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悲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四的人们都处于迷茫,被封建思想禁锢的时期,自由、恋爱、婚姻是青年们一致的理想之一,但是他们身上还存在着人性的矛盾,就促使这个理想未必会实现。鲁迅的《伤逝》正是抓住了人性的矛盾这一突破口,不致力于写理想化的自主婚姻,而是以一场悲剧收尾。这个悲剧不是恋爱的悲剧,而是在觉醒后却失去了目标,最后走向悲惨结局的婚姻悲剧。本文就将从封建和人性的矛盾角度分析这场悲剧。
  关键词:悲剧;人性;矛盾;封建
  作者简介:杜欣遥(1995-),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五四的人们都处于迷茫,被封建思想禁锢的时期,他们的人性是矛盾的结合体,他们既想冲破封建的束缚,又无法摆脱封建的漩涡。鲁迅的伤逝正是通过涓生手记来谱写了一段冲破束缚追求自由但在觉醒中却失去目标而最终走向悲剧的爱情故事。
  首先,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可以肯定《伤逝》的悲剧原因之一是封建势力压迫所致。尽管看似子君受到“五四”新思潮洗礼,勇敢地道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个挣脱束缚的口号, 但在那个封建荼毒的时代,她其实并没有完全脱尽旧思想影响,子君从封建的大家走进了小家,后又回到封建家庭,抑郁而死。因此可以说,这个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封建旧势力下意识觉醒的女性的共同悲剧。可见封建是引起这场悲剧的一大原因。
  而《伤逝》的悲剧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涓生矛盾的人性特点。通过涓生追忆与子君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路上追寻他们的轨迹,涓生常常含着期待,期待着子君出现在破屋。在等待中,涓生是焦躁的,但听到属于子君的鞋声他整个人如同活过来了一般。涓生最初和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在子君充满好奇光泽的眼中,涓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尤其当子君坚决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种坚决、沉静让涓生看到了自己所追寻的那种新中国女性,在他看来中国女性的曙光即将到来了。
  然而,表面看起来涓生已在封建中觉醒,勇敢地追求新中国曙光,但当他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时,他全身都在瑟缩。尤其在知道失去工作,要另辟一条路的时候, 涓生转眼瞥了一眼子君,在昏暗的灯光下,子君的脸上变得凄然。这时的涓生对子君的感情已经开始动摇了,他认为无畏的子君实在变得很怯弱,到后来,子君不再以他为生活的重心,她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因此屋子不像以往那么干净,总是弥漫着烟味。这导致了涓生对子君的感情逐渐变淡,直至子君凄慘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他们的感情彻底的走到尽头,无法挽回。然而爱情的悲剧正是涓生在觉醒中不够坚定,不仅对于子君的爱情,在冲破封建道路中仍旧不够坚定,软弱的涓生为了让自己逃离生活的压力,摆脱世俗的冷嘲热讽,和子君离婚却使子君永远地离开了,他也在无尽的悔恨中度日。这样看来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只是爱情在现实中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涓生的动摇怯懦造成了两个人的悲剧。
  而促成悲剧的不仅仅是涓生的动摇,还有子君隶属于封建女性的软弱。虽然她曾拥有强烈的个性解放愿望,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的宣言,也具有反封建精神,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族长们的反对,毅然追求心目中的幸福。但是她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味地追求爱情,而爱情不是婚姻,在爱情中激发的勇气在婚姻中却消失了。就像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已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子君婚后就像是从梦境中清醒过来,但是追求爱情时的那份目标已不在,她失去了目标,于是爱情还在,只是无法继续婚姻。这个结局折射着那个时代刚刚觉醒的新青年的精神状态,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思想解放的追求,只是在迷茫中探索前路,一路跌跌撞撞,缺乏指路标,只能在十字路口前停滞不前,遥望目标。正是在这无望的遥望中,子君从孩子似的双眸,绯红的脸庞,到神色凄然,有怨色;从最初拥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为了爱情同家里反抗,到最后被社会的现实和生活的拮据压垮。她的勇气都失去了。她的勇敢,果敢曾被涓生视为是新中国女性解放的曙光,但经过生活的洗礼,涓生再也看不到那份追求与希望,最后他们的爱情走向悲剧。
  从鲁迅的《伤逝》中,我看到了封建思想对于人们的荼毒之深,涓生与子君的悲剧固然有封建社会的作用,但还在于他们自身人性的矛盾。子君虽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懂得要追求解放,她敢于向往美好的爱情并为之反抗,但在和涓生组建家庭之后,他们的目标都太过短浅,步入婚姻的他们失去了爱情时的勇敢,同时缺乏更高远的社会理想。他们虽然拥有追逐新生的思想与觉悟,但同时拥有封建思想的动摇与软弱性,当他们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战胜了他们的觉醒时,他们人性的矛盾便导致他们无论是爱情生活,亦或是人生都走向一个悲剧。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王璐瑶.解读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J].卷宗.2012(10).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李向岚(1994-),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与传媒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人们常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似乎生命的长度与希望的大小可以成正比,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所以时间的匆匆总会让人叹息,古往今来,慨叹时光易逝、表达失
如今,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回忆起过去二年的学习生活,我还有一位離不开伙伴——空竹。  空竹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从一开始的抖不起来,到现在的招式连连,一点点的积累起来,创造出现在的成绩。  刚刚开始抖空竹的时候,根本掌握不好力度。小小的空竹在我手里怎么也转不起来,不过经过我长时间的练习也会了。而且会的招式也多了,如:蚂蚁上树,一飞冲天等。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呀!  抖空竹不仅锻炼了我的
摘 要:本文从《小仓百人一首》中收集出现“红叶”意象的和歌,并对这些和歌加以赏析,归纳总结出“红叶”在日本和歌中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红叶;和歌;《小仓百人一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1  一、引言  《小仓百人一首》之于日本人,就如《唐诗三百首》之于中国人,是日本民族家喻户晓的名篇。
作者简介:高恒(1991-),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四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宋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2  一.前言  颜延之作为南朝宋时期的“元嘉三大家”之一,堪称诗坛风向代表,与谢灵运并称“颜谢”足以表明颜延之在当时诗坛的标志性地位。然在后人看来,其诗歌成就远不足以与谢灵运相比肩,认为“谢
摘 要:本文主要以《警察与赞美诗》作为主要例子,分析《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艺术,并提出幽默的应用手法。  关键词: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幽默;前景化  作者简介:刘雪(1992.2-),女,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引言:  欧·亨
摘 要:《简·爱》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简·爱这个人物也是女性形象的代表。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规训理论从女性角度分析简·爱如何成为反抗男权社会权力压迫,争取女性尊严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简·爱;福柯式理论;权力与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塑造的19世纪
中堂,又称大轴或堂幅,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传统样式。其尺幅限定于2:1的长宽比,而不得小于三尺,常用以创作气势宏大的山水、人物或花鸟作品。一般悬挂于厅堂或居室正面墙壁正中,两边配有对联,俗称“堂联”或者“挑山”。自明代晚期以来,中堂是中国书画一般陈设中的主要样式之一。  两汉以降,直至明中叶,中国绘画在居室中的主要陈设形式始终为屏风。作为周礼“天子当屏而立”的演化,汉以后,屏风在贵族和士族家庭中成
摘 要:台湾作家林奕含的著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大的热议,以一个13岁遭遇性侵的女孩扭曲的人生向我们揭露了这个社会上隐藏在人类皮囊下的欲望,本文从性侵女孩后的角色行为选择了其他的角度来分析书中展示给我们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性侵;罪恶;传统  作者简介:张雷(1997-),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医科大学在读本科生;陶磊(1979-),男,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
摘 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禁酒”则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中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它往往同国家意志相关联,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本文以《尚书·酒诰》等数则材料为具体分析内容和文化个案,力图揭示“禁酒文”的丰富性,略窥其背后深刻的社会与文化根源。  关键词:禁酒;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严东(1992-),男,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魏
摘 要:堂吉诃德和狂人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癫狂”形象。他们共同的“疯癫”,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人类生活在“空间上隔得极远,心灵上相距甚近的广阔的世界。”这就是中西文学的魅力所在,人性之共有。跨越国界,沟通中西文学,我们可见这两个“癫狂”之人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又不失自己的个性特点。深入认识堂吉诃德和狂人的形象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两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更有利于在跨文化的视角下认识中西的差别。本文将从思想