于四百斤、五百斤,还要有过八百斤的。按方才说的种植计划,我看就是把在座的各位腰累折了也达不到。你们说,是不?
没人搭腔,只有吧嗒、吧嗒的抽烟声。隔一会,包主任尴尬地笑一下,杨队,你说得没错,按方才叨咕的方案,桃花沟年内进入大寨行列委实有点悬。可谁都知道,山沟沟就这个条件。要不,看工作队有啥好办法?队干部们都拿眼瞄着杨队。
杨队沉吟着说,我们刚来,想法也不是很成熟,说出来,大家商量。他瞟一眼老郑。
老郑点下头,翻开手中的小本,我认为按眼下桃花沟的现状,要甩掉落后帽子,一年进入先进行列,不有点新思路,不来点狠劲,肯定不成。要像杨队说的那样,抓住粮食产量这个主要矛盾,具体讲就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以量弥补低产;二是优化种植品种,科学种田,以高产提升总量。
老郑不愧是政工组长出身,善于拔高和归纳,待大家费了半天劲整明白他的“以量弥补低产,以高产提升总量”的具体内容是啥玩意,整个会场就像煮饺子的锅沸腾起来。
赵会计磕磕烟袋锅子发了话,咱山里人说话直,不会委婉。首先第一条,“以高产提升总量”我看就不太好办。老郑怔了一下,小声提醒道,那是第二条。赵会计说,我不管你是哪条,你说的那法儿操作起来有点难。全桃花沟就一块平原地,那还是老孟家起宅子时雇了好几十个伙计垫起的,也是目前全沟大小孩伢唯一的一块菜地。家家户户的灯油钱、孩子们的学杂费,队上来人去客的招待,都指着它。你要把它给毁了,改种什么水稻,这改成改不成两说着,老百姓这日子还过不过呀?
李小宝举手。小宝现如今是大队的民兵连长,腰间勒一条牛皮带,举手投足都模仿军人的样子。小宝说,相对菜地改水田这事,我更反对“以量弥补低产”这条。所谓的“以量弥补低产”,说白了不就是把当年石队长带领咱桃花沟老辈辛苦栽种的桃树、枣树毁了种庄稼吗?这毁了的沟洼能不能打粮不说,那没有了桃树的桃花沟还能叫桃花沟吗?说句不好听的,我感觉这个法子就是条“绝户计”!
赵会计和李小宝的发言,无疑把工作队的方案给否定了,并且颇赢得大队干部的共鸣。尤其小宝,夹着枪带着棍,把老郑的脸说得一红一白的。杨队的面色也很难看,他猛吸一口烟,努力将心火压下。他用眼神扫一圈在场各位,最后与李书记的目光碰在了一起。
李书记站起身,指着小宝骂,你个小瘪犊子,会说话你就说两句,不会说你就眯着,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和缓下口气又对杨队说,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其实就是一个半吊子,回家我再收拾他。杨队软中有硬地说,李小宝在家里是你儿子,在这儿是大队干部,民兵连长,他自然有说话的份。你是大队书记,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李书记挠挠头,有点羞窘地笑了。其实,老郑说的这两条真挺好的,就这两句让我整半辈子也绕不出来。但桃花沟也有桃花沟的情况,你看这样中不,今天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大伙都再琢磨琢磨,会后找个空儿我俩再细掰扯?
杨队想了一下,说,中。
大马用笤帚划拉满地的烟头,杨队直直地坐在那儿,一边抽烟,一边嘴里喃喃自语,事前想到了会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没想到这么激烈。怪我,怪我没把问题考虑足,犯了毛主席说的简单冒进的错误。
大马有点气不过,你也别自责,种水稻是好事,可人家不领情那怪谁去?天生就是受穷的命!
老郑给自己倒了碗热水,咕噜喝一口,我这心口是拔凉拔凉的!没想到我们起五更,爬半夜,好不容易熬出的一个方案,就这样泡汤了,还落下一个“绝户计”的恶名!杨队剜了老郑一眼,谁说就泡汤了?学大寨那么容易,还派我们来干啥?咱也别光说些没用的风凉话,还是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咋办?凉拌不行就给他来个热拌!老郑接过话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学大寨是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不换脑筋就换人。来之前县委不也有话,说咱工作队有这个生杀大权吗?我看,干脆先拿李小宝开个刀,撤掉他民兵连长的职务,就凭他攻击学大寨方案是“绝户计”这条,就够!大马、小苑几个附和,对,是该拿这小子祭刀,要不拿咱工作队也太不当回事啦! 杨队沉吟一下,其实刚才我和你们一样,满脑子想的就是拿谁开刀,甚至都想拿比小宝个大的出气。但看你们都这样说,反倒让我冷静下来。刚才老郑讲学大寨是一场革命,这话说在点子上了。既然是革命,就不能用小孩子的法子去置气。初来乍到就盲目地换干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显得我们没气量。刚才虽然只是赵会计和李小宝两个出面反对,但看得出来其实代表了大多数队干部的想法,甚至包括李书记。这也提醒了我,我们这个方案是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样吧,这几天啥也别干,我们几个撒下去,一家一家地串,一方面让全国学大寨的形势家喻户晓,再有就是征求老百姓对我们这个方案的意见。这几天我抽空再和李书记好好唠唠。
大家伙点头,就散开了。老郑起身穿件大棉袄,怏怏地往外走。小苑提醒他,马上要开饭了。老郑说,我这胃里火辣辣的,吃不下,去卫生所要点药。
李书记这几天心里直蹿火,那天散会到家里,他又堵着门将小宝好一顿骂,说你这小瘪犊子嘴边没一个把门的,就凭你会上那番话,工作队就能判你个反对学大寨罪,送你坐几年牢。小宝梗着脖子不搭腔,骂急眼了,回一句,送我?到时不见得谁送谁呢!差点没将老李气背过去。
李书记瞄了几天,没见工作队对小宝有啥处理,反而扑到社员家做宣传,讨意见,心里遂有些安稳,但还是不落地。这些日子他有意回避杨队,就是不知道见了杨队说啥。会上杨队问他意见时,他说的也不完全是搪塞话。学大寨的形势他了解,大寨会他也参加了,毕竟他是大队的书记。公道地说,工作队的方案虽然有点狠,但不狠整,桃花沟的大寨就学不上去。这一点,李书记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但让他过不去那道坎的还是毁树种粮这事,小宝在会上嘴是损了点,但那句“没了桃树还能叫桃花沟吗”问得好,当时听完李书记心里也是蛮痛快的。
李书记朝卫生所走,他牙床子肿了,饭也嚼不下。刚拐进孟家院,就望见工作队的老郑在他前面先进了卫生室。李书记想,前些天会上,小宝那瘪犊子把老郑伤得不轻,今天碰巧道个话。他紧跟几步,推门。可门却推不开。老李心说卫生所插门的事以前也有过,但那是给老娘们检查妇科,这老郑?老李没往下多想。
李书记从卫生所转回大队部和赵会计聊了会,再出来,就到了吃晚饭的时辰。北方的冬天暗得早,山里更甚,家家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李书记远远望见有个毛发蓬乱的人在自家院门口抻头探脑地朝里张望,就咳嗽一声,那男子像受到惊吓的麻雀一样跳了起来,而后又嘻嘻地笑,拿眼巴巴地看李书记。
李书记问,栓子,有事不进屋,在这儿伸头缩脑地干啥?栓子说,叔,我想找宝兄弟。
找小宝?找小宝干啥?栓子摇摇头,没啥大事,就反映点情况。李书记噗嗤一笑,你小子能有啥正经的,是不是又找你哑巴婶蹭饭来了?李书记本是句玩笑话,过去也没少说,可这次栓子反应却很大,朝李书记直翻眼珠子,我可不是来蹭饭的,我有大事跟民兵连长汇报。李书记说,大事?那你给叔学学。栓子脑袋一缩,那不成,小宝特意给我说,这事只能跟他一个讲,连你也不能告诉。
李书记心头一凛,感觉有蹊跷,遂黑下脸。好你这小兔崽子,论公我是支书他是小连长,论私我是爹他是儿子,谁大谁小都活不明白了?栓子说,可小宝有枪!李书记说,妈的,党指挥枪,这道理你忘啦!好,今个我还不和你磨叽了,别忘了工作队来那天,你偷人晾在外头的裤衩子,被半拉沟的妇女们撵,是谁给你解的围?你小子等着,明天我把你偷鸡摸狗那些事规整规整,让小宝送你上县上吃窝头(劳教)去。栓子闻听,急忙薅住李书记袄袖子……
李书记隔窗将杨队喊出屋,急火火地说,今晚半夜若是老郑去卫生所,说啥也要把他拦下,实在拦不住,必须有人陪,不能让他放单帮!杨队问,啥意思?李书记说如果老郑半夜不出去,就啥意思都没有。说完,扔下在那里直愣怔的杨队走了。
第二天,杨队隔窗将正吃早饭的李书记喊出来,扯住他就朝山上去。爬到半山腰,李书记有点喘粗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耍■了。杨队拿袄袖子擦擦汗津津的脸,说,昨个你神道的,到底咋个意思?李书记撇撇嘴,你先告诉我,昨夜老郑去没去?杨队点头,又摇头。半夜十一点时,这小子确实闹腾着胃疼,我就让小苑陪他去,他说不麻烦,非要自个去。我想,老郑在队里是二当家的,心眼还多,耍个小计谋把小苑这书呆子糊弄了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就说这些天上火了,牙疼,跟他搭伴去一趟。我这边正穿着衣裳,他那边就消停了,说枕头底下还剩一包药,不用半夜三更地折腾了。李书记长出口气,这就好,那就没事了。
李书记直起身,杨队一把薅住,把他按坐在石头上。嗨,你这个老李,忒不厚道。我掏心掏肺的,你可不能和我藏心眼子!李书记说,非得说?杨队说,不说今个甭想下这个山!
李书记叹口气,就将昨傍晚卫生所遇见老郑、家门口诈出栓子实情的事和盘道出。栓子是李书记的本家侄,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混子。别看人不咋的,可惦着女赤脚大夫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事没事就往卫生所凑,还不敢靠前,远远地望着闹个眼饱。老郑因胃不好,一来二去和女大夫生了情,这事也就被栓子瞄着了。栓子挺受刺激的,哭唧唧地找小宝。小宝一听让他稳住神,并说这是民兵连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盯住,任务完成给他记二十个工分。那天李书记门没推开,就走了,可栓子一直在暗中盯着呢。他不仅窥到了俩人作嘴(接吻)的镜头,还听到了俩人定下半夜约会的事。
杨队眼睛睁得有包子大,倒抽一口凉气。你昨天不是急三火四地找我,老郑会被小宝他们抓个正着?李书记没说话,只点点头。
杨队破口大骂,老郑这王八犊子,看我回去咋收拾他!李书记一扯,把他薅蹲在身边,又把刚卷好的旱烟递给杨队,嘴里贬损道,恁大的煤矿副矿长,遇见事咋就忒冲动?杨队蹲那儿,大口小口地把烟往肚里咽,一口烟呛住,眼泪咳了出来。
杨队突然一屁股坐地上,如果老郑这事抓了现行,工作队就会被整臭,闹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
李书记说,估摸小宝是这样想的。
工作队一走人,那菜地就不用毁,桃树也不用刨了? 李书记没说话,只点点头。
那你为啥不抓住这机会,反倒跑来告诉我?
谁说我没想?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但我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当年进村不住孟家大院住小庙的石队长。又想起了你杨队,想起你杨队方便百姓,给卫生所腾房住小庙的好。
杨队苦笑,这么说是石队长救了我?
也不完全。我毕竟是大队书记,也了解那学大寨是全党的头等大事,即便因老郑这事把你们搞走,县里还会派别人来。我还真担心新来的不如你杨队呢!
老李大哥,不管你是咋想的,我毕竟欠你一个情,这事我会记在心里。但我还是掏心掏肺告诉哥,虽然你放我一马,但甭指望我会拿原则做交易,这学大寨的事,还是该咋办咋办!
李书记噗嗤一笑,看你个臭样,压根就没指望拿这事和你做交易。说心里话,那天会上队干部们头脑的确有些热,特别小宝那小犊子话说得忒难听。可你们没给他上纲上线,不但不和他一般见识,还撒起大网到社员家里征求意见。这举动让大家伙挺服气的,就觉着工作队真是奔干事来的,不整人整景。我就跟赵会计几个说,如果咱是杨队他们,这桃花沟的大寨该怎样搞?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调个头想,就觉着老郑会上提出的两条不那么刺激人了。仔细琢磨,有些同大队的实际再结合一下,还真有可行之处。比如菜地改水田,其实是一条挺不错的增产措施。大米饭比高粱米好吃还高产,别说庄稼人,就是炕沿高的娃子都懂。我跟老赵掰扯,把这块地拿出来搞水稻,各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菜,克服克服,这事能中。老赵也点了头,可就是山里人没种过,不知道咋弄。杨队说,这事好弄,大马是农科研来的。李书记说,沟里倒不缺水,可得打深井,我们只有劳力……杨队说,这事我早就想好了,只是那天没来得及说就给闸住了。我来工作队,老矿长拍过胸脯,会尽力给我们支援的。矿里什么深水泵、潜水泵,钢筋水泥啥的都没问题,到时搞起来,还能派些技术人员过来。
李书记拍大腿,连说好!杨队说,还得找条沟,将两边截上,把深井的水引进去,让太阳晒几天,要不凉水直接灌,会伤苗。李书记说,没问题,这儿就是沟多。杨队展望,这要蓄上水,桃花沟山腰出平湖,又添了一景!
望着山下袅袅炊烟从沟沟岔岔的各家烟囱中涌出,杨队的脸上现出一丝羞赧。这些日子走访、摸底,老乡们没少给他们讲石队长的事,讲桃花沟桃树的来龙去脉。社员们对石队长那化不开的浓浓情怀,使他和队员们不禁有些汗颜。杨队说,老李,我们马上开会,将这个学大寨的方案再细敲一下。李书记眼一亮,你心里有谱了?杨队说,通过对社员们的走访,回过头再看这个方案,就感觉到了它的欠缺。就拿“以量弥补低产”这一条,说到底,还是没设身处地站在桃花沟百姓的角度,只抓住数字而忽略了人心,因此才遭不待见。桃花沟从石队那时候起,陆陆续续地老树新树也有好几茬了,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对现有树木来个盘点,壮树重点培植,老弱病残树刨掉,然后再发动群众扩边展沿,种上高产作物,也不失为一个“以量弥补低产”的好办法。李书记补充,树底下也可以利用,种下矮茬的谷子、豆子啥的,也能打粮的!
两个说着竟有些兴奋,比比划划,相跟着朝山下走去。
一个月后,县里学大寨工作现场会在桃花沟召开。会上,杨队和李书记分别代表工作队和大队作了经验介绍,县委书记对桃花沟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以量弥补低产,以高产提升总量”的提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说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桃花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各地要把桃花沟经验带回去。
中午饭是在大队部吃的,高粱米饭水豆腐管够,县领导还破例让上了酒。李书记是个不担酒的人,送走现场会的车队,从沟口往回走,李书记的脚步直绊拴。
辽西的气候,春脖子短,几天前北风吹人还直拉脸,可南风一变过来,地气腾腾地往上升,整个天就暖烘烘的了。暖坡上的桃树就是山里的报春花,禁不住春风的几度挑逗,冒出了毛茸茸的花骨朵,像怀春的少女那般娇羞……
李书记拽拽杨队的后衣襟,刚才你把“大寨办”的主任拉一边嘀咕点啥?
啥?还不是给老郑找个出路。我说那两条是老郑搞的,主任就说,正缺文笔好的,让老郑去“大寨办”搞材料。妈的,他冒骚,我这还得给他擦屁股!杨队恨得牙根疼,一副不忿的样子。李书记说,你这样做,是以大局为重,也去了我一块心病。杨队诧异,这话咋讲?
李书记打了个咳声,那女赤脚大夫想来也怪可怜的,她五岁离开桃花沟到南方她姑身边。她姑是个老处女,终身未嫁。后来她姑不幸离开人世,她便又回到了家乡,在沟里做个赤脚大夫。找了个当海员的丈夫,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前几年遇海难,连尸首都没找回来!她在南方待了十几年,性格什么的同北方女人不一样,平时郁郁寡欢的也不合群。村里几个闲汉、二混子贪她寡居,又有几分颜色,就绿豆蝇子似的黏糊着,可女大夫连正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次遇到了老郑,不知咋就昏了头,被老郑的花言巧语说动了真情。这回老郑走了,她可以专心当她的赤脚大夫啦!
杨队揶揄李书记,看不出,我李兄还是个怜香惜玉之人呢!
李书记一本正经,啥怜香,我这是爱惜人才。在你那儿不算个啥,在我桃花沟,那女大夫就是个大知识分子!
俩人都笑,笑声将沟坎上的桃树震得枝条摇曳,花枝乱颤。
下 篇
吴磊是挤着跑线的大客去的边墙子乡。
吴磊是市委政研室的一名正科级调研员,来之前,室主任郑重其事地找他谈话,着重强调了这次下基层的重大意义。为了使吴磊更信服,主任还将他列席常委会时市委书记如何亲自提议让年轻干部下基层的桥段透露给他。
常委会上,组织部汇报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的新举措。待常委们发完言,书记说,总的想法都不错,按常委们提出的意见,稍加修改即可下发。但能否加上一条,对七○、八○后,甚至更年轻些的干部,也要有点措施。部长说,您说得极是,我们起草方案时也考虑过,但从我市的干部现状看,这个年龄段的干部,除团口特殊点,其他战线的到县级这一层面的并不多……书记打断他,我的吏部大人,这个事要跳开点看,县级的没有,科级总有吧?现职的不多,后备的也可以嘛!我们年龄大一些的对基层和人民群众毕竟还是有感情的,有好多就是出身农村,从基层干上来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这些年轻人,素质都不错,但不了解基层,不接地气,有的对农村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终究要退下去,事业还要他们来干嘛。 主任说,最后,书记亲自拍的板,抽调部分县以下的科级或有潜质的后备干部,时间是三个月,不派具体任务,回来交一篇调查报告就行。每人要扎扎实实地下到一个贫困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刚开始说要自带行李,被书记否决掉了。书记讲,自带行李,还是和人民群众隔一层,住到百姓家里,岂能不要人家的被褥?住到身上生虱子才好呢!常委们都笑了,说,现如今,农村也没虱子了。
主任拍拍吴磊的肩,说了些勉励的话,最后有些遗憾地说,本来想派个副主任,用车将你送到乡里。可这次市委规定,要恢复过去的老传统,不许人陪,不准车送,单位只给写临时组织关系和介绍信。
接待吴磊的是一位姓郝的副乡长。副乡长边给吴磊倒水,边道歉。说真不巧,书记、乡长都同县里去南边招商去了,知道吴科长要来,书记让我先代表乡里安顿下,等他们回来,再正式给您接风。吴磊摆手,接风就不用了,您尽快给我安排到村里。再有,我也不是啥科长,就是个科级调,您年纪比我大,叫我小吴就行。郝副乡长挠挠已经花白的头,可不敢乱叫,正科在咱乡里就是顶头的官了,我干了这大半辈子,也就是个副科。
吴磊暂时安顿在乡里住下,一天三顿吃食堂,白天没什么事,就熟悉熟悉环境,看看过期的报纸,听听广播什么的。吴磊随身带着电脑,但网线不好,老是上不去网。瞄见郝副乡长的影,就去催下村的事。郝副乡长总是笑眯眯地跟他说,不急,正联系着。
这一日,吴磊看了会过期的报纸,有些迷瞪,不觉趴在桌上小寐了一会。突然被一阵说话声惊醒,隔窗看一个斜跨在摩托车上的年轻人正扯着郝副乡长的胳臂急切地说着什么。就见郝副乡长挣开那人的手说,李村长,你别跟我来这套,乡里学校那都是一个萝卜顶一个坑,莫说是作揖,就是给我下跪,也没有多余的借给你。那个姓李的村长说,就俩月,过了俩月,我们村小老师生完娃,就能上班教课了。如果你再不答应,我明天就把这帮孩子领到你乡政府来放羊!
正争执间,忽听背后有人说,我去,我可以去当俩月老师。话说人到,吴磊背着挎包一屁股坐在摩托车后座上。郝副乡长忙说,那怎么行?你是市里来的干部,又不是支教老师!吴磊说,有什么不成?我是研究生毕业,不会误人子弟的。又问村长,村长同志,我去你们那儿当老师,不用开工钱,每天供三顿饭就成,欢迎不?李村长瞅着吴磊,仿佛天上降下个林妹妹,突然醒过腔来,鸡叨米似的点头,脚下一使劲,摩托车裹着一股烟蹿出乡政府大门。惊得郝副乡长一身冷汗,冲着跑出老远的摩托车喊,小李子,吴科长就交给你了,替乡政府好好照顾……
一路上,李村长喜滋滋地和吴磊聊。说桃花沟打解放后进过三次工作队,第一次是“土改”时爷爷用大轱辘骡车拉进沟里的;第二回是学大寨,坐着大卡车开进沟的;这第三次可算最酷,是坐着摩托车自个驮进沟的。吴磊这才知道自己去的地儿叫桃花沟,就问桃花沟穷吗?村长说,吴科长你把那“吗”字去掉。就是因为穷,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沟里只余下老少病弱在家留守。自己家里老少四辈实在需要照顾,这才无奈回来,一面照顾家,一面在穷沟里当这个村长应差。他还自嘲地说,到他这辈,已是家里的第三代村官了!吴磊笑着纠正这位三代为官的李村长,说他可不是什么工作队,也不是啥科长,这次下来是锻炼,顶多算个调研。可纠正的效果不佳,村长还是一口一个科长不离嘴。
小学校就设在孟家大院里,二十多个孩子,不论大小也不分班,裹在一块上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常识什么的都是一个老师教。吴磊是念过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稍加用心,对付这群孩子绰绰有余。吴磊高考那年是县里的状元,当时正是企业管理、法学、生物科学、金融外贸这些学科火得不得了的时候。吴磊雄心勃勃,未来想做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就报了一所著名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因学业优异,顺利保研。到研二时,学校适应社会的需求,招收了几个高管硕士班,还有一个博士班。当时因人手不够,也有让在校的穷硕士们赚点外快的好意,学校就让吴磊他们去当辅导员。说是辅导员,其实主要工作就是给不来上课的学员们补齐课堂笔记,再有就是结业时,给一些特殊的学员代写论文。虽然干这些有不菲的收入,但吴磊却很受刺激。这些学员一部分是来自大国企的高管,再有就是私企的老板,都没经过考试,只是交了几万块钱学费。这些学员基本不来上课,来了也就是点个卯,根本不把精力花在学习上。这让吴磊很是郁闷。
毕业前,吴磊同自己的导师聊前程,导师劝他接着念博。吴磊摇头,说自己的志向是想当一名企业家。导师就叹口气,指着那群人跟吴磊讲,论学识,你满腹经纶,可你想过没有,会有哪家私企请一个刚出茅庐的学生娃来当老板?自己的子女,只要不是特别二虎吧唧,也要让他来接班。为什么?还用问,血比水浓!至于国企,那些高管都是有等级的,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级别。国企老总,都是组织部管的干部,会把一个企业交给你一个初出校门的学子?所以,最好的出路就是读博,在管理理论层面寻出路。
导师的一席话让吴磊一头冷汗,但也醍醐灌顶,让他醒了许多。醒归醒,年轻人的那颗心还没有变,只不过多了一些实际。他婉拒了导师的一片好意,而是选择了考公务员,想走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李村长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平时老的少的都不见影,只有吃饭、睡觉时才全乎。爷爷九十几岁了,是一个吃得了炒豆、放得了响屁的老汉,每天天不亮就走了,傍晚天擦黑才回。村长说,爷爷是舍不得那些桃树。年轻人都外出了,家里留守的老人能将就着把地种上就不错了,这些年沟里的桃啊枣什么的没人侍弄,有些树老了、病了也没人管。这些树都是当年爷爷当干部时和工作队带着乡亲们亲手种下的,在爷爷的心里比自个的儿孙不差啥。老人家就把年龄一般大的老哥们找齐,每天义务去护树。李村长的父亲是第二代村干部,现如今成了老羊倌,每天赶着几十只羊满沟地跑。他有时将羊赶到一个山沟里,让两只牧羊犬把住两边的沟口,不让羊们溜出沟去啃吃树木,然后自个也会去老爹那儿帮忙干上一阵子。老辈们对树木的感情真的很特殊!李村长对吴磊感叹。 吴磊被安顿在村长家。吃对这个大家庭来说,无疑就是添一双筷子,但住宿却让村长费了一番心思。其实村长家房子倒不少,爷爷、父母,村长夫妻俩膝下还有俩刚上学的双胞胎儿子,老少四辈,每辈各占一间房,就腾不出一间单房让吴磊住了。村长就问吴磊是跟爷爷住,还是与俩小孩同住?吴磊觉着,老人虽说上了点岁数,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过去还当过村干,肚里故事一定很多,就选择和爷爷住。
晚饭喝了点酒,老人躺在炕上话匣子就打开了,向吴磊滔滔不绝地说起当年石队带着搞“土改”、种桃树的往事。说着,头一歪,就打起了鼾。吴磊耳听那如过山车一般的呼噜,不禁叫苦不迭,心说光想着老汉肚里有故事,却忘了老年人打呼这事。遂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晚,吴磊揣了个心眼,想趁老人没打鼾之前抢先睡着。可老人却谈兴如昨,和吴磊说起全民学大寨那年的往事。小吴强忍睡意听老汉聊,待聊至睡意全无时,老汉却头一歪,撇下吴磊鼾声响起,剩下吴磊眼瞪着房檩,又是一夜无眠。到第三个晚上,吴磊就知道,要完。因为一丁点也不困,但脑袋里却一团糨糊似的,可能高考时落下的神经衰弱的毛病要犯。这一晚老人没再和他谈古,而是推心置腹地说起了现存的困惑和苦恼。如今因日子穷,年轻人都抛家外出,沟里的庄稼缺人侍弄,那些凝聚着几代人心血的桃树、枣树们濒临灭绝……说到动情处,老人不禁捶胸顿足,老泪横流。
吴磊见老人伤心动情,就想说几句安慰话,无奈脑袋里隆隆响,心里拢不住神,竟至几句顺溜的话都编不出,只是瞪着两眼失神地望着李老汉。
村长半夜去茅房,被什么绊了个趔趄。定睛一看,竟是吴同志,搂着被,窝在柴垛上。李村长很是诧异,待听见从爷爷房里传出潮水般的鼾声,便全明白了。李村长捅捅吴磊,咧嘴笑,说,怪我,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吴磊揉揉眼,瞅着李村长也咧嘴,怪我,臭毛病多。李村长突然嘎嘎地笑。吴磊被笑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李村长一拍大腿,我咋就忘了,工作队那都是远来的和尚呀!
吴磊就住进了小庙。
如今的小庙已今非昔比,还俗多年的老和尚又回到寺庙。老和尚对吴磊挺和善,专门辟出一间禅房供他居住。晨钟暮鼓,磬音渺渺。闲暇时,二人对坐,或斟一盏清茶,对弈一盘;或谈古博今,悟禅论道。小庙既清凉又清净,没几日吴磊的失眠便不翼而飞。
一日对月闲聊,吴磊问老和尚法号叫什么。老和尚羞赧,这么多年了,中间又还了一段俗,人们从小和尚一路叫到老和尚,连他都忘了自个的法号。遂想了想,记得剃度时,师傅赐法号“了尘”,取了却凡尘之意。可人这一辈子,真正做到了却凡尘又何其之难,连出家人都难免俗哇!吴磊不觉唏嘘,又问小庙是否有名。老师傅叹道,庙小,又无高僧,小庙没名,吴科长才识渊博,给起一个吧!吴磊沉吟,佛家讲求的是缘分,我了解这小庙的过往,有两次工作队都因不同缘由住进这里。如今我能在这儿短留,并与了尘师傅结下忘年之交,也都拜这一个“缘”字,不如就叫“结缘寺”,不知老师傅意下如何?了尘老和尚不禁击节叫好。
清晨,从结缘寺往下望,整个小山村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绿树掩映下的孟家大院青瓦灰墙,与周围的农舍民宅掺杂一起,形成一种对比鲜明却又很和谐的农家风韵。对面的山腰,有一处幽深水面,宛如一泓碧波潋滟的天池,倒映着满山的桃红。那漫坡的桃花就像燃旺的火,把沟沟坎坎燎得火火红红。似锦的桃红,团团簇簇,洋洋洒洒,从沟沿浸洇向沟底,宛如妙手的大师不经意间将一掬朱砂泼洒在山水间……吴磊一下被震住了。眼见这摄人的桃花沟美景,他想起不知哪位高人说过的一句话,美景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兄弟,不禁心内像被揪了一下。
吴磊在桃花沟虽只住了三个月,但留给桃花沟的念想却不坏。每每吃饭时,李村长家的两个双胞胎儿子总会不忘念叨几句吴老师的好。每到这时,太爷爷总是眯着眼,对两个宝贝太孙子说,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也要做个科长!一次饭桌上,李村长笑盈盈地拿出张报纸,对全家人说,这个小吴科长,真是有本事,把我们桃花沟登了报,题目多好,叫《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不是蒋大为唱的歌吗!这上面还有照片,这下,我们这小小的桃花沟可出名了!
村长说的登了报,其实就是吴磊写的调研报告。起初,吴磊并未有什么心思,只是想弄篇东西交差。可没成想,桃花沟的山水人情让他情不自禁地上了心、认了真。在充分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吴磊写出了一篇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文中详实地写出了桃花沟潜在的旅游资源和蕴含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有桃花相映,还有高山平湖;不仅有晨钟暮鼓,还有保护完好的与山西乔家大院一脉相连、具有北方特色的孟家宅院。最重要的是,吴磊还做了一个调查,全桃花沟百十来户,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五十一个,并且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后,这些老人承担起在家种地、侍弄家禽的活计;九十岁左右的老人也有二十来个,能吃能睡,能上山,能爬树;百岁老人有三名,其中一名是老僧人,不仅每天能诵经,还能洒扫庭院。最后,吴磊给出了一个结论,桃花沟是一片未及开发、大有旅游潜能的处子之地,是北方的“巴马之乡”。
爷爷就问村长孙儿,啥“巴马”?
美国总统奥巴马呗!太孙儿抢着回答。
村长孙儿摇摇头,我在南方打工,去过广西,巴马是那儿的一个地方,都说那里的山水好,空气好,人都长生不老,活得长。
吴磊的调研报告不仅得到了市委书记的重视,也得到了许多商家大贾的关注。一时间,桃花沟热闹起来。
先是大领导、小领导,大车小车往沟里跑,接下来一条宽阔溜光的柏油路代替了过去起土冒烟、凹凸不平的土路。不久,一个南方的大老板从众多商家中独拔头筹,与村里签约,合股开发桃花沟风景旅游区,小李村长摇身一变为常务副总经理。
变化的不仅是小李村长的身份和那身花里胡哨的格子西服,在李老爷子的眼里,桃花沟的变化有点像小时候玩的万花筒,简直让他有些目不暇给、眼花缭乱。先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地回了沟,重新拿起锹镐、刀剪等家伙什,上山精心侍弄起被遗忘已久的桃树、枣树。这让李老爷子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桃花沟鲜有的生气重现了!紧接着村部、小学校、小卖部、卫生所等一干人都从孟家大院搬出,孟家大院从里到外进行了修葺。修后的孟宅让李老爷子捂着嘴好一番窃笑:还外头请来的能工巧匠呢,修好的房子比没修时还旧,简直是糟蹋钱!孙儿李常务就跟爷爷讲,你不懂,这叫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让老爷子不懂的不仅是孟府的装修,后边的事越发让他张口结舌。那片当初为改水田形成的平湖,如今修了木栈道和九曲桥、凉亭,水面荡起了游船;那块由菜地改水田、后来又变为菜地的地方也派了大用场,一座儿童游乐场拔地而起;最让老爷子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杨队为种水稻请矿上给大队打的那眼深井,这会儿掏巴掏巴,又在井口上方盖个亭子,在井边立了块刻有“长寿水”的石碑,这就卖起了钱,论瓢舀,一瓢十元,居然每天还排长队。嘿,真是天大的稀罕事!
虽然这些改变看起来有些不那么地道,但能给贫穷的桃花沟带来经济上的改善,作为桃花沟第一代掌门的李老爷子还是宽容的。可越来越多的举措着实让他瞧不顺眼。首先是他儿子小宝,当年的民兵连长,现今是六十多岁的老羊倌。不知哪位高人突发奇想,就将小宝的羊倌罢免了。倒也没亏待他,算旅游公司的退休职工,每月领不菲的退休金。前提是将那一群羊充了公。被充公的羊虽然还吃草,还拉羊■■蛋,但变成了道具。旅游公司挑出两个高挑漂亮的姑娘,穿上古代的长裙,拿着柳条似的羊鞭,长袖善舞,每天赶着羊在山沟里飘来荡去。这时候,满山坡就回响起清凉的钟声和《少林寺》电影里的《牧羊曲》。
老爷子虽然早就不当干部了,可在乡亲们的心中还是蛮有威信的,特别是一般大的老伙伴。前些日子年轻人都外出,顾不上家里的庄稼、树木,就是李老爷子将各户身板硬实的老伙计归拢起来,硬是撑起了桃花沟的一片天。可近些日子,他感到屯里的这些老家伙们都和他远了。过去,隔三差五的不碰面都不行,谁家婆媳怄气、妯娌翻小肠的事都得找他唠扯唠扯,不想听都不行。可现在不知为什么,连他们的影都捞不着了。
中午开饭时,老爷子坐桌上半天了,也没见家里有第二个人过来端饭碗。正纳闷,孙媳妇将一碟卤子搁桌上,告诉他,别等了,就您一位。老人不解,孙子现在是什么副总,不在家吃饭已是见怪不怪了,可小宝两口子和俩宝贝太孙子呢?孙媳妇说,我爹没和您说?老爷子问,说啥?孙媳妇说,公司在后沟搭起了一溜茅草屋,起名叫长寿美食一条街,专门经营各类山货。什么糖炒栗子、山核桃、黑枸杞、山鸡、野兔、长虫(蛇)、笨鸡蛋、木耳、蘑菇、山野菜啥的,反正能想到的都卖。说是桃花沟的特产,绿色生态无污染。
老爷子脸憋得通红,差点当着孙媳妇面骂粗话,这不是胡诌八咧吗!别人不知道,孙媳妇你还不了解?咱沟里八辈子也不出这些玩意,有点桃和枣那也没到季节,这不是蒙人的勾当吗?孙媳妇撇撇嘴,您老也犯不着这样,现在都啥世道了!您没看到,从外面发来的鸡蛋,在美食街扔锅里滚两开那就卖十元两个,翻十番呀!这不,我公婆也兑了一间屋,中午在那儿忙活呢。俩孩子下了学,也嚷着不回家,边看热闹边帮着做买卖。我这边帮您对付完中饭也得过去。
孙媳妇风风火火,边往外走边对老爷子说,您老吃完饭也别净在家闷着,到外面走走逛逛,现在的桃花沟,都变得快不认识啦!
李老爷子就着卤子扒拉半碗面,也不知饱没饱,趿拉起鞋就往外走。那后沟太熟悉不过了,过去就是一条光长杂草的干沟,谁家死了猫、狗,或是月子里的小孩夭折,都往这沟里扔。现如今却成了商家的宝地。这可真是造化弄人!走到一半,老爷子停住了。他想,我这是干啥去,去阻止乡亲们别发这不义之财,还是看着心里别扭找气生?罢了,自己这把年纪了,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吧!他折返身往村里去,思谋着找几个老伙计唠扯唠扯散散心。
他先去了老包家。包老爷子小他几岁,俩人搭班子时,一个是大队主任,一个是书记。虽有不乐呵之处,但磕磕绊绊几十年下来,倒也磨合成了能说说心里话的老伙计。到门口,李老爷子愣住了,月余不见的包家大变样,新圈起了门楼,大门旁竖起了一块广告牌,上面赫然写着“长寿屋”三个大字,包老爷子的大照片光彩照人,照片下还写着简介。老爷子眯眼瞧,不觉胡子气得翘了起来。心想,好你个小老包,大队时就有造假的毛病,现在变本加厉了,啥时候长的,从我老弟一下子变为百岁老人了?
老爷子想推门进去同老包理论理论,突然听到背后一阵喧哗,一个举着小旗的导游领着一群游客直奔包家门楼而来。到跟前,那导游姑娘给每个游客手里发一个小红袋,告诉他们,进去后如果想和百岁寿星拍照合影,就在这红袋里装五元或十元钱,并说,花几元钱,沾沾寿星佬的仙气,很划得来!游客们蜂拥而入。
李老爷子朝门楼啐了一口,反身离去,信马由缰地来到赵会计家。赵家的外表与包家基本一样,看来是同一家装修公司给包装的。只是简介上的年龄并未造假。老爷子管赵会计叫哥,掐指头估算一下,正好毛岁一百。老爷子朝台阶刚迈步,突然红漆大门从里面急速被推开,几个游客捂着嘴跑出来,差点将门外这位寿星撞个趔趄。众人一面跑还一面嚷,什么寿星,尿都拉裤子里了,呸呸!
李老爷子赶紧进去,见正中一把太师椅,老赵歪在上面,脸色蜡黄,裤脚下方的地板上汪着一摊浑浊的液体,还有扑鼻的尿臊味弥漫在不大的厅堂。老赵的儿媳妇将换洗的衣裤甩给公爹,一面将公爹紧握在手的一沓装钱的红袋袋揣进衣兜,一面挂着脸子对公爹说,又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有尿不知道撒?这倒好,冲跑了游客不说,这要传出去,咱这长寿屋还有人来不?赵老汉抹搭着眼皮,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不说话。
李老爷子实在看不过眼,咳了一声,侄媳妇,不是叔爱管闲事,这不赶上了吗?都说老小孩,老小孩,那老人上了岁数,倒不如小孩呢!更何况,你公爹憋着尿不也是想给家里多赚几个。侄媳妇红了脸,讪讪地不吭声,拿着拖把擦地上的尿渍。李老爷子缓口气,侄媳妇,你忙去吧,我帮你公爹换裤子。侄媳妇走出去又进来,将一杯茶放桌上。
看侄媳妇出去了,李老爷子对老赵说,当着你儿媳妇面我没好意思说你,你这是咋啦,赚钱不要命啦?我俩都这么大岁数的老家伙了,吃不动也喝不动,说句背人话,给个小媳妇都不动心的主,要那么些钱做啥?攒棺材本咋的?赵会计嗓子眼吭哧半天,你说的是,但我哪能跟你比?你那孙子当着旅游公司的副总,挣着年薪;你家小宝虽然不放羊了,但每月拿着养老金,听说两口子又在长寿街卖起了山货。你那是要风得风,要雨行雨。可我,儿子死得早,儿媳妇带俩孩子,孤儿寡母的。你都四世同堂了,可我,孙子还没说上媳妇,你说,我不得趁这把老骨头还能换俩钱,给我那孙子娶媳妇赚个彩礼? 李老爷子将手里那盏热茶递给老赵,叹口气,本想找几个老哥们发发牢骚,现在看,老家伙们都成宝了。得,我也不耽搁你赚钱了,我去敬老院看看那几个伙计,你就好自为之吧!
老赵眼圈发红,冲着李老爷子瘦削又佝偻的背影说,那儿你也甭去了。一天二百,早被几个没老人的主儿雇去坐堂了。这眼下,全沟里恐怕就你一个闲人!
李老爷子往山上走,他想遛遛沟,看看桃花,让山风吹净心内的烦闷。正是四月小阳春,走在山道上,能感觉往上升的地气在眼前蒸腾。满树的桃花开得正盛,从沟底一直向沟顶蔓延。李老爷子拣块石头坐下,温热的山风吹拂着颌下那一缕稀疏的胡须,心内感觉不那么闷了。他想,也许是我老脑筋,跟不上行市了?
突然桃花丛中传出一阵开心的笑声,还伴有“天女散花、桃花雨”的呼喊,李老爷子站起来拢眼神看,见桃林深处一群游客玩得正酣,树底下一群年轻人摆着不同的姿势在拍照。有两个小年轻手臂攀着桃枝正猛力摇晃,还有一个嫌不过瘾,爬到树上,用脚奋力蹬踏着树杈。大片的桃花在年轻人刺耳的欢叫声中纷纷落下,真如天降桃花雨般凄美!
李老爷子的心仿佛随桃花坠落地下,他憋足力气大声喝止,可那干哑的呼声在空荡的大山里是那样的渺小,很快就被年轻人发出的叫声和笑声淹没了……
吴磊接到一个电话,开口就问是吴主任吗?吴磊提政研室副主任刚俩月,目前还在试用期。吴磊就很客气地说,我是吴磊。电话是市委办公厅打来的,说省里有一个大型会议在我市召开,书记指示,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一定要安排好。会议不能一味闷在市里,抽空要安排到底下转转、走走,既接地气,又能展示我市改革开放的成果。书记还直接点了将,成立临时会务组,负责整个会议的接待和协调。
一排中巴车由警车引路,直奔桃花沟,吴磊与几名工作人员坐在殿后的吉普车里。离桃花沟越来越近,吴磊的心竟像久违的游子般莫名地兴奋起来。吴磊离开桃花沟已有两个年头了,两年中,他虽多次动过再去桃花沟看看的念头,无奈事务繁杂,终没能成行。这次大会安排的地方就有桃花沟,这让吴磊很是高兴,不管怎样,桃花沟这片处子之地的开发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这次不仅是故地重游,看看桃花沟淳朴的乡亲们,更重要的还要趁这个机会考察一下桃花沟这两年的发展走向——已成为政研室副主任的他,正在心里酝酿一个关于乡村改革、城镇化与乡愁方面的调查报告。
会议代表们由省长领头,在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本地一干官员的陪同下,依次前往各个景点。领导和代表们饶有兴味地参观着,不时有啧啧的感佩之声从嘴里发出。
从进沟那一刹,吴磊就陷入了一种感奋的情绪之中,桃花依旧笑东风,但桃花沟已然变得让吴磊不敢相认了。虽然两年来也拉拉杂杂地听说过一点桃花沟变化的传闻,但变化如此之大还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转了孟家大院,又乘坐了山间平湖的游船,饮了长寿水,品尝了美食一条街的小吃,山间突然响起了“牧羊女”悠扬悦耳的歌声。大家掉头,见山头翩然出现一群白羊,两个宛如天仙的少女赶着羊群款款而来。就在所有的眼球都被这幅牧羊图吸引之时,山腰间那座小庙响起了雄浑的钟鼓之声和清亮的木鱼声,大家不约而同循着声响向那小庙鱼贯而去。
吴磊和小庙的缘分不浅,那结缘寺的名字还是他起的,更何况与了尘老师傅曾清茶一盏促膝长谈。吴磊在众人离开小庙后,没有马上撤离,他轻轻走近老和尚,对着那有些塌陷的后背深切地叫了一声,了尘师傅!
老和尚一回头,两人全愣住了。披袈裟,戴僧帽,手里敲着木鱼的,哪里是了尘和尚?竟是老李大爷!
那一天,老李大爷被一群折枝败花的游客差点气个倒仰,正巧被了尘师傅撞见。了尘打个揖,心平气和地帮他劝阻了游客,又带他来到小庙,倒盏茶,劝慰了一番。见老李气渐平顺,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板板正正的纸来,双手递给老李。
那个晚上了尘师傅就坐在菩萨像前的蒲团上圆寂了。人们都说,老僧是功德圆满,驾鹤西去,成佛啦!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心梗急性发作。可能是年岁大了,再加上劳累的缘故。不管咋个说法,两个实际问题马上摆在桃花沟村村长、旅游公司常务李副总的面前。第一,老和尚的后事处理。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烟气腾腾,大家伙讨论得挺热烈。了尘乃出家之人,无子嗣,按佛规,火化,在寺庙后建一佛塔,为结缘寺再添一景。还有人补充,老僧大德,倘若火化出舍利子,那将更使桃花沟增辉啦!
正议论得兴起,门开处,李老爷子走进来。李老爷子不仅是李村长的爷,也是桃花沟第一代领导核心,大家自然都另眼相看。老爷子对大家的立起、打招呼一一颔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交给孙儿。李副总接过看后,对大家挥了挥手,刚才说的都作废。了尘和尚有遗嘱,并且还按了手印,说是了尘还有一尘未了,“文革”时被逐出庙门漂泊无着,蒙一寡妇收留,虽无子嗣,但对其嘘寒问暖恩深义重。寡妇去世后,了尘曾有一诺,待侍奉完佛祖,必将老衲之躯按俗人之规葬于其侧,与其同丘。还望村委给予照应安排。
大家伙纷纷唏嘘,天可怜见的老和尚,没想到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也有惋惜的,挺好的旅游题材,让老和尚一纸遗嘱给瞎了!
老爷子看一眼村干们,打断大家伙的感慨,正好趁当家主事的都在,我还有句话说。老人遂将最近不少进山的游客不知爱惜树木,登高扒枝、折损桃花的行为说了。临了,老人家痛心道,那漫坡的桃树桃花是咱沟的根脉和风水,看着那满地掉落的桃花瓣,还有不少秃枝,我老汉心里疼呢!
孙儿伸手拦住爷爷,这事不用您老费心,我心里已合计好了,救急的办法是先买些塑料桃花,发动老少娘们绑到显眼的秃枝杈上,等省里领导视察过后,再想办法根本解决。老爷子闻听此话,真想当众将孙儿骂上一顿。话到嘴边,又忍到肚里。甭说自个,连儿子都被退了休,现如今是孙儿们的天下。
老爷子打个咳声,甩手想走,却被孙儿拦下了。孙儿恭恭敬敬地把老爷子扶到自个的老板椅上。老爷子就问,咋的,你还憋啥坏?孙儿吞吞吐吐地讲,省里要来考察,那结缘寺是非去不可之地,可老和尚正赶这时候不食人间烟火了,也真是巧,爷爷你这时候就到了。 大家都笑。大家伙都知道这是开会要商量的第二件事,也正愁着没啥好章程。见村长这么说,都觉着让李老爷子堵这个窟窿还真是个法。
老爷子这回没忍住,黑下脸就骂,妈拉个巴子的,造假造到老子头上了,拿老子当啥?众人噤声,唯孙儿嘿嘿一笑,不干就不干,您老急啥?
晚上吃饭,破天荒儿孙、太孙齐全。李老爷子大为高兴,让孙子媳妇上酒。给儿子倒上,儿子拿眼瞅瞅孙儿,说,不喝了,这两天身子不大舒坦;让孙子,孙子愁眉苦脸,嘬着牙花子说,一大堆烦心事压着,没心情;最可气的是俩小太孙,那可是老爷子的眼珠子,面对着满桌子吃喝,愣是打不起精神,一个哼哼唧唧地说牙床子肿了,吃不下,一个说嗓子发炎,喝口水都噎。
老爷子气得想摔杯子,可抬眼看俩太孙,这手说啥也落不动。老爷子的软肋也是与时俱进,从早年的大孙子早就过渡到俩太孙身上,这桃花沟人都知道!老爷子长叹一声,一口酒进肚,对孙子说,就别演什么苦肉计了,抓紧从外面调和尚来,我答应你就这一回,救场不救常!
老爷子抓住吴磊不松手,眼巴巴地说,小吴科长,你和石队、杨队他们一样,都是桃花沟的贵人。特别是你那篇大作一登报,让桃花沟脱离了穷困的苦海。桃花沟的大小孩伢都念着你的好!可是,不瞒你说,老李大爷眨眨老眼,有些困顿,这桃花沟也许是变化太快,让我这糟老头子有些适应不了啦!从前,有点烦心事,还能找老哥们聊聊,找老和尚化化,可现如今……这不老和尚也去了,心里有啥憋屈的,只能自个对着山上的桃树说去咯!可这满沟的桃树也一肚子委屈不知朝谁诉呢!
面对老人无奈又困惑的感慨,吴磊心内不禁如打翻五味瓶一样。他望着老李大爷,诚恳地说,我这次陪领导来,不能耽搁太久,过几天了尘师傅下葬,我一定还来。到时,我会多住些天,陪您多聊聊,沉下心,好好梳理梳理桃花沟的前世今生。老李大爷频频点头,好好好,到时你还住这小庙,这里清静。
了尘下葬那天,吴磊如约而至,还带来一位女性,跟大家介绍说是某大学研究社会学的博士,自己的女朋友。出殡时,吴磊对女朋友说,我同了尘师傅有缘,也算忘年之交,我要同乡亲们送他一程。女朋友点头,说你去吧,我正好借此看看民俗民风,将送葬的情景录下来。
送葬回来,女朋友回放录像给吴磊看。吴磊将眼睛贴近相框朝里看,但见镜头里长长的送葬队伍弯弯曲曲排成长龙,迤逦地向沟里转去。人们穿白袍,戴白帽,肩上扛着高高的白幡。队伍中,不时有人将一捧捧的纸钱向天空撒去。那纸钱迎风飞舞,飘散在整个天空,遮住了山,蔽住了地,覆盖了送葬的人群,满镜头全是飘洒的纸钱,旋转的纸钱,飞舞的纸钱,疯狂的纸钱,把吴磊的头都旋晕了。
吴磊问,怎么不见桃花?
女朋友说,是呀,怎不见桃花呢!
责任编辑 刘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