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一直担当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社团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值得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职业素质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用人单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一个方面,这也将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培养职业素质的意义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知识面较局限、学习主动性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不清晰,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是很不利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也应加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能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更能让学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这对于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社团在培养职业素质的优势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显性课程”教育,往往忽视了以社团为代表的“隐形课程”教育。作为在各大高职院校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的社团来说,它的一些独特优势可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极大作用。
学生社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最为活跃的第二课堂,是对传统素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其次,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并不是填鸭式的说教,不是枯燥无味的课本,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职业素质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做到寓教于乐,这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再次,学生社团是一个群体性的学生组织,参与各大社团的学生人数众多,开展活动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广泛,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可以做到全面、深入。
三、社团培养职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1.培养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所有职业人的行为准绳。其中,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等价值观都是对职业道德的最好诠释,社团活动就是实现这一价值观的平台。社员们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方式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社团的兴衰荣辱都能激发起社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培养社员敢于挑战,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今后职场必不可缺的东西。
2.培养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都需要经过一个实习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让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们在步入岗位前有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同时也能检验所学专业知识。而社团的出现正可以让社员提前进入这一过程。社团就是由一群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自发组建的,很多社团建立的初衷都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或是以此为基础的。学生在社团交流活动中,彼此探讨专业知识,研究相关课题,共同参加专业比赛、知识讲座等,都有助于社员强化专业知识,熟悉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更能使社员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促使社员更快地适应职业环境,进入职业模式。
3.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加深彼此间的认识和了解,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培养职业素质的关键。对于学生社团而言,社团的最初建立到社团的日常管理都是由社员自己动手完成的,而这些工作的策划和实施都需要社员们很好地交流和沟通,才能达成一致;对待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大家一起协商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促进社员间的和谐相处也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培养团队意识
在快节奏的新时代,面对繁琐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一个人的力量可能难以承受住。单枪匹马的“孤独英雄”早已不再适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发挥各成员优势和能力的团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对于学生社团,其本身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在社团的团队合作经历将更有助于社员更好地融入到今后的用人单位。
5.培养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困难,甚至失败和挫折,要跨过这道坎,很好地面对这一切,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在社团中,民主、平等的环境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这个舞台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也能让学生找到合理宣泄情感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
6.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并不是要求学生能自主发明或者革新某项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天马星空地胡乱办事。社团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有更多的思考,能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多种方式,并清楚在不同时候应该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最佳的;也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学会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发挥社团功能的途径
1.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首要任务和前提条件。在社团成立之初,就要考虑社团的发展道路上,在哪些方面可以对社员的职业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社团纳新时,应该告知社员本社团的职业规划道路是怎样的,可以提高社员的哪些职业素质;当然,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也应该把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作为指导思想。 2.增加实践类活动
社团活动的选择上可以有多样性,但不妨在社团活动中多增加一些与社会企业或单位相接触的内容。例如,专业性强的社团可以安排社员进入企业见习或者实习,参观相关单位的工作流程,学习企业文化,像播音主持协会的同学就可以前往广播电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可以参加社会兼职或者义卖捐赠等,这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选派优秀指导老师
社团的进步离不开指导老师的付出和努力,一个优秀的指导老师将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团的发展阶段,需要选择一名对社团发展有着清晰认识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以根据社团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兼顾到社团的专业性,也要考虑到对社员的引导和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几个指导老师轮流指导,从多个角度对社员加以教育,确保社团的长久稳定发展。
4.注重培养的差异性和特色
在高职院校,社团总类繁多,特色各异。各类社团对社员的要求不同,发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也应该体现其差异性。例如,文体类社团可以注重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实践类社团应该多从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专业类社团可以从本专业角度提前让学生接触到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制定今后的规划方案。
5.加强贯彻和落实
要把社团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把社团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落实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些都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做为前提条件。因此,社团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例如可以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与学生社团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更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总之,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院领导对学生社团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指导和规范,更需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融入到社团中,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鲁健.论大学生社团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功能[J].辽宁
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5):58-59.
[2] 杨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探讨
[J].华章,2011,16(1):147.
[3] 姚乐,杨元宵.浅谈学生社团在医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
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250.
[4] 姜恕.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文
学界(理论版),2010,7(1):115-11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职业素质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用人单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一个方面,这也将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培养职业素质的意义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知识面较局限、学习主动性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不清晰,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是很不利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也应加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能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更能让学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这对于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社团在培养职业素质的优势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显性课程”教育,往往忽视了以社团为代表的“隐形课程”教育。作为在各大高职院校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的社团来说,它的一些独特优势可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极大作用。
学生社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最为活跃的第二课堂,是对传统素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其次,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并不是填鸭式的说教,不是枯燥无味的课本,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职业素质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做到寓教于乐,这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再次,学生社团是一个群体性的学生组织,参与各大社团的学生人数众多,开展活动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广泛,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可以做到全面、深入。
三、社团培养职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1.培养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所有职业人的行为准绳。其中,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等价值观都是对职业道德的最好诠释,社团活动就是实现这一价值观的平台。社员们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方式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社团的兴衰荣辱都能激发起社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培养社员敢于挑战,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今后职场必不可缺的东西。
2.培养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都需要经过一个实习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让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们在步入岗位前有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同时也能检验所学专业知识。而社团的出现正可以让社员提前进入这一过程。社团就是由一群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自发组建的,很多社团建立的初衷都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或是以此为基础的。学生在社团交流活动中,彼此探讨专业知识,研究相关课题,共同参加专业比赛、知识讲座等,都有助于社员强化专业知识,熟悉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更能使社员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促使社员更快地适应职业环境,进入职业模式。
3.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加深彼此间的认识和了解,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培养职业素质的关键。对于学生社团而言,社团的最初建立到社团的日常管理都是由社员自己动手完成的,而这些工作的策划和实施都需要社员们很好地交流和沟通,才能达成一致;对待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大家一起协商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促进社员间的和谐相处也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培养团队意识
在快节奏的新时代,面对繁琐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一个人的力量可能难以承受住。单枪匹马的“孤独英雄”早已不再适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发挥各成员优势和能力的团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对于学生社团,其本身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在社团的团队合作经历将更有助于社员更好地融入到今后的用人单位。
5.培养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困难,甚至失败和挫折,要跨过这道坎,很好地面对这一切,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在社团中,民主、平等的环境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这个舞台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也能让学生找到合理宣泄情感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
6.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并不是要求学生能自主发明或者革新某项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天马星空地胡乱办事。社团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有更多的思考,能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多种方式,并清楚在不同时候应该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最佳的;也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学会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发挥社团功能的途径
1.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首要任务和前提条件。在社团成立之初,就要考虑社团的发展道路上,在哪些方面可以对社员的职业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社团纳新时,应该告知社员本社团的职业规划道路是怎样的,可以提高社员的哪些职业素质;当然,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也应该把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作为指导思想。 2.增加实践类活动
社团活动的选择上可以有多样性,但不妨在社团活动中多增加一些与社会企业或单位相接触的内容。例如,专业性强的社团可以安排社员进入企业见习或者实习,参观相关单位的工作流程,学习企业文化,像播音主持协会的同学就可以前往广播电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可以参加社会兼职或者义卖捐赠等,这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选派优秀指导老师
社团的进步离不开指导老师的付出和努力,一个优秀的指导老师将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团的发展阶段,需要选择一名对社团发展有着清晰认识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以根据社团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兼顾到社团的专业性,也要考虑到对社员的引导和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几个指导老师轮流指导,从多个角度对社员加以教育,确保社团的长久稳定发展。
4.注重培养的差异性和特色
在高职院校,社团总类繁多,特色各异。各类社团对社员的要求不同,发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也应该体现其差异性。例如,文体类社团可以注重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实践类社团应该多从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专业类社团可以从本专业角度提前让学生接触到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制定今后的规划方案。
5.加强贯彻和落实
要把社团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把社团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落实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些都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做为前提条件。因此,社团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例如可以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与学生社团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更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总之,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院领导对学生社团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指导和规范,更需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融入到社团中,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鲁健.论大学生社团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功能[J].辽宁
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5):58-59.
[2] 杨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探讨
[J].华章,2011,16(1):147.
[3] 姚乐,杨元宵.浅谈学生社团在医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
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250.
[4] 姜恕.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文
学界(理论版),2010,7(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