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宝宝的围城,有的宝宝想进去,有的宝宝想出来。幼儿园也是我的围城,我一边盼着她能通过幼儿园,融入这个庞大的世界,一边又难分难舍,别过脸去,比孩子哭得还要伤心。”这是一位家长在孩子刚入园时告诉我的,当时,她正悄悄躲在教室外面,透过窗户的一角往教室里张望,搜寻着自己宝宝的身影,脸上挂着大写的焦虑。而此时,她的宝宝已经在娃娃家的角落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游戏,乐此不疲地往碗里舀着各种色彩缤纷的纸制食品。我轻轻地对妈妈说:“放心吧,看来孩子很喜欢幼儿园这些新鲜的玩具。”“咦,刚才她还哭天抢地地喊不要上幼儿园呢……”妈妈一脸疑惑又稍带些失落。“她是哭给你看的。”我微笑着告诉她。
作为一名从教25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曾经遇到不少这样的家长,也见识过不同个性的孩子,每年的9月开学季幼儿园总会上演大同小异的入园焦虑故事,有孩子的焦虑,更多是家长的焦虑。而每一次,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我和老师们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一条:相信我们,是专业的!只有家长接受了这条,才能成为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神助攻”。
多一点时间,让“哭脸”變“笑脸”
首先,当我们和家长讨论“分离焦虑”时,我们试图把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依恋”更多地让家长接触并认识到。“依恋”是一种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虽然“依恋”的定义不断变化,但是它最本质的要素是照料者对婴幼儿的亲密和回应。婴幼儿既有能力又很脆弱,他们需要依靠一个或多个成人提供持续且积极的体验,才能逐渐变得有安全感和自主性。这其中除了家长,就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每天接触的老师。老师也许会给家长建议:“你把孩子送到这里,跟孩子打好招呼就可以掉头走,宝宝哭一会儿就好了。”但是专业的老师会告诉家长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是让你的宝宝和新的照料者之间更快地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
专业的老师更多采取的措施是当父母离开后,全身心地与孩子之间保证“优质时间”的互动,温暖且积极的互动方式能巩固孩子大脑的神经元联结,从而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并使之发展。专业的照料者是不会仅仅满足于监管群体孩子,而是会关注个体孩子以及他们的差异。所以,往往当你走进教室,会看到老师身上挂着一个哭着不肯停的宝宝,身边靠着一个坚持不放弃轻轻啜泣却又偶尔四处张望的宝宝,左右还转着一两个自己拿着玩具需要老师给予回应的宝宝。专业的老师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让他们情绪平复后能很快地投入其中。这其中,教师还会通过邀请幼儿园大年龄孩子参与小年龄孩子的部分游戏、生活,以帮助其中一些分离焦虑较严重的孩子,在同伴互助的影响下,自身产生克服焦虑的免疫力。
当今的脑科学研究已经持续验证了关于“依恋”意义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早期回应式的照料和温暖且稳定的关系有助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进而促进他们的大脑健康发展。也许这么一说,会提醒一些因为孩子一哭一闹,就犹豫着决定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吧。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神经元系统需要更多地时间来反复激活,直到他们适应新环境。所以,首先请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入园时的大声哭闹,而心一软地将宝宝带回家,而是要给予孩子和老师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去适应彼此。
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焦虑
在入园季,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还有幼儿园老师。面对着三十多个哭哭啼啼的陌生宝宝,三十多双既期待又紧张的眼睛,老师也容易焦虑不安,他们希望能和孩子迅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好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对于老师而言,最大的焦虑就在于建立起孩子、家长对自己的信任,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家长。从幼儿园的角度,我建议家长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园长妈妈的入园提醒:
1让家长与孩子说再见后,就要立即离开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分离时比孩子焦虑,建议家长在和孩子告别后,立即离开,这有助于孩子更容易应对分离焦虑。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也建立一种特定方式的告别,具有仪式感的告别方式可以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要暂时离开的事实,如一个亲密的吻、一个紧紧的拥抱、一个兴奋的击掌。同时告诉他:“你知道妈妈会在放学前来接你!“妈妈等着听你告诉我,幼儿园有啥好玩的,家里没有的”……
2给孩子充足的心理准备期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前,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这件事儿满怀期待。比如,每天清晨,妈妈可以在宝宝起床时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然后告诉宝宝:“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老师会像妈妈一样每天给宝宝一个大拥抱,他是会像妈妈一样爱宝宝的人。”等宝宝真正入园后,就能更容易接纳新的照料者了。
在送宝宝入园的时候,建议家长为宝宝制作一份“自我介绍”,“自我介绍”里详细说明宝宝的个性特点、作息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让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对孩子有一个具象的了解。
积极引导
比如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诸如此类的话题:你喜欢老师吗?今天你哭的时候,某某老师是不是牵着你的手陪着你?我想,她一定很喜欢你。某某老师和我说,她最喜欢看你玩荡秋千时的样子,笑得像朵花……这样能让孩子更加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逐渐建立起与教师之间的信断口依恋。
积极沟通
积极沟通非常重要,它能避免不必要的猜忌。有一次我到一家幼儿园给家长们做讲座,遇到一位外婆,和我抱怨说孩子很难适应幼儿园,因为老师都不喜欢她,嫌她吃饭慢。我问外婆:“您和老师沟通过吗?”外婆说:“老师都没来和我们说过,我们也不敢找老师,老师会嫌我们烦的,本来小朋友就让老师烦了。”这就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遇到问题时,不主动沟通,带着负面的情绪在揣测,无意间又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恶性循环之下,孩子一直无法与老师建立起很好的情感衔接。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形式的“转换”,“转换”是指从一种生存环境、学习水平和经历向另一阶段的过渡,2~3岁的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转换,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件大事。我想代表所有的幼教工作者对家长说,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请相信,我们是专业的!
作为一名从教25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曾经遇到不少这样的家长,也见识过不同个性的孩子,每年的9月开学季幼儿园总会上演大同小异的入园焦虑故事,有孩子的焦虑,更多是家长的焦虑。而每一次,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我和老师们也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一条:相信我们,是专业的!只有家长接受了这条,才能成为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神助攻”。
多一点时间,让“哭脸”變“笑脸”
首先,当我们和家长讨论“分离焦虑”时,我们试图把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依恋”更多地让家长接触并认识到。“依恋”是一种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虽然“依恋”的定义不断变化,但是它最本质的要素是照料者对婴幼儿的亲密和回应。婴幼儿既有能力又很脆弱,他们需要依靠一个或多个成人提供持续且积极的体验,才能逐渐变得有安全感和自主性。这其中除了家长,就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每天接触的老师。老师也许会给家长建议:“你把孩子送到这里,跟孩子打好招呼就可以掉头走,宝宝哭一会儿就好了。”但是专业的老师会告诉家长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是让你的宝宝和新的照料者之间更快地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
专业的老师更多采取的措施是当父母离开后,全身心地与孩子之间保证“优质时间”的互动,温暖且积极的互动方式能巩固孩子大脑的神经元联结,从而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并使之发展。专业的照料者是不会仅仅满足于监管群体孩子,而是会关注个体孩子以及他们的差异。所以,往往当你走进教室,会看到老师身上挂着一个哭着不肯停的宝宝,身边靠着一个坚持不放弃轻轻啜泣却又偶尔四处张望的宝宝,左右还转着一两个自己拿着玩具需要老师给予回应的宝宝。专业的老师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让他们情绪平复后能很快地投入其中。这其中,教师还会通过邀请幼儿园大年龄孩子参与小年龄孩子的部分游戏、生活,以帮助其中一些分离焦虑较严重的孩子,在同伴互助的影响下,自身产生克服焦虑的免疫力。
当今的脑科学研究已经持续验证了关于“依恋”意义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早期回应式的照料和温暖且稳定的关系有助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进而促进他们的大脑健康发展。也许这么一说,会提醒一些因为孩子一哭一闹,就犹豫着决定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吧。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神经元系统需要更多地时间来反复激活,直到他们适应新环境。所以,首先请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入园时的大声哭闹,而心一软地将宝宝带回家,而是要给予孩子和老师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去适应彼此。
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焦虑
在入园季,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还有幼儿园老师。面对着三十多个哭哭啼啼的陌生宝宝,三十多双既期待又紧张的眼睛,老师也容易焦虑不安,他们希望能和孩子迅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好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对于老师而言,最大的焦虑就在于建立起孩子、家长对自己的信任,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家长。从幼儿园的角度,我建议家长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园长妈妈的入园提醒:
1让家长与孩子说再见后,就要立即离开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分离时比孩子焦虑,建议家长在和孩子告别后,立即离开,这有助于孩子更容易应对分离焦虑。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也建立一种特定方式的告别,具有仪式感的告别方式可以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要暂时离开的事实,如一个亲密的吻、一个紧紧的拥抱、一个兴奋的击掌。同时告诉他:“你知道妈妈会在放学前来接你!“妈妈等着听你告诉我,幼儿园有啥好玩的,家里没有的”……
2给孩子充足的心理准备期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前,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这件事儿满怀期待。比如,每天清晨,妈妈可以在宝宝起床时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然后告诉宝宝:“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老师会像妈妈一样每天给宝宝一个大拥抱,他是会像妈妈一样爱宝宝的人。”等宝宝真正入园后,就能更容易接纳新的照料者了。
在送宝宝入园的时候,建议家长为宝宝制作一份“自我介绍”,“自我介绍”里详细说明宝宝的个性特点、作息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让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对孩子有一个具象的了解。
积极引导
比如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诸如此类的话题:你喜欢老师吗?今天你哭的时候,某某老师是不是牵着你的手陪着你?我想,她一定很喜欢你。某某老师和我说,她最喜欢看你玩荡秋千时的样子,笑得像朵花……这样能让孩子更加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逐渐建立起与教师之间的信断口依恋。
积极沟通
积极沟通非常重要,它能避免不必要的猜忌。有一次我到一家幼儿园给家长们做讲座,遇到一位外婆,和我抱怨说孩子很难适应幼儿园,因为老师都不喜欢她,嫌她吃饭慢。我问外婆:“您和老师沟通过吗?”外婆说:“老师都没来和我们说过,我们也不敢找老师,老师会嫌我们烦的,本来小朋友就让老师烦了。”这就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遇到问题时,不主动沟通,带着负面的情绪在揣测,无意间又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恶性循环之下,孩子一直无法与老师建立起很好的情感衔接。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形式的“转换”,“转换”是指从一种生存环境、学习水平和经历向另一阶段的过渡,2~3岁的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转换,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件大事。我想代表所有的幼教工作者对家长说,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请相信,我们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