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一笏总关情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分析、讲解民俗知识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深厚内蕴。本文以归有光《项脊轩志》为例,略论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对体会作者情感的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 建筑 饮食 章服
  随着人们寻找精神故园热情的升温,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得以传承。
  上海语文高中一年级教材收录明代唐宋派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被林纾称为“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的文字,短短不过几百字,虽“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感悟本文语调而情真的语言特点外,如能将本文的此处民俗文化知识加以点拨,学生或可在细微处感受更多。
  一、阁子、庭、厅——《项脊轩志》中的建筑文化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开篇首句提及“阁子”,这阁子不仅小,还又破又暗,非常不适宜读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此”即项脊轩,从此句可考,这间阁子初为仆人住,并无书房功能。又说“室西连于中闺”,“轩东故尝为厨”“室”“轩”都指项脊轩,“中闺”课本注为“内室”,《古文鉴赏大辞典》注为归有光母亲住的地方。原来南阁子西面是内室,东面是厨房,乳母住这儿,既便于看管孩子,又便于操持家务。这样一间狭小、破旧、阴暗、窗前人来人往,靠近厨房四次遭受火灾的阁子,被用作归有光的书房,用作他重振家族希望的起点,可见归家此时已破败到何种境地!
  而当年在阁子里读书的归有光,因有寄托,却如此满足怡然!因而,再不适宜读书的阁子他也将其打点一新。回忆那段还未被现实碰撞得鲜血淋漓的读书时光,归有光亲切地感慨“多可喜”。
  但当他看到过去“南北为一”的庭被改成很多小门,“墙往往而是”,“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景象时,他不由生发出“多可悲”之叹息!
  “庭”指“门庭”。中国传统建筑中,院在内而房在外。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庭院被围合在四周房屋的中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团结和稳定的愿望,这种民族精神在建筑上所表现的规整有序、和谐安定和博大壮观,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显著特色。
  然而,象征着家族和谐完整的“庭”被人为的切割成无数小门,并由篱变墙,可见家族内分崩离析的程度一日强于一日,家庭成员的心理隔膜的也不断加深!
  “厅”在古代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以会客、宴请等。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饰考究,造型典雅端庄。本文中的“厅”指一般说的客厅,指后院的正房中的中间房间,用来接待亲人的。
  在这类具有会客功能的建筑结构中,鸡栖息于此,可见这个家族的无序、杂乱,人心涣散!归有光目睹着这种种衰败的过程,怎能不心生“多可悲”的哀叹呢!
  二、异爨——《项脊轩志》中的饮食文化
  归有光是极有家族观念的人,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他远祖死前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归有光对此颇为神往。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同族之人聚居于一处,讲信修睦,相互体恤扶助。《白虎通义宗族》曰:“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儒家的家庭伦理核心是孝悌。孝者,敬顺父母;悌者,友爱兄弟。儒家将“孝悌”演化为圣人治天下之要道。“其为人也孝悌,其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父父、子子、兄兄、弟弟的家庭伦理,被推而广之于天下,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伦理本位的政治理念。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理念。“孝者天下大本,法其末也。”从而,在士人中树立了兄弟友爱雍睦为荣的风尚。
  “累世同居”最基本的特点是同居、共财、合爨。由此可知,“合爨”不仅仅是日常饮食的一种方式,它还是家族和睦、社会安定的象征。
  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因遗训的存在而延续下来,归有光在《家谱记》中这样记录道:“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
  伴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离析日益加剧,待到创作此文时,作者已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族变化。“迨诸父异爨”,归有光痛心地写道。“异爨”,指各自生火做饭,打破了“累世同居”的平衡,标志着各自分家,颓败之势可想而知!
  三、象笏——《项脊轩志》的章服文化
  自小丧母的归有光,对亡母需借由老妪帮助回忆,回忆到伤心处,“余泣,妪亦泣”。充当母亲角色的是祖母,时时陪伴左右,对他抱有极大期望。归有光曾记得,祖母在赞赏他用功读书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象笏”,象牙做的手板。古代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礼记 ·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郑玄注:“书之於笏,为失忘也。”《新唐书·车服志》:“象笏,上圆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指五品官以上用象牙制作的笏,六品以下用竹木笏;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据《明史·舆服志》,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归有光远祖执象笏,位高五品之上。祖母将这块代表着家族至高荣耀的象笏示于归有光,并信誓旦旦地相信“他日汝当用之”,其言其行,包含着多少期待与骄傲!可是,当归有光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祖母已经不在人间,他勤奋读书却终不能改写归家衰败的命运,此时再“瞻顾遗迹”,愧对祖母的信任,叫他怎能不由“泣”而“长号不自禁”!
  那个旧阁子,那个“墙往往而是”的庭,那个鸡群杂栖的厅,那些异爨的诸叔伯兄弟,那块祖母亲自交托的象笏!归有光淡淡交代,藏起深深痛心,但这件事物中,分明又透出一些些悲凉,一道道遗憾!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凝结着民俗文化的象征物件中,这些陪伴归有光长大的事物里,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枝枝叶叶也可以枝蔓成亭亭如盖的大树,遮蔽了归有光那些充满悲伤的时光。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陈立.白虎通疏证[M].中华书局.1994.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 2 上海复旦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天,哥哥说要考我一道题目。他说:“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里,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子?”我一听就愣住了,心想这也太难了!哥哥说:“不会做吧?这叫‘鸡兔同笼’问题,好好读书,以后会学到的。”到了五年级时,一次数学老师跟我们讲“鸡兔同笼”的问题,我学会了,特别高兴,直到今天,我还印象深刻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自己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在选材和内容的编排上注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仅限在“教教材”上。只有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才能使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快乐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材 创造性  一、用心去感悟、聆听学生内心世界  大人眼中的世界和孩子们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笔者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读写结合的研究,以往类似的研究中比较偏重于读写结合点以及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而笔者觉得教师本身的引导、点拨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评价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写作时能言之有物,手到拈来,是学多语文老师深赶头疼的问题。而看图作文首先解决了学生的素材问题,使学生有文可作,从而打开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应该在看、想、说、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看图作文 观察 想象 表达  一、看——理清图意,明确方向  1.合理有序地观察,了解画面内容。写作文以前,我们先要对图画的全貌进行观察。一般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时期又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游戏对这个时期幼儿的能力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游戏就是他们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游戏 学习 分享  幼儿的游戏,在成人看来只是一种无规则的“瞎玩”,但对于幼儿自身来说,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并
期刊
【摘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随之发生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不断思索中前进,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新观念的实施。教育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支配和控制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观念?这里,我不打算进行过深的阐述和概述,只想就现形势下“新课程、新理念写作教学如何教”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新
期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叶的事业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正是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被这句话蕴涵的简单的哲理震撼了。我们教师就是那片叶,学生就是花园里的小花。当我们班级里有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高兴。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暴露出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失败的弱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上对中学生适当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作为中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肩负重要责任,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挫折教育,则成为老师们更重要的任务。通过了解挫折、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老师们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运用挫折教育,从而
期刊
【摘要】思想品行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需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从热爱教育、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益友;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热爱教育 了解关心学生 多位教育途径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
期刊
【摘要】本文从“广东小悦悦之死”这一热点案例和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反思当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呼唤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  【关键词】小悦悦之死 教育现状 “学会关心”教育  一、“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教育理念深思  据报道,2011年10月13日,2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轧事件发生后,几乎是全民声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