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曹卫东先生《果真爱,就不要假爱》(《读书》二0一七年第一期),我似乎体验到《读书》杂志的风格。作者以文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启迪读者。一本好书或一篇锦绣文章,总是让读者感觉意犹未尽。或许,这正是读书(以及我热爱的《读书》杂志)的魅力所在。无论谁跟谁纵然一起俯瞰生活的冷暖,他们还是会看到不同的意象,所以彼此有言说的渴望,也有无法传达的理解。借用“席勒牌”手术刀(席勒:《同情的本质与形式》),曹先生剥开了茨威格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中两个人物的面具,一个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懦夫少尉霍夫米勒,一个是需要深度剖析的良心医生康多尔。尽管康多尔不惜以婚姻形式补偿克拉拉无法重现的光明,慧眼如炬的曹先生,穿透同情的道德迷雾,还是看出了背后的空虚。十分可惜,曹先生的全部见解到此为止,而他本可以告诉读者更多。
生活的美总是一缕飘散,去到我们去不了的地方。遭受挫折的人们或许不能从同情中汲取足够的力量,如果我们给不出比同情更多的支援,那该怎么办?像霍夫米勒似的逃避还是效仿康多尔的慷慨赴义?如果有些人并不是看起来那样需要同情,只不过不能按照跟我们同样的方式生活,我们是否会吝啬到连有限的同情都被理性之手收回?阅读全文,我一直以为曹先生在论说同情,因为他的材料和工具全都是同情。他好像为了说爱,却未言及爱本身,因为他没有说明什么是爱,只是告诫人们,如果爱,就不能假爱。这一点,我不能不赞同。然而在我看来,爱这种东西,要么有,要么没有。爱这种能力,“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杨玲译本,南海出版公司二0一二年版,221页)。不管假爱是什么,反正它不是爱,所以曹先生不是说爱。既不是说同情,也不是说爱,到底说什么,便成为读者的困惑。
我以为曹先生会身先士卒,带领我攀爬人类同情心的云梯,克服一路上心灵的焦灼,去到同情可以去到的最高境界。可是他没有。他长时间停留在霍夫米勒彷徨的地方,让我像艾迪特一样无助和绝望。霍夫米勒逃离之后,他又把我带到康多尔坚绝如铁的囚牢,让我感到赎罪一般的沉重,沉重到不堪承受的地步,以至于完全模糊了同情的界线。我以为曹先生能够指引我去到同一感的层面。霍夫米勒胆怯,所以去不到,可是心怀无限同情并且奋不顾身的康多尔也去不到,那么谁又能去到?或者,其实谁都去不了那个地方。如果同一感被視为真正的同情,它的意思无非是感同身受,你并不是我,也不是他(或她),你怎能了解?了解已然不能,又怎能奢望同一感?对不起,我不管席勒关于同情说了什么,我只能做出另外的结论:同情作为人类最普通的情感或情绪,根本就不存在它无法企及的那种境界。
我以为曹先生会将手术进行到底,发现令人惋惜必须面对的赤裸真相。可是他没有。他竟然没有告诉我,善于奔跑的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先后三次逃离孤独无助的艾迪特,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一次次触碰到了同情的边界,当形势逼迫他必须跨越边界,将深切的同情演变为爱时,他倏然发现,像艾迪特爱他那样去爱艾迪特,他不可能做到。与看起来无私无畏的良心医生康多尔相比,我眼里的大兵霍夫米勒,鲁莽中保持了一道清醒,可耻的逃离中坚持了一条原则,不忍欺骗的背叛中恪守了一份诚实。霍夫米勒不仅比康多尔更了解同情的意义,也更懂得爱的真谛。而虚妄自负的康多尔,给同情额外添加了过多配料,他无法抗拒治愈医学的坚韧信条,在医疗手段鞭长莫及之处,把泛滥的良心无名的慈悲拘束的道德浪漫的拯救,统统混杂在掩耳盗铃的婚姻里,以掩饰自己对爱的彻底背叛和实质亵渎。
假如我们无法去到爱的地方,那么要怎样才能保留同情的纯粹善意?那些受到命运歧视的人们,怎样才能得到同情的轻柔抚慰?我以为曹先生至少会发觉,仓皇逃离的霍夫米勒和过度沉迷的康多尔,演示出生活哲学的诡异。我不认为,他们不爱或没能爱上他们同情的人就不可饶恕。同情之所以成为毁灭的力量(艾迪特的死亡和克拉拉的绝望),恰恰因为同情背离单纯并被赋予过重的负担,导致同情者和被同情者双方心灵的焦灼。或许起点处人们流露的那种最淡薄最遥远的心灵感应,已经是人类同情能够抵达的至善境界。同情還不是爱,也不是爱的必由之路,因为你不需要为同情承担义务,不需要背负你不愿意承担的任何责任。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提供了另一类相映成趣的例子。家仆弗朗索瓦丝“在报上读到陌生人遭难时会泪如雨下,待她一旦对那人的身世有了更为确切的了解后,她的泪水转眼便会干涸”(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译林出版社二0一二年第一版,125页),这说明,同情本质上是某种抽象的情感。无论是未感知的内在同情还是表达出的同情,人们只有远离利益动机和价值判断,让同情心保持在人性的自发状态,才不会扭曲它的质朴、玷污它的美好。真正的同情是,当可怜之人确有可恨之处时,善良的人们啊,我希望你们仍然慈悲为怀,不失痛惜、哀婉和怜爱的心肠。仅此而已,但弥足珍贵。
生活的美总是一缕飘散,去到我们去不了的地方。遭受挫折的人们或许不能从同情中汲取足够的力量,如果我们给不出比同情更多的支援,那该怎么办?像霍夫米勒似的逃避还是效仿康多尔的慷慨赴义?如果有些人并不是看起来那样需要同情,只不过不能按照跟我们同样的方式生活,我们是否会吝啬到连有限的同情都被理性之手收回?阅读全文,我一直以为曹先生在论说同情,因为他的材料和工具全都是同情。他好像为了说爱,却未言及爱本身,因为他没有说明什么是爱,只是告诫人们,如果爱,就不能假爱。这一点,我不能不赞同。然而在我看来,爱这种东西,要么有,要么没有。爱这种能力,“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杨玲译本,南海出版公司二0一二年版,221页)。不管假爱是什么,反正它不是爱,所以曹先生不是说爱。既不是说同情,也不是说爱,到底说什么,便成为读者的困惑。
我以为曹先生会身先士卒,带领我攀爬人类同情心的云梯,克服一路上心灵的焦灼,去到同情可以去到的最高境界。可是他没有。他长时间停留在霍夫米勒彷徨的地方,让我像艾迪特一样无助和绝望。霍夫米勒逃离之后,他又把我带到康多尔坚绝如铁的囚牢,让我感到赎罪一般的沉重,沉重到不堪承受的地步,以至于完全模糊了同情的界线。我以为曹先生能够指引我去到同一感的层面。霍夫米勒胆怯,所以去不到,可是心怀无限同情并且奋不顾身的康多尔也去不到,那么谁又能去到?或者,其实谁都去不了那个地方。如果同一感被視为真正的同情,它的意思无非是感同身受,你并不是我,也不是他(或她),你怎能了解?了解已然不能,又怎能奢望同一感?对不起,我不管席勒关于同情说了什么,我只能做出另外的结论:同情作为人类最普通的情感或情绪,根本就不存在它无法企及的那种境界。
我以为曹先生会将手术进行到底,发现令人惋惜必须面对的赤裸真相。可是他没有。他竟然没有告诉我,善于奔跑的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先后三次逃离孤独无助的艾迪特,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一次次触碰到了同情的边界,当形势逼迫他必须跨越边界,将深切的同情演变为爱时,他倏然发现,像艾迪特爱他那样去爱艾迪特,他不可能做到。与看起来无私无畏的良心医生康多尔相比,我眼里的大兵霍夫米勒,鲁莽中保持了一道清醒,可耻的逃离中坚持了一条原则,不忍欺骗的背叛中恪守了一份诚实。霍夫米勒不仅比康多尔更了解同情的意义,也更懂得爱的真谛。而虚妄自负的康多尔,给同情额外添加了过多配料,他无法抗拒治愈医学的坚韧信条,在医疗手段鞭长莫及之处,把泛滥的良心无名的慈悲拘束的道德浪漫的拯救,统统混杂在掩耳盗铃的婚姻里,以掩饰自己对爱的彻底背叛和实质亵渎。
假如我们无法去到爱的地方,那么要怎样才能保留同情的纯粹善意?那些受到命运歧视的人们,怎样才能得到同情的轻柔抚慰?我以为曹先生至少会发觉,仓皇逃离的霍夫米勒和过度沉迷的康多尔,演示出生活哲学的诡异。我不认为,他们不爱或没能爱上他们同情的人就不可饶恕。同情之所以成为毁灭的力量(艾迪特的死亡和克拉拉的绝望),恰恰因为同情背离单纯并被赋予过重的负担,导致同情者和被同情者双方心灵的焦灼。或许起点处人们流露的那种最淡薄最遥远的心灵感应,已经是人类同情能够抵达的至善境界。同情還不是爱,也不是爱的必由之路,因为你不需要为同情承担义务,不需要背负你不愿意承担的任何责任。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提供了另一类相映成趣的例子。家仆弗朗索瓦丝“在报上读到陌生人遭难时会泪如雨下,待她一旦对那人的身世有了更为确切的了解后,她的泪水转眼便会干涸”(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译林出版社二0一二年第一版,125页),这说明,同情本质上是某种抽象的情感。无论是未感知的内在同情还是表达出的同情,人们只有远离利益动机和价值判断,让同情心保持在人性的自发状态,才不会扭曲它的质朴、玷污它的美好。真正的同情是,当可怜之人确有可恨之处时,善良的人们啊,我希望你们仍然慈悲为怀,不失痛惜、哀婉和怜爱的心肠。仅此而已,但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