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接手这届学生,第一眼看到的王艳,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报名那天,她来的稍迟,留着一头清新的短发,戴着一副眼镜,面庞显得有些消瘦,说话的语速不紧不慢,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姑娘。
近半学期的相处,王艳给我的感觉很好。她成绩好,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每次布置教室,出黑板报,她都担当主角,画出来的漫画令老师、同学们赞叹不已。学校组织拔河、跳绳比赛,田径运动会她都积极参加,表现不俗。有一次,放学好长时间了,她还在很耐心的给班上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但是,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她每天早晨到校的时间都比较迟,经常是踏着铃声进教室,有时甚至旷课。有次我向她了解情况,她半天就说了一句:“我是我妈生的,我只听我妈的。”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吃惊。
一段时间后,我有机会了解到王艳有一位很有文化的母亲,成绩很好的她,当时考运不佳,连续三年落榜。多年的苦学使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人交流,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大龄农民,同时也把自己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思想不断地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上学无用论。这也就是王艳转变的主要原因了。
后来我家访过几次。通过和她妈妈的交谈发现,她其实非常爱孩子,从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她不上班,每天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她不能容忍孩子有一点不开心的地方。早上不叫孩子起床,做好早饭等她。如果孩子起迟了,就劝她不要去上学了。遇到恶劣的天气,严寒的冬天,她都劝孩子不要上学。在她看来,学习太辛苦没必要,只要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每天开开心心的就够了。小学毕业时,她叫孩子故意考得差点,不要去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离家太远,学习又苦。
王艳的情况我了解清楚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初二上半学期,她多次旷课,多数是在星期一。我又一次走进了她家,这次我和她谈了很多,最后临走时,我劝她再好好考虑考虑。我还让几个同学去和她沟通。她们告诉我:“王艳说生活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不甘心,也舍不得就这样放弃她。第二天,我又和学校的一名老师去了她家,想再次和她好好谈谈,可依然无功而返,不过这次临走时,王艳却很有礼貌地和我们道别。我想,可能有些话对她有所触动了。
今年三月,我突然收到了一封从南通寄过来的信。一看到信封上所熟悉的字,我就明白了几分。信中王艳介绍了目前的现状,在南通市一所中学上初三,学习还可以,特别是数学还是很棒。她非常感谢我,说以后她也想上师范,做一个和我一样的老师。
现在的家长,一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像她这种情况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遇到。通过分析这个颇有点极端的事例,可以看出,王艳之所以经历如此的坎坷、挫折,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外界因素,主要来自于王艳的父母。第一,王艳的母亲由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其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平时只知道本能地爱孩子,而不能从各方面加以正确地引导。第二,王艳的父亲平时只顾挣钱养家,很少与孩子沟通,更不能从正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学习课程的深入,学习的科目在增加,各科的难度也在增加,她对学习的掌控能力也没有原来那么好。还有,学校、班级环境的因素,也是王艳经历形成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没有能够给她一种温馨、眷恋的感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开展一些班集体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这样戏剧化的结局,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虽然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并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由此可见,教育才是决定一个人成长经历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对一个人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王艳的例子也可以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这其中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当家庭、社会教育正无情地显现出苍白无力的时候,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就能够彰显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王艳之所以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她的母亲,而到外地求学,离不开她姨妈的帮助,更离不开我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离不开那不啻于当头棒喝的“一骂”。现代社会的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生活中有太多心理问题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中复杂多变的心理需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真切的情感和合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我相信,只要我们班主任和老师们,用一颗真挚、热忱的爱心,全心全意地去教育、引导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再加上动员社会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够沐浴在温暖、灿烂的阳光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光明的未来。
我更相信,在不远的南通,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帮助,有亲戚朋友的精心呵护,王艳一定将会迎来自己崭新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都市花荡中学)
编辑/李文亮
近半学期的相处,王艳给我的感觉很好。她成绩好,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每次布置教室,出黑板报,她都担当主角,画出来的漫画令老师、同学们赞叹不已。学校组织拔河、跳绳比赛,田径运动会她都积极参加,表现不俗。有一次,放学好长时间了,她还在很耐心的给班上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但是,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她每天早晨到校的时间都比较迟,经常是踏着铃声进教室,有时甚至旷课。有次我向她了解情况,她半天就说了一句:“我是我妈生的,我只听我妈的。”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吃惊。
一段时间后,我有机会了解到王艳有一位很有文化的母亲,成绩很好的她,当时考运不佳,连续三年落榜。多年的苦学使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人交流,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大龄农民,同时也把自己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思想不断地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上学无用论。这也就是王艳转变的主要原因了。
后来我家访过几次。通过和她妈妈的交谈发现,她其实非常爱孩子,从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她不上班,每天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她不能容忍孩子有一点不开心的地方。早上不叫孩子起床,做好早饭等她。如果孩子起迟了,就劝她不要去上学了。遇到恶劣的天气,严寒的冬天,她都劝孩子不要上学。在她看来,学习太辛苦没必要,只要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每天开开心心的就够了。小学毕业时,她叫孩子故意考得差点,不要去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离家太远,学习又苦。
王艳的情况我了解清楚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初二上半学期,她多次旷课,多数是在星期一。我又一次走进了她家,这次我和她谈了很多,最后临走时,我劝她再好好考虑考虑。我还让几个同学去和她沟通。她们告诉我:“王艳说生活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不甘心,也舍不得就这样放弃她。第二天,我又和学校的一名老师去了她家,想再次和她好好谈谈,可依然无功而返,不过这次临走时,王艳却很有礼貌地和我们道别。我想,可能有些话对她有所触动了。
今年三月,我突然收到了一封从南通寄过来的信。一看到信封上所熟悉的字,我就明白了几分。信中王艳介绍了目前的现状,在南通市一所中学上初三,学习还可以,特别是数学还是很棒。她非常感谢我,说以后她也想上师范,做一个和我一样的老师。
现在的家长,一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像她这种情况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遇到。通过分析这个颇有点极端的事例,可以看出,王艳之所以经历如此的坎坷、挫折,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外界因素,主要来自于王艳的父母。第一,王艳的母亲由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其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平时只知道本能地爱孩子,而不能从各方面加以正确地引导。第二,王艳的父亲平时只顾挣钱养家,很少与孩子沟通,更不能从正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学习课程的深入,学习的科目在增加,各科的难度也在增加,她对学习的掌控能力也没有原来那么好。还有,学校、班级环境的因素,也是王艳经历形成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没有能够给她一种温馨、眷恋的感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开展一些班集体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这样戏剧化的结局,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虽然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并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由此可见,教育才是决定一个人成长经历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对一个人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王艳的例子也可以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这其中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当家庭、社会教育正无情地显现出苍白无力的时候,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就能够彰显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王艳之所以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她的母亲,而到外地求学,离不开她姨妈的帮助,更离不开我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离不开那不啻于当头棒喝的“一骂”。现代社会的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生活中有太多心理问题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中复杂多变的心理需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真切的情感和合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我相信,只要我们班主任和老师们,用一颗真挚、热忱的爱心,全心全意地去教育、引导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再加上动员社会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够沐浴在温暖、灿烂的阳光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光明的未来。
我更相信,在不远的南通,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帮助,有亲戚朋友的精心呵护,王艳一定将会迎来自己崭新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都市花荡中学)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